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高温气滞塞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19-05-24罗发强韩子轩柴龙陈晓飞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19年2期
关键词:膨润土气滞气泡

罗发强,韩子轩,柴龙,陈晓飞

(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乌鲁木齐830011;2.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100101)

新疆塔河油田外围顺南、顺北区块塔中北坡奥陶系鹰山组属于碳酸盐岩裂缝孔洞性高压气藏,该段钻进过程中气侵现象严重,气窜速度最高达280m/h,如果处理不当易发生溢流和井喷等复杂[1]。施工过程中多采用提高钻井液密度或者打稠浆等方式降低气窜速度,效果不是很明显。钻完井过程中的气窜问题是目前影响安全施工的主要因素之一[2]。目前国内在欠平衡钻完井作业中,为了防止在起下钻过程中发生气窜、井涌等风险,目前常用方法主要有2种:冻胶阀和高浓度膨润土浆技术[3-5]。由于冻胶阀施工结束后需要将冻胶阀进行化学破胶,在钻井施工中易对钻井液造成污染,破坏体系稳定性。此外,受限于化学交联剂抗温能力不足,冻胶阀适合在温度不高的井段使用[6-8]。高浓度膨润土浆,多以黄原胶作为增黏聚合物,其抗温只有120℃左右,抗温性和稳定性不适用于高温高压裂缝性气藏。目前,为解决裂缝性油气藏气侵难题,降低井控风险,需要一种具有高温触变性的聚合物液体胶塞,该聚合物胶塞需抗温180℃以上,在井底长时间静止后,仍有较强的触变性,保障后续完井安全作业。通过研选关键处理剂,形成1套抗温180℃以上,强触变性的聚合物胶塞体系—气滞塞体系。

1 处理剂优选

1.1 增黏提切剂

优选国内外抗温能力较好的3种增黏提切剂,进行性能测试比较[9],如表1所示,加入HE150和HEC的基液,180℃老化后切力、黏度大幅降低,基本失去提高切力效果,而加入BDV-200S的基液老化后黏度切力稳定,BDV-200S具有较好的抗高温提切效果。优选BDV-200S为气滞塞体系增黏提切剂。

表1 抗高温增黏提切剂优选

1.2 降滤失剂

优选国内外抗高温性能较好且与BDV-200S 配伍性较好的降滤失剂,对3%膨润土浆+ 4%KCl+1%BDV-200S基浆进行流变性测试。如表2所示,在180℃高温老化16 h后,SO-1与国外Dristemp、DriscalD 2种抗高温降滤失剂性能相当,综合考虑材料性价比和易用性,选择SO-1作为气滞塞用降滤失剂。

表2 抗高温降滤失剂优选

2 气滞塞配方及性能评价

2.1 气滞塞配方

按照处理剂推荐加量,调整处理剂加量,测试配方性能,如表3所示。实验用配方为:3%膨润土+0.3%NaOH+4%KCl。

表3 气滞塞配方优化

通过对抗高温提切剂和抗高温降滤失剂的优选和加量优化,强化气滞塞体系的结构强度,最终形成1套抗温达180℃,具有较高黏度和切力的抗高温滞塞体系。气滞塞配方:3%膨润土+4%BDV-200S+2%SO-1+4%KCl+0.3%NaOH+重晶石

2.2 性能评价

2.2.1 流变性

按照气滞塞配方,将配制好的气滞塞装入高温老化罐中,然后在180℃下进行老化,实验后出罐状态如图1所示。从实验可以看出,气滞塞高温静置老化后结构力较强,未搅拌前呈强凝胶状态,具有较强的触变性,搅拌后呈弱凝胶状态,具有较好的触变性。利用Quanta 200 FEG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气滞塞体系老化前后的微观形貌,如图2所示,老化前,气滞塞结构比较致密,强度大,老化后的气滞塞结构比老化前的结构疏松,但是仍保持一定的结构强度。测试老化前后浆体的流变性能,如表4所示,从气滞塞老化前后性能评价可以看出,气滞塞体系在180℃老化16 h后,黏度由107.0mPa·s降至85.5mPa·s,凝胶强度由65 Pa降至50 Pa,黏度切力基本稳定,在井底仍能产生较好的气滞能力,满足气滞塞现场应用需求。

图1 高温静置后气滞塞触变性特点

图2 气滞塞老化前(左)后(右)的微观形貌

表4 抗高温气滞塞(ρ=1.80g/cm3)性能评价

2.2.2 气泡上升速度

有研究表明,对于直径小于5mm的小气泡而言,在液体中近似为球形,呈螺旋式上升,影响气泡上升速度的因素主要有溶液黏度、溶液密度、表面张力等因素,而对于井筒内非牛顿流体,气泡上升速度随流体的黏度的增大而减小,而流体密度对气泡上升速度几乎没有影响[10-12]。利用模拟实验装置,在实验装置底部,用喷嘴产生直径1~3mm的气泡,模拟井底气侵过程,测试气泡在不同流体中的上升速度。通过实验发现,气泡在气滞塞浆体中几乎处于静止状态,上升速度远低于在高黏流体和清水中的上升速度,从在高黏流体、低密度气滞塞和高密度气滞塞中的气泡上升速度对比来看,凝胶强度也是阻滞气体运移的关键因素之一,密度对阻滞气泡上升速度方面影响不大。

