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研究

2019-05-24毛建盛

浙江体育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进球数补时射门

毛建盛

(浙江万里学院 体育部,浙江 宁波 315100)

0 前 言

现代足球风靡全球,是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每4年一届的世界杯是当今足坛的最高水平赛事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足球的发展趋势。进球是决定足球比赛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射门得分始终是足球运动的核心课题,是教练员、运动员不懈努力的方向。洞悉了足球射门进球的基本特征,就等于抓住了比赛的基本问题。

本文通过对国际足联官网比赛统计数据、比赛报告的研究和比赛录像的观察,对第21届世界杯决赛阶段 64 场比赛169个进球进行统计、归纳和对比,探索和分析进球的基本特征和原因,以期对足球理论研究和比赛实践有借鉴意义。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8年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69个进球。

1.2主要研究方法

通过研读相关纸质文献和知网文献,确定研究指标;通过对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视频资料的观察,结合国际足联官网数据,运用SPSS、EXCLE软件对研究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进球数量特征

2.1.1 进球总数和构成。第21届世界杯总共产生169个进球,其中运动战102个,定位球67个,分别占总数的60.36%和39.64%。总进球数居扩军以来6届世界杯次高,运动战进球数为近6届次低,定位球进球数高居首位并创世界杯历史新高。经非参数检验,6届之间总进球数和运动战差异不明显,而定位球(x2=17.096,df=5,P=0.004<0.01)存在非常显著差异(表1)。

表1 近6届世界杯进球情况一览表

从数据可以看出,本届世界杯是进攻思想占主导,定位球进攻展现出了强大的威力。如果说本届世界杯上演的是一场进球盛宴,那定位球无疑是之中最为出彩的一道菜,而运动战进球这道菜则明显是火候不足。

2.1.2 各阶段进球数量。从进球绝对数上,小组赛第2轮明显多于其他2轮;场均进球数上,小组第2轮和淘汰赛均为2.94个,淘汰赛多于小组赛整体(表2)。

表2 各阶段进球情况一览表

究其原因,淘汰赛阶段,一战定胜负,因而各队在强压力下展现出强烈的进攻欲望,故而进球多。而在小组赛阶段,有3场比赛可供回旋,往往第1轮战术相对保守;第2轮有针对性地展开攻势以求取胜进而获得出线的主动;第3轮较多场次出线形势已定,或已提前出线不思进取,或已出局无心恋战,故而小组赛第2轮比赛进球数高于其他2轮。各阶段的场均进球数量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参赛队的战术心理和战术执行结果。

2.2进球时间特征

2.2.1 上、下半时进球数量特征。本届世界杯上、下半时分别进球65个和101个,分别占总数的38.46%和59.76%,下半时进球数明显多于上半时。与近6届总体数据进行比较,上半时进球数和占比均低于6届均值;而下半时均高于6届均值。可以说,世界杯比赛下半时进球多于上半时是个基本规律,只是本届的差异度更为明显(表3)。分析原因,一从进攻角度而言,上半时处于彼此试探阶段,并未全力进攻,而下半时则有的放矢地展开进攻,进攻效率相对提高;二从防守角度而言,下半时体能和注意力的下降导致防守效率降低。

表3 上、下半时进球情况一览表

此外,从半时场均进球数角度考察各阶段比赛的差异。发现,相同的是体现出下半时进球数高于上半时的一致特征;不同的是通过配对T检验发现显著程度有所区别,小组赛整体和全部场次差异非常显著,小组赛第3轮差异显著,而小组赛第2轮和淘汰赛差异较小(表4)。分析2个阶段差异小的原因,是因为小组赛第2轮是各队从情报、身体和心理动员上做好了准备,战术诉求上务求拿分以获得出线主动的关键场次,而淘汰赛更是“胜利或者回家”的生死战,因而此2个阶段进攻在比赛的全时段激烈展开,防守也有针对性,故而差异较小,与上文中此2个阶段进球数多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呼应。

表4 各阶段半时场均进球数一览表

2.2.2 分时段进球数量特征。按照国际足联的惯常统计方法,将常规比赛时间划为6个时段,每时段15min,补时另计,加时赛不计其中。比较进球数,发现列前3的依次是46~60min、61~75min和31~45min时段;上半时补时时段最少(表5),没有发现特别典型的特征。

常规比赛时间的时段时长一致,但是补时时间短且每场时长不等,本文运用进球效率(即单位时间内的进球数)指标重点对补时时段进行考察。经计算,总进球平均效率是1.73球/min,上半时补时时段为1.63球/min,下半时补时时段为4.36球/min(表5)。经非参数检验分析(P=0.00<0.01),8个时段的进球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下半时补时时段效率高居首位,是平均效率的2.5倍,是最低效率的4.1倍。

