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研究

2019-05-24王占鑫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9期
关键词:建设与发展智慧校园物联网

王占鑫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融合和渗透。物联网的迅速崛起加速了智慧校園的建设,在其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和人性化。物联网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校园的管理水平同时也为在校师生带来优质的服务。本文主要分析了物联网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9-0278-02

物联网技术已经进入了校园生活的每个角落,学校通过互联网构建智慧校园,可以将学校的工作和互联网进行融合,学生能够更方便的在学校进行学习、生活和工作。随着物联网的飞速发展,我国上百所学校已经着手或者率先完成了智慧校园的建设工作。智慧校园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校的信息化管理,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实现将学习和生活更加信息化。所以物流网技术下的智慧校园不仅仅可以为师生学习生活带来便捷,同时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1 物联网和智慧校园的概述

1.1 物联网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传感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在其他技术的推动下成为信息产业新的发力点。物联网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通信性,指的是物联网的终端处可以随便接入,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通信。二是感知性,指的是物联网可以知晓周围环境。三是智能性,物联网的终端可以进行自我反馈自我控制,可以自主的选择适合通信的方式。

1.2 智慧校园的概述

智能化的教育和物联网的结合就是智慧校园,其主要目的就是控制校园范围内的所有人和物通过物联网技术。

2 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2.1 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各个行业对于物流网技术的需求是不同的,信息达不到共享状态。随着我国相关的政策实施,未来的发展前景将会实现各个行业的信息交互。通过结合现有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网技术的创新改革。许多研究者根据研究表明,物联网的诞生将会带来一种新的产业革命,这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全球经济发展萧条的时候,很多国家陆续已经对物联网产生了兴趣,将其列为国家发展战略政策的行列里,给予最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从而保证物流网技术的全面开展。

2.2 智能物联网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在很早以前我国就创建了DFID产业联盟,由于各方面的阻碍,一直没有定下统一标准的智能物流网技术,所以在酷网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兼容的现象。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针对该问题进行深度研究探讨,进而攻克出现的不良现象,完善物联网的技术标准。虽然物联网的出现,大大方便了大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是我们还应该找到恰当的时机才能将其快速发展。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物联网开发的权利也没有掌握其核心,所以没办法取得突破创新。所以我国应该致力于物联网技术的研发,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

3 物联网下的智慧校园

在确定了先关的协议后,通过数据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交换或者传播的技术就是物联网技术。常用的数据传感设备有远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以及激光扫描系统等等。物联网的使用前提是需要按照制定好的协议进行操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是所有的设备都投入使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交换和传播。

目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其已经可以达到智能化识别、定位和调整监控了。物联网下的智慧校园,就是互联网技术和现代化数字发展技术发展影响下的一种网络管理模式。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其在各个领域都有突飞猛进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带动了物联网技术的进步,我国物联网技术逐渐实现与现实世界的融合,其融合产物就是智慧校园。物联网可以延伸人们的生活和沟通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师生关系。物联网在校园的广泛应用,将师生之间的沟通逐渐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物联网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传统的校园管理模式和教育管理模式。

4 智慧校园中的物联网技术

4.1 识别以及获取信息

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突破,不断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也可以将更多的活动运用物联网技术。在学校中,不同功能的卡片象征着学生们的不同身份,通过相应的机器设备来分别对卡片的智能芯片进行识别,从而识别学生的身份。我们常用的卡片包括饭卡、门卡、借书卡等等。智慧校园卡片的使用,方便了我们的校园生活,同时也提高了校园的安全性。通过将我们的身份一对一的输入,再通过一些特殊的技术处理,使得智慧校园卡片具有强大的防伪性功能,这大大提高了校园的可靠性。

4.2 智能控制与保护

物联网技术可以调节教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也可以控制教室内的灯光,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将一切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物联网下的智慧校园,还可以隔离校内校外,阻止非本校的师生进入,保证在校师生的安全。

4.3 教学环境检测

智慧校园中的物联网可以监控校园内的每个角落,校园中所有发生的事情和进行的活动都在监控范围内。摄像监控系统可以对教室内的师生进行实时监控,教师可以实时的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也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专心致志的听课,没有机会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5 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发展应用

5.1 平安校园

在我们的学校中的各个角落安装监控系统,并且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实时观看,可以在出现问题的时候紧急做出应急措施,将违规行为扼杀在摇篮里,大大地降低了校园的危险性。通过对校园进出的车辆和人员实名制刷卡进入,可以保证校园师生的安全。构建平安校园,需要应用物联网技术设定一个智能化的安全的安防系统和交通智能管理,从而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在一些偏僻区域,安装智能传感器,在可疑事件发生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找到问题源头。

