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淮八景文化现象探析
2019-05-24孙丽,徐艺,石川
孙 丽,徐 艺,石 川
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地方八景,一般指某个地方具有典型性的八处地理人文景观。中国古代很多地方都有八景之名,也有十景、十二景、十六景、二十四景等,数字多为八以上的偶数,如钱塘十景、巴渝十二景、大理十六景、曲江二十四景等,皆属地方八景文化现象。
八景文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静雅悠然的审美意趣,经过历代的发展与演绎,八景已经成为展现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现象,八景之景可以作为地方历史文化名片为本埠扬名。皖淮流域历史悠久,皖淮地区的八景颇负盛名,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在当代大力发展旅游景观的背景下,皖淮新八景再次被提上地方发展议程,其优化方向值得探讨。
1 皖淮流域的八景文化现象
皖淮流域是指安徽省北部淮河及其支流流经的主要区域,包括六安、淮南、蚌埠、阜阳、亳州、宿州和淮北七市,以及滁州市的凤阳县。皖淮流域古八景之名既有描绘自然地理风貌的,也有描绘人文景观的,更有二者兼而有之的,从而形成了淮河流域相对稳定的景观体系。具体如下:
六安市,地处江淮,别称“皋城”,东临吴越,西接荆楚,北衔中原;地势西南高耸,东北低平,形成了山地、丘陵、平原三种地貌,因此,六安市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色多变。六安八景为:钟楼远眺、桃坞晴霞、齐云拥雾、赤壁渔歌、九公耸秀、龙穴返照、嵩寮泻乳和武陟积雪,这些景致生动地展现了六安市优越的山水风貌。
淮南市,淮南旧称州来、寿春、下蔡,明清时期久负盛名的“寿阳八景”为:东津晓月、紫金叠翠、茅仙古洞、硖石晴岚、八公仙境、珍珠涌泉、寿阳烟雨(图1)和西湖晚照。寿阳八景景色各异,展现了楚山淮水、晴岚渡口、翠林涌泉的画境[1]。
图1 当代陈宗超《寿阳烟雨图》
蚌埠市,别称珠城,所辖地域明清时期大部分属凤阳府,民国时期曾是安徽军政府驻地和凤阳县政府驻地,因此,古“凤阳八景”的内容可视为蚌埠古八景的集中表现。明清时期凤阳八景为:蚌埠流珠、谯楼归市、浮桥烟锁(图2)、龙兴晚钟、九华屏障、钓台春涨、濠梁观鱼和明陵风雨。这些景观浓缩了地方名胜精华,已然成为蚌埠地区景观意象的典型代表[2]。
图2 清朝《凤阳八景图》之《浮桥烟锁》
阜阳市,别名汝阴、颍州,清雍正年间成立阜阳县,隶属颍州府,民国时期改设阜阳专区。新中国成立后,在颍州基础上设立阜阳市,故而古“颍州八景”可作为阜阳老八景的典型代表。明清时期颍州八景即:南岗雪色、云亭山影、书院探荷、新渡波光、让台观稼、芦湄秋月、杏林晓莺和西湖柳荫。这些景象浓缩了阜阳核心景点,展现了优美的地方图景[3]。
亳州市,别称谯郡,古属豫州,秦统一中国后采用郡县制,在此置谯县,故称谯郡。清朝时期亳州八景为:魁楼映日、危楼流彩、孤塔凌霄、柳湖春晓、古木摇风、灵津古渡、双杆插云和长虹卧波。这些景观在一起勾勒出淮河流域古朴典雅的自然风光及人文生活画卷[4]。
宿州市,别名蕲城、宿城,现辖埇桥区、砀山、萧县、灵璧和泗县。宿州古八景为:睢阳古道、符离晓渡、徐园芳树、谯楼暮鼓、闵墓松风、烟寺晨钟、相灵叠翠、扶苏余韵。另外,各县亦有各自的八景,如泗县明清时期的古“泗州八景”:板浦荷风、洋城春色、汴水晴波、阴陵夜月、蟠龙积雪、赤山暮雨、屏山夕照和隋堤烟柳。这些景观集中展现了屏山、赤山、汴水等地理地貌,反映了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山水审美观。
淮北市,简称“淮”,古称相城,现辖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和濉溪县,其中,相山区是安徽省淮北市主城区,是淮北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相山山势俊逸,蜿蜒起伏,草木苍翠,风景宜人。相山景区里的显通寺、渗水崖、饮马池、香炉峰、水牛墓、万丈碑、奏鸣台、钓鱼台、雪泉、奇峰、叠翠峰、天藏寺与六仙洞(牛鼻洞、牛角洞、秘霞洞、天井洞、白云洞、小仙洞)构成18处自然景点和人文景点,俗称相山古十八景。以相山古十八景为集中表现的淮北名胜,体现了古代文人向往自然、亲近山水的生活态度。
