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莺歌海盆地近底辟带振幅校正方法研究

2019-05-24郭伟

关键词:子波振幅校正

郭伟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广东 湛江 524057)

莺歌海盆地是南海西北部新生代含油气高温高压盆地,其近底辟带已钻井大部分钻遇气层。若要挖掘周边储量,必须对近底辟带目标进行搜索和优选。但是,近底辟带处目标的振幅受到底辟带的影响,难以评价。在通过莺歌海盆地中央凹陷泥底辟构造带的地震剖面上,普遍可见地震反射结构杂乱的“模糊带”。这些“模糊带”的地震反射特征主要表现如下[1-5]:

(1) 自下而上,为杂乱弱反射,且形态各异;

(2) 层成像效果差,地震波组反射不连续;

(3) 断层发育较充分,且多为断地堑型;

(4) 几乎深不见底,即不易看到其“根”,向上则在浅部地层形成塌陷或在海底形成麻坑,并且大多在浅层形成亮点型浅层气刺穿;

(5) 气烟囱型模糊带,自下而上气烟囱刺穿明显。

这些“模糊带”的形成机理概括如下:

(1) 模糊带内发育大量裂缝和断层,使地震波聚焦困难;

(2) 热流体上侵活动扩散后,天然气在浅层聚集成藏,对下伏地层起屏蔽作用或大量吸收地震波能量,从而导致地震波能量快速衰减,到达其下伏地层的一次波有效信号较少;

(3) 模糊带噪音大,多次波能量强,一次波不突出,层速度难以准确计算,故成像模糊不清。

利用叠前地震资料校正振幅的效果往往不佳[6-10],必须探索新的校正方法。本次研究以莺歌海盆地B目标为例,针对无井区及有井区的近底辟带地震振幅进行校正,以达到准确预测储层及烃类的目的。

1 近底辟带振幅校正方法

近年来,莺歌海盆地A区的勘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已探明储量超过千亿方。围绕A区气田周缘,优选类似物源的海底扇岩性圈闭,进行了滚动勘探评价。通过搜索,发现了目标B区,其沉积、圈闭条件均较好。但在目标评价过程中发现,其砂体均在底辟带附近,且振幅受到底辟带的影响较大,砂体与底辟带的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不仅如此,在A区其他地方也存在这种底辟带,振幅亦受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寻求新的振幅校正方法。

1.1 校正思路

利用地震数据求取区域或大套地层的振幅,并对其进行横向分析。若振幅横向上出现部分异常,则先对其进行平滑处理,得到单层横向平面影响因子。鉴于底辟带从上到下对振幅的影响范围不一,在此提出影响因子数据体,应用于地震振幅分析中。

无井区的近底辟带振幅分析可采用此方法。若底辟带附近有已钻井,则从已钻井开始,进行单井合成记录标定,然后求取子波参数,并将其转化为井点子波能量系数,再结合平滑的地震单层横向振幅,得到平面影响因子。同理,可获取影响因子数据体。

1.2 无井区校正

由于目标砂体位于T30 — T40层,因此提取了T30、T40层的均方根振幅。同时,提取了目标区上下100 ms范围内目的层的均方根振幅。根据图2所示目标砂体的均方根振幅可知,T30、T40层振幅相对稳定,而大套层的振幅稳定性较差。地震剖面分析显示,异常体的影响使得大套层的振幅不够稳定。对振幅进行横向平滑校正,可减轻异常体的影响。

根据稳定层均方根振幅的平均值,得到各单层的校正系数,再利用插值方法得到无井区影响因子数据体。

1.3 有井区校正

该区近底辟带已钻井较多,且分布相对均匀。因此,选择底辟带附近的井,进行单井标定,取得单井的子波比例系数。选取底辟带影响较小井的子波比例系数平均值作为标准系数,除以所有井的子波比例系数,得到此处井点的子波能量系数。将图3所示子波能量系数与地震振幅因子进行拟合,得到图4所示的线性关系。利用这种线性关系获取最终的平面因子和校正因子体,如图5、图6所示。由于底辟带自上至下影响范围不一,因此需建立对应的底辟带影响因子体,利用T30、T40层的因子进行建模插值,得到校正因子体。

图3 井点子波能量系数

图4 地震振幅因子与子波能量系数拟合

图5 基于子波的地震校正因子

图6 校正因子体

1.4 校正方法合理性验证

上述校正方法的合理性,需通过已钻井的子波分析进行验证。校正前,近底辟带的井和几乎不受底辟带影响的井相比,前者的子波振幅更弱;校正后,已钻井的子波能量基本一致。此外,校正前后的地震也有差异,近底辟带地震振幅能量明显增强,同相轴更清晰,如图7、图8所示。在此校正工作的基础上,可完成目标储层及其含气性分析的相关工作。

图7 校正前后子波振幅

图8 校正地震剖面比较

2 振幅校正方法的应用

将此振幅校正方法应用于目标储层及其含气性分析。邻井的岩石物理分析结果表明,储层呈现出低密度、低纵波阻抗、低波速比(Vp/Vs)特征;与水层相比,气层呈现出低纵波速度、低纵波阻抗、低波速比(Vp/Vs)特征。根据岩石物理分析的结果,通过纵波阻抗反演来区分储层,通过波速比(Vp/Vs)反演来区分气水层。针对振幅校正部分叠加体进行反演,各气组中,I上、I下气组低阻异常的情况比较明显,IV气组次之,III及HL2I气组低阻异常相对较弱。叠前反演结果表明,I上、I下气组低波速比(Vp/Vs)异常的情况比较明显,IV气组次之,III、HL2I气组异常的情况相对较弱,如图9所示。在频率域的吸收衰减剖面上,I上、I下气组高频衰减异常比较明显。由叠前AVO分析结果可以看到,AVO类型变化大,推测为厚度差别或各项异性所致。AVO分析结果存在部分异常,如图10所示。同理,对其他气层组进行评价,得到如下结论:I上气组含气概率高,I下、IV气组次之,其余2个气组含气概率较低。

图9 叠前反演波速比(Vp/Vs)剖面

图10 I上气组单点AVO分析图

3 结 语

针对莺歌海盆地近底辟带特征,提出一种近底辟带振幅校正方法,并基于此校正方法对储层及其含气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总结了底辟带的地震特征、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别建立了对于近底辟带的无井区、有井区的振幅校正思路。采用该校正方法针对近底辟带目标振幅进行校正,可减轻底辟带对振幅的影响。底辟带同样对叠前道集产生影响,AVO分析结果可供参考。该方法对莺歌海盆地近底辟带周围其他目标层的地球物理特征分析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子波振幅校正
一类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孤立子波解
劉光第《南旋記》校正
基于地震子波相关性分析的采集参数优选方法研究
基于MR衰减校正出现的PET/MR常见伪影类型
在Lightroom中校正镜头与透视畸变
机内校正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沪市十大振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