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天人合一”在岳麓书院景观中的运用
2019-05-24邓尉梁静罗超英张鑫
邓尉 梁静 罗超英 张鑫
摘 要:我国传统书院园林景观深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文章挖掘岳麓书院景观中的“天人合一”文化,并试图将这一文化运用到现代大学建设中。通过运用实地调查与对比分析法等,对湖南岳麓书院“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书院景观中的构成要素及基址微观选择等进行研究,针对目前很多大学校园建设缺乏独特文化的现状,提出了现代大学校园建造时需融入自身及当地文化,很好地达到“天人合一”效果的建议,希望为传承与发展书院文化及景观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创作现代景观特色之路上提供启迪。
关键词:书院景观;天人合一;岳麓书院
一、概况
在历史上,湖南省一直是书院建置发达的地区之一,正所谓知识造就人,出了很多名人也便不意外,本文选取湖南省最具代表性的书院之一岳麓书院进行研究。目前着眼于“天人合一”文化与具体地方特色书院的研究不多,本文通过联系“天人合一”与湖南岳麓书院景观,来分析“天人合一”在湖南岳麓书院景观中的运用。人离不开自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此研究可以分析前人在建设书院中的优点及不足,汲取其优点,希望有些设计方面能在现代景观中发扬光大。
二、书院景观中的“天人合一”文化
(一)书院景观重视“天”
这里的“天”是指大自然,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提出与大自然共存的理念,在书院建设中也体现着“天人合一”思想,这里主要分析湖南的岳麓书院。
1.场地分析
为了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促进性情的陶冶、杂念的消除、学习的认真、心靈的洗涤,故名胜之地出现了书院及其园林。书院景观的创立遵循儒家崇尚的“天人合一”文化,体现在岳麓书院建在麓山湘水边上。岳麓书院建在岳麓山黄洞下,东是湘江,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每一寸场地都独一无二,是依山傍水的典型。岳麓书院总体格局上呈中轴对称格局,采用中轴对称的纵深多进院落样式来诠释“礼”[1]。书院园中几十个大小不一的庭院组成的建筑群,坐西朝东,并有明显的中轴线及两横两纵互相交织且南北对称的轴线。
南北方向上“两横”由湘水校经堂、讲堂、大成殿及南部的园林组成。依山傍水地发展起来的书院园林,通过逐渐升高的态势来模仿自然山体。在东西方向上“两纵”的主次轴线,湘江经堂为主轴线的起始点,百泉轩建在其右侧。文庙向左是照壁、大成门、牌坊门、大成殿,次轴在大成殿的东西向[1]。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是强调天地万物相辅相成,互相依托,相互影响,其有力支持了书院的选址、依山就势的造景手法。
2.信息表达
视觉听觉等感官直接感受到的是建筑色彩的导向性、道路变化的导向性等。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平面图中视觉效果是第一要素,信息表达上采用最简单的线条。人走进去便能看到导示系统、其位置的先后顺序等都体现着“天人合一”思想。
在景观处理方式中采取因地制宜的手法让岳麓书院融入麓山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同时,在采用卷棚式屋顶的御书楼后方栽植大冠乔木,这让书院建筑很好地过渡到自然山体,使人工之物建筑与自然的山水巧妙地结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1]。巧于因借使人们在视觉上产生错觉,反而扩大空间,给我们传达了最直观最准确的信息。
3.理性探究
理性逻辑思维不仅靠感性直观感受,在营造岳麓书院园林时还注重尊重自然,受一定的礼制思想和严格等级序列的制约。如岳麓书院园林中采用风火墙,这是感性的湖南特色民间建筑样式,在理性的整体布局设计上,它又蕴含着深刻的园林文化气息和书院文化,使地方建筑很好地融入书院园林。
(二)书院景观关注“人”
为满足人的需求,书院与书院景观得以建造。这里的“人”是古代“天人合一”中所提及的,也是书院景观中的使用者,我们去感知环境,融入环境,是环境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如果一个环境能吸引并留住大部分人,它就能称为是成功的人性场所。
人的生理需求主要体现在书院建筑的使用功能方面,如教学区、祭祀区、藏书区、休息区等。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后,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如安全感、领域感、趋光性[2]。人的心理需求主要体现在书院的意境营造上,其中,书院植物配置有独到之处,高低错落的植被层次感很好地模仿了自然,在整体中求变化,色彩丰富,香气宜人。小到框景设计,大到整片园林设计都很好地诠释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表达。
三、“天人合一”在书院景观中的运用
(一)景观构成要素
