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性偏见
2019-05-23
4月25日,北京动物园,永远不需要减肥的大熊猫吃饱后,趴在架子上晒太阳。 (IC 图)
据说,才华横溢的苏轼老先生,是个大胖子。人们有如此判断,一方面因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不但冠名了东坡肉、东坡肘子这些高脂高热量食物,甚至连遭流放到蛮荒之地,他都能从当地食物中获得乐趣。另一个原因是他写的一些诗,比如说自己“七尺顽躯走世尘,十围便腹贮天真”。关于他的大肚子,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天,他吃完饭,闲来无事,摸着肚子问家人:你们说说,我这肚子里都有啥啊?有人说,一肚子才华;有人说,一肚子诗文;有人说,一肚子智慧……这些说的都对,但都不好。这时,他的小妾,来自杭州的王朝云说了一句:“一肚子不合时宜”。苏轼听完哈哈大笑说,朝云懂我。现在,喜欢苏东坡的人很多,却没人真愿意效仿他了,毕竟,我们满肚子都是焦虑,要追赶潮流,不合时宜是要被淘汰的。
有一天,我也东施效颦,摸着自己的肚子,让儿子说里面有什么。他说,都是肉。毕竟是小孩子,不懂事,还不知道“脂肪”这个词。世人皆厌恶脂肪,想尽各种办法要摆脱它。去健身房就是其中之一。杭州有位姓郑的男子,经常去健身房,还买了不少私教课。前几天,带他的那位教练希望他能再买点课。卖课,简直成了健身房里主要的社交活动。在陌生人齐聚的健身房,除了打算卖课给你的教练,没有人会给你一个笑脸。不过,郑先生不止想要笑脸,他还想请漂亮的女教练吃饭,对方拒绝了。他现在也拒绝了教练的卖课请求。结果,教练直接抢走他衣橱的钥匙,转身走了。已经锻炼了一个小时、浑身大汗淋漓的郑先生,缺少脂肪的保护,在等待教练回来的过程里,浑身发冷。好在,前台还有备用钥匙,才把他解救出来。
最容易忘恩负义的人类,获得温饱才百十年时间,转脸就把脂肪列为厌弃的对象。前两天,北京接连下雨,有天晚上我下班回家,从车里出来,离家还有一大段距离,我只好冒雨往前跑。我,一个没有带伞、穿着单薄、没有吃饭的男人,奔跑在雨夜无人的街头,遭受着冰雨的袭击。脂肪,成了我对抗残酷自然的唯一盟友。英国《经济学人》旗下一本生活方式类杂志《1843》最近刊登了一篇文章,提到了现代人减肥最热衷讨论的卡路里——也就是热量——其实一直以来就是错误的。食物中的卡路里含量,最早是1860年代美國一名农业营养学家通过非常粗糙的方式计算出来的。比如他计算志愿者的热量变化,是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封闭起来的小隔间里,隔间墙壁里装满水,通过测量水温的变化来计算志愿者吃饭后的热量变化。当然,他还有其他设计,但大都是这种看起来复杂实则一点也不精确的方法。而今天我们沿用的卡路里数据,就是当年的测算结果。比如,1克脂肪包含9卡路里热量。听起来是很科学的数据,实则一点也不准确。
更重要的是,人体是一个复杂且彼此差距很大的系统,靠着这原本就不准确的卡路里数据减肥,几乎不会起到什么作用。对卡路里理念的崇拜,不过是人类数据迷思的又一个例证罢了。这种对数据的偏执,在当下互联网时代更是常见。前些天,加州大学和多伦多大学的教授们公布了一项研究结论,他们发现,沉溺于网络社交媒体的我们,花钱变得越来越多,储蓄却越来越少。之前,人们常觉得这是当代年轻人生活没有太大压力,不懂得储蓄。但他们却认为,这是数据在搞鬼。通过社交媒体,我们每天能看到朋友不断消费,买咖啡、买游戏机、买包包、买车。长此以往,我们潜意识会逐渐相信,自己也可以这样做。于是,消费就像传染病一样,沿着社交网络传播。多伦多大学的一名教授说,人们会效仿社交圈里的其他人,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和那些人的社会经济状况类似。但事实上,我们只看到了朋友花钱,并不知道他们的储蓄状况。社交媒体给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可见性偏见”。我们以为所见即真实,事实显然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