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活字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2019-05-23黄麟凯

今日印刷 2019年5期
关键词:活字印刷术活字立体

黄麟凯

随着木活字列入世界“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中国销声匿迹的木活字技术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现代社会,木活字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印刷手段,在平面设计、结构设计、背景装饰、表演展示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印刷的发展历程

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北宋布衣毕昇发明了陶活字印刷技术。南宋周必大老年时从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学来了毕昇的方法,并把铁板改为铜板。元代的王祯创制了木活字,还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明清两代木活字印刷术已发展到成熟地步,木活字印书大为流行。木活字大规模印书始于乾隆时期,期间印成《英武殿聚珍版丛书》134种、2389卷,其他单行本数种。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使用木活字印书。1440年,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19世纪,西方铅活字随传教士传入中国,逐步取代了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成为晚期时期印刷书籍的主要方式,并一直沿用至今。

印刷的传承

当今时代,我们的生活中已看不到木活字的身影。但根据媒体报道,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在今天的浙江瑞安市、安徽祁门县等地被发现,而且其用途相同——都是用来印制族谱(如图1)。相关专家分析,印制族谱是木活字在这些地区存活至今的重要原因和方式。仍在使用的木活字被发现,不仅打破了原有的认为木活字印刷技术已被淘汰的认识,而且时至今日仍然有人在使用这门技艺,其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木活字目前面临着继承人缺失的问题,为了挽救这门传统技艺,亟需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启动保护机制。

2010年,木活字被列入世界“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木活字的工艺技术保护问题再一次提上了日程。2011年11月,30位专家齐聚浙江瑞安市,研讨木活字印刷的传承和保护。2017年,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产业与旅游发展研讨会在瑞安召开。瑞安东源村素有“古代印刷技艺的活化石”之称,保存了传统木活字印刷术的完整工艺——包括刻字(如图2)、检字、排版等20道工序;并存有木活字印版27个和木活字模4万多个。其木活字印刷术可以追溯到元初,保留了元明时期的特点,在风格上具有一定的老宋体神韵。如果能够通过整合资源,达到宋体的艺术水平,重现一字千金的宋版书风采,再利用此地的品牌效应,完全有可能将其打造为艺术奢侈品,使这项技艺再次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当地政府已经意识到了传统木活字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官方启动了木活字传承人培养计划,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传帮带,还在当地学校开设了瑞安木活字印刷术校本课程。2017年,新建成的中国木活字印刷展示馆新馆在东源村对外开放,目前,木活字每年给东源村带来的经济效益达到300万元。作为文化遗产的东源木活字,已经实现了文化与市场的双重回归。

印刷的应用及创新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其本质是为了记录历史和传播文化,因此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蕴。木活字形态独立、反向字型的视觉特征和可随意组合的特点,在现代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如平面设计、结构设计、背景装饰、表演展示等领域。這些应用形式不以印刷为目的,而是摄取木活字印刷这种形式本身具有的文化韵味和立体效果,以及木活字组合产生的视觉冲击力。

1.平面设计

中国历史上的木活字形态是长方体的独立个体,在字块上端进行反向的文字刊刻,是真实存在的立体形态。在现代设计领域,二维与三维的空间可以通过设计进行转换,这些立体的文字形态,依据需要和特定的环境,可以转换为二维的平面形态。如图3,将木活字印刷的特征融入其中,每个文字作为字块进行处理。虽然是在二维空间内,但是设计者还是将三维的形式重现于平面之上,既保留了原始形态的活字印刷形式,又增加了图像的立体感,是一种新的平面设计形式。

2.造型设计

木活字的立体形态在现代仍被继续沿用,但不再具备印刷的功能,而是运用到产品造型设计之中。例如在中国第三届“清祺书”杯年历·节庆礼品设计大奖赛上脱颖而出的特等奖——活字万年历(如图4),就是采用了活字的立体形态。万年历的整体形态被设计成一个排好的活字版,日期被设计一个个单独字块,按次序排列在版内。这种设计不仅让人耳目一新,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这恰恰是产品设计所要求的。

3.背景装饰

现代社会,印刷手段已经机械化,木活字印刷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在很多领域,这种手段成为了装饰。南昌国际展览中心的活字墙,就是将木活字形式变为了装饰手段。如图5,约800个带“木”字偏旁的汉字组成了这面装饰用的木活字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

4.表演展示

作为古代中国的代表性发明,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因此木活字印刷具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之一。2008年在全世界的瞩目下,木活字印刷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如图6),立体的木活字印刷体由数百位演员组成,活动的汉字凹凸起伏,不断地排列组合成奇妙的图景,“和”字从活字方阵突出是开幕式最经典的一幕。这不仅向世人再次展示了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木活字印刷,同时也彰显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理念。

在现代社会里,原位放大的木活字排版成为了装置艺术的方式之一,它不再仅仅是以阅读和传播为目的,而成为了以展示为主的元素。在2009年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中国首次作为主宾国参展。在中国展区内,展示了由1100个手工雕成的木活字构成的活字方阵(如图7)。这种展示方式,很好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融合在了一起。

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木活字印刷形式的沿用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印刷手段,实际上是木活字印刷文化内涵的延续和传承,它本身承载着历史印迹和文化精神,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具有文化的象征意义。能够将这种古老的文化工艺保存下来,是所有印刷行业乃至文化行业人的心愿,更是我们弘扬民族文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关注、乃至继承木活字印刷术的队伍当中,而木活字印刷术,也会承载着古老的中华文明,向世界展现她美丽的一面。

猜你喜欢

活字印刷术活字立体
新式水泥版画在课程中的实际操作
念个立体咒
我当了一回“小毕昇”
立体登陆
活字蹦跳
炫酷立体卡
泥、木活字印刷工艺制作流程探究
明活字印本《适情录》排印技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