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明星,“神”一般存在
2019-05-23马剑
马剑
到了孟买,这个名副其实的电影之都,一定要去看一场电影,最好还是印地语的,才算不虚此行。
孟买的电影院随处可见,不过最出名那几座影院多集中在老城区。相较于国内,这里的电影院似乎略显老旧了些,好一些的电影院里会有折叠的软椅,但更多的影院是折叠的木椅。电影的票价也会根据位置的不同而所有差异,很像是国内卖的演出票。
据统计,印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爱看电影的国度,电影院里的上座率通常能有七八成。我问当地人为什么那么爱看电影,得到的回答只有两个字——便宜。确实,豪华电影院的票价也不过相当于人民币20元左右,差一些的,大概只需七八元钱,相比其他的娱乐活动,性价比几乎完胜。
影院里同一部影片通常会分为印地语和英语,虽然英语同样是当地的官方语言,但多数的老百姓教育水平不高,自然印地语也就更受欢迎,排片量无疑是最多的。
电影开始前,大银幕上突然飘扬起印度国旗,随之开始奏国歌,所有的观众齐刷刷地站了起来,激动地唱起国歌,没想到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这样做。但却让我这个外国人,一时不知所措,不知该站还是该坐,好在光线暗,没人会在意我的存在。
印度电影明星的影响力比中国的明星大得不是一点点,而是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当大银幕上电影明星沙鲁克·汗出场时,黑压压的电影院里顿时爆发出了潮水般的欢呼声,甚至有人站了起来,挥动起了衣服,没有人在意会不会听到电影里的台词,大家只在意是否看到了自己的明星。沙鲁克·汗在银幕上的每一次回眸,都会引来女孩子们的尖叫,每一个看似危险、耍酷的动作,也都能听到男孩子们的助威声。似乎印度人不是来看电影的,而只是为了能最近距离地看到他们喜欢的明星。
随着剧情的推进,当沙鲁克·汗出现悲伤、痛苦、挣扎的画面时,整个电影院里都能听到叹息的声音,不时还会有人发出哭泣的诉说,虽然听不懂在说什么,却能从情绪上感受影迷们的心碎。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坐在我旁边的竟是一个刚刚生过孩子的年轻母亲,她怀里抱着几个月大的婴儿也来看她心目中的明星,婴儿的吵闹声早已湮没在粉丝们的欢呼声中。这种疯狂,如果不置身其中,是很难体会到的。
印度十多亿的人口,观众基数庞大,使得影片可以通过薄利多销来带动电影业的发展。而那些经常出现在电影中的明星,除了曝光率高外,再外加整个国度浓厚的宗教氛围,久而久之人也就变成了神。
在孟买,无论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出租车上,都贴满了明星的画像。其间,我曾到当地一名叫甘吉的男孩家做客,他住在贫民窟里,虽然家徒四壁,但仍能看到墙上贴满了艳丽的明星海报。甘吉告诉我,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可以通过电影中得到,有时他会把自己想象成电影明星的角色。对他来说,不敢奢望能成为电影明星,只要能亲眼见到偶像一眼,就算心满意足了。
这些明星在享受着神坛般待遇的同时,其中不少人,也在借助他们的影响力,推动着这个国家的前进。因《摔跤吧!爸爸》而被中国人所熟知的阿米尔·汗,不仅是个明星,更是一名社会活动家,他曾出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形象大使,呼吁公众关注儿童营养不良问题,也曾在电视上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他所出演的电影,更是对社会问题探讨的延伸。
大概正是有了这样的明星,让影迷对于这样的“神”更多了一份亲近。为了可以近距离地感受这些明星的生活,聪明的当地人竟开设了宝莱坞观光旅行团,只要交上大约几百元人民幣团费就可以带你参观明星的家,以及宝莱坞电影或电视的摄影棚,但若想看到电影中经常出现的那些盛大歌舞场面,则要靠运气了。
与我同住一家旅馆的法国大学生保罗是一个印度迷,为了可以真正感受到印度电影的魅力,他参加了宝莱坞的招聘,成了一名临时的外国演员。
宝莱坞的电影里时常也会希望有一些西方人能够加入进来,以增加电影的国际范儿,而在孟买旅游的西方游客,自然成了他们最佳的招募对象。这既让旅行者有了更深入的文化体验,也让电影公司可以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聘请到不那么专业的外国“演员”。
保罗告诉我,他在电影中更多的是去充当路人甲乙丙丁,作为主人公的背景。虽然有时要等上一天才能拍完,不过这样的经历,显然不是钱多钱少可以衡量的。
在印度,除了有保罗热爱的宝莱坞外,在南印度还有托莱坞、考莱坞、莫莱坞和桑达坞四大电影生产基地——前段时间热映的《巴霍巴利王》便出自托莱坞。印度每年都能制作出上千部电影,所以印度人从来不担心没有好看的印度电影,只担心,他们喜欢的明星会不会出现在大银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