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9-05-24宋佳迪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14期
关键词:播量墒情除草剂

宋佳迪

小麦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掌握小麦栽培管理技术、解决小麦栽培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非常有必要。但由于一些综合因素的影响,在小麦栽培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的问题,需要积极应对,进一步分析与研究,以期促进小麦农业增产增收,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

1分析加强小麦栽培管理的重要性

小麦在我国人们的食物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小麦栽培管理,除了可以满足我国粮食生产与需要外,更加具有农业发展战略性和区域优势性。可以说,稳定小麦等粮食作物生产是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019年,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关于毫不放松抓好2019年粮食生产的通知》,《通知》要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018年水平的基石上,确保水稻和小麦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各相关部门应按照该要求做好决策部署工作,稳定小麦生产,提高各地小麦栽培面积,优化种植结构,提升小麦生产功能区、优势区小麦产能,完成10.5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

2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2.1播量

小麦播种量高、群体空间较大,容易引发病虫害。播量太小则容易造成缺苗、断垄,导致产量低下。因此,小麦播量因时因地制宜,合理建立群体结构,在种子、播期气候、土壤肥力、水分等综合因素良好的条件下,精量播种,促进高产。一般情况下,多穗型品种基本苗14万株/667m2,播量8.5kg;大穗型品种基本苗18万株/667m2,播量9.5㎏。适时播种的麦田亩基本苗控制在20万株/667m2,在高产期后每延期2天,亩增加播量1kg。

2.2除草剂使用不当

除草剂效果好、省工、省时,在麦田管理中应用广泛,但若使用不当容易形成药害,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例如:一些地区在进行农业生产时,盲目加大除草剂量,导致叶片黄斑、叶鞘枯烂等现象,引发药害。

2.3气候因素

根据2019年农业气象预报分析,随着气温升高1至2℃,降水也将较往年偏多3成,加上陕西省地跨北温带和亚热带,受大陆季风性气候影响性增强,若第一场春季透墒雨量≥20mm,有利于条锈病、赤霉病越冬,引发早春及之后麦田生长期的病情流行。

3小麦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与问题解决措施

3.1测土配方施肥

各地在8月底以前至9月中旬,完成采土化验任务,为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浪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保证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可施氮肥6kg/667m2左右,磷肥(P2O5)5至8kg左右;产量水平0>310至450kg/667m2的地块施氮肥7kg/667m2,磷肥10kg/667m2,鉀肥2kg/667m2;产量水平0>460kg/667m2以上的地块施氮肥8kg/667m2,磷肥14kg/667m2,钾肥2kg/667m2。

3.2土壤处理

为及时掌握小麦土壤墒情,应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土壤消毒处理,通过手持式土壤水分速测仪对耕层水分进行测定,土壤平均含水量21.6%(V/V),土壤墒情平均为25.4%(V/V)。此外,连续多年播前只单独旋耕的麦田,容易形成犁底层,为此,可采用山东大华牌2BMYFS-14/7型小麦深松免耕施肥播种机播种,起到平整地面、压实土壤、提墒保墒、增加土地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清除杂草的作用,促进小麦整体长势转旺,实现单株有效分蘖数,达到壮苗的目的。

3.3种子选择

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灾害天气的诸多影响,小麦品种选择和处理时,除了确保种子外观饱满和试验结果达标外,应选用提纯、复壮,确保纯度(99.0%以上)和发芽率(5%)、水分(13%)达标的品种,一般以矮秆抗寒、抗倒伏、优质半冬性品种为主,中南部灌区可重点选用小偃22,搭配种植陕麦139和西农979,主推中麦895和登峰168,北部旱塬主要种植小偃22和长旱58,搭配种植晋麦47。

3.4播种

小麦播种期间,与天气条件、土壤墒情、适期播种有很大关系,小麦播种时应确保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的75%左右,做好浇水、造墒工作,提高抗旱能力,确保一次全苗,促进麦苗稳健生长。乾县南部灌区最佳播期在10月5日到10月15日,最晚不迟于10月20日;北部旱塬9月20日到9月28日播种为宜,最晚不迟于9月底。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8至16℃时播种冬性品种,16至14℃时播种半冬性品种。

3.5药剂与施肥管理

3.5.1除草剂用量

应严格按照药品包装使用说明使用除草剂,药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影响小麦长势,药量过少,达不到杀草的目的,药量过多,不但浪费资源和劳动力,也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3.5.2追肥

在小麦生长栽培过程中,尿素的施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合理施用尿素,是追肥的最佳选择,施用量应控制在每公顷150至225kg左右。为避免干旱,应适当加一些磷酸二铵的复合肥或小麦专用肥,促进麦苗根系深入吸收水分,配合浇水追肥,促使苗情转旺。

4小麦栽培管理中病虫害防治

4.1药物防治

若当地气温较高,麦苗锈病叶率增加到10%左右时,应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g兑水45kg,以点带面,喷雾防治。小麦纹枯病自苗期至抽穗期间均可发生,危害麦苗地下根茎,影响产量,此时,应选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0g兑水50kg喷施。

4.2物理防治

在春季气温回升后,可通过合理密植、确保排灌通畅、及时清除麦田内杂草,清沟理墒,增强麦田长势,防渍防旱,改变田块小气候,达到物理防治病虫害的目的。或利用捕虫网捕捉成虫、若虫,最大限度减少虫源繁殖。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各项涉农惠农优惠政策补贴与落实,小麦生产与需求将不断提升,各地应打好小麦高产丰收的基础,大力发展优质强筋弱筋小麦,提高口粮供给质量,促进农产品增产增收。本文针对麦田在播量、追肥、除草剂的使用、调节剂的使用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以期全面提高小麦的综合生产与管理能力,确保小麦控旺促弱转壮、稳健生长,满足小麦市场需求,为小麦的增产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713300陕西省乾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猜你喜欢

播量墒情除草剂
异常气候下播期、播量对百农207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如何正确选择使用农药及除草剂
播期播量对晚粳稻宁84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开封市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建设研究
玉米田除草剂的那些事
额尔古纳市2013年春季土壤墒情分析
加拿大:拟修订除草剂Pyroxasulfone的最大残留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