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的理念方法在我国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2019-05-25常卫明
常卫明
江苏中源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1 海绵城市理念方法在我国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1.1 加强防洪建设
海绵城市,从其概念上讲可知通过这种建设方式,使城市具备了像海绵一样的“弹性”。即城市在面临洪涝灾害时可以通过弹性适应来处理应对。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就是人们顺应自然做出的对策,有利于人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运用海绵城市的理念提高我国水环境治理能力,首先要注重加强防洪建设。海绵城市应对洪涝灾害的主要原理在于通过渗透、蓄水、排水三合一来将径流总量和峰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防治洪涝灾害,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重大损失。
作为城市水环境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洪涝灾害的防治一直是水环境治理部门工作的重点内容。洪涝灾害的防治能力体现了一个城市泄洪的能力,一个城市具备了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才能保证其在生态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加强防洪建设的过程中,建设工作者要以海绵城市为主要理念和方法,设计有效的防涝措施,进行相应的城市生态建设,以使城市水环境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对于径流流量的调控,主要从两方面出发:一是针对河道上游的水环境治理,二是针对城市中下游的处理,只有将两者有效结合才能提高城市河道的防洪、泄洪能力[1]。
首先是针对城市河道上游的管理。城市在进行上游河道的管理时要注重调控和发展相结合,为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同步发展,可以在河道上游建立湿地、湖泊等生态景观来实现水资源的储蓄和配置,生态公园的建设不仅可以有效调控径流流量,以降低河流汛期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同时可以实现在河流旱期提供水资源的目的。城市河道上游管控主要流程如图 1所示:
图1 海绵城市理念下河道上游管理流程
此外,对于河流中下游的处理,在该过程中要注意河流污水处理,针对城市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水要进行及时处理,防止河流中下游水质恶化,同时要注重定期疏通河道,以防止河道堵塞在出现突发降水时导致河流水位上生引发洪涝灾害。
1.2 加强补水工程建设
补水工程的建设,其实是对城市河道上游管控的进一步完善措施。城市建设中加强补水工程建设就是在控制河道上游河流流量的同时实现有效的蓄水和防洪。在加强补水工程的建设中也要注重贯彻海绵城市的理念。即通过对上游环境的改造实现水环境整体质量的提升。例如,上游的蓄水池可以建设成为城市湿地、湖泊等自然景观性质的蓄水池,以此来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同时自然湿地以其独特的净化空气的作用为城市建设广泛青睐。通过科学管控实现流域内水环境治理的效力和水平。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同时,合理开发生态旅游景观、发展生态旅游也能实现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目标。
1.3 科学修复生态环境
在城市水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通过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行科学的生态环境修复,能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人类进步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同步。对生态环境进行科学修复,首先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从而提升水环境的实用性和经济性,以此促进生态旅游发展,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不光包括河流、湖泊等自然水文空间,也包括一些人工区域诸如公园、湿地等,通过建设人工区域来实现生态环境的修复,是提高水环境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海绵城市的理念中指出,通过调整水生态系统而实现水生态平衡,才能有效增强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能力。因此在城市水环境治理过程中不应该只局限于对自然水文的管控,可以将目光放到建设人工区域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2]。
1.4 构建城市植被缓冲带
植被缓冲带即在城市中坡度较缓的植被区,通过种植绿植来实现地表径流下渗,从而降低城市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植被缓冲带可以建设在城市中居民区、公园以及商业区等人口密集分布的地区,或者在城市道路两侧种植植被,以实现兼顾城市绿化的目的。城市缓冲带建设和维护成本低,同时有较好的景观作用,能提高城市的绿化程度,达到美化城市的功效。同时植被缓冲带在水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中可以将植被缓冲带与不透水区域如水泥硬化道路、石砖道路相结合,以实现地表径流流量的合理调控。同时植被缓冲带兼有保持河流水域水文特征的作用,能有效防止河道被侵蚀。同时在人口众多,生活、生产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中,设立植被缓冲带可以有效净化空气、拦截污染物,提高城市环境质量[3]。
在建设城市植被缓冲带的时候要注意对其进行定期养护,如对损坏植物进行定期修剪,以保证植被缓冲带发挥其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的有效作用。
2 结语
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给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方式。城市水环境治理应该在建设海绵城市理念的引导下实现。城市水环境治理要从三方面出发:加强防洪建设、增强补水工程建设和科学修复生态环境。通过合理控制提高城市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最大化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宜居城市,才能实现生态环境发展和人类发展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