2 皖淮八景文化现象内涵分析
2.1 皖淮八景文化的内涵
皖淮八景具有浓郁的淮河沿岸地域特色,在淮水的共同滋养下,淮河两岸地理地貌相似、民俗风物接近,八景命名虽不相同,但探究其不同名称之下的深意,却可以发现很多文化共通之处。如蚌埠八景中的钓台春涨、濠梁观鱼与淮南八景中的茅仙古洞、八公仙境,都反映了老庄与道家学说在该流域的繁荣,体现了本地区的水文化信仰,表现出良好的地方感知度。
皖淮八景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考察八景的名称形式和分析构景规律,可以感受其中的审美文化。在为皖淮八景命名时,文人雅士常采用借景手法,即通过近借、远借、俯借和仰借等,增强场所感,扩大空间感,融入人文色彩,达到画龙点睛、提升审美品格的最终目的。如,宿州的“屏山夕照”,远借夕阳,展现了夕阳西下金色余晖普照屏山的苍茫之景、瑰丽之境。可见,八景所形成的审美意趣,是在搭建景观物象的基础之上,构建具有文人审美观的审美图式,使景观实现从生境到画境,再到意境,最终达到心中所期之象和审美境界。
同时,通过考察皖淮八景内涵,可以加深理解沿淮地区的地理脉络、历史脉络和文化脉络。如,蚌埠市八景之一“蚌埠流珠”,“埠”为码头船埠之意,表明了沿淮的地理位置,说明了蚌埠市的地理地脉;“蚌”是河蚌,“蚌埠”是产河蚌的码头,反映了蚌埠的历史,即蚌埠以前是个渔村,现在已经从小渔村发展为交通枢纽、新兴工业城市,体现了蚌埠市的历史脉络;当代评选的蚌埠市城市精神口号“孕沙成珠”,即是由“蚌埠流珠”发展而来。因此,皖淮八景文化现象,既展现了淮河地区古代文人的审美意识,同时展现了淮河两岸的地理民俗、历史和文化,勾勒出安徽省皖北地区景观系统的整体面貌和文化精神。
2.2 皖淮八景文化现象形成的动因
2.2.1 文人书画推动八景文化现象的形成
地方八景发展为一种文化现象,与中国文人山水画风格形成直接相关。魏晋时期,中国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山水绘画风格,在这个时期画家的眼中,“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这与魏晋时期动荡的政治和玄学之风兴起有着必然联系。魏晋文人士族为躲避政治纷争和战乱,自娱于山水,以笔墨描绘隐逸之地川莽,表达隐逸出世的思想。魏晋士人发现自然山水的美,正如“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5]。
在魏晋时期已经开始成组绘制一个地方的风景图,虽八景图早已有之,然而,从北宋画家宋迪将长沙、湘阴、岳阳、衡山、衡阳、桃源、零陵七地八个景点绘成潇湘八景图,因选景视角独特、画品上乘,在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书画》中正式记载了此事:“有平沙雁落、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和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6],但可惜的是宋迪《潇湘八景图》未传世至今。又因有画家米芾为八景图的每幅画题诗写序,“八景”之名由此大震,因此,有理由认为“八景”作为一种地方文化现象被广泛认可始于北宋。
自宋迪《潇湘八景图》声名远播后,八景书画形式进一步受到各地关注,文人书画家纷纷以此为模版创作绘画(图3),渐渐形成以地方八处景观为内容的绘图热潮;同时,古人心怀对八景范式的喜爱,以“潇湘八景”为标准模板评选本地八景,八景范式逐渐演变为一种广泛传播到各地的文化现象。
图3 元朝张远《潇湘八景图》之《山市晴岚》
文人绘制地方景观图以“八”为常数,这与早期画作完成后制作成屏风,方便陈列展示的习惯不无关系。厅堂中陈设屏风常采用四扇或八扇,后来逐渐形成习惯,绘画中以八为常用幅数,因为对于一个地方而言,四景不足以表现地方全部风貌,明显偏少,故描绘景观至少为八景。八景的出现和兴盛,反映出中国古代独特的社会文化风尚。
在八景现象的发展中,从八景兴起到声名远播,经历了文人的书画诗情到全民性与全国性文化现象的转变,从最初魏晋唐宋文人主动的艺术创作行为到明清时期地方官员乡绅也参与其中的变化,尤其到了清代官员乡绅参与八景的评选最为鼎盛。这是由于清代编撰地方志和家乘谱牒之风盛行,著述记载时往往品评出当地的“八景”或“十景”,以彰地方之名,《寄园寄所寄录》曰:“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园,以及琳宫梵宇、靡不有八景”[7]。
