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课堂中的Pad教学应用分析及案例研究

2019-05-24任东丽杨多多陈品德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

任东丽 杨多多 陈品德

摘 要:智慧课堂是信息化教学开展的基础环境,如何有效利用Pad开展教学是智慧课堂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作者所在的研究团队对广州市某引入Pad全面开展智慧课堂示范教学的中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调研,通过现场观察59节常态课,作者发现,一方面,该校教师应用Pad开展教学已成常态,对Pad进课堂普遍接纳,也能熟练应用Pad开展教学;另一方面,Pad对课堂教学的优化没有并得到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课堂互动和个别化支持方面,利用Pad的互动很少,个别化支持也几乎没有看到。同时,Pad与学科的融合度不高,创新性应用较少见。要想智慧课堂真正实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标,还有待多方的进一步努力。

关键词:智慧课堂;Pad;主要教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9)08-0016-05

一、研究背景

教育已开始从传统1.0迈向2.0,在教育2.0时代,因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学习者成为联结者、合作者、创造者与建构者[1]。在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包含了“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的指导思想和“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来推进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该计划还将“智慧教育创新发展”列为教育信息化八项行动之一[2]。

智慧教育应当从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抓起,智慧课堂的概念应运而生。在智慧课堂中,师生使用Pad开展教与学活动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广州市目前有71所智慧校园实验校[3],其中只有少量学校全面铺开智慧课堂的试验,其余学校都是只有一两个实验班或者一个年级来试用Pad开展教学。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对广州市某引入Pad全面开展智慧课堂示范教学的中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调研,现场观察了59个常态课例,涉及全部主干学科和大部分任课教师。结合对59节常态课的观察和分析结果,我们将从主要教学行为的角度来归纳Pad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具体表现,并选择其中两个有代表性的课例做具体的案例呈现。最后讨论了当前Pad在课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Pad对课堂教学的进一步优化和推进应用提供一些可借鉴思路。

二、相关研究

关于智慧课堂,孙曙辉和刘邦奇[4]从信息化视角对智慧课堂的概念做过系统梳理,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Pad、云计算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技术支持的课堂目标分析等四种概念。其中,基于Pad应用的“智慧课堂”系统是我们在实际课堂观察中最常见的一种。早在2000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起,Pad就以“电子书包”的名称进入课堂教学试点中,并且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北京、青岛等地的试点工作颇有成效[5]。Pad被寄予“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厚望,走在教改前列的一些中小学不断深入探索着Pad与课堂教学智慧结合的新路径。广州市部分学校也将Pad进课堂的应用范围由个别班级的试点应用转向整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的全覆盖应用,以期利用Pad构建特色智慧课堂和促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对基于Pad的智慧课堂系统的研究,国内很多学者和一线教师都有涉及。出发点和思路大体分为几类:①关注Pad设备本身,具体表现为分析Pad在課堂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对Pad系统、资源等软硬件的开发,对Pad可实现的功能进行归纳,对Pad实施标准的制定等[5];②探索Pad应用于具体学科中的教学模式,例如张文兰教授团队借助Pad设计了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并检验其应用成效[6],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团队从小学数学复习课现状入手,利用Pad的优势设计了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模式[7]。③对Pad形成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作了具体描述,如乜勇等人在对Pad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电子书包的个性化学习空间[8]。黄荣怀、方海光等认为电子书包环境下的学习代表了移动学习的方向,构建了学习服务支持系统环境构架并阐述了包含电子书包的移动学习发展的特性[9]。④对现状的描述与调查,傅钢善等学者利用可视化工具对Pad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性总结,归纳出相关的研究领域和主题[10]。也有部分学者将目光瞄准一线课堂的两大主体,将教师与学生对Pad进课堂的态度做了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以张立春和刘向永的调查报告为代表,他们针对调查问卷产生的数据提出电子书包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11-13]。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对Pad进课堂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对设备、教学模式、教学环境与学习空间、发展现状、师生态度等方面的关注,对Pad在常态课中的教学应用分析研究较少,也缺乏相关应用的课例展示。本研究将从主要教学行为角度对Pad教学应用做详细分析,为一线教师提供Pad在教学应用上的思路和案例。

