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重庆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问题的若干思考
2019-05-24梁建平孟令飞
梁建平 孟令飞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突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同时特别强调了“美丽”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1],“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广大农村建设的代名词。对于重庆市这样一个大农村包围下的直辖市来说,美丽乡村建设除了体现改变农村资源利用模式,推动重庆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和改善农民收入与环境,保障农民利益,民生和谐,提供农民素质,促进自身发展等综合意义外,更重要的在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重构重庆市农村的社会事业,改善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农民体育健康意识的水平。基于此,本文着重从重庆的农村体育人口二元性结构,农村、农民对体育文化及健康需求,农村体育组织结构、资金、农村体育活动开展方式等,并以此为切入点,对重庆市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保障机制进行专题研究,并据此提出重庆市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实践要素、运行原理、路径等思考维度,以此为重庆市各级行政主管职能部门在推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保障机制政策及工作规划方面提供积极的参考。
1 重庆市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问题
1.1 乡村体育组织机构人员缺配、场地资源紧缺
通过对重庆市辖区31个乡镇的实地访谈与调查后发现,从组织建设框架上看,重庆市对于农村体育工作采用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站点四级的全民健身服务组织体系。从工作开展计划上看,每年计划有定期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每个健身站点派驻2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群众日常健身。但是,在重庆市农村体育组织机构人员配置上没有配置专门的体育专干,其乡村体育工作主要依靠文化站工作人员兼职,行政村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一般由村干部兼任,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就缺乏开展乡村体育经费的情况下,农村体育发展难免出现工作推动不足的情况。其次,政府每年组织培训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其中绝大多数体育骨干主要活跃在区县的各个公园、广场、体育馆、社区广场、社区公园等场所,很少能够辐射到农村地区。各街镇每年会不定期开展“好体育人下乡”活动,组建“好体育人”志愿者服务队进乡村体育活动场所免费为群众传授健身技能、健身讲座,但是带动农村群众健身效果不明显。
群众多元化体育需求的健身路径较少。国家是体育场地的提供者,由于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农村体育场地供给数量、层次、结构等由政府统一决定,[2]同时基层政府受到财政、土地资源、人员配置等因素的限制,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种类相对单一,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群众体育需求。其次,重庆市农村体育健身器材使用率普遍较低。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的体育需求日益增长,重庆市地区农村体育人口“二元性”分化趋势明显,[3]大批的农村人口进城,留下的农村人口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农村篮球、乒乓球等器材闲置情况突出。农村体育基础设施主要以“农体工程”为主,能够满足留守农村人口的多元化体育需求的健身路径投放较少,由于当地政府财政紧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资金还是由政府拨款资助,只有极少数发展较好的村社根据自身需求,通过自给自足的方式修建健身路径。从受访谈的重庆辖区31个区县体育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也得到证实,在基层建设的“农体工程”使用率普遍偏低。再者,撤并的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得不到妥善处理情况突出。重庆市地区农村小学撤并后,闲置的农村小学有的已经改造为村委会、敬老院等机构,撤并的农村小学较为完善体育场地器材却没有向附近的村庄进行适时开放和使用。
1.2 农村体育组织机构有待优化,农村体育人才紧缺
重庆市辖区采用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站点四级的全民健身服务组织体系,每年定期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每个健身站点派驻2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群众日常健身。首先,重庆地区农村体育组织机构不完善问题尤为突出。农村体育健身场地缺乏日常管理人员,行政村文化体育服务中心配备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般由村干部兼任,本来就缺乏财力的情况下,再加上农村体育专职人员匮乏,农村体育发展难免出现动力不足的现象。其次,当地政府每年组织培训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其中绝大多数体育骨干主要活跃在区县的各个公园、广场、体育馆、社区广场、社区公园等场所,很少能够辐射到农村地区。各街镇每年会不定期开展“好体育人下乡”活动,组建“好体育人”志愿者服务队进乡村体育活动场所免费为群众传授健身技能、健身讲座,但是带动农村群众健身效果不明显。
1.3 “空心村”现象明显,农村体育人口“二元性”