淮河两岸的八景形成,与淮河独特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淮河是古四渎之一,淮河位于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之间,是中国南北方自然和人文地理的重要分界线。由于淮河地处南北交接地带,不同地域的人在淮河两岸汇集,带来不同特质的文化在这里碰撞,导致文化的采借和涵化。
古代黄庭坚、米芾、赵孟頫、董其昌、梁巘、邓石如等,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书画名家都曾汇聚于皖淮流域,在这里留下大量书札墨迹和刻石,推动皖淮八景文化发展。如寿县,被誉为“中国书法之乡”,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素有“怀诗寿字桐文章”之称,寿县书法文化之精彩,对于“寿阳八景”的声名远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2.2.2 文人诗歌助推八景文化现象传播
中国古代诗画从来都是密不可分, 各地方志、文集、笔记等记载了众多歌咏胜景的诗词律赋。围绕八景形成的赞美诗文,不仅可以提升旅游景观审美感受,更是可以扩大其在普通民众中口口相传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东连渤海仙源台,西映居庸紫翠迭”赞美的是慕田峪长城,也就是著名的“慕田古堞”。八景中很多山川不是最高,河流不是最长,塔刹不是最大,但因为文人的歌咏,一方面使得美好的景观更加诗意,审美境界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顿挫上口的音节利于景观的识记和传播。
安徽省淮河流域八景的美誉,也离不开游历皖淮流域的文人骚客和在此为官的名士乡绅的贡献,他们一方面兴水利、筑楼阁,另一方面觞咏歌志,促进了皖淮古八景的出现和传播。如阜阳市颍州西湖,是颍州八景之一,曾与杭州西湖、惠州西湖和扬州瘦西湖在古代并称为“中国四大西湖”,颍州西湖如此高的地位与蔡齐、晏殊、苏舜钦、刘颁、欧阳修、苏轼、曾巩和陈师道等先后来到此地游历和任职密不可分[8]。这些满腹诗书的文人士大夫留下叹赋近400篇,其中唐宋诗词187首,金元诗词27篇,明代诗词8首,清代诗词119首,共计341首,另有文章23篇。欧阳修一生八次来颍州,写下赞美颍州西湖的诗文百余篇,其中13首采桑子[8]。《本事集云》云:“汝阴西湖盛名绝天下,盖自欧阳永叔始”。苏轼赞颍州西湖“西湖虽小亦西子,萦流作态清而丰”“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淮畔明珠寿县古城,如今依然保持着作为楚国国都的格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建筑特色、规划布局和古城周边的山光水色,足令雅士骚客不吝赞美之词。如:明人傅君锡《寿阳烟雨》:“几回凭眺难收拾,仿佛王维画里诗”。 清朝周方升《西湖晚照》:“湖畔湖明淑气融,流光荡漾水天空。影拖岸柳连波绿,晴醉汀花逐浪红。两两渔舟催晚景,声声牧笛送春风。行歌人向长堤出,远岫参差淡霭中。”[9]诗中所写西湖,是指寿县城西门外的寿西湖。这些诗词歌咏,以朗朗上口的形式和极富画面感的意境描摹,生动地传扬了淮河流域八景文化,极大地推动了地方代表性景观传播。
3 皖淮八景的湮没与复兴
3.1 皖淮八景湮灭的客观原因
中华大地广袤博大,地理地貌丰富多样,在岁月斗转星移中沧海桑田改变了模样,自然地貌的改变促使古八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得不调整更新。因为黄河夺淮,淮河流域的地理地貌发生了巨变。淮河原本是独立入海,后因黄河侵夺变成曲折流入长江,同时造成黄河泥沙在下游的沉淀,淮河支系众多,加剧了淮河下泄不畅的地理特征,使淮河流域内涝不断,因此,沿淮两岸地貌因河水泛滥变化很大。如,皖淮流域文化古城凤阳县,城内有一条古河流叫濠梁,相传庄子“濠梁观鱼”的典故即出自于此,后来成为凤阳古八景之一的“濠梁观鱼”,然而由于淮河水文变化,旧志中的 “濠梁”如今已经不复存在,“濠梁观鱼”自然也随之消失了。
在地理景观变化的同时,人文景观变化更为剧烈。这是由于我国古代建筑为木构架建筑体系,木构架虽然易取材、易加工成型,但不宜保存久远,因此,很多古代亭台、楼阁、塔刹、曲桥等人工建筑,在历史长河中破败凋零、灰飞烟灭,自然地消失在历史尘埃中。因此,人文景观的变化也促使八景内容须重新选择,在不同时期适当做出优化调整。
