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马克思人的劳动本质论理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

2019-05-24吴育林赵悦彤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价值

吴育林 赵悦彤

摘要:劳动为人的本质规定是马克思人学的基本观点。对此,马克思在其相关经典文本中从批判和建构两个视角进行了双重阐释。这一观点是深刻理解当代中国“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劳动本质论不仅揭示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中内蕴的劳动权利的保障实现、劳动就业的选择自由、劳动过程的自主自觉、劳动成果的公平享有等的“人民性”立场与方向,而且对于精准地厘清当代中国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聚焦、确立“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的价值理念、把脉改革纵深发展的目标导向,从而切实可行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劳动本质;以人民为中心;价值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2.009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2-0045-06

“堅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之一,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逻辑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必须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与马克思的人的劳动本质论有着深度的契合和关联。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使人成其为人,并创造一切社会财富。劳动是人的生命价值所在,既是他的生命权利,也是他的生命责任,因此,人民共享劳动的权力和劳动的成果,是马克思人的本质论的重要理论旨趣和实践主题。

一、马克思人的劳动本质论要义透视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剩余价值学说史》和《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分别从异化劳动、分工片面化、劳动机器化和商品拜物教等方面从正反两个视角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批判性的解剖和建构性释义。

异化是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概念,是其绝对精神外化为万物的必须环节。费尔巴哈借助黑格尔的异化概念用以批判宗教神学,在《基督教的本质》等著作中揭批了上帝观念不过是人自己的本质的对象化与异化。马克思批判地扬弃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异化与劳动结合起来,以异化劳动为基本范畴,从劳动过程中的劳动产品的非劳动者支配、劳动过程的非劳动者自主与自由自觉的类本质的丧失、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非人化等方面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劳动异化现象,从革命人道主义立场揭示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从而实现人的本质的回归、达致人的解放的必要性与正义性。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发展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分工思想,将劳动、分工与所有制关系联系起来揭批人的本质的异化状态。马克思指出:“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1],实质是私有制的表达形式,因而也就成为阶级剥削、压迫和异化人的支配力量。人类社会自分工时代始,个人劳动因受制于特定的劳动范围和整个社会劳动中的一个环节而日益丧失自主性,劳动分工需要交换的产权私有制及其分配体制使社会分化为阶级、等级,衍生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个体社会活动的固化和社会关系的剥削化。为了避免分工社会中的个人之间、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利益无序冲突而导致整个社会崩塌,共同利益被设想成超越于个人利益之上并作为共同体所有人利益的共同体形式,但本质上是“虚幻共同体”,个人在其中只是作为抽象的、偶然的个体而存在,个人的社会活动必然地表现出谋生性和固定化,它不再是个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而是某种和他们相分离的物的形式,它限制个人才能的发挥,阻碍个性的丰富,它“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2] ,其结果是人性的贫乏,人的片面化与畸形化发展和真正劳动本质的丧失。

在《剩余价值学说史》和《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特别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工人的劳动过程中的机器化非人状况。马克思剖析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是机器夺走工人的饭碗,创造大批失业者,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提供了庞大的廉价后备军,从而使工人的生产生活经常处于动荡、贫困的非人状况的劳动状态;同时,劳动过程中的精细分工越来越使劳动者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品质,这就使这种劳动过程形成了三个非人的后果,一是它使工人成了流水生产线上的附属于机器运转的零部件,工人的劳动自主性、创造性被彻底剥夺;二是由于劳动工艺的极致简单化,即使它表面上减轻了劳动过程中的体力付出,但由于劳动过程毫无内容,使劳动失去了任何的乐趣,劳动过程更加地成为纯粹的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不是工人使用劳动条件,相反地,而是劳动条件使用工人,不过这种颠倒只是随着机器的采用才取得了技术上很明显的现实性。由于劳动资料变成了自动机,所以它在劳动过程中本身作为资本,作为支配和吮吸活劳动力的死劳动而同工人相对立”;[3]三是分工专业化和劳动工序的简单极致化既使得任何劳动产品都成为无数劳动者流水线上劳动工序的机械集成,任何工人都不能享有产品制造者的冠名,从而剥夺了劳动者的劳动满足感、成就感、自豪感和意义感。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比封建制甚至奴隶制更加不人道,它是人的本质的丧失和异化状况最高形态。在批判劳动异化、私有制、分工和雇佣劳动制度使人的本质丧失、异化和非人化的基础上,马克思构建了唯物史观的劳动人本质理论。