“空心村”现象是指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遗留下来的大多是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儿童。重庆有着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的特征,“空心村”现象尤为突出。农村体育人口呈现明显的“二元性”分化 ,其中“留守农村人口”的“一元”主要以儿童、学生、妇女和老年人为主体;“流动农村人口”的“一元”多为青壮年人群。“留守农村人口”主要通过体育互动满足自身的体育需求,进行体育干预下情感、心理上的交流。据调研,重庆市地区农村体育人口亦呈现明显的“二元化”[5]:“平时参与体育锻炼农村人口”的“一元”以中、老年人为主,且女性居多;“参与运动会竞赛的农村人口”的“一元”以青少年、中年为主,且男性居多。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平时锻炼的人群大多数以中老年人为主,由于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原因进行锻炼的体育活动多以简单易行、趣味性的特征为主。参与运动会的人群主要以青少年、中年人为主是因为运动会竞赛项目如:篮球、乒乓球、田径(径赛)等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要求,有一定的参与门槛。因此产生了重庆市农村地区“平时参与锻炼人口”、“参与运动会竞赛人口”二元化的现象。
1.4 经费保障渠道单一,缺乏社会力量资助
资金问题向来是制约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充足的经费保障是农村体育稳步发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平衡的重要基础。现阶段,政府支持是农村体育发展最强有力的保障,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缓慢的农村地区。在调研的31个区县中,政府经费资助是农村体育发展必不可少的经济来源。其中有48.39%的区县农村体育发展的经费还包括通过自筹经费的渠道开展农村体育活动,主要以经济发展较好的街镇为主。有12.90%的区县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经费一部分来源于企业赞助等社会力量资助渠道。整体来看,重庆市农村地区体育活动开展的经费来源主要有政府资助、自筹经费两个渠道,企业赞助等社会力量资助渠道所占比例较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资金的供给方式及主体单一,这也促使了基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对国家和上级政府投入的严重依赖性[4],多渠道增加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资金来源渠道,解决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必将是一个艰巨、长期的任务。
2 由上至下是政府统筹建设重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基础
2.1 政府部门依然是农村公共服务的主导要素
政府部门所发挥的“主导性”不是由外部环境或其他事物决定,而是由部门自身的功能属性决定的[7]。首先,政府部门对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保障功能”。相关政府部门的保障功能主要体现为人力保障、物力保障、财力保障、政策保障、民族文化资源保障等五个方面;其次,政府部门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保障路径的“协调功能”、如何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协调不同社会组织机构部门,调动不同层面的社会资源成为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相关政府部门的介入使得这一难题迎刃而解;最后,政府部门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推动功能”。重庆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保障路径实施构建离不开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的有效介入与共同参与,政府部门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示范作用,结合实践操作的客观需要,通过恰当可行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建设实施发挥助推作用,为载体系统建设保驾护航。
2.2 乡镇政府是推动农村体育工作的载体要素
首先,乡镇政府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实体性”。重庆市乡镇政府为当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人力基础、物力基础、财力基础,乡镇政府通过供给有形或无形资源的方式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奠定了前提基础。其次,乡镇政府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时空性”。如“农家乐”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守旧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实现体育健身文化元素与“农家乐”实体的有机对接,为农村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城乡群众的体育互动融合提供了有效的地理空间、环境空间。
2.3 农村居民是参与体育服务的主体要素
农村居民不仅是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直接参与者,更是其主要服务对象。因此,农村居民构成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主体要素。农村居民对于健康的需求、休闲的需求、精神的需求、交往的需求、友谊的需求、拓展的需求等各种需求构成了推动农村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农村体育服务的“主体需求”。同时,农村居民对于健康、休闲、文化等多元化的精神需求不仅是个体层面的需求,更是广大农村居民的共同需求。
3 重庆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应具有科学客观适用性
