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市幼儿教育市场结构形态探索

2019-05-24黄波张云齐

消费导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成都市收费

黄波 张云齐

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

一、研究背景

(一)时代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幼儿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充分反映在我国在幼儿教育市场方面供求关系的巨大变化,人们育儿行为和观念的巨大变化。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市场已初具规模。

(二)关于幼儿教育市场现状的研究

1.幼儿教育市场的不断壮大

王征(2015)认为,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受到国外先进教育理论实践的成功的影响,很多家长开始意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居民收入的提高也使得家长愿意进行教育投资。[1]因此幼儿教育市场迎来更多机遇,面对旺盛的幼儿教育需求,各类幼儿教育机构大量涌现,幼儿教育市场不断壮大。

2.幼儿教育市场秩序混乱

陈冰(2015)认为,幼儿教育市场存在错位与混乱,市场供给方存在功利性,需求方存在非理性消费行为。[2]幼儿教育机构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较低、并缺乏入职培训,大部分从业教师仍不具备专业素养。许多幼儿教育机构质量无法保证,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设置笼统、模糊,模仿其他幼儿教育机构的形式而缺乏实质内容等问题。这反应出了幼儿教育机构教育理念的不科学、以及整体教育服务缺乏专业性。

3.幼儿教育市场存在多方面的供需矛盾

石姣(2018)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课程与教学方面的供需矛盾,体现在个别指导需求与集体教学的供需矛盾。在师资方面的供需矛盾,体现在师资品质需求与师源不足的供需矛盾,师资专业性需求与非专业化的供需矛盾。价格方面的供需矛盾,体现在经济实惠需求与价格高昂的供需矛盾。[3]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以成都市为例,探索新时代幼儿教育市场结构形态并加以分析。

成都市作为新一线城市,幼儿教育市场规模庞大,近年来各类幼儿教育机构迅速发展。本研究以成都市幼儿教育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具备代表性和推广性,可为其他研究、统计等提供借鉴。

本研究通过多渠道汇总研究,对幼儿教育机构进行科学分类与评价,对家长选择幼儿教育机构具有指导作用。

本研究关注新时代人们对于高品质幼儿教育的需求与幼儿教育市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揭示问题,为幼儿教育机构更好地满足家长需求提供方向。为幼儿教育市场的规范提供依据。

三、概念界定

(一)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指对0到6岁婴幼儿实施的教育。其中,0到3岁为婴儿阶段,3到6岁为幼儿阶段。幼儿教育即对3到6岁幼儿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承接着0至3岁的婴儿教育,又与小学教育衔接。个体有许多重要品质、能力等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征。幼儿教育因此尤为关键。

(二)幼儿教育机构

幼儿教育机构即专门开设的为幼儿提供教育的机构,既包括幼儿园,也包括除幼儿园外的其他幼儿教育机构。本研究旨在探索成都市幼儿教育市场结构形态。因此以除幼儿园外的、市场中的幼儿教育机构为研究对象。

(三)幼儿教育市场结构形态

幼儿教育市场的结构形态,指幼儿教育市场教育供给的数量和种类。教育供给是指各教育机构所能提供的服务与教育产品。幼儿教育市场供给即体能类、艺术类、语言类等各类幼儿教育机构,为3至6岁幼儿提供的教育产品及服务。

(四)幼儿教育市场供求关系

幼儿教育市场供求关系,即市场中的幼儿教育机构现状与幼儿家长所需的幼儿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可以从数量、质量、收费等方面分析幼儿教育市场供给能否满足家长的需求,是否存在矛盾。

四、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

本研究组成员前往成都市各区域多所幼儿教育机构进行实地调查,完成收集、记录工作,直观了解成都市幼儿教育市场结构形态,掌握资料数据。

(二)文献法

本研究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信息资源,查阅国内外幼儿教育市场供给现状,对理论文献、经验文献等进行了研读、分析、归纳和整理,为幼儿教育市场结构形态的分析提供新的理论框架。

(三)访谈法

本研究对4位幼儿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与6位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幼儿教育机构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以此更为准确地了解各类幼儿教育机构的实际情况,为分析成都市幼儿教育市场结构形态提供更丰富的资料。

