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好的陪伴,为了“小别离”

2019-05-23黄莉娟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9年5期
关键词:陪伴宝宝孩子

黄莉娟

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有人说,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有人说,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陪伴。

很多父母记住了陪伴这一形式,却忽略了更重要的是陪伴的内容。

陪伴是什么?陪伴是上行下效,是父母身体力行影响孩子;陪伴是适当留白,给孩子心灵自由的空间;陪伴是信任尊重,让孩子有勇气、有力量独自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当我们说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陪伴时,别忘了孩子的真实心声——要陪伴,不要打扰;要陪伴,不要限制;要陪伴,不要唠叨。

本期四篇文章围绕高质量陪伴展开。读完这些文章你会发现,陪伴更像是一场浪漫的成全,该回应时回应,该放手时放手,父母真正看到孩子的存在。

皮克斯最新动画短片《包宝宝》斩获奥斯卡小金人,华裔导演石之予展现了一位爱子如命的老人为了阻挠包宝宝的独立,一口吞掉了包宝宝的故事。虽然故事以老人从梦中醒来的场景结束,但这种令人窒息的亲子关系,何尝不是以其他形式在许多家庭中上演呢?

某位原本前途光明的明星,其母亲不断干涉他的生活、工作和情感。母亲用密不透风的爱,编织了无形的牢笼将他囚禁,导致这位明星前途黯淡。

健康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有分寸感和距离感的;是彼此依偎,而不是相互依赖;是亲而不密,是爱而不恋。

在我的身边,一些年轻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却是另外一种模式。我见过太多陪着孩子玩耍,眼睛却一直盯着手机屏幕的父母。更见过不少旅途中不看风景,只顾着玩游戏的孩子。那種冷漠和疏远的亲子关系很难破冰,一旦有一方尝试靠近,就会像点燃炸药桶一样,引发呵斥甚至是争吵。

我们都是初次为人父母,每个孩子都是第一次来到人间。我们和孩子因血脉相承而结缘,都懵懵懂懂地开始,跌跌撞撞地成长,这漫长过程中,容不得懈怠和漫不经心,更容不得冷漠疏离。

孩子在长大,我们做父母的也别忘记成长。

从前,我过着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孩子上幼儿园之后,我决定开始一直憧憬的写作之路。以此为业之后,我常常因为忙着赶稿对孩子照顾不周,孩子却因此学会体谅并变得独立。

在写作领域,我是个新生的孩子,在这个领域成长过程中,我体会到一个孩子成长的不易,会包容孩子的各种花样犯错,会陪他面对接踵而至的挫折。在他不小心撞到南墙的时候,我会默默地站在他身后,送上一个鼓励的微笑。在微笑的背后,我也会思考另一个使我隐隐心痛的问题:什么时候该得体地分离?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不计回报的爱,更是一种有界限的爱;是一种有分寸的爱,更是一种有分离的爱。

有人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世上唯一以分离为目的的爱。我深以为然。

《包宝宝》中的老人最终从可怕的梦境中,学会了怎样与自己的孩子分离,这也是为人父母者看完这部动画片之后需要深思的。

有些父母,他们在孩子年幼时毫不吝啬地给予亲密的陪伴,又在孩子长大拥有自己的世界后,干净利落地转身退出。亲密陪伴和利落离开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两门功课。做父母,是一场关于胸怀和智慧的长期修行。

从亲密无间到分隔两地,从事事依赖到独立前行,过程虽然漫长,却依然会到来。这注定是我需要学会接受的一场“小别离”,也注定是孩子需要直面的一次人生挑战。孩子在懵懂中悄悄地积蓄着力量,而我也在心知肚明中做着准备。

最好的陪伴是什么?

最好的陪伴像空气,当孩子需要你时,你无处不在,给他生命最初的温暖、亲密和安全感;当他开始成长,你仿佛消失,给他自由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最好的陪伴,要有仓央嘉措的淡定和从容:孩子,你走或者不走,我都在这里,从未离开。

最好的陪伴是什么?一百多年前的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用豁达和奔放的诗句告诉我们: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编辑 王淑娟 623358414@qq.com

猜你喜欢

陪伴宝宝孩子
陪伴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可爱宝宝超级秀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