表5 气泡在不同流体中的上升速度

2.2.3 高温流变稳定性

室内按照配方配制气滞塞体系和膨润土稠浆,经过180℃静置老化16 h后,利用安东帕MCR302高温高压流变仪对待测流体进行高温高压下凝胶强度测试,实验结果显示,温度从60℃逐渐升至180℃过程中,膨润土稠浆凝胶强度从12 Pa降至4 Pa,降低66.7%,抗温能力较差,气滞塞凝胶强度从50 Pa缓慢降至35 Pa,降低30%,气滞塞浆体抗温能力明显强于膨润土稠浆。

图3 老化后气滞塞与膨润土稠浆凝胶强度抗温能力对比

2.2.4 长时间高温稳定性

为使气滞塞适应井下长时间高温静置的工况,需要对气滞塞长时间高温静置后的性能进行评价。将配制好的气滞塞,在高温高压流变仪中高温高压下静置120 h,测试在不同时间的流变性,实验结果如图4、图5所示,气滞塞在130~180℃温度下长时间静置老化120 h后,黏度由120mPa·s降至62mPa·s,降低48%,凝胶强度由55 Pa降至30 Pa,降低45%,黏度和凝胶强度基本保持稳定,气滞能力及稳定性均可实现较好的阻滞气体运移。

图4 气滞塞长时间老化后黏度性能的变化

图5 气滞塞长时间老化后凝胶强度性能的变化

3 现场实验

3.1 顺北3井施工背景

顺北3井是部署在顺托果勒低隆北缘的一口探井,2017年6月7日钻进至奥陶系中统一间房组井深7556.73m时,仪器监测出口流量迅速上升关井后,采用1.35g/cm3(井浆密度1.28g/cm3)压井液节流循环压井,后继续提密度至1.40g/cm3,全烃值维持在4%~5%,恢复正常钻进,钻进过程中单根峰全烃高达92%,下油管前进行后效测试,显示气窜速度高达123m/h,无法满足安全作业时间要求,使用气滞塞技术配合进行下油管施工作业。

3.2 施工及排后效过程

自2017年6月12日至7月3日期间进行3次施工作业,3次共注入气滞塞35m3,气滞塞密度为 1.45g/cm3,验证气滞塞在该井井况下的气滞效果。

第一次打入8m3,封隔井段6800~7500m,静止30 h后在塞面循环未见油气显示,折算气窜速度小于27m/h,之后继续下钻到底排后效测试油气上窜速度为14m/h,满足下油管安全作业时间要求。

按照完测要求,第二次气滞塞施工封隔井段需在7100m油管封隔器之上,施工打入12m3气滞塞,封隔井段6300~7000m。根据中途施工情况看,井下正常,未发现因油气上窜速度过快导致的溢流等现象,利用盐水反替井内气滞塞过程中一切正常,未发生漏失问题,本次气滞塞施工达到了预期目的。

前期气测速度达123m/h,考虑起油管过程中井 控安全需要,7月2日7:00进行气滞塞第3次施工作业,注入气滞塞15m3,气滞塞密度为1.40g/cm3,黏度为滴流,封隔井段6200~7100m,起油管过程中灌浆量正常,井下无异常,后期下钻到底排后效显示气窜速度为2.43m/h。

经过验证及后续起下油管施工情况来看,经过井下长期高温后气滞塞表现出较好的阻滞油气效果,气窜速度降低率大于88.6%,延长了安全作业时间,进一步强化了井控安全,根据下完油管后的盐水替浆情况来看,气滞塞长期高温后沉降稳定性和触变性均较好,满足完测施工要求,完成了预期的施工任务。

4 结论及建议

1.通过优选抗高温关键处理剂,形成了1种有效阻滞气体运移的气滞塞浆体,该气滞塞抗温180℃,高温下凝胶强度大于30 Pa,黏度大于60mPa·s,稳定时间大于120 h。

2.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对于高黏流体来说,影响气泡上升速度的因素,除了黏度以外,流体的切力及凝胶强度也是阻滞气体运移的主要因素。

3.通过顺北3井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气滞塞具有较好的气体阻滞能力,气窜速度降低率大于80%,提高了施工效率与安全。

猜你喜欢

膨润土气滞气泡
添加木本泥炭和膨润土对侵蚀退化黑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膨润土改性和复配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SIAU诗杭便携式气泡水杯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膨润土纳米材料改性沥青的可行性及路用性能研究
重金属对膨润土膨胀性的影响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冰冻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