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2019-05-24高小叶王铭朱四喜
高小叶 王铭 朱四喜
摘 要:文章通过对环境生物化学的课程现状进行分析,从教学模式、实验设置、教材设置以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阐述了环境生物化学存在的教学弊端以及对应的改进措施,以实现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新型环境类应用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环境生物化学;教学模式;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4-0085-01
环境生物化学是在传统生物化学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门综合应用型课程,是生物学与化学的交叉学科,是现代环境修复、污染治理的基础,也是其发展的前沿学科。学生通过环境生物化学理论与实际的学习掌握一般生物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分离分析方法以及相应仪器的使用,掌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实验和工作打下基础。
一、环境生物化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学生反响,笔者总结了环境生物化学课程主要存在的几点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首先,环境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模式单一。生物化学涉及的内容微观、抽象、难懂,再加上缺乏实验课环节,课堂讲解几乎成为主要学习渠道。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感,缺乏多种多媒体手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教师通常用单独的PPT进行演示,使得学生感觉上课枯燥、乏味。而教师可以根据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动态性(各种代谢途径),融入动画演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将环境类科研项目的相關研究思路、方法、最新成果融入相关知识点的阐述中,更易于学生理解吸收。
其次,教材单一。目前,相关部门为环境类专业设置的生物化学教材少之又少,目前仅有赵景联于2007年主编的《环境生物化学》和郭雅妮于2010年主编的《环境生物化学》,这些教材涉及生物化学在环境治理方面的相关研究相对落后。因此,更新环境类生物化学教材迫在眉睫。
再次,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偏少。实验和理论教学相脱离。目前贵州民族大学环境生物化学课程总学时为48,实验学时为32,通常由专门的实验教师指导实验教学,理论教学又由其他教师负责,导致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没有很好地相互融合,学生学习了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以后,没有进行实际应用。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在被动学习,没有在实际生产中了解环境生物化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最后,考核方式过于应试化。在考试之前,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在短期内将知识塞入大脑,但是由于平时缺乏主观能动性,因此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属于考完试就会清空大脑的状态。因此,高校可将考核方式多元化,如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教师可通过给予一个简单的环境问题,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改革的目标
本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将环境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形象化、形式多元化、教材丰富化、考试实用化,将实验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实验和实验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将生物化学技术在环境领域应用的理论依据、具体技术掌握,成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同时大力推进天然、无污染的生物化学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景联.环境生物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5.
[2]白卯娟,李玲玲.环境类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J].广州化工,2014(10): 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