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绿色建筑中给排水的设计
2019-05-25季健雄
季健雄
南京苏夏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1 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概述
现如今我国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此类建筑具有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性能,充分满足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绿色建筑建设的过程中,给排水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为了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给排水设计要区别与传统的设计方式,围绕节能和环保设计给排水系统,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提升空间用水效率。建筑空间可以分为生活空间和工作空间两种,不同的空间对水质的需求不同,所以要采取不同的供水操作。生活空间内以生活水、饮用水等水资源的供应为主,工作空间内以景观用水、生产用水等水资源供应为主;第二、要构建有效的水循环系统,尤其在公共空间中,许多洗手池都采用感应出水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可以加入缓闭阀门等节水设备,以此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第三、在施工中做好水资源重复利用,坚持一水多用的原则,强化施工用水的管理工作,最好定额计量施工用水,尽可能杜绝水资源的浪费。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加大雨水、建筑污水的处理力度,充分发挥雨水和废水的剩余价值,做好水排放处理工作,在回收再利用的同时,也要避免污水污染环境。
从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已经有所进步,各类先进的给排水设备、技术层出不穷,但应用并不是很广泛。这主要是受成本、安全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开发商和设计师都比较谨慎,轻易不会使用新设备和新技术,尤其在缺少经验的状态下,大部分开发商和设计师都倾向于传统工艺和设备,进而导致各类问题的出现。包括封闭性不足、保温性不清、管道腐蚀、渗漏等问题。雨水、污水的利用率不高,排水系统不够完善,不仅没有满足节水的要求,还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污染[1]。
2 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法
2.1 设计节水系统
在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节水环保的要求,首先要做好节水系统的设计。在供水系统方面,要根据建筑用途、材料设备、能耗情况、楼层数等因素确定给水系统的供水方式,确保竖向分区的合理性。要对市政给水管网加以利用,也可以对小区给水管网加以利用,利用已有的管网压力进行供水,如果压力和水量不足,可以采用加压供水的方式,有效控制配水点位置的压力,通常要控制在0.2MPa以下,压力过大可以在水系统中设置减压阀(如图1),供水压力不能超过0.25MPa,在减压处理后依旧与阀件使用要求相符。如果建筑中设有冷热水供水系统,由于两种管径不同,长度也不同,所以即使配水点相同,但冷水和热水的压力也有所不同,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控制压力,可以选择阻力比较小的设备,同时选择具有调压功能的混合阀,将其安装在用水点位置。如果用户距离较远,且对热水需求量较小,可以采用局部分散加热的设计方式,以此减少热损失。
2.2 非传统水源利用
图1 家用水减压阀
非传统水源利用主要包括中水利用和雨水利用两种,这两种水资源普遍在景观、绿化、车库冲洗等方面使用。中水处理的具体工艺流程要根据水质、水量等条件进行设计,要对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比较。根据具体的用途确定中水水质,确保水质满足相关的规范要求。如果是建筑杂用水,则需要根据《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的要求来确定水质。如果是景观用水,则要根据《城市污水再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规定来确定水质。在中水利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应用于景观水体补水时,要注意富营养化的问题。如果在传染病、结核病医院排除的污水中会含有许多有害物质,为了健康和安全,这些水通常不会回收利用。在雨水方面,可以设置雨水入渗、调蓄排放等系统。蓄水入渗系统可以设置在雨水收集等设施之中,通过系统的处理,将雨水变为土壤水,使其起到灌溉的作用。调蓄排放系统可以在排放管道、雨水收集等设施中应用,该设施可以减缓流量峰值,也能延长排放时间,起到良好的存储调节的作用[2]。
2.3 应用节水型洁具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节能环保,国家也为节能环保工作制定了许多政策规范,为节能环保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国家规范,淋浴器、洁具等设施都要根据使用对象、安装位置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安装,不仅要满足使用需求,还要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例如:坐便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具有大便档和小便档不同档位的水箱,坐便器的一次性冲水量不能超过6L。如果使用的是小便档位的水箱,则要安装延时自闭阀、感应冲水阀等构件。针对公共卫生间,洗手池中可以安装延时自闭和外感应水嘴。洗脸池等卫生用具的节水安装也十分重要,要采用密闭性强、耐用性强的陶瓷片水嘴[3]。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资源和环境问题不断加剧的情况下,我国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在绿色建筑建设的过程中,给排水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为了满足绿色节能的要求,要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根据建筑的修建要求、效益成本、区域环境、使用需求等多个因素进行设计,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还要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