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脏弥漫性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一例

2019-05-23王红贺芸芸刘四斌

放射学实践 2019年5期
关键词:门脉低密度包块

王红,贺芸芸,刘四斌

图1 CT平扫示肝内弥漫分布的团块影和结节灶(箭)。 图2 CT增强扫描动脉期示病灶边缘呈明显不均匀环状强化(箭)。 图3 CT增强扫描门脉期示病灶持续强化(箭),强化区域扩大。 图4 CT增强扫描延迟期示病灶密度趋于均匀(箭),病灶中央可见低密度灶。 图5 镜下示肿瘤细胞呈片巢状排列,细胞大小轻度不一,未见核分裂,肿瘤内血管丰富(×400,HE)。

病例资料 患者,女,40岁,发现中上腹部包块半年余,近一个月自觉包块增大,遂就诊。专科检查:触及中上腹部包块,质硬,伴压痛,位于剑突下约3 cm,肋下1 cm,质硬,压痛;脾肋下未及;Murphy征阴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54.99 u/ml)和癌胚抗原(24.73 ng/mL)升高,余未见异常。CT检查:平扫示肝脏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的结节状稍低密度灶,密度不均,中央呈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图1);增强扫描动脉期示病灶边缘呈明显不均匀环状强化(图2),门脉期呈持续强化,强化区域扩大(图3),延迟期病灶密度趋于均匀,病灶大部与周围正常肝实质相比呈相对稍低或等密度,中央低密度区范围减小(图4)。肝脏穿刺病理诊断: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G2期)。免疫组化:CDX2弥漫阳性,CgA阳性,NSE弱阳性,Ki-67阳性率约3%,Hepatocyte阴性,Glypican-3阴性(图5)。

讨论 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1],发病率低,约5.25/10万[2];原发者罕见,多继发于胰腺、胃肠道或肺组织,相关文献报道截至2013年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不超过200例[3]。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CT强化方式不一,与病灶分化程度及其成分比例有关,当病灶内纤维成分比例明显高于血窦时,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仍呈持续强化,本例CT增强扫描符合该强化方式,呈明显延迟性持续性强化,推测该例纤维成分丰富;当病灶内纤维成分比例较低时,门脉期便可开始廓清[4],易误诊为肝癌。本例病灶呈弥漫性分布,但未侵犯血管,肝门区和腹膜后淋巴结不大,这也符合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征[5],可与肝癌相鉴别。本病主要需与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鉴别:①原发性肝癌。患者多有基础肝病和肝硬化病史,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多呈阳性,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6]。大多数原发性肝癌易侵犯血管,可合并门脉癌栓或动静脉瘘;②肝转移瘤。患者多有原发肿瘤病史,CT平扫肝内可见多发稍低密度结节灶,增强扫描呈不规则环状强化,典型者呈牛眼征。

当影像表现符合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无肝硬化背景,甲胎蛋白正常,并排除其他部位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情况下,应高度怀疑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确诊依赖于病理和免疫学检查,Syn、CDX2、CgA 和NSE均是特异性很高的神经内分泌标记物。

猜你喜欢

门脉低密度包块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导电橡胶组合物
门脉高压性胆病临床诊疗进展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基于ROC方法对门脉高压脾切后PVT早期预测的诊断研究
特利加压素联合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型上消化道出血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