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持、教育消费与区域收入差距
——基于GMM估计的省域动态面板分析
2019-05-25徐娜
徐娜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山东 济南 271108 )
一、引言
近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显著提升,但收入两极化问题依然存在且不断加深。在收入不平衡的背景下,教育消费作为消费和投资的活动,使消费主体得到教化、获取知识和增长能力。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消费呈现为区域和省市之间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城乡收入分配的差距。因此,研究财政支出和教育消费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变量设定和模型说明
(一)计量模型设定
为了分析教育消费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首先建立面板模型如下:
考虑到模型的异方差性,我们将所有变量取对数。具体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i表示省份,t表示年份,ε表示随机误差项。
(二)变量构造和数据说明
以上可发现:教育消费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利用2006-2015年的数据,实证分析财政支持和教育消费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选取以下变量:
1、被解释变量
本文以gap表示城乡收入差距,作为被解释变量。采用泰尔指数(Theil index)来测度城乡收入差距。利用各地区城镇和农村人口收入计算居民的收入泰尔指数。其表达式为:
式中T为泰尔指数,与分别代表第i个地区的收入和所有地区的平均收入。
T表示城乡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Y1、Y2分别表示城镇收入份额和农村收入份额,P1、P2分别表示城镇人口份额和农村人口份额,Iu、Ir分别表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Mu、Mr分别表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该指标取值范围为0-1之间,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差距就越大。
2、解释变量
教育消费作为核心解释变量,用edu表示。我们用人均教育消费支出指标来衡量其所在地区的教育消费水平。
财政支持用fina表示。采用地区政府在教育上的财政支出表示政府对教育的干预。该指标越大,说明政府资源配置向教育上的倾斜越大。
3、控制变量
本文以各省实际GDP与人口的比值作为控制变量,衡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表1 变量描述
(三)检验方法
本文首先构建最小二乘(OLS)面板数据模型,模型包括随机、固定和混合效应。进行Huasman检验时,先设定一个随机效应,然后再检验。如果拒绝原假设,则选择固定效应,否则使用随机效应。本文进行Huasman检验后,P值约为0.007,则拒绝原假设,应使用固定效应模型。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特征
由下表可知,各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5,说明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表2 各变量数据的统计特征
gdp 310 36175 21401 5750 106904 4.39 urban 310 0.51 0.14 0.21 0.89 4.88 fina 310 466.66 357.42 20.6 2040.65 2.31 work 310 0.29 0.19 0.08 2.28 1.36 fdi 310 30.99 133.97 0.01 956.15 1.13
(二)实证检验结果
表3 财政支持、教育消费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回归结果
(三)实证结果分析
以上可得出:经济发展、区位以及政策因素都会影响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随着经济增长,中国经济二元化逐渐深化,城镇居民优先受惠于政府财政支持,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从表三回归分析结果看,教育消费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正,说明教育消费发展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采用GMM方法分析的结果显示,改善就业结构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会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采用OLS方法得出的结果则显示,二者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下的回归都是不显著的。综上,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就业结构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还不确定。
(四)分地区的回归结果分析
表4 财政支持、教育消费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东部、中部和西部)
注:本文用stata得到以上参数估计值,★ ★★ ★★★分别表示10%、5%、1%的显著水平。
从各地区回归结果表(4)来看,教育消费对收入差距在不同地区有不同效用,显著性水平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下面对东部和中、西部做详细分析。
1、对东部地区的分析
通过广义最小二乘法,我们发现财政支持和教育消费与收入差距间具有显著正向关系,是影响东部地区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经济水平发展和城市化率的提升有利于缩小东部地区的收入差距。而GMM回归中表明本期的收入差距大部分来自于前期城乡收入差距。由于差分转换会导致样本数据丢失,可能导致估计的误差性。所以教育消费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是特别显著,但仍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一大因素。
2、对中、西部地区的分析
由表1看出,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和教育消费对城乡收入差距有负向影响,但中部地区影响程度相对较弱,西部地区则较强。在西部,教育消费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会缩小0.3个百分点。这种影响程度较为明显。中西部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财政支出,就业机会和城镇化等因素对中西部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
四、政策建议
针对城乡收入差距恶化问题,本文的政策建议如下:
第一,合理看待城乡教育投资水平差异问题。就东部地区而言,不能盲目提升总体,而应向农村地区进行政策倾斜,改善东部农村教育消费品市场。中西部地区教育消费和财政水平应全面加强,强化政策执行标准,注重农村与城镇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
第二,大力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会催生大量企业,带来就业岗位,我们应该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向城市。
第三,深化对外开放水平。结合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实际情况,积累农业产业优势,鼓励广大农村地区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对外贸易,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