补时时段尤其是下半时补时时段进球效率高的现象值得关注,经调查,在此时段内8场比赛决出胜负,4场追平,共计12场比赛的结果发生改变。下半时补时时段内打入决定胜负的进球被称之为“绝杀”,本届比赛经典的案例是小组赛德国任意球读秒绝杀瑞典,1/8决赛比利时读秒淘汰日本,巴西、韩国补时2球分别送哥斯达黎加、德国队回家。

表5 各时段进球情况一览表

注:上、下半时平均补时时长分别为1.84分钟和4.36分钟

下半时补时时段的高进球效率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下半时进球数比上半时多的原因。进一步探究此现象,一是球队最后一搏,全力进攻,收到奇效;二是防守方体能几近耗竭、专注度下降,易出现防守破绽;三是孤注一掷的进攻暴露巨大的防守漏洞导致对方轻易进球。

2.2.3 先进球与胜负的关系。排除互罚点球决胜的情况,本届世界杯64场比赛决出胜负的场次是51场,平局13场。

51场比赛中先进球方是45胜6负。可见,先进球对比赛结果有着压倒性的重要影响,先进球能获得战术上的主动,主导比赛的发展。查阅国际足联官网数据,发现16届世界杯先进球方是59场(含金球制胜)38胜;18届是50场41胜,19届是48场45胜,20届是50场42胜,先进球方一致性地保持了高胜率。

可以说《汉书·项籍传》中“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2]和《孙子兵法》中“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3]的兵法思想无疑是对“先进球=高获胜率”的最好注解。

2.3进球空间特征

2.3.1 施射区域特征。国际足联关于施射区域的技术指标,相对简单地分为球门区、罚球区、罚球区外、点球点(特指罚点球,下同)4个区域或位置。基于进一步科学细化同时便于观察的角度,本文把施射区域作如下划分(图1)。

图1 施射区域划分图

经统计,进球数最多的是2区,接下来依次是1区、4区、3区和5区。2区是进球达70个,占比达44.59%,明显多于其他区域;5区仅为1个。不计点球,1区、2区、3区组成的罚球区内共射入110个球,占总进球的70.06%;计点球,罚球区内进球达144个,占总进球数的84.08%,可见罚球区的重要性,可以说掌控了罚球区就等于掌控了比赛。此外,处于球门正面的1区、2区和4区合计进球达120个,占比达76.431%;而处于两侧位置的3区和5区进球仅为15个,贡献进球仅为9.55%,可见射门角度对进球的重要性(表6)。

表6 施射区域进球数据一览

注:区域统计不计乌龙球

2.3.2 球入门的空间特征。如何合理运用技术将球射向球门的合理区域以提高射门成功率是射门技、战术的终极追求。为考察球入门时的空间特征,本文把球门按面积均分为9个区(图2)。从表7可以看到,7区、9区和6区进球数列前三;4区、5区和2区列后三。经非参数检验,各区进球数存在非常显著差异(x2=60.662,df =8,P=0.00<0.01)。7区进球数接近四分之一;9区超过五分之一;最少的2区仅有3个。

图2 球门区域划分示意图

从方位上看,4角(7区、9区、1区、3区)合计进球103个,占65.60%,高于中间5个区域;下角(7区、9区)进球71个,占45.22%,明显高于上角(1区、3区);低平区域(7区、8区、9区)进球86个,占54.78%,高于上区(1区、2区、3区)和中区(4区、5区、6区)。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球门4角区域对于守门员而言防守难度大,下角防守难度最大,中间区域易防守,这符合足球运动的一般规律,也与先前众多的研究结果一致;第二,低平区域进球多,说明低射是最有效的射门手段,与CHARLES HUGHES先生关于“射地滚球给守门员救球造成的难度要远大于射空中球”[1]的论断完全一致。

表7 球进门时的空间分布一览表

注:本表不计乌龙球

2.4进球者位置特征

本届世界杯的169个进球由110名队员完成,可谓全面开花。经统计,前锋进球83个,前卫43个,后卫31个(表8)。进一步细化,前锋贡献了26个定位球和57个运动战进球;前卫贡献了15个定位球和28个运动战进球,后卫贡献了25个定位球和6个运动战进球。

前锋是球队的主要攻击手,在进攻中的作用无可取代。从进入四强的球队来看,法国12个进球,前锋打入8个;克罗地亚13个进球,前锋打入8个;比利时16个进球,前锋贡献10个;英格兰12粒进球,前锋贡献6个。