5.2 智慧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是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射频识别功能将电子书引进到学校,在学校智慧图书馆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它不仅可以减少学生寻找图书的时间,还减少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通过智慧图书馆,学生可以准确地找到图书的上架位置,图书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物联网对图书进行管理,实现图书的自动化盘点,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在物联网技术下,图书馆逐渐向智慧图书馆方向迈进,实现知识和信息有效地进行衔接,为师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5.3 智慧消费

智慧消费就是指学生通过校园一卡通可以进行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同时可以记录着学生的消费情况,方便学生随时随地的查询自己的消费记录,避免了钱财的丢失。智慧消费的实施对学生们的钱财管理有着积极作用,也更简便了学生们的消费习惯。校园卡还有一个强大的功能就是用于身份识别,可以通过门禁识别等多项功能,给师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智慧校园卡的使用范围极其广泛,不仅仅应用于校园内。学生在乘坐公交车或地铁时,可以在智能卡公司开通相应的服务,从而进行支付和刷卡。

6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的发展方向

6.1 加强对环境的感知,创造舒适的教育环境

智慧校园通过物联网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调控,为师生创造一个舒适干净的学习环境。物联网也可以调整周围环境的干湿度和温度,将各项指标都调到符合标准的指标。学校还可以通过传感设备实现对光源的控制,当有物体移动时,系统就会感应到并将感受道德信息传递到网络中,系统经过处理,就会开启灯光照明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内如果没有物体出现在系统内,系统则自动关闭照明设备。在智慧校园中,学习通过反馈回来的数据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培养学生逐渐形成环保意识。

6.2 降低能源消耗,节能减排

智慧校园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节能减排,物联网可以根据平时采集到的数据,对校园的能耗情况进行优化,从而调节各个系统确保资源的最合理化使用,节能减排是智慧校园的一大特色,通过对校园使用的能源消耗科学化的进行管理和监控。通过学校每个月的用水用电情况,从而更好地掌握能耗情况,从而合理地利用资源节省支出成本。通过对办公区和公共区域的环境能耗分析,可以找到能源消耗的问题所在,从根本上解决能源消耗,节约减排。

6.3 创造便利,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智慧校园可以满足师生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个性化要求,为其提供最优越的服务。智慧校园通过物联网可以对学生的身体指标给予合理化的建议,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物联网技术还可以为师生提供共享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实现远程实验,达到众多院校的共同协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活动课程,满足学生们多样化的需求。在物联网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互动和实践掌握新的知识和学习技能。

7 智慧校园的发展前景分析

7.1 提升办学效益

智慧校园可以提升办学效益,其不仅可以改善师生的在校体验,同时也为师生提供生活和教学服务。智慧校园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都是以课程设置为核心,教师可以实施有针对性的解答,减轻工作量,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物联网,教师可以提前将课程内容发到教学平台,方便学生们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改变了过去学习仅限于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智慧校园提供的数据都是很连贯的,有利于学生融会资源,贯通知识。

7.2 优化管理模式

智慧校园的建立有利于学校的管理模式更加规范性和高效性。数据的批量审批,减少了管理人员的重复作业。全程监控有利于学校合理运用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智慧校园采集的数据及其精准,有利于根据汇总统计,分析出适合学校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7.3 提供有效决策

根据提供的数据结果,管理者可以针对提供的数据拟定相应的政策决定。智慧校园系统对校内的监控统计不仅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还可以汇总学校各项活动的支出。不仅简便了成本和费用的核算分析,同时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8 智慧校园的体系

智慧校园系统包括感知层、传输层、服务层和应用层四个系统,其结构划分也是四个,一是可以为各种智能设备提供接入环境的接入系统;二是全网覆盖,便捷的网络连接环境;三是云储存环境和计算环境的数据环境;四是应用系统。这四个平台是智慧校园必不缺少的。

9 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高校已经开始了智慧校园的建设。学校的教研、科研都在智慧校园的推动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物联网的基础上,学校应该明确发展目标,从而促进智慧校园的发展和建设。通过物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良好融合,实现对校园的智能化管理。但是目前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校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应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智慧校园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孙承新.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研究[J].山西农经,2017(2).

[2] 刘春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6,18(21).

[3] 杨富豪.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6(4).

[4] 姚衡.联网技术下智慧校园的建设研究[J].计算机与网络,2018,44(4):40-41.

[5] 邱晓丽,谷红梅,张青青,等.物联网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6,18(3):93.

[6] 施苗苗,宋建成.田慕琴,等.基于物联网的设施农业远程智能化信息监测系统的开发[J].江苏农业科学,2016,26(11):392-395.

[7] 邓桢文,程洪亮,蔡艺韵,等.基于物聯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J].福建电脑,2016,32(2):21-22.

[8] 马赞玮.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五个“一体化”[J].文教资料,2018(26):107-108.

[9] 骆源喜.高校信息化智慧校园设计规划研究[J].福建电脑,2018,34(11):96-98.

【通联编辑:张薇】

猜你喜欢

建设与发展智慧校园物联网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研究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