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字故事的信息技术课堂设计

2019-05-24郭群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7期
关键词:数字故事创新思维教学设计

郭群

摘要:基于数字故事的信息技术课堂,学生自主创作和讲述数字故事是主要的学习活动。课堂依据教学内容、生活问题或知识探究等为目标确立故事的主题,学生根据主题创作数字故事,呈现对知识或问题的见解与情感并进行讲述交流,在数字化学习与数字化工具的应用实践中掌握技术。课堂中强调协作学习,要求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探究,并通过数字故事的形式展现所掌握的知识、情感和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实现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教与学的关系。

关键词:数字故事;教学设计;核心素养;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7-0134-02

Abstract: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 based on digital stories, students'independent creation and narration of digital stories are the main learning activities. Classroom is based on the teaching content, life problems or knowledge inquiry as the goal to establish the theme of the story. Students create digital stories according to the theme, present their opinions and emotions about knowledge or problems,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They master the technology in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learning and digital tools. Really real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guided by students and teachers, emphasiz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require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real life, and show their knowledge, feelings and views on problems through digital stories.

Key words:Digital Story; Teaching Design; Core Quality; Innovative Thinking

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经历了关注技术到关注信息素养,到直指核心素养的过程。教育目标的改变,引发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关系,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1]。

1 数字故事与信息技术教学

数字故事,即采用数字化技术来讲述故事(digital storytelling),是把讲故事的艺术与多種媒体(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情景化的数字叙述故事的形式[2]。

基于数字故事的信息技术课堂,学生自主创作和讲述数字故事是主要的学习活动。课堂依据教学内容、生活问题或知识探究等为目标确立故事的主题,学生根据主题创作数字故事,呈现对知识或问题的见解与情感并进行讲述交流,在数字化学习与数字化工具的应用实践中掌握技术。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以技术为中心的传统教与学模式,一方面,课堂以制作与讲述故事为目标而展开,技术的学习是为更好地表达故事,技术仅为故事的创作提供支持而不再是课程的主要目标;另一方面,学生在诠释故事的过程中,综合应用了信息获取、筛选、加工处理、表达呈现等技能,体验了信息创新的过程,扩展了创造力,提升了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加强了学生相互之间的团结协作;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学生从自己的故事被认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别人故事中增加了知识理解的深度与广度,加强了相互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基于数字故事的信息技术课堂真正实现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教与学的关系,强调协作学习,要求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探究,并通过数字故事的形式展现所掌握的知识、情感和对问题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作为读者和作者,同时也可以作为编剧、艺术家、设计者和导演[3]。

2 基于数字故事的信息技术课堂设计

基于数字故事的信息技术课堂,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数字故事主题,展开包括设计、制作、展示在内的各项活动。

2.1 教学目标的设计

按照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基本模型应该是:

知识与技能:制作数字故事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协作和探究实践等形式,完成以主题为中心的数字故事的认识、设计、制作和展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数字故事所表达的信息和情感,能够独立的思考并正确的理解与感悟。

2.2 学习资源的设计

应该在教学设计阶段提供学生制作数字故事所需要的技术指引资源或者技术相关网站,帮助学生在课堂能快速获得资源并展开创作。由于每位同学数字故事的主题选择不同,导致他们获得故事素材的难度和所需时间不同,细化他们创作时题材,使主题更明确,或尽可能多地提供相关素材或事先要求学生收集好相关的素材。

2.3 学习过程的设计

学习过程的设计,主要考虑这些因素:

2.3.1 让学生自由地选择主题来创作并展示故事

基于数字故事的课堂应该具有开放性,学生能自主选题,自主创作、自主表达。只有在基于自身需要而展开的学习,学生对自己的数字故事制作才会投入更多的热情与情感,才能放开思想的堤坝,让思想的潮水放马奔腾。

2.3.2 要让学生讲述分享自己的数字故事

展示数字故事,是分享交流与教学评价的环节,讲述分享中教师能了解学生课堂中的学习情况,了解课堂预设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在讲述分享中能获得相对应的成就感,在交流表达中提高信息交流表达的能力,从别人的故事中获取知识经验与情感熏陶。