首先,劳动创造了人之为人的现实生存条件,是人脱离动物的根本途径。马克思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4]劳动是人与自然界沟通起来的中介,是自在自然变升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需的自然的根本链接,还是人的类本质生成从而与动物分离并优越于动物的根本前提,正如恩格斯所说:“以至于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5]

其次,劳动是人的生命的本质规定。马克思认为,一个作为生命物种的特征,其本质规定是它的活动状况,人类的生命特征就在于他的活动是超越本能的有意识有目的劳动性创造,这种创造性劳动既内构了人的生命本质,又外别于世间其他万物,对此,马克思作了这样的精练辨明:“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6]

再次,劳动是人的本质生成基础。劳动不仅生成类本质而傲然于自然和动物界,而且创造各种社会关系生成了人的现实本质特征,赋予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的不同现实品质,让人与人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使人的样态呈现出历史的传承与流变。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

最后,劳动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在类与社会的层面,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形塑了人的类生活,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最终源泉,也是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力量,正如马克思所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8] 在个体的意义上,劳动促成人的成长与发展,使人成为社会化的人。任何个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展示和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为社会、集体和他人做出奉献,证明自己的一切可能性,实现人生价值,确立人格尊严,达致至极快乐幸福。

二、人的劳动本质论中的“以人民為中心”发展理念的意蕴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通过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9]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记初心、实现全体人民福祉时代传承,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的人的劳动本质思想的实践性贯彻。马克思的人的劳动本质论认为,人的劳动内在本质必须通过劳动的外在状况来表征,“以人民为中心”正是马克思的人的劳动本质论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劳动特征有机结合的时代呈现。

1.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消除劳动异化、向人的本质复归的现实基础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劳动者的劳动真正成为人的类本质的对象化,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不再成为与自己相对抗、不受自己支配的对立力量,克服并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异化”的现象。如果劳动者不能共享劳动成果,就必然发生“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10]的异化劳动困境。这既不符合人民主体观的唯物史观理念,也是对人民当家作主价值观的背离,如果说,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混合制经济体制基本上解决了人民公平地占有生产资料的问题,为在整个社会基本上消灭经济剥削、消除劳动异化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前提,那么现在强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凸显的是如何在分配方面更加公平地让全体人民实际地具有同等权力使用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享有各种公共福利和合理地获得自己的劳动报酬的问题,为在实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彻底消除劳动异化现象构建社会基础。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要扬弃私有财产,就是要让全社会的人们能够公平地享有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以便“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的占有”,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1]因此,劳动者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社会公平价值的彰显,更是人的劳动本质真正复归的确证。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切社会财富都是劳动实践的结果,都应该是支撑劳动者作为现实的人全面发展的内容保障,从而为人性的丰富化搭建广阔的空间。马克思说过,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人性的丰富、发展表现为需要的多样性、丰富和发展,“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总体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的身上,他自己的实现作为内在的必然性、作为需要而存在。”[12]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需要即人性的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历史。离开了人的需要,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都将不复存在。如果内在需要长期不能在外在的现实中获得满足,内在需要尤其是作为真正人的需要就会愈益贫乏,人性就会日渐萎缩越来越动物化,“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13]。社会主义之所以必然、必须和必要超越资本主义,其中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在社会主义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生产对象具有何等的意义:需要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14]管子曾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财富的共享是满足人的多种需要的基础条件,但人的需要是不断跃升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意识形态》中就把人的需要发展概括为从生理到生产到家庭到社会关系到语言意识和精神的需要的过程,二十世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至高分成为生理、安全、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意味着对社会发展物质成果进行再分配,而且要求满足劳动者对于精神文化、政治权利、良好生态、自然风情、时间休闲等的期盼与需求,实际上,当代中国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成果本身就涉及多个领域,内涵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休闲等各方面,是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促进人性的丰富性和人的各方面进步的有力助推器。

