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模式探究

2019-05-25何细平谢英伦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组织模式创新创业大学生

何细平 谢英伦

摘 要:近年来,我国各个高校纷纷在校内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以此更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此同时,如何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模式,也已成为各个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本文以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为例,探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模式的完善建议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组织模式

为了对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将“挑战杯”作为立足点来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业竞赛组织模式,本文以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为例,对该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网络调查与实地调研,向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20151人发放了网络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计3520份,按照学生的年级分布,其中2017级的学生共计2242人,2016级的学生共计608人,2015级的学生共计670人。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中,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又被叫作“挑战杯”赛,其也是该学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赛事平台,该赛事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在问卷调查中也暴露出该赛事在竞赛组织模式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该赛事缺乏相应的交流分享载体平台,造成赛事对大学生的组织力度不足,在调查问卷中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该竞赛时,该院校有79.8%的学生听说过,还有20.2%的学生没有听说过,这说明该赛事的推广力度不够,大学生对该赛事的了解渠道较少;其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奖励保障不够完善,通过对竞赛奖励的合理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2.4%的学生认为该赛事的竞赛奖励非常丰厚,有52%的学生认为该赛事的竞赛奖励较为丰厚,有12.2%的学生认为该赛事的竞赛奖励不够丰厚,还有33.4%的学生不了解赛事的奖励,这说明竞赛奖励保障尚不完善,无法吸引足够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竞赛中;其三,在“竞赛成果是否被社会应用”的问卷调查中,调查结果表明有49.6%的学生已经将竞赛成果在社会中应用,还有50.4的学生没有将竞赛成果用于社会中,这说明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对创新成果的转化力度不高,没有充分考虑竞赛成果是否能够与市场需求相对接,从而造成竞赛和实际相脱节,难以将竞赛成果进行市场应用转化。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模式的完善建议

(一)采取院校两级平台来进行竞赛组织

针对该学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学院应加强与其他院校的联动,扩大竞赛赛事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通过创新创业的不定时培训和讲座,采取趣味性强的方式将竞赛学生和指导教师组织起来,通过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分享,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此外,还可定期举办小沙龙的形式来加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院校和其他学校的共同努力,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模式能够得到不断的完善。

(二)通过常态化培养来实现梯队传承

要想完善该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模式,还要建立健全的竞赛支持体系,确保竞赛组织模式的开展能够更加立体化,在对大学生进行组织竞赛之前,通过各种常态化的活动向大学生发出招募令,并由指导教师来帮助学生和团队进行相互匹配,以此实现学生和团队之间的双向互动,使项目和学生能够有效对接,从而帮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之中。此外,还要打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赛平台,激发大学生的参赛兴趣,并通过团队的方式来进行梯队传承。

(三)建立创新创业联动互促机制

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組织模式的是否完善化,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水平。事实上,创新和创业之间是具有紧密联系的,其也同样是创新创业竞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院校必须要对竞赛组织模式进行高度重视,建立创新创业联动互促机制,使创新能够促进创业,并由创业来推动创新,加大创新成果的转化力度,从而实现创新与创业之间的高度融合,在竞赛之中凸显出创新与创业的重要内涵,使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不断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

(四)为创新创业竞赛成果提供良好条件

在对该院校大学生进行“竞赛成果转化难点”的问卷调查中,调查结果表明,有22.4%的学生认为将竞赛成果转化为社会应用存在理论性较强,但实践性较差的问题,还有28.8%的学生认为竞赛成果的研究层面较浅,有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有22.4%的学生认为竞赛成果在转化为社会应用时缺乏相应的指导平台,有12.8%的学生认为竞赛成果的转化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还有6.2%的学生认为企业没有对竞赛成果予以足够的关注,只有7.4%的学生认为竞赛成果的转化还会到其他原因的影响。由此可见,院校要想将创新创业竞赛成果转化为社会应用,就必须要对项目选育进行高度重视,鼓励竞赛学生参加项目培育与筹备工作中,对项目安排提供足够的经费,并对项目开展系统性的检查与指导,使院校能够为创新创业竞赛成果提供良好的孵化条件。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对创新创业竞赛组织模式的研究尚处于摸索阶段,需要对该组织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院校应将“挑战杯”等竞赛平台作为立足点,不断拓宽竞赛平台的建设渠道,探寻更加高效的竞赛组织新模式,使创新创业精神能够为我国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充足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  伟.地方应用技术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模式[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6):11-13.

[2] 杜永红,王  君.应用技术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设计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36):37-41.

[3] 梅伟惠.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组织模式:趋同成因与现实消解[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Z1):29-34.

作者简介:

何细平(1973.5-),男,汉族,江西新余人,硕士,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组织模式创新创业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基于利益相关方共赢的智慧城市聚合发展模式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民用飞机项目强矩阵组织模式初步分析与探讨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