重庆虽为直辖市,但重庆地处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与中、东部省市有较大的差距,重庆的农村人口占重庆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且重庆农村多处于山区,因此不能照搬其他省市农村体育服务发展模式,在推进重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工作进程中,应根据重庆市农村地区的实际特征,因地制宜,同时要坚持下几个方面原则。
3.1 需求、供给对应
“对应”一词常用来比喻某一系统的某一事物在性质、数量、作用等属性中,同另一系统的某一事物相当。这里的对应是就需求和供给两个对立面而言的。重庆市农村体育需求的日益旺盛与场地器材紧缺、供给层次相对较低形成鲜明对比。因此,重庆市供给主体所提供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软、硬件资源要符合当地农村农民自身的体育服务实际需要,只有需求与供给相对应能够尽快促成预期效果实现,否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造成对应双方矛盾的升级恶化。将需求供给对应原则作为落实重庆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各项工作前提和基础,唯有理清需求主体的需求数量、需求对象、需求方式,才能着实实施与其相应的供给数量、对象及方式方法。
3.2 建设与服务指导
重庆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不仅仅停留于理论观念层面,更需要在该理论相关思想的指导上,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实施建设,通过反复不断的社会实践进一步检验理论观念的科学性,逐步丰富与完善理论的精髓和细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工作包括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配备、体育器材设施管理人员的引进、体育健身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运动损伤过程的处理以及相关后期对农村体育场地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等各方各面的内容。
3.3 活动内容要易开、易推
体育健身活动内容与项目的开展是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健身活动项目与内容的类别、数量、特色、新颖性以及难易程度直接关系到重庆市农村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兴趣性、积极性以及健康意识水平的提高。选择和开展的体育活动内容是否便于开展,是否有利于推动农村居民体育活动兴趣性和积极性的提高,是否能够对居民的体育健康水平和体育互动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值得深入的探究和考量。
3.4 现代体育与地域民俗体育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灿烂的文化铸就了丰富多彩、数不胜数的民族文化资源,其不仅是我国悠久历史的见证,更是为后人的繁衍生息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些历史遗存下来的民族文化资源种类繁多,涉及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在不同地域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的传统民族文化体育资源就是其中的,在对不同地域的特色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挖掘与开发的同时,也为当前广为人知的现代体育项目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丰富和拓展以往不厌其烦、循环往复开展的单一体育健身活动项目,进一步增强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性和积极性。
3.5 引导重庆市乡镇社会体育组织主动介入
社会体育组织构成了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门,其不仅能够带动更多的农村居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也是社会体育发展水平层次的重要体现。同样,广大农村修建的体育健身场地、配置的体育健身器材以及开展的体育健身活动不仅仅是面向个体运动爱好者,更需要相关社会体育组织介入来有效带动体育活动的开展和进行。有效吸纳相关社会体育组织是重庆市农村公共体育建设的重要措施,重庆市相关政府部门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和合作方案将社会中的盈利性或非盈利性社会体育组织、大中小社会体育组织、正式与非正式社会体育组织等群体机构有效地与农村体育服务系统进行有效对接,丰富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路径渠道。
4 重庆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践运行
4.1 拓宽农村群众体育多元化服务的路径
当前,广大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体育、健康、休闲等精神文化需求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是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在物质层面逐步丰腴的基础上对于精神层面追求的集中体现。[6]这原本是社会前进的积极体现,值得我们去称贺。然而,重庆市城乡居民对于体育健康等精神物质的日益膨胀与体育公共服务与产品的供给不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不对称局势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制约重庆农村群众体育事业顺利发展的重大问题,迫切需要找到全新的路径来打破这种僵局。基于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失衡的现状,重庆市农村应打破传统的体育服务途径,拓宽多元化体育服务路径以此来满足重庆市农村群众的体育需求。
4.2 统筹规划,为农村群众体育均衡发展提供实践路径
