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维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途径
2019-05-23陈业海
陈业海
摘 要:为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农业机械故障维修质量的提升是必然要求,尽管近年来农业机械的维修途径得到了极大地丰富,但是农业机械在维修质量和维修方式的合理性方面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需要农机维修机构与农机管理部门共同努力,探索农机维修质量提升的新途径。
关键词:农业机械;维修;问题;途径
中图分类号:S23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9.05.023
现阶段,机械化生产在我国已经十分普及,农业机械的相关功能和技术也得到了明显的进步,大量的先进农机和新技术被推向市场,并应用于农业生产当中,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但是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在使用和闲置交替的过程中,由于管理理念的欠缺以及过大的农机工作强度,导致农业机械出现故障的概率增多,农机故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必须要经过妥善的维修才能保证农机快速回归农业生产并合理化使用。而现阶段,农业机械在维修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仍比较多,因此,农机使用者和维修工作人员应认清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农机维修发展的有效途径。
1 农机维修的工作内容
农机维修工作主要是针对农机故障问题寻找原因并妥善解决,同时兼顾农机定期保养等相关工作,合理的农机维修能够有效解决农机故障问题,使农机恢复应有的使用性能,有效保证农机正常的使用寿命,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与作用。农业机械维修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对燃油系统的故障问题进行修理,并完成相关的保养工作。二是对柴油机系统进行检修,完成专用零件的修复或更换,定期更换相关的机油和滤芯。三是對农机的电气系统进行维修与检查,并完成相关养护工作。四是对农机的悬挂及制动等辅助系统完成故障诊断与维修,并完成定期的诊断工作。五是完成农业机械其他特殊装置的故障诊断,零件维修或重加工等工作。
2 农机维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机维修监管措施不足。由于农业机械使用范围大,工作多处于农村地区,农机维修机构的维修能力与工作科学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但由于农机维修机构的数量多,监管过程对维修能力鉴定缺乏有力依据与政策支持,导致对于农机维修的规范操作约束力度不足,影响了实际的维修质量,使维修后的农机质量纠纷问题频繁出现,影响了农业机械的正常使用。
(2)维修途径与维修方式不合理。很多农业机械在作业中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多为驾驶员尝试进行修理,尽管自主修理有利于节省维修时间,保证农机的工作效率,但是现阶段的农机操作者多为没有经过系统维修培训的农民,农民通过自身主观判断进行修理很容易导致维修质量的不合格,从而导致故障问题再次出现甚至引发更严重的故障问题。部分农机故障发生后驾驶员也会到农机维修机构进行维修,但大多数农民对于维修点工作能力的咨询只能依靠周边农民,很难切实找到正规的途径进行维修。
(3)维修技术老旧。很多维修机构只重视农机的经营收入,常年忙于农机维修的工作之中,很容易忽略维修技术与设备的及时更新,导致维修技术的落后与维修效率的低下。很多维修工作对于故障的判断,常常依靠自身的观察与经验进行,这种依靠眼看、手摸、耳听的维修方式只适用于小故障的维修,但是对于内部线路或者是复杂零件出现的损坏问题,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并进行正确的维修。
(4)农机维修体系建设不受重视。农业机械维护服务体系的合理程度直接关系到农民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行,而且影响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推进的速度。因为成本和融资渠道的缺失,导致农机维护管理部门和农机维护站基础设施存在不足问题。尤其是乡镇农机管理部门常年缺乏明确的负责部门,难以对维修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和新机具的维修培训,导致了合格证换发工作进展缓慢,引起了农机维修机构无证上岗现象的增多。
3 农机维修工作的发展途径
(1)重视农机维修能力的培训。农机维修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与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机维修的最终质量,甚至可能影响到农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定期对农机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系统有效的农机培训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农机维修的技术水平,丰富其处理问题的途径与能力,使农机维修过程趋向于合理化。
(2)丰富农机维修监管的法律法规。在《农业机械维修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各地区应当积极建立适合本地区的合理化工作方案与细则,并保证相关管理部门以多种形式予以应用,同时做好宣传工作,确保对于农机维修的监管工作有法可依,实现通过农机维修监管提升农机维修质量的目的。
(3)重视维修设备与技术的更新。农业机械故障检测设备的先进程度,直接关系到故障判断与维修的合理性,为确保农机维修效率的有效提高。农机维修机构应当定期了解先进维修技术与设备的发展,保证能够及时引进需要的新设备,不断提升农机维修的技术能力,保证对于不符合要求以及超过年限的维修设备进行及时更新,充分保证农机维修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