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抖音短视频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
2019-05-24张奇李文娟
张奇 李文娟
【摘 要】抖音作为当下炙手可热的短视频APP,以时尚、娱乐、互动的特点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目光。不少大学生沉迷其中,通过抖音开展社交活动。然而屡禁不止的低俗内容、博人眼球的危险画面给用户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和抖音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培育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抖音短视频;大学生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泛信息化时代下,传播范围广、获取信息速度快的社交应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抖音作为短视频软件中的“佼佼者”,自2016年9月上线以来便热度不减,其画面内容丰富,音乐动感,深受年轻人喜爱。大学生作为抖音的主要使用者之一,该如何在信息纷杂的网络环境中提示自身网络安全意识,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迫在眉睫。
一、抖音发展现状
作为音乐社交短视频软件的一种,抖音于2016年9月正式上线。它是一个旨在帮助大众用户表达自我,记录美好生活的短视频APP,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别具一格的创意为用户创造了丰富多样的玩法。[1]仅在推出市场半年后,抖音用户量便突破1亿,日播放视频超10亿。截至2018年底,抖音国内日活跃用户突破2.5亿,国内月活跃突破5亿,海外版抖音Tik Tok下载量突破10亿。[2]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已經进入了“全民抖音”时代。纵观抖音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抖音的火热传播与精准的用户定位是密不可分的:打造一款专注于年轻人的音乐创意短视频APP。精心设置的网络议题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与活跃度,同时,抖音传播的信息涵盖范围较广,能充分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二、大学生使用抖音情况及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和抖音使用情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对华东地区十多所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情况进行了调查。问卷采用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相结合的发放形式。此次网络和线下问卷一共发放1200份,回收问卷1145份,回收率为95.41%。其中有效问卷为1120份,问卷有效率为97.82%。从高校中共选择一百名学生作深度访谈。本次调查问卷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大学生基本信息了解,第二部分网络使用基本信息调查,第三部分抖音使用情况调查。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理科学生占比55.08%,文科学生占比44.92%。图1是本次调查学生样本基本信息情况。
(一)大学生使用抖音现状
1、抖音广受大学生青睐,但存在过度沉迷现象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下,网络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抖音作为自媒体的载体之一,功能不断增加,从基本的观看视频,到网络社交信息获取,便捷的操作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其中。87%的学生表示社交类和短视频软件类APP是他们每天最经常使用的网络媒介之一,其中有45.6%的学生每天使用抖音的时长在3-5小时(见图2)。这大大超过了健康使用抖音时长,因此抖音于2018年4月11日正式上线反沉迷系统,帮助用户管理使用时间。
抖音成功凭借着碎片化的观看时间和大量新鲜信息的刺激俘获了众多大学生的“芳心”。但对抖音的过度依赖可能会导致各种负面影响的出现,不利于大学生健康的生活和学业发展。
2、对媒介信息有一定认知能力,信息质疑和批判能力较弱
海量化的内容和开放的网络环境给大学生甄别信息带来了困难,在调查你对网络上发布事件的信息及网友观点态度问题时,11.2%的大学生表示会接受多数人的观点;62.5%的大学生选择“理性思考,产生自己的观点”;21.3%的大学生选择“更多的搜索资料,获取全面的信息”;仅有5%的大学生无法做出选择(见图3)。由此来看,大学生对媒介信息有一定判断认知能力。
当被问到对“网络媒体提供内容的真实性是否感到怀疑”时,32.3%的大学生表示偶尔会感到怀疑,19.7%的大学生经常会对信息的真实性感到怀疑,18%的大学生不确定、不相信,29.8%的大学生根据报道内容选择性相信。针对“当您怀疑抖音上某些内容的真实性,你会选择怎么做?(见图4)”这一问题进行调查,21.01%的大学生愿意从不同媒体多方面了解核实信息;28.26%的大学生将继续关注但并不深究;31.19%的大学生选择“一直听大家说但不主动去关注”;19.54%的大学生表示无所谓,漠不关心。从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信息的质疑和批判能力存在不足。
(二)大学生媒介认知与理解现状
1、有一定法律观念,媒介道德和网络安全意识不足
从“你是否了解网络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查来看,19.05%的大学生表示清楚,42.4%的大学生了解一点,部分大学生不太清楚(见图5)。而对“你认为网民可以参与网上各种新闻事件讨论而不受法律和道德限制随意发表各种信息”问题的发表看法时,36.96%的大学生认为“可以,因为网民有言论自由权;”63.04%的大学生持反对意见,认为“不可以,网民的言论受到限制。”可见在大部分的学生中,对于网络法律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对网络法律观念的认知仍停留浅显的表层。
对遇到“抖音中出现包含不良信息等内容的视频你会怎么做”调查时,30.80%的大学生选择进行举报;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比较反感,但不会举报”;认为“没什么损害,没必要举报”和“无所谓”分别占比为9.42%和6.52%(见图6)。访谈过程中有学生表示:使用抖音纯粹属于个人爱好,只是为了娱乐或者与网友分享自己的思想见解,并不会刻意去举报一些让自己反感的视频内容。这表明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媒体时,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媒介道德和网络安全意识不足。
2、对媒介影响力有一定认知,媒介行为规范责任意识较弱
在对“抖音上发布的内容是否影响到自己”问题进行调查时,47.46%的大学生觉得没什么影响。而在认为“抖音上发布的内容对自己产生了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的大学生中,选择“知识结构、观点思维、人际交流、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生占比分别为23.91%、29.71%、25.36%、21.74%,选择“其他方面”的比例为12.31%(见图7)。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媒介对自身影响能力有一定了解。对“你在抖音上发表评论或视频的態度”调查时,38.77%的大学生表示会比较注意自己的网络形象,怕遭攻击,留言评论等都有所顾忌;19.71%的大学生认为“虽然是匿名的,但通过IP可以泄露个人信息,还是保守点好”;36.81%的大学生认为“要看情况而定,涉及争议较大的情况时会慎重考虑”;4.71%的大学生则认为“反正没人知道我是谁,可以大胆自由的发表评论视频。(见图8)”尽管多数大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但从总体数据来看,大学生并不能在纷杂的网络环境中树立明确的媒介行为规范责任意识观。
3、媒介素养认知不足,媒介素养教育相对缺失