地形、建筑、水体、植物等是景观构成要素[3]。首先选择合适地形,之后的渗水、风强度等问题便可以通过自然自行调节,且还能增强岳麓书院的景观性,并能支配景观中其它要素。其次就是不可缺少的建筑,它的功能性体现在讲堂、大门、藏书楼等,及祠、庙、堂等祭祀活动用屋中[1]。此外,景观性建筑的代表有亭、牌坊、廊、轩等。再次,在水体方面,岳麓书院的八景即桃坞烘霞、柳塘烟晓、碧沼观鱼、风荷晚香、花墩坐月、竹林冬翠、桐荫别径、曲涧鸣泉,其中与水有关的就有四景。最后,岳麓书院在植物的选择上,广植在庭内的常绿树木有香樟、桂花、大叶女贞、松树等,不单是利用它们绿化环境,更多的是取其寓意,如:桂花树,折桂表达中举之意;松、梅、竹代表君子;莲花代表清廉等。这对古代文人的生理和心理起到积极作用。诗情画意是古代文人一直所追求的,因此古人在建造书院时,会把所追求的意境用“天人合一”的建造思路表现出来,以此来建设自己理想的书院。
(二)其它要素
1.选材
在选材上为了把书院营造出简洁大方的空间风格,并满足各种不同空间用途。在道路广场铺装上使用本土材料有青砖、卵石、花岗岩等,大部分栏杆选用木材和石材,以此体现出书院的古朴气质。
2.碑匾
在景观文化形态中,碑匾的色调有粉绿、青灰、黑白、深棕等,给人一种雅致而朴素的体验。此外,岳麓书院中的碑匾还能有效引导视线,丰富视觉空间层次感。其碑匾上的文字非常讲究,是经过深思斟字酌句得出的,具有深远的寓意及耐人寻味的哲理。
3.细节部分
在细节设计上,书院没有为了追求精美而刻意采用复杂的处理手法、复杂多变的精美装饰,而主要追求空间上的意境表达,哪怕小到栏杆上的雕饰都有寓意美好的简洁纹理,能触动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让整个空间氛围变得恰到好处。这样便轻松营造出独具特色的书院人工景观。
(三)“天人合一”在大学校园建设方面的运用
中国传统书院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建筑之一,是物化了的传统文化的精神空间,也是中国传统精神的物质载体[4]。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极具代表性,蕴含深厚的“天人合一”文化,在建设现代学子学习的大学校园时,也需要将当地地特色文化运用在建设校园建筑及景观中,使学子的学习环境能潜移默化地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及修养品行。
目前将“天人合一”文化运用到大学校园建设的范例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學中在景观层面体现着“天人合一”文化,具体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学生宿舍学思楼与知行楼的合一亭中有很好的诠释[4]。 将“天人合一”文化在建设大学校园中发扬光大,这不单单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回归自然,还与我们目前很熟悉的生态景观和绿树建筑所倡导的绿色、环保、尊重自然等有很多相似之处。在修建大学校园时要注重景观和谐发展,贯彻校园景观文化建设和普遍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化林业改革,同时运用新科技[5],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我们通过对“天人合一”在岳麓书院景观中的应用研究,分析其文化内涵、功能分区、地址选择的由来,认为在设计中要把理性的逻辑思维和感性的抽象思维想相结合。书院景观重视“天”,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呵护每一寸土地,尊重各异场地的特性,这体现在岳麓书院的景观构成以及植物景观、铺装选材、碑匾和细节设计等方面。“天人合一”文化对学子的教育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开阔的空间和舒适的景观能使人们的心情变舒畅,这种好的心理感受能促进学子潜心学习及修养品行。因此,“天人合一”文化急需应用在现代大学校园的建筑和景观中,建造过程中的一切都需要我们尊重、顺应自然,注重生态环保,例如,建造时注重古树的保留,选择环保材料等。最后,向现代大学校园在“天人合一”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将“天人合一”文化融入到现代大学校园建设中,不是将其生硬地套进去,而是结合此大学及当地文化特色,取其精华,运用到从构思、选址、功能划分、配植选材及安置位置、施工到完工等全过程,恰到好处地达到与自然相协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帆.岳麓书院园林造园意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2]刘洋.“天人合一”在风景园林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中的新思考[J].林区教学,2017(9):5-7.
[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琚豫婕.书院情境视角下的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5] He Hongcheng,Wei Hailing,Fei Yin.Research into harmony forestry and green Hunan construction[C]//第三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论文集.福州:中国林学会,2013:1-6.
作者单位: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通讯作者: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