五、研究过程

(一)幼儿教育机构数量

本研究组成员前往成都市13个区,每个区选取3个商业中心及其周边地区为样本,对每个样本中的幼儿教育机构数量进行统计,并计算样本中幼儿教育机构数量的平均值。之后统计出每个区的商业中心数量,乘以每个商业中心幼儿教育机构数量的平均值。从而估算出每个区幼儿教育机构的数量,进而估算出成都市幼儿教育机构的数量,结果如下:

地区 商业中心平均幼儿教育机构数量(个)商业中心数量(个)总计(个)新都区 9 25 225青白江区 7 9 63锦江区 10 20 200龙泉驿区 8 22 176双流区 12 27 324温江区 10 24 240金牛区 12 23 156成华区 9 27 243

武侯区 13 28 364青羊区 12 21 252高新区 11 18 198天府新区 12 20 240郫都区 10 17 170

不完全估算,成都市13个区幼儿教育机构数量为2851个,此外,我们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幼儿园数量等,对距离较远的简阳市、都江堰市、大邑县等9个市县的幼儿教育机构数量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为2000左右。因此,成都市幼儿教育机构实际数量约为5000个。

(二)幼儿教育机构分类

本研究根据对美团上成都市558所幼儿教育机构开设的课程及实地调研中收集的106张幼儿教育机构宣传单的分析,对成都市幼儿教育机构课程进行了分类,并计算开设每类课程的幼儿教育机构占幼儿教育机构总量的比重,结果如下:

课程类别 具体课程 比重音乐:钢琴、小提琴、少儿声乐、古筝、架子鼓 1.4%舞蹈:街舞、芭蕾、拉丁、爵士舞、民族舞、形体课 16.8%美术:油画、素描、水彩、国画、服装设计、创意绘画 12.1%手工:陶艺、剪纸、手工画 3.4%表演:戏剧、朗诵、模特 0.3%书法:软笔、硬笔 2.1%艺术类英语 14.3%口语表达:主持课 0.4%阅读:故事课 2%语言类美食课 0.1%厨趣课 0.1%生活技能课 0.5%自然类 户外体验、农事体验、四季采摘 0.1%社交类 情商课、礼仪课 1%思维类 乐高课、积木课、机器人课、思维数学、思维建构课 5.4%体能类 游泳、跆拳道、篮球、滑冰、足球、橄榄球 37.2%科学类 实验课 0.3%感觉统合类 感觉统合训练课 1.3%游戏类 幼儿游乐园、幼儿游戏中心 2.2%生活类

(三)各类幼儿教育机构收费情况

在对幼儿教育机构进行分类后,我们对美团上收集到的558所各类幼儿教育机构的收费情况进行了统计,根据每月的收费金额进行划分,按次收费的课程按每月四次计算,结果如下:

课程类别 500元以下 500元至1000元 1000元以上艺术类 13 64 121语言类 23 31 38生活类 3 2 0自然类 0 1 0社交类 1 4 1思维类 4 14 12体能类 54 123 29科学类 0 1 1感觉统合类 2 5 0游戏类 7 4 0总计比重 19.2% 44.6% 36.2%

六、幼儿教育市场结构形态分析

(一)规模庞大但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成都市幼儿教育市场规模庞大,幼儿教育机构数量约为5000个,但教育质量却参差不齐。以课程目标设置为例,大多数幼儿教育机构课程目标设置过于笼统、含糊。以8个幼儿教育机构为例:

机构名称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幼儿教育机构1 蒙氏课程 激发内在驱动力、培养信心幼儿教育机构2 艺术启蒙 启发好奇心、训练想象、培育最好的智慧萌芽幼儿教育机构3 游泳课 长得更高、更聪明、提高免疫力有人教育机构4 艺术课 激发好奇心、创造精神、内心表达的能力幼儿教育机构5 绘本课 提高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幼儿教育机构6 思维课 提升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幼儿教育机构7 科学课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创造力幼儿教育机构8 英语课 培养英语应用能力

同时,选择2个课程目标设置较具体的幼儿教育机构进行对比:

机构名称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幼儿教育机构A思维课之大的动物 了解海龟的生活习性、动物可以按照体型分类思维课之果汁怎么来的 了解榨汁机的工作原理,了解齿轮的转动幼儿教育机构B 游泳课 乐意漂浮、自主潜水,能独立完成自救动作