三、主要教学行为及Pad应用分析

课堂的两大行为主体分别是教师和学生,现实课堂中,Pad可以在教学的哪些环节中发挥作用呢?教师又该如何利用Pad支持课堂教学的开展?我们不妨先来探讨课堂中主要的教学行为,归纳Pad在现实课堂中的主要功能及其在课堂中的常见应用,再从这些教学与学习行为中去寻找Pad的可利用空间。

1.主要教学行为分类

施良方[14]认为,以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定向,可以将教师在课堂中发生的主要教学行为归为三类:呈示行为、对话行为和指导行为。呈示行为主要是对知识和技能的展示,包括语言、文字、声像、动作等。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以媒体为主要载体的声像行为已成为形象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对话即师生互动,是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问答和讨论两种形式。指导行为的主体应当是学生,不论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教师的角色都已发生了变化,教师起到引学和助学的作用。按照这个观点,我们可以归纳课堂中教师的主要行为及相对应的学生行为特征,见表1。

2.Pad在主要教学行为中的应用分析

通过对59节常态课的课堂观察,结合目前对市场上教学产品Pad功能的了解,我们从主要教学行为角度归纳Pad在课堂教学中(课中部分)的功能利用情况,如图1所示。

根据现实智慧课堂中Pad主要功能在常态课教学实施中呈现出的应用情况框架图,我们将Pad在不同教学行为中的应用情景做以下描述:

(1)在教师呈示和讲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行为中的应用

教师配备一台Pad,与电子白板连接,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利用Pad自由地控制电子白板上呈现的内容,例如控制PPT的播放、呈现电子文档、电子课本的调用等。一些理科实验往往只能在讲台上进行,为了避免受到座位局限而导致学生看不到操作过程,教师可利用Pad进行实验过程的直播,将实验的动态过程呈现在白板等大屏幕上。学生配备学生端,教师可随时将自己要呈现的内容发送到学生端,例如提供内容让学生独立阅读、截屏发送给学生、分享屏幕和文档资料等。

不仅呈示教师的内容,Pad还可以用来展示学生的作业和练习、学习成果与作品,比如当堂客观题小练习,学生做好选择题后上传,直接呈现正误情况统计图,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做题情况拍照展示在大屏幕上,进行集体讲评。

(2)在师生对话为主要形式的课堂行为中的应用

师生对话包括问答和讨论两种行为[15]。教师可以利用Pad的随机点名、抢答功能和小组PK板等形式来设计提问环节。随机点名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问题,而不是懈怠,游离于课堂之外。抢答功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课堂提问的公平性。小组PK板常用于回答问题时小组间的回答情况对比,每个小组有一名学生回答得好,就加一颗星,以此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也可以利用Pad提问,不论是有疑惑的地方,还是对教师讲授内容存在质疑的地方,都可以随时提出来,上传到平台,教学相长,促进师生的平等对话。对于以“讨论”为主要形式的师生或生生对话,Pad也能发挥作用。教师提出讨论的主要问题,学生围绕该问题,在Pad提供的讨论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其他人也可以反驳。或者是学生在课堂上直接进行面对面的讨论,最终将讨论的结果上传到平台上,再由师生一起来评判。

(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活動为主要形式的课堂行为中的应用

指导行为包括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指导[15]。自主学习最常见的就是课堂练习、课堂阅读材料等形式,课堂合作学习可能体现在小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等行为上。目前Pad在指导行为中最有特色的应用有两个,分别是随堂练习、测验的数据反馈和微课录制,最常见的应用就是拍摄学生学习成果集体讲评。课堂反馈对教师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计划非常重要,Pad具有精准的数据统计功能,为教师了解学生学情提供了依据。课堂录制的微课可以方便个别化辅导和学生的课后复习。小组合作完成的学习成果可以通过学生端上传,便于教师进行集体讲评,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四、Pad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从以上的总结中,我们已经窥探到Pad在课堂教学中的诸多利用价值,那么,引入Pad的真实课堂里,是怎么利用Pad来组织课堂教学的,师生各自的课堂行为表现是怎样的?笔者选取了两节应用Pad开展教学的课例来具体展示。

