APP下载

建好绿心地区生态屏障

2019-05-26李伟清

林业与生态 2019年4期
关键词:绿心林农公益林

李伟清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是指国务院批准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10-2012)》以及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2010-2030)》中所确定的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三市交汇形成的城际生态功能区,总面积522.87平方千米,涵盖16个乡镇、1个示范区和4个街道办。湘潭市绿心地区规划面积134.82平方公里,占长株潭三市绿心面积的25.8%,绿心区涉及到湘潭5个县市区(园区)、6个乡镇(街道)及所属的45个行政村(社区),其林地面积达53.46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49.07%,蓄积量29.1万立方米。

绿心的重要性

长株潭生态绿心是长株潭三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城市之肺,在景观美化、調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屏障等多个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1 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视察时说过:“建立绿心、绿肺和昭山示范区,这个很好。昭山绿心保护上,再干几十年,那时候长株潭和其他城市群区别讲,这个是保值增值的”“湖南保护好这个生态绿心,50年后,将在全国、全世界都有重要影响”。这已成为保护绿心地区的根本遵循。

绿心保护现状

对长株潭生态绿心的保护,各级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将长株潭森林城市群建设纳入到了全国首批森林城市群建设中并予以大力支持;湖南省出台了《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编制了《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2010-2030)》;长株潭三市均成功获评国家森林城市,三市林业主管部门于今年召开了长株潭一体化绿心保护发展首次联席会议,并就绿心林业资源保护达成了共识;湘潭市积极探索绿心地区生态补偿,出台了《湘潭市绿心地区生态补偿办法》,加大对绿心区的生态修复,开展了非法占用林地专项行动,整改了54个违法违规项目,关停了44个工业项目,确保绿心区的森林资源安全。

一系列的保护与管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保护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长株潭三市如何克服行政区划分割管理从而联动推进绿心区建设,如何做到绿心区林业资源的“保值增值”,如何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等,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建好绿心的几点思考

1、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绿心区的林业资源毋庸置疑是要保护好的,但是保护不是封闭、不是将之束之高阁,而是要“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让绿心区生态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让千家万户走进绿心区享受生态红利。因此,加强资源保护与发展壮大林业经济,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要积极探索绿心区林业资源科学经营、可持续经营的有效机制,解决好绿心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管理和合理经营利用问题。在不影响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可在部分条件相对较好、生态区位不十分敏感的生态公益林区内,适度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可结合提升绿心区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有针对性地发展林下经济,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双双提升。

处理好保护与民生的关系。湘潭对绿心区林地已做到禁止、限制或控制开发全覆盖,目前,湘潭实施了生态公益林的生态补偿,绿心区林农可以领到每667平方米50元的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但是,随着林业经济的发展壮大,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的收益差距进一步拉大,如何在保护绿心区的同时增加林农收入?一方面是要逐步增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投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另一方面是发展生态经济,以森林、乡土文化及绿色农林产品为资源,以林区环境为特色,为城市游客提供健康、休闲、度假、观光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友好型旅游业,切实提高公益林附加值,增加林农收益。

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绿心区涉及到长株潭三市,绿心区林业资源的保护要打破行政限制,破除行政和区域隔离,统筹推进。目前,三市融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绿心区建设方面,出台了《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编制了《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2010-2030)》,在“一条例一规划”具体实施上,还要克服长株潭三市在行政上各自为政、长期条块分割管理的矛盾;在生态修复、林相提质、项目建设上要“保持一条心,坚决行动”,统一规划、统筹推进;在林农利益上,争取让长株潭三市绿心区林农享有同等生态补偿金;在联防联治、产业布局上,要“形成一盘棋,打破壁垒”,克服传统行政体制下所积累起来的局部利益观,科学布局谋篇,协同作战、共同发展。

2、要把握住几个关键

一是科技引领,织好绿心区林业资源的保护网。要加强科技在绿心区林业资源保护上的运用,借助国家林草局发展“智慧林业”的契机,发挥“互联网+”在林业领域的应用,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可视化技术等高科技运用到智能办公、视频监控、资源调查、林木监测、扑火指挥、远程调度、空间分析、疫区管理、位置服务等工作领域。当前,湘潭的岳塘区、昭山示范区等地已广泛运用了护林员GPS管家系统,在林政执法、外业调查、封山巡逻等方面效果显著。

二是生态惠民,牢记绿心区资源保护的出发点。通过林业改革盘活森林资源,采取经济措施提高林地生产力,运用法律武器严守林业资源,动员全社会参与到绿心区林业资源的保护中来,充分发挥绿心生态功能区的核心作用,为建设环绕三市的生态廊道,改善城郊结合部的生态景观,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促进长株潭三市融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奠定生态基础。

三是严格执法,撑起绿心区林业资源的保护伞。林业部门作为绿心区林业资源保护的责任人,要严格执法,按照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控制建设区进行严格保护,控制用地规模,坚守林地红线。执行最严格的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严格绿心区林地花卉苗木的生产规模;严厉打击毁林开垦行为,对非法占用或损毁林地的行为要严格依法查处;坚决杜绝以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为名非法占用和损毁林地;必要时,长株潭三市要发挥联席制度优势,加强工作协同,推进绿心区高质量联防联治,为绿心区林业资源撑起保护伞。

猜你喜欢

绿心林农公益林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林业深化改革 林农共享红利
500多平方公里的期待 刘激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绿心”
林间的“绿心”
林农复合系统支撑沟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