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脱贫的治本之策
2019-05-25杨蕊旭
杨蕊旭
摘要:“教育扶贫”是最能发挥贫困人口的主体作用的精准扶贫,是最能解决贫困根源的扶贫方式。当前扶贫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不到位和人力资源匮乏。发展精准扶贫需要使资金到位,完善相关政策,使政策向贫困地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倾斜,留住优秀人才,培育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潜能,做到扶贫与扶志、扶贫与扶智相结合。
关键词:精准扶贫教育;人才资金
一、前言
扶贫工作开展五年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但事实上要打赢脱贫攻坚最后一战,任务仍然艰巨。我们需要从致贫的源头上切断贫困。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强调发挥贫困人口的主体作用,通过帮扶实现脱贫。但从地方政府的扶贫实践来看,扶贫工作的开展并非完全乐观,其根本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对于中央的顶层设计没有从根本上进行转换,而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能否完成扶贫的数字指标。目前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的扶贫工作,多以发展产业为主。但是要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保住绿水青山,第二产业的发展势必受限,农村地区将发展重心转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而农村地区第一产业的产业链较短,盈利空间较少,因此发展新型农业才是明智之选,无论是新型农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都直接需要人才、技术、资金的支持。因此追根溯源,农村地区发展普遍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各地区缺乏专业人才,不能因地制宜设计出最优化的解决方案,我们应把培育人才,发展教育作为当前脱贫攻坚的紧要问题。
二、正文
(一)教育在精准扶贫层面上的作用意义
扶贫思想的内在要求是扶贫与扶志、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培养贫困户的能力素质,塑造其发展潜能,以建立的自主脱贫的长效途径。教育则是这一根本问题的解决途径。
“教育扶贫”是最能发挥贫困人口的主体作用的精准扶贫,是最能解决贫困根源的扶贫方式。教育向贫困地区传授知识,塑造其思维方式,传递先进思想理念,提供自立与发展的机遇,如果教育的作用能在贫困地区真正得到充分发挥,还将形成社会价值。
扶贫先扶志。在扶贫工作中除了“输血”,我们更需要的是“造血”,不能自我造血的贫困地区就如同血液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病人,仅靠财政支持,发展产业,补贴这些“输血”的举措维续生命,而医生治疗的关键在于恢复其自我造血功能,鼓舞志气。这就需要通过多种途径的教育向群众传递积极的观念,让群众看到方向与希望。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智慧支持对于扶贫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培养智慧的直接途径就是教育,教育是铲除落后思想,灌输先进理念的重要途径。
(二)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 资金短缺,资金使用不合理
资金的来源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扶贫的开展,除了地方财政短缺以外,还存在资金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如划拨给学前教育的专项资金,被用以小学阶段教育;如有的村镇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建设两所初中,甚至在出现“小升初”的现象。在教育资源并不发达的地区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与其如此该地的教育建设应该落实在提高師资力量,发展教育水平,提高学校的软实力上,而不应当将学校的数量作为检验扶贫教育发展的标准。教育资金的使用问题及监督体系应当得到进一步完善。
2. 师资力量保障不足
现阶段贫困地区落后的根本原因,不是财政资金短缺,也不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而是缺少优秀人才。人力资源是各贫困地区共同的诉求,而教育的职责与功能更决定了人力资源是扶贫教育的关键。目前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有明显的改善,贫困地区都有相应的中小学,及幼儿园或幼儿班,但师资力量薄弱是制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贫困地区没有学科任课教师,同一名老师需要兼任不同科目,甚至还有同时兼任初高中或小学幼儿园教师的现象,究其根本是师资力量不足。考虑到福利待遇与发展空间的因素,高校毕业生往往更倾向于在发达地区任职。因此贫困地区的教师资源不光缺乏,且师资力量不强,教师群体较于发达地区普遍学历较低,资质较弱,教学结构老化,更缺乏专业性。支教一定程度上为贫困地区带来了相对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但教师流动性大,对学生缺乏了解。且支教队伍以学生群体为主,未获得任教的专业培训。
3. 政策支持不健全,工作安排落实不到位
据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数据,教育经费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其他方面的投入分配分别是2802亿元、17603亿元、6155亿元、10110 亿元、2195亿元。不难看出,我国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投入较大,而这两者的衔接阶段高中阶段教育的财政支持较少,这容易造成马太效应。事实上由于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普及,贫困地区适龄学生都能依法享有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权利。但目前贫困地区大多都没有建立高中生人均经费拨款标准,完全靠收费维持,因此贫困地区的一些学生在完成义务制教育后未能进行进一步学习,止步于初中学历。而发达地区的学生有家庭经济支持,且受思想影响,往往都会完成高等教育的学习。教育水平的差距使得学生的发展方向也不同,马太效应和贫困代际传递也由此产生。此外我们还应当明确扶贫教育不局限于义务制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鉴于贫困地区发展高等教育的可行性较小,贫困地区应当从多种方向发展教育,培育人才。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已经比较健全,各种支持政策比较到位。但在其他教育方式方面,政策支持相对较弱,且农村地区教育形式也相对单调。扶贫教育要兼顾体系,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环节,从中央来看,需要中央在实践与发展中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从地方政府的层面来看,尽管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性越来越得到体现,许多地方政府甚至把它提升到关键问题的层面来解决,但也存在地方政府的政策与工作安排脱离实际,与该地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不符,工作安排上过度重视指标考核和任务完成情况,而忽略了扶贫教育的工作开展的真实意义的情况。
