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机工程在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2019-05-24康淑荣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14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现代农业黑龙江省

康淑荣

现代農业是一个内涵广泛并且逐渐发展、不断完善的概念,是运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经营管理以及现代农作人员等先进生产要素,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业。农机工程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组成部分,能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力,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进程。

一、农机工程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一)农业机械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培养技术人员是驱动农业机械运行的关键,目前我国因农业机械研究行业收入普遍偏低,人们对收入的高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业机械科技创新人才的严重短缺。年轻科研人才的缺乏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此外,由于很多部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我国各地区农机工作人员年龄普遍较大,知识结构老化严重,无法操作先进机械设备,导致创新技术不能及时应用在农业生产之中,无法有效推动农机工程发展。只有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针对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进行规范和指导,积极搞好农业机械标准,提高农民对农机的掌握,才能保证农机操作和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从而建立成为一支能打硬仗、能应战、能打胜仗的农业机械部队。

(二)适宜机械化的基础条件建设落后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兴则百业兴,农业强则农民富。发展现代农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农机工程能否有效应用其中,对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尤为重要。然而,我国许多土地田块比较细碎,机耕道路缺乏,加上种植经营分散,导致“有机难用”和机具使用效率低。机具停放库棚设施缺乏,常年风吹日晒雨淋,影响了机具使用和寿命。农机“下田难”“存放难”和“保养难”问题比较突出。

二、现代农业产业化基础下农机工程发展措施

(一)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以及粮食战略后备基地,肩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重任,被誉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农业作为在全省经济大局中占有重要位置的一部分,是黑龙江省全面振兴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目前,黑龙江省农机设备在田间作业环节上的机耕水平已达到99.2%,机播、机收机械化程度稳步上升。综合机械化程度已高达95.05%。农机化的迅猛发展,为促进黑龙江省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两年,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以提高农机作业水平。目前,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5442.7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57.6万台,联合收获机和水稻插秧机保有量分别达到13.3万台和26.4万台,为农业生产抢抓农时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后,黑龙江省将在种植、收获等相对薄弱的环节上,积极加快农机化协调发展的步伐,根据种植结构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种植方案,加大经济作物的机械投入力度。与此同时优化整合农机装备结构,增加新型、高效农机装备数量,提高黑龙江省农机标准化作业水平,确保“十三五”期间实现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

(二)建立先进农机管理调度指挥网络系统

近两年,借助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黑龙江省率先建立成功农机管理调度指挥网络系统。新建农机管理调度指挥中心,实现了农机管理调度指挥系统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的目标。该系统完成了调度统计和管理服务,其中包含农机自动定点定位、农机作业轨迹查询、农机图像信息收集、无线视频、农机耕作面积计算、农机深松作业探测、农机应急指挥和天气预报等功能,该系统彻底改变了以往黑龙江省单纯依靠人力对农机作业进行粗略统计的状况,有效推动黑龙江省农业迈向精准农业。据了解,在建设现代农机合作社的进程中,拖拉机、收获机、大型植保机械等动力机械都按相关规定予以配备GPCS定位功能,以便与农机管理调度指挥系统联网。农机在作业时农机驾驶员可以借助CPCS车载智能终端,直接与指挥中心联系,做到及时了解农机作业进展、标准等,保证作业质量。全省现代农机合作社的拖拉机、收获机等农用机械共安装GPCS车载智能终端19802台,深松探测终端6733台,现代农机合作社已全部纳入系统联网管理,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则可利用系统实现宏观管理、指挥调度、作业统计的目的,也能对单台农机实时跟踪。今年,依托农机管理调度指挥系统,在全面实现深松整地信息化远程监测的基础上,黑龙江省将对秸秆还田监测仪进行现场考察演示,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

(三)完善政策

农业机械化作为黑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力保障,无论是大地蔬菜的机械化栽植收获,还是汉麻、高粱等经济作物的收获,每项农机技术都带来了可观的农业生产效益。农机工程打造了现代规模种植的典范,推进现代农业化的进程。目前,黑龙江省现代农机合作社数量已达到1481个,这些合作社实践着土地入社、全程代耕、社会化作业服务的高标准农机作业目标。国家与省委省政府的投入、政策引导,成为黑龙江省大地农机发展的坚实保障。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关于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部署任务,创新农业发展新模式,建立农业发展新机制,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推进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按照“集聚生产要素、先进的科技设备、科学管理体制、完善经营机制、带动效应明显”的总要求,明确落实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高起点谋划、高科技引领、高标准建设,努力打造出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融合“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使之成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要素的聚集区、先进技术的示范区、深化改革的先行区、产业融合的试验区,在全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综上所述,只有科学、合理规划农业发展,不断完善农机设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市场化建设,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才会不断提高,从而实现现代农业有效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作者单位:151100黑龙江省肇东市农业机械化学校)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现代农业黑龙江省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加强农业机械管理与维护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