1.案例一:化学课例《元素》的课堂结构及Pad使用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三年级上册,主要内容是元素的概念及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一条化学规律,课题是《元素》,课型为新授课。课堂教学情况如表2所示。

该课例课堂结构清晰,可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新课导入、新课讲授、巩固提高和课堂小结。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教师的主要教学行为也有不同。首先是呈示行为,在该课例的主要教学环节中都有体现。第一环节中教师播放图片创设情境,后续环节主要通过展示教案文档的形式呈现课堂关键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新知讲授过程中还呈现了电子课本,在练习巩固中,将学生的做题情况统计结果展示出来,更加直观;对话行为中,Pad在问答和讨论中的应用都有体现。

从表2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新知讲授环节的概念建立和类比法学习中,基础知识的学习都用到了Pad随机点名的功能来问答,在与学生的集体对话交流中,还利用了Pad圈点的功能勾画重要学习内容来引起学生注意。在最后的巩固提升环节,教师布置了讨论主题,没有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而是利用讨论空间,让每位学生都在讨论平台上发表言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指导行为中,教师利用Pad的个别化指导没有体现,最大亮点就是Pad在数据统计与收集上的应用,在练习环节都用到了该功能,教师随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与困惑,注重学生的课堂反馈。

在59节课例中,该课例对Pad的应用频率是较高的,该教师能够熟练利用Pad开展教学,在教学关键环节运用恰当,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中的当堂检测并回收数据,更使课堂评价的效率和准确度显著提升。

2.案例二:语文课例《狼》的课堂结构及Pad使用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一上册,课题是《狼》,课型为新授课。主要内容是作者及其作品的了解、字词的学习、课文的熟读和朗读节奏的把握,重点是对课文内容的翻译部分。课堂教学开展情况如表3所示。

本节课共分为新课导入、新知讲授、课堂小结三个环节,由于本课是对文言文的学习,且是第一节新授课,教师始终围绕作者背景的了解、字词的学习和句子的翻译等问题,以发问、对话、自主学习、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不断引领和发散学生的思维,并充分延伸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Pad在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控制PPT的播放,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学习资料,让学生独立阅读、自主学习和做笔记。

在59节课例中,该课例对Pad的应用频率一般,创新性应用较少。该教师对技术的使用并没有很频繁,而是根据教学需要适时使用,为学生提供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的资料,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技术的理性化使用。

五、Pad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

通过本次调研和Pad教学应用分析,我们对在该校观察到的Pad教学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讨论如下:

1.教师应用Pad开展课堂教学已走向常态化

从态度上看,该校这59节常态课中,教师都有使用Pad开展教学。虽然在交谈中了解到部分教师对Pad开展教学还存在顾虑,但已经不再排斥Pad进课堂,而是普遍接纳,能使用Pad来尝试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课例《元素》中,教师每一个环节对Pad的利用都较合理,恰到好处。同时,教师也没有走向“唯技术论”的极端,而是本着“上好课”的原则,有选择地将Pad用在合适的教学行为和环节中,从课例《狼》中就有反映。该教师没有过多使用技术,但她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课堂节奏感把控得非常好。学生也已经很习惯有Pad存在的课堂。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中来看,大部分学生还是能跟着教师的引导来使用Pad,需要时Pad就是一个学习和认知工具,不使用时Pad就处于锁屏状态,不会对学生产生其他影响。