实现人的自由自觉自主品质需要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为基础。共享发展成果、劳动成果,必然要求各种社会资源、社会福利对所有劳动者开放竞争和平等享有,它在价值层面意味着个体发展和整体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在实践层面有助于劳动者在更广阔的领域和空间自由展示自身的潜质,提升自主选择的能力,发展自由自觉的人格。同时,共享劳动成果意味着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双重尊重与认同,是劳动者对劳动的真正拥有,从而消解了劳动的异己与排他性。当社会的劳动性质不再具有属他性时,人也就能够全面占有自己的剩余劳动时间,使之成为自由时间,马克思指出,自由时间是人的自由发展空间,构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维度。在自由的时间里,人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完全支配时间,拓展交往实践深度和社会关系,张扬自己的才能,实现全方位的个人发展,丰富主体的自由个性。人类的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不断争取自由的过程,人的全部力量、全部生命活动都是为了摆脱自然和社会的限制,争得思想和行动的自由自主选择,因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15]。但是,自由是在现实的生产方式条件下具体地历史地呈现的,它首先取决于生产力创造的物质财富状态,又取决于生产关系的制度公平状态。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在生产力发展、物质财富增长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发生了质的跃升,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劳动者的劳动自由选择创造了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共享则是在制度公平方面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实现自由自觉的人的品格特性提供保障。

2.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劳动者的生命本质的现实确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16]人的生命本质是由人的生产劳动方式决定的,或者说,劳动是人的生命本质,是人的本质的本真敞现。“以人民为中心”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时需要依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建设,因此,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的劳动维度是更本真意义上的人的本质的现实确证,也是人民主体地位的最根本性彰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17] 这就是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包括结果维度上的劳动的财富、发展的成果的共同富裕,而且首先包括过程维度上的劳动创造财富、创造价值的能力的提升。马克思认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證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18]劳动实践是人的生命本质所在,是人作为人的存在意义所在,因而是人作为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最基本的权力,实现人的劳动权力是人的生命价值的根本表现,人生的最高价值和意义不在拥有享受财富的状态,而在劳动创造财富、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妨碍和剥夺人的劳动权力,是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抽离与贬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意味着每个劳动者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在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都有参与建设的劳动权利,在劳动中做出自己的贡献,享受建设过程中的劳动创造价值并实现劳动作为人的本质的意义的真正的幸福。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意味着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各尽所能、各司其职、携手共进。现代社会的劳动既是高度分工又是紧密合作的关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内蕴着给予劳动者每个个体在分工竞争的社会劳动中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兴趣与专长所是的工作,它需要社会建立多层次的多样性的个性化的劳动门类,不断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帮助就业重点群体和困难群体提升技能、就业创业,消除掣肘劳动者劳动权力实现的诸多不合理限制,需要打破户籍、城乡、地区、行业分隔以及身份、性别歧视,加快户籍、就业、公共服务等综合配套改革步伐,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就业管理制度等,以促进劳动力在地区、行业之间的自由流动,保障劳动者就业的自主选择权力的实现,使建设中的劳动成为劳动者自由发挥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感受价值性和愉悦性的活动,每一个劳动者都是平等的主体,不因工作领域、岗位、地区等的不同而有权力的差异,每个个体的劳动得到平等的认同和尊重,构建和谐的劳动社会关系,实现人的生命价值。

三、劳动本质论视域下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价值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提出科学回答了发展为什么人、依靠谁来发展、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科学系统地把握了发展规律,在新的时代深化了马克思人的劳动本质理论。同时,“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提出着眼于破解发展难题,顺应了引领当前以及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目标的理论求解,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精确地把脉了改革前三十年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是基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而提出来的,是对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回顾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跃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与此同时,改革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许多问题和矛盾的涌现。比如,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个体之间贫富差距分化严重以及社会发展的精神物化倾向加剧等等。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有较快的提高,但由于自然原因、政策体制还不完善等原因,致使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仍有较大差距。就个体收入而言,农民收入增幅低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由于调控机制的不完善,一些垄断行业及一些高收入行业的收入水平增速过快,导致行业差距不断扩大。“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2.73倍,地区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为2.3倍,而由财产占有上的差别所形成的收入差距表现得更为明显,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约1/3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19]

