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JavaEE应用开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9-05-24周国军张茂胜冯震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7期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改革

周国军 张茂胜 冯震

摘要:为了提高Java EE应用开发課程的教学效果,该文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研究了课程内容和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论述了围绕教学目标选取教学内容和构建教学模块的方法,探讨了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实验教学环节,通过多种类型的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介绍了实验过程指导和促进学习主动性的考核评价措施。

关键词:Java EE课程;教学改革;模块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7-0116-03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Java E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course, this paper analyses several problems in teaching, and the reform of course content and experiment teaching is studied. Around teaching goal, the methods of selecting teaching contents and constructing teaching modules are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 task-driven method in experiment teaching is discussed. Through a variety of experiment projects,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can be cultivated. In addi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uide and evaluation of experiment process, which can promote learning initiative.

Key words: Java E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modular teaching;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Java开发平台包括Java SE、Java EE和Java ME三个分支,其中Java EE是Java开发平台企业版,已经成为应用系统开发的首选平台。目前,很多高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都开设了Java EE应用开发课程,以满足IT行业对Java EE开发人才的需求。Java EE应用开发课程主要学习以Spring为核心的框架开发技术,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Java、JSP和框架技术开发应用系统的能力,为今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Java EE应用开发课程的特点是理论知识繁杂,实验用到的软件和组件较多。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受教学课时的限制,教师在课内没有足够时间对章节知识进行全面分析和讲解,导致学生对重要原理和概念理解不够透彻;二是该课程与Java语言、数据库原理、Web 程序设计等先修课程相关,由于部分学生对先修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好,难以完成应用系统项目开发任务[1];三是部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在课后没有投入足够时间去掌握技术细节,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2]。针对这几个问题,本文从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两方面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阐述了基于模块化构建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开展实验教学和基于过程考核促进学习主动性等观点。

1 基于模块化构建教学内容

Java EE应用开发课程涵盖的知识面广泛,章节教学内容较多,如果对每个知识点都逐个讲解,在时间安排上肯定是不够的,而且难以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如何在教学课时内将重点难点知识讲解透彻,以及如何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完整性?采用模块化构建教学内容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较好方法。

模块化教学法以课程知识点为基础,根据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形成多个教学模块,通过模块组合保证了课程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3]。模块化教学方法以精简和够用为原则,能够在课内最大限度地讲授单元模块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便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术[4]。

1.1 选取课程教学内容

教材是选取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目前,Java EE应用开发教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讲解SSH框架(Struts+ Spring+ Hibernate),另一类是讲解SSM框架(Spring+Spring MVC+MyBatis)[5]。Hibernate与MyBatis都是流行的Java持久化层框架,与Hibernate相比,MyBatis框架更容易学习和使用。Struts与Spring MVC都是实现了MVC模式的Web框架,与Struts 2相比,Spring MVC性能更加优异。

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Java EE应用开发课程选用了SSM框架教材[6],主要内容包括:Spring框架,MyBatis框架,MyBatis与Spring的整合,Spring MVC框架,SSM整合开发。选定教材后,接下来就是选取教学内容,我们在制定教学内容时主要考虑了以下三个因素: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目标和前后章节之间的联系。

考虑到该课程的实践环节要用到Tomcat、MySQL、Eclipse等多种软件,此外,Java EE框架开发需要理解一些常用的设计模式,因此补充了两章内容:Java Web开发环境、常用设计模式。考虑到教材对个别重要概念、原理和组件讲解不够详细,适当地补充一些内容,以加深学生对相关技术的理解。例如,POJO对象、ORM、Log4j日志组件、DBCP连接池、重定向与请求转发等。多数教材对框架技术讲解很全面,实现某个功能或操作往往会介绍多种可选的方法。在选取教学内容时需要适当删减一些内容,以便有足够的时间讲解重点和难点知识。例如,我们选用的教材其中一章“Spring的数据库开发”讲解的内容很详细,然而Spring的JDBC操作在SSM框架整合开发中没有多大作用。但是,这一章的内容不能完全删除,因为学习后面一章“Spring的事务管理”要用到其中一些操作,可以从中选取一部分知识点作为教学内容以满足后续章节教学的需要。

1.2 制定课程教学模块

选取教学内容后,接下来是对各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教学模块。我们根据课时安排、参照IT行业对Java EE应用开发的技术要求,制定的课程教学模块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基于模块化整合后的教学内容更加紧凑和实用,既体现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又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完整性,能够在安排的课时内讲解更多的教学内容。每个教学模块都给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围绕重点和难点知识开展课堂教学,也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操作演示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Java EE框架开发技术。