故事讲述采用课堂讲述与网络分享相结合的方式。课堂可以选择有代表性、价值较高的故事作品来实施讲述;网络分享通过BBS,将所有作品利用网络让学生共同分享与评价,可以突破分享与评价的时间与空间限制。

2.3.3 合理安排时间,确保课堂教学顺利实施

由于课时的局限性,我们要确保课堂教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首先,制作的数字故事不宜太长,一般控制在2分钟左右比较恰当。对于复杂的主题,可以分为几个小的方向,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方向进行探究。素材的收集可以课外完成。

2.3.4 为学生提供技术的支持

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故事创作,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问题探讨的空间,方便学生制作作品中遭遇困境时寻求问题突破的方案。

3 应用案例

3.1 数字故事应用于信息技术理论性学习课堂

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教与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授或者配合多媒体课件讲授,学生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也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

围绕数字故事展开的教学,一方面,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要主动地获取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整理来理解知识,最后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增强知识的趣味性与情感,而且可以加深加快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内化过程,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来理解理论知识。

案例1:利用数字故事,讲述计算机发展史

学习目标:计算机发展相关知识;在小组协作与探究中完成故事创作与讲述;强化社会责任感。

学习资源:通过网站提供计算机发展知识、发展趣事、发展关键人物、计算机发展对生活的影响等资源,技术与分享BBS、连互联网的网络课室。

学习流程设计:

1)展示学习任务。

2)分组活动一:讨论并选定创作故事的主题。着眼于计算机发展的一个方面,如计算机的外形、大小的发展,速度的发展,应用领域的发展,工具软件的发展,操作系统的发展等等。

3)分组活动二:设计故事情节内容并收集相应的素材。

4)分组活动三:制作数字故事。

5)分组活动四:讲述计算机发展故事。

3.2 数字故事应用于多媒体技术学习课堂

多媒体技术的教与学,可以结合学生丰富的旅游经历、丰富的社团生活,用“数字故事”来讲述经历与学习生活。强烈的表现欲望,让学生乐于用多媒体来多方位用数字故事来诠释个性。正是这种自发性的作品,才真正体现了他们的兴趣所在,倾注他们真实的情感。

以数字故事展開的技术学习,技术的学习是为需要而展开,有明确的目的性,有强有力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学习时有的放矢,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案例2:利用数字故事,讲述自己的经历或学习生活

学习目标:多媒体制作技术;在小组协作与探究中完成故事创作与讲述;彰显个性,增加相互了解。

学习资源:包含制作工具PPT、Windows Movie Maker等的技术学习资源, 学生课外收集的与自己有关的各种素材,技术与分享BBS、连互联网的网络课室。

学习流程设计:

1) 展示学习任务。

2) 分组活动一:讨论小组中讲述主题,可以选经历最独特或最富个性的学生为选题来创作。

3) 分组活动二:设计故事情节内容,并收集整理相应的素材

4) 分组活动三:参考教学资源网,了解相关的制作技术,制作数字故事。

5) 分组活动四:讲述个人故事。

实践证明,基于数字故事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明显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环节的人数比例有较大的提高,学生提交作品的数量也有提升,并有一批高质量、独具特色的作品,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2017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40.

[2] 黎加厚.数字故事(Digital Storytelling)——数字化时代的创新教学方式[J].教育技术资讯,2012(11).

[3] 孙卫华、郑江艳.数字故事在美国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2):74-76.

[4] 王继华,吴向东.把信息技术课更名为数字文化创作课如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1).

[5] 黎加厚.数字故事的教育意义[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6):9-10.

[6] 沈敏敏.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应用数字故事的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8(15):89-90.

[7] 谢静.以项目为依托的数字故事教学模式——“双一流”背景下提升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新途径[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113-116.

[8] 缪蓉,赵婧宏. 基于数字故事的学生认知活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2):7-13.

【通联编辑:王力】

猜你喜欢

数字故事创新思维教学设计
数字故事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运用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