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2019-05-22王文珍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电子技术中职

王文珍

摘 要:目前,中国正在加速发展新兴制造业,急需大量应用型电子技术人才。面对如此良好的市场机遇,中职生的就业状况却并不理想,这说明现行中职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有鉴于此,一些中职学校正在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发展学生的职业素养。文章就这一方面的问题展开探述,希望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是中职学校工学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包含许多抽象的概念、公式,信息量大,知识点多,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应当认真研究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1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操作,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一般分析方法与基础技能,为学生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定的基础。从教材的内容编排上看,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晶体二极管的特性、结构与分类、电路及工作原理、集成运算放大器、逻辑门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许多知识点,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还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职业规范,学会用专业方法、专业技能解决电子技术专业中的实际问题[1]。

2 当前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理论基础不扎实

中职生大多是中考的落榜生,他们普遍缺乏学习意志,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就谈不上学习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理论性强,内容抽象,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很难理解、消化教材内容,也就不可能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导致他们在上岗后无法胜任实际工作(企业往往需要对他们进行再次培训),这就妨碍了学生顺利就业。目前,我国智能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迅速,劳动力密集型模式正在被技术密集型模式取代,珠三角、长三角制造业用工缺口已经出现结构性矛盾,高端技术人才缺口预计将达到2 200万;而许多中职生却无法填补这巨大的人才缺口,这从反面折射出当前中职电子技术教学质量不高,效率不彰[2]。

2.2 学生缺乏实践技能

虽然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工厂(数百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社会上始终存在着轻视蓝领工人,崇尚白领的“职业歧视”。中职教学长期没有受到社会重视,中职学校长年缺乏教学经费,难以为电子技术教学购置大量的实训设备;教师只好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单向灌输,教学方式单一,也就难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谈不上让学生学以致用。

2.3 教材老化

电子技术行业每天都在取得新的进步,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推陈出新,而目前中职电子技术教材老化严重,无法跟上本行业的最新进展,学生毕业很难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

3 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具体到职业教育中,指的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教学进行一体化结合,突破以往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以形成集中的教学环节,提高职业教学质量。这一教学方法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让师生在教—学—做中,全程构建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理实一体化教学起源于西德。1950年代,被二战摧毁的西德沦为一片废墟,数百万失业者缺乏基本技能与知识,就业无门。面对如此绝境,西德政府依靠双元学徒制,大力发展理实一体化职业教育,成功地将失业大军在短时间内培养成高素质技术工人队伍,促进了经济腾飞。西德的成功,使得美国学者认真研究理实一体化职业教育。他们进一步推出了CBE职业教育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内容,着重培养学生未来的个人工作岗位能力与自我反思能力。CBE模式获得了更大的成功,为美国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3]。

4 中职电子技术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4.1 设计教学思路

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首先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未来在工作岗位上的实践技能为中心,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营造教学环境,并改革考核方式。教师应深入电子技术行业中的先进企业进行认真调研,与企业的一线蓝领工人、技术骨干、管理人员深入交流,了解各工种、各专业所需的具体知识与技能,然后以此作为教学目标。

4.2 设置教材内容

现有的“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材在编排上存在着不合理之处。为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师必须敢于突破教材,重新设置教材内容。在设置内容时,教师应当以解决电子技术企业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尽量选择学生易于理解、掌握的知识点。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重直观性(中职生的思维在相当程度上仍然停留于形象思维的层次上,图文并茂的直观性内容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在编排知识点时,教师要注意难易适中、循序渐进,上下衔接,并尽可能将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电子技术产业的新知识、新技能融入项目的实例中,增强教材的趣味性与实用价值[4]。

4.3 创造教学环境

创造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硬件条件与软件条件同样不可或缺。在硬件方面,学校需要设置专门的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室,在教室内,每个工位都必须配置实训台、万用表、示波器、万能实验板、电烙铁、连接导线等必要设备,还要为教师配备多媒体教具,方便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演示法,通过多媒体演示,可以使学生获得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4.4 开展实训教学

以逻辑门电路为例,教师首先播放一小段悦耳的音乐,一分钟后停止,然后向学生说明“按动按钮”构成条件,“播放音乐”成为结果,二者之间在电路上存在着逻辑关系。然后,教师向学生进行逻辑门电路演示(教师可在事前准备两个开关、一个灯泡,再向学生演示开关串联点亮/关闭灯泡),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思考灯泡开/关的逻辑条件,逐步熟悉与非门(先与后非)或非门(先或后非)、异或门(先异后或)的概念。

之后,教师应根据先进生与后进生搭配、男女生搭配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实训操作。在学生操作过程中,第一步,要让学生仔细观察逻辑门电路实物图与原理图,认真识别电子元器件,弄懂各個元器件符号的含义与它们之间的电路关系。第二步,让每一个小组焊接二极管,组成与门电路,再向与门电路两个输入端输入不同的电压,并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端电压,记录实验数据。第三步,让每一个小组焊接、组成或门电路,输入并测量电压、记录数据。第四步,让每一个小组焊接、组成非门电路,输入并测量电压,记录数据。在学生实训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先进生主动帮助后进生,而不应越俎代庖。

4.5 评价理实一体化教学

评价理实一体化教学,重在考核学生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否增强,而不必硬性考察每个学生是否把统一的标准答案死记硬背了下来[5]。

5 结语

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中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升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效率,并为电子技术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教学模式值得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谢莉莉.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理实一体化模式的构建[J].才智,2018(30):87.

[2]许为芹.新课改下理实一体化的中职电工电子教学初探[J].中国新通信,2018(8):200.

[3]宋妍.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8):290.

[4]彭佩烘.关于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理实一体化的运用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6):17-18.

[5]唐素玲.关于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理实一体化的运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6(23):145-146.

猜你喜欢

理实一体化电子技术中职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运用
基于电子化发展下的医疗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新要求探讨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