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

2019-05-24冯金枝

关键词:价值研究综合护理心肌梗死

冯金枝

【摘要】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9月我院就诊的9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用就诊序列号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辅以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系统分析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自入院到送入急诊室接受PCI治疗的时间更短,住院天数更少、急救成功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提高护理团队协作能力和护理水平,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救治争取更多有效时间,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改善医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综合护理;价值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7..02

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危重,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心肌缺血缺氧而坏死从而诱发死亡。临床公认,在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争分夺秒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急救成功率至关重要。本院充分意识到科学有序的护理干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重要意义,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辅以综合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9月我院就诊的9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28例,女62例,年龄59~78岁,平均65岁,病程0.5~8 h,平均5h。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标准,且影像学资料证实为急性ST段抬高型。采用就诊序列号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各项基线资料均衡性较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协助患者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并经皮下注射适量低分子肝素;评估患者病情,筛查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禁忌症,排除风险后用药;在最快时间内为患者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1.2.2 护理方法

1.2.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具体内容如下:遵从医嘱用药,协助主治医生进行急救;宣教疾病相关知识,协助家属办理住院手续,嘱家属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准备手术相关用品,为患者备皮,明确血型,并进行皮试排除过敏反应;术后,常规进行并发症防护等。

1.2.2.2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综合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成立综合护理小组。为提高护理团队综合护理能力,需成立综合护理小组并进行专业培训。由科室主治医生和护士长牵头,小组成员参与,共同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身心特点和治护要求,查阅相关资料完善该类病患的护理计划大纲,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和改进;设想综合护理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使护理全员深入了解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情变化特点,能够在意外发生时处变不惊,有秩序地开展各项护理措施,为此需要定期进行业务和心理素质培训[1]。②落实综合护理措施。接诊后,快速将患者转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进入加护病房后的半小时内,指导患者卧床静养,禁止患者进食,并就患者机体状况及治疗计划、预后等内容向家属作详细说明;强调实施介入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醒家属任何手术均存在风险,嘱其做好心理准备;快速为患者连接生命体征监护设备,开通静脉输液通道,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并执行医嘱用药;有序进行术前准备工作,将急救包、急救药物、血袋、手术设备等用品一并归入手术室相应区域,避免慌乱出错延误手术时机[2];详细记录患者个人信息,排查风险因素如过敏史,增加主治医生对患者的了解程度;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若有异常应及时开展护理干预并告知主治医生处理;进入加护病房24小时,护理人员应留意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避免患者过于消沉,失去康复信心;嘱家属为患者准备营养食物,合理搭配一日三餐,为其日常饮食提供建议;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就检查结果作简要说明,避免患者思虑过多而影响睡眠;告知患者应激反应的危害,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控,维持良好心态;密切监护并发症发生情况,结合所学做好并发症预防性护理[3];进入加护病房24~72小时,护理人员在做好病情观察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积极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陪护一侧观察患者体力及各临床指标的变化,防止意外发生;待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后,监测体征和病情变化,遵医进行二级预防并加大康复训练指导力度,以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出院;待患者提出出院申请后,进行全面的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提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规避风险,提高预后。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自入院到送入急诊室接受PCI治疗时间,住院天数、急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其中满意度测评以有效回收调查问卷测评结果为准,90分及以上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满意,不足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临床指标,见表1

2.2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非常满意者27例,满意者16例,不满意者2例,护理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非常满意者18例,满意者19例,不满意者8例,护理满意度为82.2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综合护理以实现护理内容全面化,护理协作高效化、患者身心状态最佳化为目的,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护理模式,其应用价值得到了普遍认可[4]。笔者认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情危急,需要全員通力合作,充分发挥综合护理模式的优势,确保护理的准确性、及时性、有效性。本院通过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提升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护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自入院到送入急诊室接受PCI治疗的时间更短,住院天数更少、急救成功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综合护理可提高护理团队协作能力和护理水平,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救治争取更多有效时间,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改善医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宿力元.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进行PCI治疗应用细节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0):173-175.

[2] 张俊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护理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7):9-10.

[3] 冯婉蓉,郭 晖,白 兰.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广西医学,2018,40(14):

1640-1642.

[4] 阎苏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8,33(07):175-176.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价值研究综合护理心肌梗死
关于篮球游戏在高职篮球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浅谈古典文学与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