3.2 皖淮八景湮没的主观原因
地理变化和建筑木构件不耐腐蚀的客观条件,是造成八景变化更新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行政归属的变化也是影响到八景调整的重要原因,一项不可忽视的人为主观因素。
随着朝代发展、政权更迭,一地属辖范围往往随着不同的政治需要而调整,如在相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淮北市,夏属徐州管辖,唐朝以后属宿州。曾经的宿州八景之一“香灵叠翠”,如今景点却是在淮北市相山。因此,行政区划的变化也是地方八景调整的诱因之一。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动荡不安,家国破败,战火和人为的破坏使得八景难逃厄运。同时,在生存都艰辛困苦的情况下,人们对于上层思想文化层面的景观文化必然鲜少关注,因此,近代八景文化衰落成为不可避免的宿命。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在欣欣向荣的经济基础支撑下,民族文化自信和地方集体意识也随之高涨。政府和人民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经修复改造的自然景观苍山葱茏,生态逐渐优化,城市景观面貌焕然一新。
3.3 皖淮八景复兴的方向
皖淮流域山水得天地光华,享沐风雅,在新时代孕育出更加壮美瑰丽的景观,在老八景残破湮灭的状态下,新八景的优化、调整和评选呼声日渐高涨。淮南市,2005年经公众投票评选产生了新“淮南十景”: 三茅古洞(茅仙洞风景区)、窑山叠翠(上窑森林公园)、焦岗渔歌(焦岗湖风景区)、春申寻梦(春申君陵园)、新四军林(新四军纪念林园区)、八公胜境(八公山风景区)、舜耕凭栏(洞山游园)、龙湖泛舟(龙湖公园)、寿州古窑(古寿州窑遗址)和硖石晴岚(淮河第一峡——峡山口)[10]。从这些景观可以发现,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景观被纳入新十景范围,诸如为纪念红军的新四军林。然而,2016年寿县划归淮南市,淮南市又一次面临“新八景”或者“新十景”的重新优化选择。
从淮南市新八景调整可以看出,更新的八景已经突破传统范畴,经过重新调整优化的八景,内容更丰富、规模更宏大、质量更上乘。目前,对八景文化的挖掘再认识、再塑造的热潮日渐涌现,再命名的新八景其中或有老八景中的一二景,或者是全新的内容,但须注意的是,新八景的选择要淡化政治、经济的考虑,去除政绩工程和商业的考虑,把重点放在城市景观整体意象的建立和人文审美的要求上,并利用互联网新媒体传播新八景,扩大新八景的声名和美誉。
皖淮新八景在选择、优化的过程中,要以淮河流域特色为方向,尽可能全面展现南北交汇地理风貌,体现淮河地域特色以及新时代民俗风貌,在地脉、文脉和史脉三方面,塑造地域景观的独特气质,并形成皖淮八景的总体意象。通过勘测淮河两岸地理地貌掌握地脉特色,通过考察淮河流域的发展过程以追寻史脉特色,通过分析淮畔的人文风情以捕捉文脉特色[11]。皖淮地脉景观,可以发展为生态旅游景观的表现形式;皖淮史脉景观,可以成为教育旅游景观的展现内容;皖淮文脉景观,可以作为提升文化品质的关键点。通过淮河八景的地脉、史脉和文脉,综合实现地方旅游景观价值[11],成为新时代下提高人文知识和审美修养的重要场所,以树立皖淮流域优良的整体景观意象。
4 结 语
总之,透过皖淮地区八景文化现象的表征,明确了皖淮八景的丰富文化内涵,捋清了皖淮八景湮灭的主客观原因,以及进一步明确了在当代复兴的方向。皖淮八景的复兴,始终以皖淮地区的地脉、史脉和文脉为基础,合理地选择皖淮八景内容,从审美的角度构建八景之名,通过综合手段形成良好的地方景观总体印象,提升皖淮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品质感。
当下中国各地旅游之风日盛,在老名胜加快发展、新景观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形成良好的具有特色的地方旅游名片,显得尤为重要,皖淮八景之名很好地适应了这一需求。千百年来,在淮水滋养下,皖淮地区景观有着许多相似点,当下更要特别加强地域特色的树立,形成富有淮河特色的区域品牌,促进皖淮八景文化现象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综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