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废旧品的华丽逆袭苏苏

2019-05-23

家人 2019年4期
关键词:废品手工环境保护

废物利用,指收集本来要廢弃的材料,将其分解再制成新产品;或者是收集用过的产品.清洁、处理之后再将其用于自留或出售。一般回收的材料包括玻璃、纸、金属、电子电器产品等,这些材料根据来源被分为事业废弃物与一般废弃物。废物利用的支持者认为这样做可以减少垃圾的产量以及原料的消耗,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为了实现废物资源化,许多国家推行了。一系列鼓励利用废物的政策和措施,如建立专业化的废物交换和回收机构等,提高了废旧物综合利用的整体效益。

废物利用,在我国大有作为

废物的处理和利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利用粪便和垃圾堆肥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民们就兴建了厕所积肥。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发展进程的加快。“三废”排放量日益加大,公害事件成为了严重的环境问题。1972年,中国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综合利用,化害为利”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随后将其写入T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以法律手段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实际上早在建国以来,我国从民间到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废旧物资的综合利用。1995年底,全国县级以上经营再生资源的公司(或称废品公司)有2 800个;遍布城乡的回收网点育11.2万个.各种再生资源综合加工利用厂有1500多家,从业人员约73万。从1950年到1995年,共回收各种废旧物资价值约1775亿元;回收总量约为3.5亿吨,包括冶金、化工、轻工、手工业等各行业的再生原材料。如废钢铁约1.65亿吨、旧有色金属约487万吨、各类陈旧化工原料约1920万吨、废纸约6300万吨,还有大量可直接利用的旧物和身为无价之宝的历史文物。

综合利用的效益相当可观,仅从1981年到1995年由回收的废渣、废液中提炼出的有色金属就达8.65万吨,产值约100亿元;从含金、银、铂族金属的废弃电子元件中提炼出黄金约4800千克、白银约711吨、铂族金属约1990千克。

截至2016年底,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废电池十大废弃物回收总量约为2.56亿吨,同比增长3.7%;回收总值约5902.8亿元,同比增长14.7%。预计到2021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利用总量将达到3.25亿吨。复合增速5%。“十三五”期间,随着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再生资源行业将会延续前几年的景气度。据估算,再生资源回收价值将超过万亿元,复合增速逾10%。

变废为宝,已然成为一种潮流

巧妙利用身边的各种生活废品来满足自己的日常需要,是当前欧美发达国家最为时尚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低碳”生活方式被我们日渐接受,从而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我们学会了如何利用生活、工作、学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产物,并将其制作成漂亮、实用、低碳的DIY手工用品。

变废为宝是当前各大论坛和微信微博中最为流行的话题之一,大家纷纷在网络上搜索各种废品利用的手工教程,投身于废品的改造过程中来。以旧衣服的二次利用或者手工改造为例,通过教程介绍,普通人也可以把自己衣柜里早该被淘汰的旧衣物等制作成诸如地毯、杯垫、公仔、收纳盒等日常生活用品,在环保之余满足日常需要。

不光如此,国内外手工爱好者更是脑洞大开,纷纷以创意构思,以生活废品为原材料,制作出各种艺术品,令人惊叹。用过的餐具、看过的旧书杂志、写完的铅笔圆珠笔、喝完饮料后剩下的塑料瓶罐等,成为手工爱好者用于手工制作的新潮材料。这些生活废品经过二次利用,被重新派上了用场,成为了装饰品、实用品,更加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此外,这样的生活方式还掀起了整个社会的力量参与保护环境,让变废为宝成为潮流。

奇思妙想,让垃圾变为绿色艺术品

如今,垃圾分类的习惯已经渗透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学校会对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践培训.立足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请环保义工对师生们进行垃圾分类方法知识的培训。

仅凭学校一己之力,推动垃圾分类的进程可能没那么快。不过,若有了千千万万家庭的参与,那便由量变产生质变,会带动社会,积极影响更多人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我们要用更加新颖的想法,让孩子切实投身于实际的垃圾分类过程中来。而变废为宝就是其中的一个锦囊妙计。

在看了一些变废为宝的手工节目之后,我们会感到惊奇:原来平时丢弃的那些东西还有那么多用途,而我们对这些东西的利用远没有达到环保的目的。牛奶盒、饮料瓶、一次性餐具、纸箱……这些物品在使用后,会被我们立马扔进垃圾桶,这好像已经成了一个顺手的习惯。可是,这些曾被我们认为没用的东西或废品,在彩笔、剪刀、胶水、竹签、铁丝等工具的改造下,能够华丽变身,成为有价值的储物箱、好看的装饰品、有趣的玩具……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孩子将回收来的纸盒、旧玩具、塑料瓶等废旧品,做成卡通雕像、鲜花雕塑、绘画纸板等。这些绿色艺术品不仅外形精美,而且构思也十分巧妙。在“绿色、环保、创意”的氛围之下,通过旧物改造让废旧物品再次发挥其的价值,让孩子们对垃圾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有更直观和清晰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猜你喜欢

废品手工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动动手,废品变宝贝
父亲的废品
将互联网+废品拧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手工DIY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从捡废品中受到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