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对日软件出口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2019-05-25吴晗刘先雨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4期
关键词:西安知识产权出口

吴晗 刘先雨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一、西安对日软件出口概况

西安市拥有坚实的工业基础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在进入新世纪之后,西安大规模发展软件信息产业,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软件开发、设计及出口的产业链条,在软件出口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软件和外包服务是西安最重要的发展产业之一,西安软件园的软件企业占全市的90%以上。对日软件出口一直是软件园区的重点,约占西安出口软件总量的70%左右。据西安软件园统计,自2001年开园之初软件出口企业寥寥无几,从业人员仅100多人。西安市凭借自身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低成本要素,在2017年西安软件出口公司4000余家,人员规模已达53642人。

表1 2015-2018年西安对日软件业务出口收入额(单位:亿元)

如表1所示,2015年至2018年西安对日软件业务出口收入额由1028.54亿元增长至1774.31亿元,其中包括软件产品、软件外包服务、嵌入式系统软件三大出口业务类型,2018年占比分别为9.5%、61.6%、28.9%,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从整体数据来看,近四年来在西安对日本软件出口业务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占比过大,不利于西安软件行业的长远发展。只有清楚的了解目前西安软件业的现状,我们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走向发展的新阶段。

二、西安对日软件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出口产业结构单一

由以上数据可知,截止至2018年西安对日的软件出口数量、规模都是不断上涨的,据陕西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到2017年西安出口到日本的软件业务合同数从41000份增长到62000份左右,年均增长率约10%。但从整体上来看,西安对日软件出口结构相对单一,目前主要发展方向集中在软件产品出口、软件外包服务出口以及嵌入式系统软件出口,其中软件服务外包出口是西安实现以及带动软件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式。固然软件行业中约60%~70%的营业收入是外包带来的,使我们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飞速发展,但是基于日本企业严格的管理标准,我们很少会接到承包整个软件项目的生意,通常都是经过分解之后的子模块,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从全球产业链来看目前西安的软件业还处于中低端环节,没有竞争优势,这样的现状使得西安出口型软件企业很难与国外大型软件企业竞争,使得软件出口产业长期处于不利位置。如果长期延续这种以软件外包服务为主的出口模式,那么西安软件业对日发展就会遇到瓶颈。

(二)出口企业规模偏小

西安对日软件出口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8年西安有120家软件出口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20家收入达到10亿元,但是仅有5家收入达到50亿元;人员规模在100人以内的有4084个,300以内的有256个,超过300人的有141个。在2018年全国对日软件销售百强企业榜单中,西安的软件企业没有一家上榜。原因在于企业之间信息交流和沟通的不足,缺少协同合作的意识,因此很难做到互利共生。由于成立时间短,大多数小型软件公司没有足够的出口软件经验,产品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同时也缺乏大型软件企业软件所拥有的开发管理经验,这也直接导致了大规模生产团队的缺少,从而阻碍了西安软件产业向更加专业化的发展。出口型企业如果不能形成很好的整合能力,就无法真正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加之近年来对日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西安软件企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长此以往不利于西安软件业长足发展。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西安大部分软件企业资金短缺,无法设立新型产品研发机构,故创新能力较差。而产业创新是公司、大学、科学研究机构、政府等一同推进的。对于西安软件产业来说,创造产业创新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软件园内各企业间没有知识技术的外溢,所以很难形成知识以及技术的普及效果;西安拥有37所高校、近200所研究院,都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但是没有将科学研究转变为实际生产力的办法,许多软件创新和实践成果仅仅作为理论存在于机构中,不能用于生产,并且不会为公司业务带来经济利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跨国企业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设立软件产业的R&D机构。而这些机构研究主题的市场预期都会很好,带动了这些城市软件业的发展,完成了与国际市场的接轨。西安的软件行业恰恰缺乏这种技术独立性和创新的能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软件企业都是在模仿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技术产品,缺乏自主创新力。

西安软件企业对自主创新的投入较少。据西安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西安知名企业裕日软件公司的研发强度(研发投入成本与营业收入额之比)不足10%;据2017年Interface news数据显示,Merck, Intel, Novartis, Roche等知名软件公司的研发强度均高于西安裕日,分别为25.4%、21.5%、19.4%和21.9%。而2017年中国软件研发投入最大的公司是华为,投资金额比亚马逊少88亿美元。根据以上分析,大多数中国软件企业缺少对自研发与创新的资金投入,难以满足国际市场的综合需求,致使软件贸易出口缺乏国际竞争力。

(四)产权保护意识较弱

软件属于高科技产业类,需要相关法律的保护。但中国乃至世界关于保护软件知识产权的法律依然不是很健全,人们对于软件的知识产权认识不到位,缺乏保护意识,导致关于软件知识产权问题纠纷时有发生,提升全民产权保护意识变得刻不容缓。