统筹发展的方向囊括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改革开放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统筹重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有效破解重庆城乡体育“二元”社会结构格局的战略方针和有效途径。要着眼于当下重庆城乡体育“二元”社会结构格局的困境,有效解决和改善城乡体育“二元”社会结构,实现城乡群众体育均衡发展的有效实践路径,使其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4.3 合理建设,实现城乡体育软、硬资源的互补
在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领域,城乡体育资源的供给失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中重庆城区、街镇体育资源供给水平明显优越于农村地区,城市人口人均占有体育公共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要超过农村地区。首先,应当处理好体育软、硬件资源在重庆城乡区域之间的供给渠道、供给水平、供给规模、供给质量及供给类别,最大限度地缓解当前农村体育资源严重缺乏的困境;其次,在体育资源的利用方面,要对体育资源的功能作用、优势与弊端做出明确考量,将有限的体育资源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地域、恰当的环境中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避免体育资源的过度浪费。
5 重庆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保障的路径思考
5.1 完善理论机制
科学、系统、完善的理论机制是农村公共体育建设的“中枢神经系统”,是正确指挥各项事物进程的“大脑”,只有在理论机制的科学指导下,方能实现服务体系各项工作沿着预期目标前进。因此,重庆农村体育建设要基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民族体育文化氛围等因素合理制定本地区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定位、理念及原则,使理论机制体系能够在服务体系得到良好应用,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与此同时,配合实施过程中监督反馈组织,实现理论系统的不断检修和完善。
5.2 均衡资源配置
基于重庆市城乡资源差异的现象,在重庆城乡体育互动发展的农村公共体育建设过程中,要平衡好相关人力、物力、财力、政策、民族等资源的投入和产出,在保障充足的资源供给的同时,要实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防止资源的浪费损耗,特别是对于体育财力资源的供给,应当积极调动社会各部门的资源力量,通过多元化的渠道实现载体建设的资源供给。与此同时,要平衡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体育资源配置,严禁出现“一边倒”的趋势,实现体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效益化。
5.3 强化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是实现预期目标的一种手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基于重庆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四级特点,在重庆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组织管理过程中,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确定组织管理制度和设立组织机构、划定组织管理人员职位和职责,设计有效的工作流程与要求。不仅如此,组织管理体系要体现出动态性,即随着服务体系不同阶段环境和任务目标的不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将组织管理的方向目标以及核心取向与载体建设的内涵完美的对应起来,让组织管理真正服务体系。
5.4 加大体育文化建设力度
加强扩大宣传力度,提高重庆市农村居民对体育的认知范围和力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重庆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扩大宣传力度方面,首先,要提高自身服务、管理质量,创新服务特色。其次,明确宣传服务的目的性,即宣传服务是有针对性的,是树立服务形象,满足市场需求和社会群众寻求。再次,在扩大宣传广告的手段方面,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群众接受力度,选择影响力度大、影响范围广的宣传方式,如电视、报纸、公益性活动、宣传印单、新闻媒体等。
5.5 落实考评制度
严格落实考评制度是真正反映重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不断优化升级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方法手段,也是实现载体建设可持续发展必备环节。在落实考评制度方面,重庆当地政府部门要做好六方面的工作,即考评的目的、考评的原则、考评的方法、考评的内容、考评的程序、考评的指标等。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考评的真正目的在于反馈一段时间内不同部门与个人的工作完整进度、效果以及工作态度等。考评的原则要体现出客观性、一致性、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考评的方法主要通过自评和他评的渠道来实现。
6 结语
重庆市在推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建设进程中,要促进城乡体育协同发展战略的要求,在重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建设进程中,应结合重庆广大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采用一系列措施。建设的组织管理层面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乡镇政府为载体、农村居民是参与主体;建设过程中工作的重点是完善农村体育组织机构、农村体育资源整合、均衡城乡资源配置、社会组织广泛主动介入等;拓宽重庆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多元化工作开展路径、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农村体育文化等是目前最迫切、也是最需要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