在运用方面,绝大多数教师能熟练地使用Pad来开展课堂教学,尤其在呈示的教学行为中,Pad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课例《元素》中表现为教师利用Pad展示图片、案例、文档、学生练习统计图等。59节课中,几乎每位利用Pad上课的教师都会在呈示活动中用到Pad的控制电子白板、发送学习资料、共享资源等功能。在对话互动的教学行为中,Pad的功能也在部分课堂得到了体现,课例《元素》中,随机点名和抢答等功能的使用也普遍可见,教师还很好地利用了Pad提供的讨论平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指导的教学行为中,教师已经有了“基于证据的教育”的初步思想,开始把Pad的数据统计分析和调查功能用在课堂练习和课堂小测验中。

2.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在该校调研的59节课中,我们发现了两个问题:

(1)Pad对课堂教学的优化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关于课堂互动,Pad在课堂上的应用优势在于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并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因此,Pad也提供了较多的获取学生信息的互动工具,比如调查、练习、讨论等。但是,我们发现,在课堂中,教师利用Pad进行互动的教学活动并没有充分体现,在我们的课堂观察中,只有28.81%的课堂使用Pad提供内容让学生独立阅读,20.34%使用Pad布置题目让学生独立练习并上传,15.25%使用Pad布置任务让学生讨论,没有学生使用Pad提问,仅有不到4%的课堂让学生使用Pad发表评论,5.08%让学生通过Pad进行调查。关于个性化支持,由于受到有限教学时间和集体化教学的限制,在课堂上几乎看不到个别化支持的措施和方法。

(2)Pad与学科的课堂教学融合度不高,创新性使用很少见

在课堂中一定要厘清学科特点,把握不同学科对技术的需求,给予相应的技术支持,才能通过创新教学彰显技术的生命力[16]。李葆萍认为[17],Pad创新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它不仅是学生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来源,还是学生选择、重组、探究信息的重要工具。从课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Pad的使用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也没有与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特色地使用Pad,形式大体一致,基本围绕Pad控制白板、发送资料、统计学生练习正误率等这几个固有功能来开展教学,创新性使用欠缺,学科融合度不高。

总之,虽然现实中的智慧课堂教学还远不及理论上我们对它的期望,但是Pad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已经得到初步呈现:改善了教学的条件,在某些教学活动中能够实现以往难以实现的教学功能,因而它具有了较好的接纳度。但是,要想实现智慧课堂真正优化教学效果的目标,依然主要取决于教学的观念与教学设计,还取决于在新的条件下,如何对影响课堂教学的诸多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另外,现实的智慧课堂,受限于供给方提供的有限功能,这些功能也需要不断地优化和改进。

参考文献:

[1]杨宗凯.以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历史担当[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1):5-11+35.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 _334188.html.

[3]广州日报.智慧课堂:学生不再记笔记?[EB/OL].http://www.guangzhou.gov.cn/node_2190/node_2222/2018/01/16/1516072657723452.shtml

[4]孙曙辉,刘邦奇.智慧课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41-43.

[5]王佑镁,陈慧斌.近十年我国电子书包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共词矩阵的知识图谱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5):4-10.

[6]成小娟,张文兰,李宝.电子书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研究——基于学习成效金字塔理论的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17(4):57-64+78.

[7]管珏琪,蘇小兵,郭毅等.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5(3):103-109.

[8]乜勇,姜婷婷.基于电子书包的个性化学习空间的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3):87-90.

[9]方海光,刘泮,黄荣怀.面向电子书的移动学习系统环境应用及趋势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2):18-23.

[10]惠芬,傅钢善.电子书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数字教育,2017,3(3):18-24.

[11]张立春,焦建利.教师对电子书包的理解及态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5):46-52.

[12]张立春,焦建利.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态度及理解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2):98-105.

[13]刘向永,王萍.义务教育学校电子书包应用状况调查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4):98-102.

[14]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3-232.

[15]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4-165.

[16]张国徽.小小iPad承载教育大梦想——平板电脑课堂教学应用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8-11.

[17]李葆萍.平板电脑创新中小学教学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0):64-66.

(编辑:鲁利瑞)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
在“智慧课堂”上教学相长
如何建设小学数学智慧课堂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关于充满生命活力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研究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
微课下初中数学智慧教育课堂的教学方法探究
构建语文智慧课堂, 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引入音乐节奏构建智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