自21世纪以来,计算机软件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软件产品在社会中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改善,人们对软件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极大地推动了软件产业的发展。然而,相对于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发达国家而言,差距依然很大,造成这些差距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如何保护和管理软件产品的知识产权。计算机软件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它本身的特性就是易生产但却难开发,导致软件侵权现象多有发生。据西安统计局调查数据,2017年西安市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专利申请数为670个,但有效的发明专利数为335个,仅占申请数的一半。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在最初开始实行技术创新时,没有一套完整的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措施,不注重自我研发的劳动成果,导致许多科学研究成果失去了知识产权,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合法权益是所有软件公司都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三、西安对日软件出口的调整思路与策略

(一)调整出口产业结构

立足于软件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局,政府和企业都应该有所作为,为提升西安整体出口软件产品的竞争力和创新活力做出共同努力。

1、西安市政府加大对软件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学习国外大型软件企业的经验技术,丰富出口软件产品的类型,减少单纯的外包服务,增加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扩展本地软件行业的开放力度,引入高水平外资企业,形成“鲶鱼效应”,带动本地软件企业的结构调整。

2、软件公司要从软件产品化向软件服务化转变。目前国际上的软件技术和模式都开始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转变,单一的、基础的软件产品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西安软件企业应该重点关注以用户体验为关键的软件开发,紧跟潮流,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例如云计算、物联网、SAAS等新兴技术就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对软件产品进行调整计算、储存、应用的服务。

3、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标志是能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所以企业要完成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就要以自主创新为主体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学习研究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二)企业壮大自身实力

目前,西安软件企业在规模,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都无法与跨国知名软件企业竞争,那么当务之急就是壮大自身的实力。我们要从公司的发展入手,发展产业化思维,通过整合产业结构,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价值,提高出口实力,制定可靠的发展战略,追求更大的出口市场份额。

1、企业加强人才库储备。据2018年西安统计局年鉴统计,2017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信息技术人员为5723人,同年软件从业人员53672人,只占了10%左右。这表明虽然西安拥有大量软件蓝领,但更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无法赶上需求。因此,必须加强对可以使软件产品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高级人才的储备。

2、加大与外商的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西安市场逐步开放,以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为导向,外国公司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对西安的投资,西安的软件业也将融入到国际软件产业中。与外国投资者的合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还为软件公司提供了广泛的国际技术合作平台,以及软件公司的竞争力,不断提高软件企业的竞争力。

3、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 组织软件展览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简化审批手续,建立招商引资促进中心,吸引投资,将投资者与政府和公司联系起来,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大量国际知名软件公司入驻当地以带动当地软件产业发展。例如日本的富士通、NTT数据公司均已在西安落户。据西安企业名录统计,2019年,西安已经入驻了世界500强企业31家以及中国软件百强企业38家。

(三)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西安软件公司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加大对软件创新的投入,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加强企业创新,增强西安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加大政府投入。在2016年发布的《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政府应该将可合理利用的资金投向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利用政府的带头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到软件企业创新中,通过税收政策促进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我们可以就软件研发或软件著作权转让等业务,免征其营业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优惠,推动企业开发新软件。

2、政府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形成创新联合体。要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先导作用,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设立实验室或研发机构,促进高校、科研院所技术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与企业的资金、生产基地和市场网络优势的对接和互补,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进程。

3、软件出口企业自身也应增加对自主研发的资金投入比例,创新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有必要利用核心公司的推动力进一步优化基础研发设计,突破企业自身软件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具有代表性特色的软件,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同时应该向微软、甲骨文等国际知名软件公司的学习,借鉴他们的开发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产品,加大软件出口规模。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途径在于建立相关的保护措施。只有得到政府政策上的支持,整个中国的软件行业才能得到长远发展,软件企业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得以优势。

1、政府应该重视知识产权法的完善,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例如在2017年颁布的《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知识产权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政府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实施严厉处罚,政府应在领导组织方面,加强对相关政策的执法力度;在财政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改造西安软件市场环境,顺利推进技术创新。

2、企业要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同时要有专门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提高员工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了解侵权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防止他们被竞争对手利用套取信息,并和核心技术人才订立保密合同以保证核心技术不会被泄露。只有不断加强对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软件行业才能拥有发展知识产权的实力,才能提高西安软件产业在日本软件贸易中的竞争力。

3、企业要及时对软件著作权进行登记,通过登记可以减少权利纠纷。软件著作权登记在为企业带来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还可以保护开发者对于软件源程序的相关权利,尤其是在网络上很难确定软件作品的所有人和完成时间,而登记后一切都是明确的,可以有效防止侵权,在发生侵权时也可以作为所有人击败侵权者的有力证据。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西安对日软件出口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详细说明了西安软件业以中低端为主的出口形态不利于对日出口竞争力的培育和软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次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思路和对策,期望能够促进西安对日软件出口的发展和进步,为西安软件外向型产业的集聚和产业链建设带来有益启迪。

猜你喜欢

西安知识产权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西安2021
Oh 西安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知识产权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