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樟子松嫁接红松经济果林技术初探

2019-05-24刘志军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14期
关键词:果林顶芽针叶

刘志军

红松属于松科植物,别名海松、国松、朝鲜松。常绿针叶乔木,高可达40米,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珍贵树种,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生态经济价值极高的果材兼用型树种。红松浑身上下从松根、树皮、树干、枝丫、到果仁、针叶、松针粉、花粉全是宝,已然成为东北林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红松果材林可改变传统林业生产周期长,效益见效慢的特点,实现林业近期效益、中期效益、长期效益的有机结合,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为建立高质量、高产量的红松种植林提供了可能,也可一定程度的优化林业结构,提升森林的经济价值,促进林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1樟子松嫁接红松经济果林的可行性

1.1嫁接成本低,见效快。樟子松林虽具有生态意义,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低,通过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既可改变樟子松林单纯用材林的性质,又可将樟子松林改造成红松经济果林,美化生态环境的同时,还提高林分质量,实现前期采果,后期取材,林果双收的目的,增加职工收入,符合国家建设生态林业的总体要求,也是我地建设高效生态林业的有效途径。

1.2成活率高。红松属半阳性树种,浅根性,喜光性强,对大气湿度较敏感,对土壤水分要求较高,要相对湿度较高的气候,排水良好的湿润山坡,不宜过干、过湿的土壤,这种对立地条件要求的严格性,导致红松造林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影响繁殖。樟子松嫁接红松有效提高红松的存活率,以5针一束单维管束的红松同作砧木的2针一束双维管束的樟子松嫁接,亲和性良好,当年成活率达到90%左右,三年保存率在85%左右,可保证红松经济林的繁殖。

1.3适应性强。嫁接的目的是要实现砧木与接穗的生物学特性互补,砧木应是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的树种,樟子松符合这一要求,是嫁接红松的首选树种。樟子松嫁接红松可发挥樟子松树种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大大提高红松对不良立地条件的适应性和生长速度,有效缩短红松的生育周期,材积生长速度是红松的2.04倍,可实现提前结果、提前采伐的目标,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并且,以樟子松为砧木嫁接的红松改变了红松树种生长对土质环境需求的局限性,在山脊、阳坡、阴坡、沙地、碱地都能长势良好,扩大了红松的种植区域,改善林业结构,提高林分质量。

1.4成林快、结实早。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适于营造红松经济果林,人工培育红松干果林通常要15~20a才可结实,与不嫁接的红松相比,通过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可大大缩短红松的结实期,促进红松提早结实,生长速度可提高1.5-2倍左右,嫁接4-6a生的樟子松幼林,一般4-7a即可结果,7-12a既进入盛果期,真正实现快速成林,提早开花结实,提高红松子的产量,经济效益与单纯樟子松或红松用材林相比可提高15倍以上。

2樟子松嫁接红松经济果林技术要点

2.1砧木的选择。砧木是否合适对红松的生长起决定性的作用。较合适的嫁接砧木一般选择3-6a树龄的樟子松幼苗,樟子松砧木通常在苗圃培育,第一年春季播种樟子松种子,第2年进行移栽,移栽密度保持50株/m2,用营养钵培育樟子松苗可提高上山定植的成活率。第3年春季摘取树龄120-160a的红松天然林松穗开展嫁接,若选择人工红松穗进行嫁接,需从树龄30a以上的人工红松林中选,接穗应比天然红松林粗1倍以上,而砧木粗度要经过抹芽、施肥等措施处理,使主径生长迅速,达到要求粗度,苗圃的土壤和水、热、肥应进行合理控制,以保证嫁接成活率。第4年春季上山定植。

2.2接穗的选择。结实多且品质好的接穗是保障红松果林丰产、稳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接穗前县对接穗枝的树高、胸径、冠幅、幼果数、球果数进行评析,然后选择枝条较为粗壮、具有活力的完整顶芽、上年结果数量较多的接穗。摘除接穗其他侧芽及针叶,枝头要保留10束左右的顶芽针叶。

2.3接穗采集时间与保存。红松接穗采集一般在嫁接当年2月份进行。择优选取母树树干中上部分外围的一年生枝条,单株40个枝左右,采集后及时对接穗进行低温保存,在0℃以下的地方保存,保证接穗的活性,建议在冬眠期采集。

2.4嫁接时间。樟子松嫁接红松成活率春季最高、秋季居中、夏季最低,嫁接時间过早红松成活率低;嫁接时间过晚,秋季会因接枝的木质化程度不够而受冻害。昼夜温度平均达8-10℃左右时为最佳嫁接时间,黑龙江一般在春季5月上旬树液流动时嫁接。

2.5科学嫁接。黑龙江林区采取髓心形成层贴接的方式嫁接成活率最高。砧木嫁接部位粗度与接穗粗度比例为3:2,嫁接长度要大于10cm,接穗枝条顶部留8束左右的针叶,在针叶下方用刀片沿着60°角圆滑切向髓心,保持刀片顺着髓心平稳切入,一刀完成,切掉半边进行接穗,确保切面平滑,用层贴法进行嫁接。为避免树脂流失,整个嫁接过程要迅速平稳,嫁接完成后应立即套上透气的白色塑料袋,可起到保湿和防止晚霜冻坏顶芽的保护作用。

2.6嫁接后管理。嫁接后管理到位与否极大的影响接穗的成活率,樟子松嫁接红松后,接枝顶芽逐渐开始萌芽,此时撤掉塑料袋,剪掉接枝的砧木顶芽和侧芽,用铅油涂抹伤口。适时解绑,有利于嫁接苗的成活和生长,6月中旬进行第1次松绑,7月下旬进行第2次松绑,同时剪断所有所有超过嫁接枝高度的轮生枝顶、侧芽,秋季应再剪砧1次,嫁接前后管理期间要对土壤进行浇灌,保证土壤水分和植株充足的水分补给,提高嫁接植株存活率。

2.7病虫害防治。樟子松嫁接红松后要注意防治病虫害,红松幼树易受到斑点病、红松球蚜、松毛虫和鼠害的危害。斑点病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杀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喷雾防治;松毛虫用绑扎毒条的方法进行;红松球蚜用20%~25%吡虫啉1250倍喷雾;鼠害可施入鼠药防治,在每年4月上旬和10月下旬进行。

(作者单位:157412黑龙江省宁安农场林业科)

猜你喜欢

果林顶芽针叶
辽宁熊岳地区苹果树冻害调查分析*
更 正
退耕还林经果林种植后的经营管护浅论
闵行区经济果林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初探
道地药材建青黛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今年1季度德国针叶材出口量增长7%
加拿大针叶锯材继续以美国南部为中心
莲藕顶芽繁殖育苗技术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