当代大学生作为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网络已经深深渗透到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自媒体的出现无疑再次引爆了一个“信息高潮”。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媒体环境,大学生该如何对信息进行甄别、选择?个人媒介素养能力的高低在媒介信息的辨别中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调查过程中,41.6%的大学生表示从未听说过媒介素养这一概念。51.2%的大学生表示“听说过,但并不了解。”只有7.2%的大学生“比较了解”(见图9)。从中可知,大学生对媒介素养的认知情况普遍存在不足。89.6%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有必要接受媒介素养教育”,但表示“学校曾经组织开展过网络媒介素养的相关课程或讲座”的大学生仅占35.9%,28.94%的大学生表示“从来没有人指导,都是自己摸索”;35.15%的大学生“只有朋友略提过一些使用网络的建议。(见图10)”高校本应作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的主要“阵地”,但从数据结果来看,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存在较大缺失。
三、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相关建议措施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自媒体平台泛滥的当下,信息的传播与发布趋于“即时高效化”,传统的单向信息传播壁垒被打破,网络环境更加严峻。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主力军,迫切需要建立媒介素养意识,提升对信息的选择甄别能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更需要政府、高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规范:发挥引导监督作用,完善法律法规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媒介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政府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首先,政府应充分发挥文化职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的引导作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具体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策略,敦促高校积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其次,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进行宏观调控,积极出台网络管理法律法规,制定网络媒介素养行为规范。以具体的政策和措施规范网络环境,争取做到“网络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只有不断规范媒介环境秩序,引导网络平台生产优质内容,健全媒介素养的监督与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做到为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高校担当:注重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学生媒介参与力
在信息更迭快速的新媒体时代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信息辨别能力,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高校作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当主动承担媒介素养教育责任。
高校应针对性的开展媒介素养基础教育课程,做好媒介素养培育规划方案。同时要发挥校园媒介对舆论环境的积极引导作用,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应主动开展媒介素养教师专业培训,组织各高校教师进行教学方法交流,努力建设一支专业的教学队伍。同时也要安排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深入研究讨论,根据高校自身媒介素养教育需要编纂专业教材。高校要引导教师将媒介素养教育观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将媒介素养观念深入渗透到学生内在。
(三)运营商把关:加强信息审核力度,鼓励生产优质内容
运营商作为信息内容传递的重要“中间人”,有义务承担一定的信息规范职能,为网民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抖音传递的信息量大,内容多,传播覆盖面广,具有天然的媒介优势,故它应加强对平台视频内容的审核力度,提高审核标准,把握好舆论导向,努力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绿色的网络文化环境,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网络媒介道德责任意识。对于优质内容发布者应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受众积极参与生产更多优质原创内容。要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不仅要培养其对媒介信息的甄别、选择判断能力,也要提升其对媒介信息的运用与参与能力。
(四)用户自我提升:深度学习独立思考,提升自身媒介素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与现实联系越来越紧密。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复杂的网络环境也带来了挑战。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自我教育提升意识,深度学习独立思考,才能真正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全面健康发展。在面对纷杂的网络信息时,大学生应坚持自我,端正思维认知方向,主动严格要求自己。在使用网络时,不跟风不造谣,对信息有批判认知力,不盲目听信他人观点,理性思考做出判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积极发布优质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深度学习,阅读相关书籍充实自我,不断提升自身媒介素养能力;自觉树立网络媒介素养责任意识,抵御不良信息侵害。
信息时代下媒介发展日新月异,媒介素养应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能力。然而,媒介素养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实践。只有真正把媒介素养教育提上教育日程,做到高校教育渗透、社会环境助力、政府部门监管、自我提升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更好地把握信息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注释:
[1]boyblue.抖音分析报告:爆红后的抖音如何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EB/OL].2018-10-25.https://m.sohu.com/a/271216744_114819/?pvid=000115_3w_a.
[2]張振鹏.2018抖音大数据报告[EB/OL].2019-02-18.https://m.sohu.com/a/295385533_712171.
参考文献:
[1]张雨.新媒体环境下的短视频发展特点——以抖音APP为例[J].记者摇篮,2019(02):105-106.
[2]张晓,鞠煜.“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与培育路径[J].视听,2018(12):93—97.
[3]李家家,张莉.抖音APP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视听,2019(02):124-125.
[4]张文萃.“微”时代视阈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引导和培育研究[J].高教学刊,2019(04):176-178.
(作者:张奇,巢湖学院文学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广告学学生;李文娟,巢湖学院文学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讲师)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