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后期的临床探讨
2019-05-24侯会景
侯会景
【摘要】目的 探讨中藥周期疗法对月经后期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我院妇科门诊月经后期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组患者的治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中药周期疗法对月经后期患者进行治疗,治愈率明显,应该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
【关键词】中药周期疗法;月经后期;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6..02
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错后一周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经期正常,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后期”,亦可称之为“经期错后”、“经行后期”、“经迟”[1],是妇科常见病,常常并见月经过少,若治疗不及时的,常可发展为闭经、不孕,给女性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甚至家庭的稳定均带来很大影响。
在治疗月经后期的过程中,我的导师陈丽文擅采用中医周期疗法和辩证治疗方法,以下将以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后期在临床上取得的成效共同分享。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我院妇科门诊月经后期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实验组年龄19~46岁;对照组年龄18~48岁,病程4个月~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符合我国《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经期错后1周,月经量基本正常,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2)有排卵月经的女性。
1.2.2 排除标准
(1)排除合并有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者;(2)多合并继发性疾病引起月经后期,如:多囊卵巢综合症、高泌乳素血症、垂体肿瘤等导致的月经延后。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于月经干净后口服调经养颜颗粒和红花逍遥颗粒,两者均为每日3次,一次一袋,连服21天。
1.3.2 实验组
患者采用中药周期疗法,根据经期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把月经周期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那么治疗也分三个阶段进行:①经后期,主要采用补肾养血的方法以促进体内卵泡发育与成熟,用菟丝子15 g、熟地15 g、当归10 g、白芍15 g、丹参20 g、枸杞子15 g、女贞子40 g、旱莲草25 g、炒白术15 g、山药20 g,从月经干净之后的第一天开始服用,共6剂,每天一剂,分早晚各一次。②经间期,主要是健脾疏肝,以促进成熟卵子排出,采用当归10 g、牛膝10 g、熟地15 g、茯苓15 g、香附10 g、柴胡10 g、赤芍10 g、续断15 g、砂仁10 g。于月经干净第7天开始服用,共9剂,每天一剂,分早晚各一次。③经前期,主要是活血通经使经行通畅,方以丹参10 g、赤芍15 g、熟地15 g、茯苓15 g、香附10 g、泽兰10 g、川芎10 g、牛膝10 g、厚朴10 g、桃仁10 g、黄精10 g、益母草20 g,在经期后的第16天服用,共6剂,每天一剂。上述三个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之后进行治愈率
评定。
1.4 观察指标
①月经周期恢复情况组间比较;②记录治疗期间临床和检查出现的不良反应。
随访: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
1.5 评价标准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标准,治愈:治疗后月经延后时间不超过7天,停药后可维持三个月经周期及以上;好转:治疗后月经延后7~10天;无效:患者治疗后月经周期未见明显改善。
2 结 果
在实验组的25例患者中,治愈者20例,有效者4例,无效者1例,对照组25例患者中,治愈15例,有效者5例,无效者5例,实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中医认为,妇科疾病均是由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异常所致。而中药周期疗法则利用中医学辩证理论,通过中药周期疗法补肾养血、健脾疏肝、活血通经,使冲任通盛、督脉调约、血海满盈,从而克服月经后期,使月经至期而溢下,达到正常的月经周期。本次通过对25名患者进行中药周期疗法,取得了极优的效果。根据经期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中药治疗措施,其中,在前期通过补肾养血提高患者的能量代谢水平以及精神状态,使肾气盛、血海充,促进体内卵泡发育与成熟;在中期通过理气活血,促使血液运行,实现血液的有效循环,消除患者体内的淤血;在后期通过活血通经,强化子宫肌肉的血液循环,以助子宫内膜的脱落,使月经随期而至。
总而言之,中药周期疗法根据月经周期的特点,采用不同功效的中药治疗,从而更好地调节机体的气血阴阳情况,尽快恢复月经的正常。其治愈率明显,应该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宝璋.中医妇科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
66-7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9-242.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