通过对比,尤其是同为思维课的“幼儿教育机构6”与“幼儿教育机构A”,同为游泳课的“幼儿教育机构3”与“幼儿教育机构B”之间的对比。可以看出“幼儿教育机构6”与“幼儿教育机构3”的课程目标设置太过笼统、模糊,这意味着难以对幼儿是否达到课程目标进行判断。而“幼儿教育机构A”与“幼儿教育机构B”的目标设置相对具体,能够通过儿童的行为或语言表达判断其是否达到课程目标,从而体现课程的教育价值。在本次调查中,大部分幼儿教育机构的课程目标设置过于笼统、模糊,甚至很多没有课程目标设置。这反应出的是幼儿教育机构教育理念的不科学、以及整体教育服务缺乏专业性。教育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此外,从与相关从业人员的访谈中,也暴露出了上述问题:

“很多机构只是学习优质幼儿教育机构的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于是就东拼西凑,或打着自己都不懂的国外先进教育的旗号,冠冕堂皇地进行教学。家长们缺乏专业知识,往往难以甄别。”(某机构负责人)

在我们询问某艺术类幼儿教育机构工作人员,该机构教师是否接受过幼儿教育的相关培训时。他们的回答是:“我们的老师都是美术学院的毕业生,美术方面都很专业”。当我们再次强调是幼儿教育相关的培训时,他们一时含糊不清,推脱说有“内部培训”,具体内容不便透露。非常多其他的幼儿教育机构也存在相似的情况。这反映出了幼儿教育机构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较低、入职后缺乏专业培训。

数量庞大的幼儿教育机构,反应出了成都市幼儿教育市场结构形态的规模性。但也同时存在着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教育工作者素质高低不一等问题,整体缺乏规范性。

(二)种类丰富但价格高昂

目前,成都市幼儿教育机构课程极为丰富,总体上可以分为十类:艺术类、语言类、生活类、自然类、社交类、思维类、体能类、科学类、感觉统合类、游戏类。它们既有交叉,又各有侧重。种类繁多的幼儿教育机构体现出了成都市幼儿教育市场结构形态的丰富性。其中体能类、艺术类课程数量较多,占据了本次收集数据中的70%,语言类中的英语课占比也较大。而社交类、自然类、生活类等课程却较为稀缺。在我们实地调查的过程中也同样有此发现,这反映出了各类幼儿教育机构在数量上的不平衡。此外,各幼儿教育机构收费普遍偏高。我们通过问卷对家长每月用在孩子幼儿教育的费用进行了统计:

您每月用在孩子幼儿教育的费用(购买书籍、玩具、培训等)是 总数 比重100元 19 9.5%100-500元 68 34.5%500-1000元 54 24.7%1000-1500元 32 16.2%2000元以上 24 12.1%

通过与各类幼儿教育机构收费情况相比较,可以看出,幼儿教育机构收费普遍较高,有44%的家长每月用在孩子幼儿教育的费用在500元以下,而只有19.2%的幼儿教育机构月收费低于500元。甚至有36.2%的幼儿教育机构月收费超过1000元。部分幼儿教育机构按年收费,动辄上万,这使得家长更难消费得起。

(三)幼儿教育市场供求矛盾明显

目前,成都市幼儿教育市场结构形态呈现出规模庞大、种类丰富的特点。但市场中的幼儿教育机构整体呈现收费偏高,质量却无法保证的状况。这与家长们对经济实惠且高品质的幼儿教育需求形成鲜明对比,供求矛盾明显。社交类、自然类、生活类等课程的稀缺使幼儿教育市场难以支持广大幼儿的全面发展。这些都体现出了成都市幼儿教育市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对此,政府应加强对幼儿教育市场的规范管理,制定合理的定价标准,让更多幼儿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机构也应当实施科学教育,提高入职门槛,加大职业培训,并充分考虑家长的多样性需求,着力开发稀缺课程,为家长和幼儿提供更为优质全面的服务,实现良性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成都市收费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行政法上之不利类推禁止*——以一起登记收费案为例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论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收费服务设施的完善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