站在马克思人的劳动本质论视角来看,造成收入差距悬殊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劳动品质,即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存在差别。不论是行业的差别抑或是行业内部不同岗位收入的差别,还是地区之间的差距,都只是劳动本质差别在现实问题上的表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正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而作出的前瞻理念,是对当前诸多社会矛盾的回应。实践需要理论作先导,“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提出意在让全体劳动人民共同享有改革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分配领域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直接关系民生问题,缩小贫富差距,追求共同富裕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提出意味着要更加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落后地区的实际需要和利益分配等,如果不能有效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会阻碍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发挥,影响发展的后劲,这些问题能否有效解决,事关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正义的彰显,也影响着全面小康的决胜阶段,“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是党从战略高度做出的主动回应和部署安排,体现了党高度的理论自觉,是党在历史新阶段理论上的创新。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改革必须将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个体之间的均等、均衡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2.阐明了建设发展的劳动者人本动力

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前提。发展是硬道理,如果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作支撑,“以人民为中心”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强大的物质基础是“以人民为中心”得以贯彻的保障。只有不断推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实现更好地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生产力本身包含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而在这其中劳动者又是最为根本的要素,至于生产工具是否先进、劳动对象即环境资源是否优越,都是由人来掌握使用的。因而生产力的发展,关键在于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同时,自由劳动是人的真正本质和人的存在方式。在劳动中,如果人们既能通过劳动享受到劳动带来的成果,又能在劳动中最大限度地彰显自身的本性,那么这种劳动就会给人们带来幸福感。

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为导向,当前在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创造公正平等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保障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的领域,增加就业岗位,以保障充分就业。就业是实现劳动的基本渠道。也是实现机会平等的先决条件。当前我国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形势,为此国家要实行有利于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培育和完善就业市场。优化人才结构,努力营造人人皆成才的平台和环境。习近平指出:“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力。”[20]加快建立公正、合理、统一开放的社会流动机制和市场体系,清除个体成员在实现自身发展中的体制障碍,为社会成员创造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是促进就业的又一重大举措。最大限度地激发劳动者的主动性、创造性,深度挖掘个人潜能,拓展个人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劳动者都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实施“精准扶贫”政策,通过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转移就业等多元化途径摆脱贫困,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扶贫方式,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通过提高劳动者自身的技能和素质,实现由政府不断“输血”到当地群众自身“造血”的转变,真正摆脱贫困,只有充分发挥劳动者的才能和本质力量,才能使劳动者获得尊严和价值,也才能使“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真正落实。

3.确立了新时代改革深化的正确方向目标

在马克思的劳动人本质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引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达成人的全面发展。这两者的密切关联为深化改革指出了方向:劳动者权力的实现和劳动本质的彰显。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社会发展的成果离不开每个劳动者个体的付出和创造。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是要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而从当前我国社会分配机制来看,社会各阶层在承担改革的成本和分享改革的成果之间出现了严重不对称现象。因而建立公平正义的利益分配机制显得尤为迫切。政府要运用税收、行政等调节手段,合理调节收入分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逐步形成以中等收入阶层为大多数的“橄榄型”分布结构,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社会成员都能真正分享发展的成果。正如十九大报告作出的庄严承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21]除此之外,为使劳动者在劳动中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其内在本质力量,获得幸福和尊严,需要保障基本的公共服务。以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为方向,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机制,要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重大问题。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在民生问题中,教育、医疗和就业是关键领域。必须推进教育均等、医疗公正和就业公平。近年来,劳动者的生活成本不断提高,压力逐渐增大,这对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造成了阻碍。踏实做好公共服务,努力使全体人民能够逐步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多次强调,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2]。让人们在促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劳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自己,把改革发展成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2][6][7][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85,67,60,67-68.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86-487.

[4][8][10][11][12][13][1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92,53,85,90,55,57.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95.

[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5-10-30(1).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2.

[17][1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15-216,57-58.

[19]李建新.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6.

[20]习近平.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05-02(1).

[21][2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責任编辑:庞达]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价值
最有思想的句子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