表8 不同位置进球一览表

与近6届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前锋和前卫对球队的进球贡献率有所下降,而后卫则明显提升(表8)。后卫在本届比赛的进攻中表现突出,进球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定位球能力突出,本届比赛定位球配合进球44个,一半以上由后卫终结完成;第二,后卫进球的射门方式多为直接射门,31个进球中29个为抢点直接射,其中16个是头球。本届比赛最典型的“带刀侍卫”是哥伦比亚的后卫米纳,在3场比赛中各攻入1球。

所以说,随着全攻全守、压迫式打法、自由人战术等足球战术的不断演进,尽管有明确的位置分工,但呈现出队员进攻和防守职责模糊化和双重化的特征,每一位队员既是防守者,也是进攻的发起者和终结者,这也是现代足球典型特征和发展趋势。本届比赛后卫进攻的完美表现就是一个力证。

2.5射门方式与射门方法特征

2.5.1 射门方式与射门方法。射门者不经调整进行射门的方式称之为“直接射门”,相反经调整称之为“间接射门”。经统计,直接射门进球达115个,占68.05%;间接射门进球42个,占24.85%,直接射门进球数是间接射门的2.7倍(表9)。研究结论与《足球获胜公式》一书中的研究论断——“71.5%的进球为直接射门得分,即射门前不控球”[1]基本一致,可见“直接打法”的重要性,抢空间抢时间快速完成射门是得分的核心要素。

从具体射门方法来看,按进球数量依次是直接脚射、直接头射、接球调整射、点球射、运球调整射、任意球直接射和其它。其中,直接脚射进球数最多,达51个,占30.18%;头射和接球调整射进球较多,都在30个左右(表9)。

表9 射门方法一览表

注:接球调整射规定为射门者从接球到射门最多3次触球;其它指进攻者无意识被动触球或下意识触碰球导致进球的射门方法,归入直接射门范畴

2.5.2 射门时触球的身体部位。从表10可以看到,脚射进球125个,头球32个;脚射进球中右脚79个,左脚46个,右脚为左脚的1.7倍;脚内侧和内脚背进球数列前,2者合计进100球,占59.17%。

可以得出结论:脚是射门的最主要的部位,射门者大部分是右利脚;脚内侧和内脚背是射门时常规而高效的触球部位。脚射进球占主导符合足球运动的基本规律;脚内侧和内脚背进球多,是由于其摆幅大、触球面积大易于控制出球方向,此结论符合生物力学和人体解剖学一般规律;足球运动员多为右利脚也与一般人口统计学特征相吻合。

表10 射门时触球的身体部位

注:其他为脚后跟和腿部,基于脚腿一体的角度和数量少的原因归入脚的统计

2.6运动战进球特征

2.6.1 获得球权区域与进攻战术。运动战获得球权的主要途径为本方主动的抢断和对方的失误。一旦获得球权,攻守之势相易,获得球权的区域便是进攻发动的区域。本届世界杯运动战进球102个,除去12粒乌龙球,前、中、后场获得球权的次数均为30次,进攻发起的区域呈现多样性和均衡性的特征(表11)。

表11 运动战获得球权区域一览表

从进攻战术而言,快速进攻进球49个,阵地进攻进球41个,快速进攻进球多于阵地进攻(表12)。可以说“快”是本届比赛进攻的特点,通过长传、个人或团队快速推进打对方猝不及防是本届比赛的基本战术思想。当然也不是一味的“快”,演化出节奏的突然加快、个人快速突破、小团队的快速传递推进、突然的转移或通过中场打身后等战术形式。而阵地进攻往往是快攻不成退而求其次的第二选择,而四平八稳层层推进的传统阵地进攻战术收效甚微,西班牙战绩平平便是一个例证。

获得同等球权的前、中、后场3个区域,发展为快速进攻的进球数呈现后场>中场>前场的特征再次印证现代足球个人攻防一体、全队攻防一体、全区域攻防一体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表12 运动战进攻战术一览表

2.6.2 射门的配合方式。根据国际足联发布的第19~20届世界杯官方技术报告,将运动战射门的配合方式分为表13所示10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计乌龙球,进球数居前4位的配合方式依次为短传配合、远射、边路进攻和撕破防线的传球,短传配合进球数明显高于其他配合方式。可以说,本届比赛射门配合呈现精细化的特点,并以中路进攻为主,传统的边路传中——抢点战术不再大行其道。但是边路进攻进球少并不意味本届比赛忽视边路,本届比赛往往是边路拉开防守,传递球至中路或肋部,再中路策动进攻,边路仍然是进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边路与中路、长传与短传是互为铺垫互为延续的关系。

