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明舒井南金矿控矿条件及找矿标志分析

2019-05-23杨彦义高照勇豆小刚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3期
关键词:褐铁矿矿化金矿

杨彦义,高照勇,豆小刚

(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张掖矿产勘查院,甘肃 张掖 734012)

1 区域地质背景

工作区位于北山陆缘活动带南缘俞井子~柳园陆内裂谷带西段[1]。该裂谷带为金、铜、铅、锌、铁矿的多金属成矿集区带。区域主要褶皱、断裂及岩体受该裂谷带控制,呈近EW向、NE向、NW向展布,构成了区域基本构造骨架(图1)。

图1 明舒井地区构造纲要简图

区域主要出露地层为前长城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第四系。其中石炭统红柳园组上亚组地层分布最为广泛,呈NW向,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区域侵入岩可分为华力西期与印支期两期,以华力西期最为发育,多以中酸性岩脉、岩基产出。华力西晚期中酸性侵入岩发育地段,加之石英脉富集区块是该区域金、铜、铅等矿的产出地段。

2 勘查区地质特征

勘查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红柳园组(C1h)和下二叠统双堡塘组(P1sh),均为浅海一滨海相碎屑岩一火山岩建造。

图2 明舒井南勘查区地质简略图

主要岩性黑云片岩、玄武岩、流纹质凝灰岩、泥砂质板岩、变长石石英砂岩、生物碎屑灰岩透镜体,砾岩、含砾粗砂岩,细砂岩、酸性火山熔岩及大理岩透镜体、石英角斑岩、细碧玢岩夹流纹岩、安山质凝灰岩、玄武岩等(图2)。

区内构造主要为单斜和断裂构造,单斜构造总体呈NW—SE向展布,受区域黑垄帚状弧形断裂构造控制;断裂构造按走向大致分为近EW向和NW向两组,其中EW向断裂贯穿于石英砂岩、泥砂质板岩的层间构造蚀变带,主要由石英脉和蚀变岩组成,石英脉多呈细脉、网脉充填于构造带或岩石裂隙中,为主要含金构造,长约2km±,宽约0.5m~1.5m,倾向350°~45°,倾角50°~80°;NW向断裂发育于石炭统地层中且与地层斜交,对地层及层间断裂有一定错断,对金矿(化)体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区内侵入岩主要为辉长岩、玄武岩、石英闪长岩、流纹岩和钾长花岗岩等,局部见辉绿岩脉、花岗岩脉、花岗斑岩脉。其中钾长花岗岩、花岗岩脉与金矿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3 金矿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通过普查工作暂圈定了Ⅰ号、Ⅱ号两条金矿化带,分别位于灰绿色-黄褐色长石石英砂岩和灰黑~黄褐色泥砂质板岩层间断裂带内。在Ⅰ号矿化带中圈出2条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化)体,长40m~100m,真厚0.56m~0.58m,品位1.20×10-6~2.50×10-6,产状4° ~12°∠69° ~76°,在Ⅱ号矿化带圈出5条金矿(化)体,其中3条石英脉型金矿(化)体,矿(化)体长40m~80m,真厚0.76m~1.26m,品位1.34×10-6~1.60×10-6,产状3° ~40°∠70° ± ;1条蚀变岩金矿(化)体,长170m,真厚0.56m,金平均品位1.70×10-6,产状352°~17°∠66°~74°。1条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体,矿体长60m,真厚2.64m,金平均品位2.38×10-6,产状42°∠71°;矿化分布不均匀,连续性较差。

综上,两条矿化带通过地表工程验证可知各矿(化)体呈单脉~复脉状、不规则状,局部具有膨胀、分支现象普遍存在,矿化分布不均匀,连续性较差。

3.2 矿石特征

(1)矿石组成:矿石矿物主要为褐铁矿,少量黄铁矿、赤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绢云母、白云母和绿泥石等。近地表次生氧化程度较高,金属硫化物少见,褐铁矿化强,因此矿石自然类型为含金氧化矿石。

(2)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有它形不等粒结构,变余自形-半自形梨状结构,假象不等粒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包含结构等。

矿石构造主要为不规则浸染状构造、斑点状构造,细脉、网脉侵染状构造、块状构造。

(3)矿石类型:金矿的自然类型为石英脉型~蚀变岩型,主要与断裂破碎蚀变带中的石英脉、变质岩中的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强弱有关,说明铁矿化是金矿的载体。

3.3 金矿成因

明舒井南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石炭系下统柳园组上亚组火山-碎屑岩层间构造破碎蚀变岩及石英脉中。并受华力西晚期钾长花岗岩等酸性侵入岩热液、近EW向压性断裂、矿化蚀变共同改造的中低温热液破碎带蚀变岩+石英脉型。

4 控矿地质条件

4.1 地层的控矿

区内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下统红柳园组上亚组,走向呈近NW-SE向,为一套浅海~滨海相的碎屑岩~火山岩沉积建造。金矿就位于该地层中,说明Au元素在该地层中局部地段呈现高背景,且含量高于该区域地壳克拉克值。反映了金元素可能在地质构造等运动中发生活化、迁移、富集形成了金矿体。

4.2 构造的控矿

区内构造以近EW向华力西期黑垄帚状构造弧形断裂带为主,沿弧形断裂及次级构造带内或近侧中见Au、As、Mo、Pb、Zn、Ag等元素均表现为较高含量,而Au等在该弧形断裂构造活动中富集成矿。这充分显示了多元素异常受弧形断裂构造控制较为明显。

4.3 岩浆岩的控矿

区内岩浆岩以华力西晚期出露较广泛,多呈岩基产出,少量以岩株或岩枝产出,南部为酸性花岗岩组成的复式岩体,主要为石英闪长岩及钾长花岗岩,北部为次安山质玄武岩。

华力西晚期侵入岩在工区分布较广,与Au等矿化关系较为密切,控制着区内Au等矿的产出。同时也为区内各种矿产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热力来源,说明在本区寻找与岩体有关的Au等矿产的潜力较大。

5 找矿标志

5.1 地层岩性标志

柳园组上亚组火山-碎屑岩是区内金矿重要赋矿层位,变长石石英砂岩、泥砂质板岩及石英脉中的褐铁矿化,是该区找矿的主要标志。

5.2 构造标志

区域性近EW向断裂及次级构造为后期中酸性岩浆侵入及含矿热液上升的提供了通道和储存空间。

5.3 矿化蚀变标志

矿化蚀变主要为退色、硅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及碳酸盐化,呈断续带状分布。金矿化与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硅化和褐铁矿化较强的石英脉一般含金较高,可作为矿化直接找矿标志。

6 结语

该勘查区金矿属甘肃北山北带成矿带,产于下石炭统与中酸性火山岩及石英脉[2],受近EW向、NW向断裂构造控制,从仅有少量地表工作来看,该区金矿化不均匀,但Au品位总体在1.00×10-6以上,真厚在1.00m±,具一定金找矿潜力,其矿体规模、形态、脉幅待后续工作进一步查证。主要找矿标志为构造蚀变带、石英脉和地层岩性。

猜你喜欢

褐铁矿矿化金矿
矿化剂对硅酸盐水泥煅烧的促进作用
大麦虫对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矿化作用
基于复合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实验研究
中国十大金矿排名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Premier金矿公司简介
西岭金矿——中国最大单体金矿
安钢烧结机配加澳褐铁矿粉的生产实践
铁矾渣中有价金属的微生物矿化-浮选回收可能性和前景
我国褐铁矿浮选及其联合选别的现状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