4. 贫困地区教育问题观念方法有待转型
教育扶贫最为棘手的是贫困地区的教育观念问题。政府能做的仅仅是创造良好教育环境,落实财政资金投入,引进优秀教育人才。但由于贫困地区发展较为落后,学生眼界受限,影响其主观能动性,家长群体教育主体意识也较为淡薄,对于孩子的学习状况,思想状况了解甚少。反观经济发达地区“一对一”私教,补习班,兴趣班等教育形式盛行,虽不提倡,但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随着农村外出务工的风潮盛行,空巢现象及留守儿童现象日益严重,“读书无用论”也再次兴起。且越是贫困落后的地区这种现象越严重,孩子的教育几乎由学校一力承担,家庭教育极度匮乏,家长对孩子缺失孩子的成长教育,与学校的沟通也不够。由于读书不能在短期内得到直接效益,农村地区年轻人的学历结构普遍较低,学业随着义务制教育的结束而终止。
(三)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解决方案
1. 体现扶贫教育政策的规范性,明晰性,针对性
就现状来看,扶贫教育政策支持力度大,但还存在政策泛而广,且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针对此需要进行制度创新,举措创新,使政策具有针对性和明晰性,使扶贫教育资金来源多样化,用途精确化,切实用到教育上。目前教育精准扶贫资金主要依靠财政,而各地落实问题上存在财政资金没有专款专用,如学前教育补贴被用以完成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尝试的政策改革有从工资中计提教育基金,政府贴息发放助学贷款等。在未来可以通过鼓励企业解决民工子弟的入学问题,鼓励国企对口帮扶学校等途径,减轻财政负担。
在扶贫教育开展过程中,探索的新模式还有 “三六”学制,“四五”学制,推广寄宿制;针对留守儿童,残疾人士子女,残障儿童本身这些特殊群体,部分学校还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这些都是已经取得成功的创新,而在未来我们应该继续拓宽解决办法,体现政策的针对性和关怀性,对于特殊受教群体既要能够帮扶到位,又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对于扶贫教育一线工作者要加大政策倾斜,既要增加对其的福利补贴和政策优惠,以引进和留住优秀人才,更要加强对在岗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教学质量,革新教学理念和模式,既要用先进思想引导其教书育人的动力,也要用优惠政策鼓励其扎根贫困地区,并身体力行为脱贫发展做出贡献。
2. 发展义务制教育
教育扶贫工作既要重视九年义务制教育,也要重视高中阶段教育、思想教育、职业教育等。事实上在民族地区、中国特区、浙广等沿海地区、都曾尝试过十二年义务制教育,即高中阶段免费教育,且取得了很好的反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中国应该尝试扩大义务制教育的范围。
2017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代表热议十二年义务教育。有政协委员提议要在全国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但对此各方代表还没有达成统一意见,有学者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关于在全国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提案还在进一步论证之中。其实不光是高中阶段教育,随着教育体系的发展,我们应该把更多途径的教育方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内,使贫困地区能够享有多种途径的教育方式。职业教育能够直接“拔穷根”,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与水平,干部教育和思想教育将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问题,学前教育会为孩子的学习和品德培养打好基础。针对农村贫困地区真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仍然较少的现状,未来或许可以考虑将职业教育也纳入其义务教育中,在其九年义务制教育阶段增设新型农业技术课程等,使其在现有基础上能有更现实更好的发展。
3. 解决贫困家庭后顾之忧
目前许多学校提供免费午餐,解决了家庭负担,使得更多家庭愿意使孩子就学。且许多职业学校针对贫困生能对口解决就业问题,为经济来源提供保障,使得贫困家庭最大的困难得到落实与保障,也更愿意接受教育。在已有的基础上,我们要提高教育带来的发展空间,在高等教育阶段内,国家有相应的助学金,奖学金,勤工俭学的机会,但这也意味着在这一阶段,贫困学子虽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学费及在校所产生的生活费用,但贫困家庭会在此期间失去经济来源,在面临继续接受教育与工作之间,贫困家庭往往更需要抉择。我们需要探讨更多的可能性,以解决贫困家庭子女读书与就业间的平衡问题。
三、结语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这体现了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基础性、先导型及可持续性。而脱贫还需防返贫,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
针对精准扶贫教育问题我们在探索解决途径方面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当然究其根本,这是途径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良,而实现这些方法最根本的保障是财力保障,最重要也最难解决的是人力资源问题,同时要改造发展教育者和受教者的思想,提高贫困地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使他们明白教育与脱贫息息相关。国家需要完善相关政策,解决资金来源及落实问题,为贫困地区引进优秀教育工作者,随着教育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持续性将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张蓓.以扶志、扶智推进精准扶贫的内生动力与实践路径[J].改革,2017(12).
[2]殷巧.教育扶貧:精准扶贫的根本之策[J].人民论坛,2017(13).
[3]赖波平.实施精准扶贫 加快脱贫步伐[J].老区建设,2014(05).
[4]吴霓,王学男.教育扶贫政策体系的政策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03).
[5]张雅慧.农村学前教育精准扶贫路径研究[J].教育探索,2018(01).
[6]王嘉毅,封清云,张金.教育与精准扶贫[J].教育研究,2016(07).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