表13 运动战射门配合方式一览表

2.7定位球进球特征

本届比赛定位球进球达67个,按进球数依次是角球、点球、任意球配合、任意球直接进球和界外球,角球和点球均占总数1/3左右,贡献率最高。比较近6届的数据,本届角球和点球进球均创新高(表14),其中点球进球多的原因与首次引入的VAR判罚辅助系统有关。稍纵即逝的犯规动作很难准确把握判罚尺度,裁判往往采取宁纵勿枉的态度,而VAR提供了准确的证据,经统计,本届比赛多达7个点球是经VAR介入而确定判罚的。

表14 定位球进球方式一览表

本届比赛定位球进球数从6届均值的48.83提高到67,占总进球数的比例从三成(30.39%)陡然升至四成(39.64%),可见定位球在本届比赛中的强大攻击力。创造和把握定位球能力强的球队就意味着增加了额外的胜利砝码,本届比赛表现优异的英格兰队12个进球9个为定位球,俄罗斯10球5个为定位球,冠军法国队12球5个为定位球;典型的反面例子是亚军克罗地亚,13个进球仅3个为定位球,设想下,如果克罗地亚创造和把握定位球能力再上一层楼的话,最后冠军谁属还未为可知。

2.8进球与传球次数的关系

统计发现,1次传球所造成的进球最多,0~2次传球所造成的进球数较高,3~5次连续传球所造成的进球数开始明显下降,5次以上传球所造成的进球数大幅下降。0~5次传球所造成的进球累计达107个,占82.95%,5次以上传球所造成的进球数仅为22个,占17.05%(表15)。经Peason相关性检验(r=-0.823,P=0.00<0.01)显示,传球次数与进球数呈高度负相关,不同传球次数造成的进球数存在非常显著差异。本文结论与《足球获胜公式》中“87%的高水平比赛进球出自5次或更少的传球[1]”的论述基本吻合。0次和1次传球导致大量进球表明越简单的配合效率越高,一定程度上呼应了上文所述直接射门的重要性。

表15 不同传球次数导致进球情况一览表

注①:“0”次传球,指定位球直接得分、触及防守一方的反弹球或进攻队员抢下的防守者球或断截传球后形成直接射门,包括运球射门[1]引言;②:传球次数的计算界定为:一队拥有控球权的过程中,从获得球权后第一脚传球至完成最后助攻的累计传球次数。传球中球被对方蹭到、磕碰到并没有明显改变运行轨迹,仍视为拥有控球权,其它一律视为控球权的丧失;③:本表不含任意球直接射门、点球射门和乌龙球

3 结 论

3.1 本届世界杯足球赛继上届之后保持了高进球数,其中运动战进球数偏少,定位球进球创近6届新高;从场均进球数来看,小组赛第2轮高于其他两轮,淘汰赛高于小组赛。

3.2 在进球时间特征上,下半时进球数明显多于上半时;46~60min是进球最多的时段;下半时补时时段进球效率最高;先进球的球队保持了高胜率。

3.3 罚球区是射门进球的主要区域,可见控制罚球区的重要性;射门角度对进球非常重要,绝大部分进球在球门正面区域完成;球门的4角区域尤其2个下角进球率高,低平区域进球多。

3.4 前锋是球队的主要攻击手,在进攻中的地位不可撼动;后卫在进攻中表现突出,是定位球的主要得分手。

3.5 直接射门是主要射门方式;脚是射门的最主要部位,射门者大部分是右利脚;脚内侧和内脚背是常规而高效的射门触球部位。

3.6 运动战进球进攻发起的区域呈现多样性和均衡性的特征;快速进攻导致的进球数高于阵地进攻;短传配合是运动战进球的主要配合方式。

3.7 在定位球中,角球和点球进球数列前两位;点球进球数高与本届比赛引入VAR判罚辅助系统有很大关系。

3.8 1次传球进球数最多,大部分进球来自0~5次传球, 5次以上传球进球数大幅下降,传球次数与进球数呈高度负相关关系,不同次数传球造成的进球数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猜你喜欢

进球数补时射门
2019年女足世界杯美国队得分特征分析
小议青少年男子手球队中远距离射门能力训练
单排轮滑球亚洲强队比赛中射门技术运用研究
欧洲五大足球联赛冠军队进球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旋风小子(4)
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射门特征分析
第17、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的量化分析
防守压倒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