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清CD64水平对小儿川崎病临床诊断的价值研究
2019-05-24肖昕吴梦琦
肖昕,吴梦琦
川崎病是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特征的发热出疹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口腔黏膜充血、手足肿胀等,常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1]。近年来,川崎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的主要诱因,但是,医学界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了解,因此,对小儿川崎病能够准确诊断及进行有效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2]。由于小儿川崎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并无特异性,且通常不会同时出现,容易误诊为病毒性感染、呼吸道感染、淋巴结炎等[3]。影像学诊断在川崎病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超声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临床研究证实川崎病的发病与感染及免疫异常有关,细菌感染会造成外周血中血清CD64指数升高,目前临床对川崎病病人外周血CD64水平表达尚无较多研究[4]。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清CD64水平诊断小儿川崎病的发病及预后,分析其应用价值,旨在为小儿川崎病的诊治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安徽省儿童医院就诊的50例小儿川崎病为观察组,所有病儿均符合日本川崎委员会小儿川崎病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范围为2个月至6岁,年龄(2.3±0.7)岁;病程范围为1~22个月。经检索国内外关于小儿川崎病血清CD64水平研究的相关文献,选取郑丽云等[5]的研究中10例健康儿作为健康组,将血清CD64指数(2.45±0.52)作为正常值,以健康儿正常血清CD64水平为标准,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CD64指数变化。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征得病儿近亲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小儿川崎病诊断标准①发热≥5 d,体温≥39 ℃;②眼球结膜非化脓性充血;③口腔黏膜和唇充血,唇出血或者皴裂;④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直径≥1.5 cm;⑤躯干多形性皮疹或者充血性斑丘疹,无结痂、水疱;⑥四肢发病初肢端硬肿,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屑[6]。
1.3 治疗方法观察组病儿采用阿司匹林(上海信宜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规格30片×2板,批号1854004)联合丙种球蛋白(四川远大蜀阳药业有限公司,规格每瓶2.5 g,批号201712159B)治疗,阿司匹林饭后服用,用药剂量为30~50 mg·kg-1·d-1,每天2~3次,病儿退热体温正常3 d后用药剂量减为3~5 mg/kg,每天1次,顿服。冠脉无扩张,口服6~8周,血小板降至正常。冠脉扩张,阿司匹林口服至冠脉正常。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剂量为1 g·kg-1·d-1,连续冲击治疗2 d。
1.4 检测方法(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观察组病儿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0~7.5 MHz。在安静状态下,采用M型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查心脏。诊断内容包括: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管壁及管周异常回声、主动脉根部扩张、心包积液、二尖瓣反流、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等。(2)外周血血清CD64水平检测:分别取观察组病儿治疗前后晨起外周静脉血各2 mL,肝素抗凝,4 h内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血清CD64指数,检测所用流式细胞仪、阴性对照抗体等试剂均由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提供。
1.5 冠状动脉损伤诊断标准(1)正常:冠状动脉内径的正常范围,3~5岁者内径<3 mm,小于3岁者内径<2.5 mm;(2)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内径超出年龄正常范围,年龄5岁以上,内径>4 mm;年龄≤5岁,内径>3 mm;(3)冠状动脉瘤:大冠状动脉瘤内径>8 mm;中冠状动脉瘤内径5~8 mm,单发、多发或者具有广泛性;小冠状动脉瘤内径<5 mm,瘤样扩张明显且局限[7]。
2 结果
2.1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观察组病儿冠状动脉扩张20例,冠状动脉瘤6例,左室内径增大15例,心包积液7例,小儿川崎病确诊48例,阳性检出率为96%,具体见表1。
表1 小儿川崎病50例观察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
2.2 治疗前后两组血清CD64指数比较治疗前观察组病儿外周血血清CD64指数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65,P=0.000),治疗后与健康组相比,观察组病儿外周血CD64指数略高于正常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4,P=0.057),具体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健康组血清CD64指数比较结果
2.3 治疗前后观察组组内血清CD64指数比较治疗前观察组血清CD64指数(7.69±2.66),治疗后血清CD64指数(3.06±0.96),组内比较,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57,P=0.000)。
3 讨论
川崎病为全身血管炎性疾病,临床研究证实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为13.9%~57.7%,对其进行早期确诊和对症治疗可减轻或者减少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8]。由于其临床症状和检查指标与病毒性感染、呼吸道感染、淋巴结炎等相似,因此给早期诊断造成困难[9]。
川崎病主要对全身大、中动脉产生损伤,并发症表现为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等,临床实践证实影像学检查对早期川崎病并发症的诊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10]。川崎病的影响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心肌声学造影等无创方法。MRI组织分辨力高,不受扫描和体位限制,能够有效识别血栓和斑块,在冠状动脉扩张评价方面与超声心动图具有一致性,但是费用高,操作时间长[11]。心肌声学造影在检测心功能和心肌缺血程度方面有显著优势,而超声心动图检测具有无创、快速且可重复的优点,病人易接受,在识别冠状动脉病变方面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目前成为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首选方法[12]。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测量病人冠状动脉内径,密切观察冠状动脉各种指标情况,小儿皮下脂肪层较薄,透声性能好,可形成清晰心动图像[13]。在心动图像中,冠状动脉轻度扩张、冠状动脉管壁和管周异常回声、冠状动脉血液流速加快在诊断川崎病方法具有较大优势,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是诊断川崎病的主要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观察组病儿冠状动脉扩张20例,冠状动脉瘤6例,左室内径增大15例,心包积液7例,小儿川崎病确诊48例,阳性检出率为96%,结果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川崎病方面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和高准确性,可作为川崎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冠状动脉扩张也表现在先天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儿童疾病,在早期发热阶段,与川崎病临床特征类似,容易造成误诊,给川崎病早期诊断造成困扰。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峰值通常发生在发病第2~4周,4周后很少发生新病变,而病儿在发病最初1周内冠状动脉正常会给依赖超声图诊断造成误诊。目前临床对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比较一致地认为川崎病是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受一种或者多种感染因素诱导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综合征[14]。研究表明川崎病的发病与细菌感染具有相关性,中性粒细胞CD64水平检测可早期诊断细菌感染,表达水平与感染程度具有正相关性,能够反映机体感染后的免疫状态,已成为辨别感染、败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有效指标[15]。中性粒细胞通过表明Fcγ受体与免疫复合物结合,在激活后能够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从而介导血管炎性疾病。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病儿治疗前外周血血清CD64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值,说明川崎病的发病与细菌感染有关。观察组病儿治疗后外周血血清CD64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健康儿正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对观察组病儿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后,丙种球蛋白与中性粒细胞等效应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的Fc段受体结合,对免疫细胞活化发生了阻断作用,表明血清CD64在川崎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血清CD64水平可作为小儿川崎病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小儿川崎病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准确度较高,可作为小儿川崎病影像学诊断的首选方法。CD64指数对小儿川崎病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小儿川崎病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CD64水平诊断小儿川崎病,可发挥协同作用,提高诊断准确性,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