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莲河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研究

2019-05-23刘亚恒曾亚鹏赵洪波

绿色科技 2019年8期
关键词:英山县白莲马尾松

刘亚恒,曾亚鹏,赵洪波

(1.湖北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2.湖北省英山县国有吴家山林场,湖北 英山 438700 3.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湖北 武汉 430223)

1 引言

湿地能够调节当地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并为生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1],被誉为“地球之肾”[2]。随着我国生态文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湿地的研究也越来越多[3~5]。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人类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保护好湿地公园内的物种多样性,也是保护好湿地公园内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的环境[6]。本文对白莲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多样性和主要植物群落进行研究,可为白莲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 研究区域概况

白莲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罗田县、浠水县、英山县三县交汇处,总面积66.53 km2,湿地面积为45.85 km2,是典型的湿地。东河发源于安徽省岳西县黄梅尖,西河发源于湖北省英山县云峰顶,于英山县两河口汇合,经浠水县兰溪镇注入长江。年均气温16.4 ℃,极端最高气温41.6 ℃,极端最低气温-14.6 ℃。平均降水量1308.89 mm,最大降水量2178 mm(1991年),最小年降水量619.1 mm(2006年)。白莲河水库总库容12.28亿m3,其中有效库容为4.17亿m3。

3 研究方法

植物群落的采取实地调查法,在调查范围内设置样点和样方。分别记录20个取样点,在每个取样点内按照植物群落调查方法随机调查样方。采用标准样方调查法,在各个采样点根据植被组成情况设置乔木10 m×10 m的样方,灌木为5 m×5 m的样方,草本为1 m×1 m的样方。记录样方中的植物种类、密度、盖度、高度。植物群落分类参照根据中国湿地植被编辑委员会编著的《中国湿地植被》分类体系。

4 调查结果

4.1 植物多样性

根据调查结果表明,白莲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植物多样性较高,共有维管束植物494种,隶属121科、343属。其中蕨类植物有10科,12属,19种;种子植物共有111科、331属、483种,包括裸子植物4科、7属、9种,被子植物107科、324属、475种。其中禾本科种类最多,为45种,占总种数的9.11%;其次为菊科35种,占总种数的7.09%,豆科30种,占总种数的6.07%。湿地公园内分布范围较广的物种为樟、马尾松、杉木、山茶、苍耳、牡荆、荩草、白茅等。

4.2 主要植物群落植物群落

根据对样地的调查总结,可以将样地的调查结果划分9个主要群系,樟树群系、马尾松群系、杉木群系、白茅群系、狭叶香蒲-喜旱莲子草群系、凤眼莲群系、茶菱+黄花狸藻群系、莲群系和微齿眼子菜+黑藻群系 (表1)。

4.2.1 樟树群落

湿地公园内樟树群系较多,盖度高达90%,主要伴生种马尾松、泡桐,偶有盐肤木;灌木层主要为山茶,盖度可达70%;草本主要为荩草、羊胡子草等。

4.2.2 马尾松群落

马尾松群落主要分布在各岛及山上。大多以纯马尾松林的形式出现,树高在7~20 m之间,盖度达80%。主要伴生种有樟、灌木层主要为山茶,盖度达60%;草本主要为荩草、狗牙根、小蓬草等。

4.2.3 杉木群系

杉木群落在湿地公园内道路两旁种植,生长良好,杉木盖度达60%,高3~5 m。主要伴生种为马尾松,盖度为40%,高度6~7 m;其他伴生种为山茶、盐肤木等。

表1 白莲河国家湿地公园主要群系

4.2.4 白茅群落

白茅在湿地公园分布较少,多在缓流或回水湾区域,盖度达90%,高达80~100 cm。主要伴生种为鬼针草、小蓬草、酸模等。

4.2.5 狭叶香蒲+喜旱莲子草群落

喜旱莲子草在湿地公园内分布较小,整个群落盖度达100%,喜旱莲子草盖度达70%,狭叶香蒲盖度达30%。

4.2.6 凤眼莲群落

凤眼莲群落在湿地公园内分布较小,分布范围为岛内池塘,盖度达90%,黄花狸藻盖度为10%,其他伴生种较少。

4.2.7 茶菱+黄花狸藻群落

茶菱群落生长在湿地公园内的池塘当中,盖度为60%,黄花狸藻盖度为30%。

4.2.8 莲群落

莲群落是湿地公园内的栽培群落,盖度为60%,高度为80~100 cm。主要的伴生种为母草、灯心草等。

4.2.9 微齿眼子菜+黑藻群落

该群落在湿地公园坝下分布,此处水深较浅,适合水生植物生长。微齿眼子菜盖度为50%,黑藻盖度为20%。

5 讨论

调查表明,白莲河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资源种类丰富,这可能与其面积较大、生境类型多样、水热条件良好、人工干扰较小有关。乔木层次分布范围较大的物种为樟、马尾松,其原因是樟更适应该区域环境,而马尾松作为先锋种被广泛种植。水生植物多分布在沿岸带、岛上的池塘或农田等小范围地区,这是因为是湿地公园内水深较深,水深波动大,不适宜水生植物生存。白莲河国家湿地公园植物群系组成较为单一。主要的植被类型为森林沼泽型,主要构成为樟树群系及马尾松群系,这与湿地公园范围内环境情况以及20世纪50年代毁林后植树造林活动有关。白莲河湿地公园内中多为针叶林,部分为针叶阔叶混交林,混交林林内灌木、草本种数较少,这是因为林内叶面积指数较大、光照较弱、蒸发量少、空气湿度较高、枯落物较多从而不利于灌木、草本生长。樟树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适生植物,比马尾松等旱生植物更适应当地环境,可能会演替为优势群落。因此,对自然演替现象明显的群落进行适当的人工干预,可以使该区域群落更快演替为地带性优势群落,保护湿地公园植物物种多样性[7,8]。同时,应加强相应的科学研究与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公众湿地保护意识,让公众参与到湿地保护工作来。

猜你喜欢

英山县白莲马尾松
马尾松造林技术要点与推广应用浅析
池上
游英山县马鞍寨
白莲
防疫满分
香樟树之恋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马尾松毛虫的发生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白莲
换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