2 以任务驱动开展实验教学

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实验教学是掌握基本语法和提高编程能力的重要环节。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习目标明确,能够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对优化课程体系和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7]。在构建模块化理论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下面介绍以任务驱动开展实验教学,以及对实验任务进行过程化考核的方法。

2.1 实验项目设计与任务布置

以表1列出的教学模块为单位设计实验项目,参照每个模块的教学目标,将实验项目分为三类:验证型、简单应用型和综合型。验证型实验项目编写成实验指导文档,给出完整的实验步骤和程序代码,学生通过实验掌握理论课所学的内容。简单应用型实验项目给出主要步骤和部分代码,要求运用该教学模块的知识编程实现具体的业务逻辑处理,逐步提高应用能力。综合型实验项目只给出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查找资料,参考相关案例的开发过程和实现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Java EE应用开发能力。

采用任务驱动开展实验教学,其中一个环节是布置实验任务,以模块为单位布置任务。这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掌握开发技术,也便于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项目。对于模块1,布置一个验证型实验任务,完成对应的操作,掌握Java EE开发环境搭建。对于模块2、模块3、模块4和模块6,分别布置一个验证型和一个应用型的实验项目,通过编写配置文件和程序代码掌握Spring、MyBatis和Spring MVC框架开发技术。对于模块5和模块7,分别布置一个综合型实验项目,运用多个教学模块的知识实现功能较全面的应用系统,掌握框架整合思想和Web应用开发方法。

我校信计专业的Java EE应用开发课程安排的实验课时为32学时,与理论教学课时相同。我们把验证型和简单应用型实验安排在课内,要求每个学生各自完成實验任务,写出实验报告。由于综合型实验任务需要用较多的时间,无法在课内完成,所以安排在课外完成应用系统开发和软件文档编写,在课内进行指导、答疑和点评。综合型实验项目的难度较大,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每个小组由3~5位同学组成。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可以互相学习和发挥各自特长,在项目实践中提高软件开发能力。在遇到问题时,小组成员可以及时研究和讨论,一起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将来适应IT企业团队式的软件开发工作提前做了准备。

2.2 实验过程指导与评价

以任务驱动开展实验教学,另一个重要环节是指导学生完成实验任务,在实验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进行考核,并根据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基于过程考核有利于促进学习主动性,学生会在安排的时间内努力完成实验任务,也会按实验要求认真把实验项目做好,从而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对于验证型和简单应用型实验,根据学生上机时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程序代码的语法错误和配置文件的编写错误,可以及时给学生指出修改错误的方法;二是搭建项目开发环境缺少了必需的软件包,或者程序的逻辑错误,这需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调试程序;三是程序的编写格式不规范,文件名、类名、方法名和变量名随意命名,这需要反复强调,培养良好的编程风格。对于综合型实验,根据项目小组的反馈信息和提出的问题分别指导。例如,对应用系统项目结构划分的层次不合理,对功能模块的业务逻辑处理过程不熟悉,对不同版本的软件包和组件没有按照所提供的API去正确使用,对数据表进行操作的SQL语句编写错误,等等。指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给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以确保各小组都能按时完成实验任务。

Java EE应用开发课程的实验考核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促进主动性为出发点,从学习态度与方法、课程知识掌握程度、动手能力、实验项目完成质量、个人进步与提高情况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价。每个模块教学结束后,及时记录和公布学生的实验成绩,对实验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提高过程考核成绩在期末总成绩中的比例,鼓励与促进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

3 结束语

我校信计专业从2009级开始一直开设了Java EE应用开发课程,2011级以后选择Java EE开发岗位的毕业生占了较大比例,他们都能胜任软件开发工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构建了较实用的课程教学模块,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了适合教学的实验项目,完善了过程化考核的评价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谢亦才,汪廷华.《JAVA EE开发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8):93-94.

[2] 郭广丰,肖凤艳.Java EE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8(7):65-69.

[3] 李嫦.模块化教学在计算机基础实训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19):244-246.

[4] 陈丹.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128-129.

[5] 徐完平,夏跃伟.《Java EE框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福建电脑,2018,34(5):181-182.

[6] 黑马程序员.Java EE企业级应用开发教程:Spring+Spring MVC+MyBatis[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7] 李晓会,梁红星.基于任务驱动的Web程序设计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7(4):74-75+77.

【通联编辑:王力】

猜你喜欢

模块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改革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军械士官大专“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商务策划》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