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EDA技术应用”课程中的教学探索

2019-05-22顾泽慧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智能手机

顾泽慧

摘 要:文章探讨利用雨课堂在“EDA技术应用”课程中实施混合式教学的缘起和优势,并利用雨课堂对该课程从教学资源、教学进程、教学评价体系3个方面进行混合教学探索。

关键词: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智能手机

1 问题的提出

“EDA技术应用”是通过软件编程来设计硬件电路的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既要学习硬件描述语言的理论知识以及编程的相关算法,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数字硬件电路基础,整个设计过程也是先软件设计,再硬件电路测试,软硬结合,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要具备一定的项目分析能力和硬件电路测试能力。以往的课程教学往往侧重硬件描述语言的一些语句、语法的掌握,而让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较少,最终教学只是落在了纸上谈兵,而忽视了这门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目前该课程的教学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1)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项目化分析能力以及在分析基础上把项目需求转化为数字电路描述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生有大量的动手实践机会,但是这些能力首先又要建立在对硬件电路描述语言以及相关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所以对于只有56个学时的课堂,仅仅满足语言语法的讲授,如何在有限学时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是我们思考的出发点。

(2)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讲完了学生照着老师的做,学生照着老师做出来了就意味着教和学的结束。教师占主导地位,导致教师负担重,学生被动学,缺乏学习的自主性,也就少了创新性和拓展性。

(3)作为高职的学生已经是完全的人手一部甚至两部手机,很多学生迷失在手机的各种娱乐社交软件中不能自拔,甚至已经发展到对手机深深的心理依赖,一时不见,没有一机在手便没着没落,失魂落魄。当前该课程的课堂教学采取手机上交,但是很多学生拒不上交,即使上交,有些学生用旧手机或者模型上交或者说没带手机,等等诸如此类,这些都给任课教师带来极大困扰。

2 混合式教学模式理念的引入和分析

混合式教学并不是一种全新教学方法和理论,广义讲,混合式教学是指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混合式教学强调的是在恰当的时间应用合适的技术达到最好的教学目标,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满意度,构建出一种既能够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进行知识构建的全新学习方式。

3 选择雨课堂实施混合教学的原因

鉴于课程教学课时不足,传统课堂教学教师主导有余,学生自主学习不足的现状,以及高职学生课堂手机使用不能自控,老师不能把控的现状,教师逐渐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建立手机微信群,QQ群发布相关的教学资源,还有笔者学校引进的泛雅超星学习平台,但是这些平台就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高效地将课堂教学与线上学习融合。

雨课堂是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教师可以选择搭配各种功能,使课前—课上—课后有机联系。与其他网络教学相比,雨课堂的优势在于能够进行实时信息推送和师生互动,拉近了师生距离,并能够对完整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2]。

(1)雨课堂功能全面。教师通过微信创建虚拟课堂,可以在课前、课上和课后每一环节开展互动学习;支持课前异步学习和课上教师的同步教学;教学过程全纪录便于教师进行教学效果的统计和分析。

(2)雨课堂使用便捷,教师和学生无需多学直接上手。

(3)雨课堂趣味性强,上课气氛活跃,随机点名,答对问题的红包等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实时测验既比速度又比准确性提高课堂效率。

(4)雨课堂是零成本教学工具,无需另外付费。

4 基于雨课堂“EDA技术应用”课程混合教学分析

解决课程中现有教学存在的问题,混合教学模式是策略,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雨课堂这个工具平台来达到有效的混合教学,需要从教学资源、教学进程、教学评价体系3个方面着手分析本门课程特征[3-5]。

4.1 混合教学资源设计

研究“EDA技术应用”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并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梳理知识点,结合移动学习和传统学习的特点打破章节界限,将逻辑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学习资源的整合;对多媒体教室的传统课堂教学环境和基于4G移动手机的移动学习环境进行分析,分析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知识点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知识点,并根据以学生为主的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数量设置课前、课上学时。

4.2 混合教學进程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

与布鲁姆认知目标体系的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相对应,将“EDA技术应用”课程分解如表1所示。

(2)针对学生作为合作者和探究者的角色,设计基于微信+PPT的“雨课堂”移动学习工具的学习活动设计(见图1)。

4.3 混合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通过分析学生学习过程数据,如出勤情况,上课活跃度、作业提交情况、作业质量等构建包括学生学习参与度与最终期末成绩相混合作为最终学习成绩的混合式、多元化评价体系。

5 结语

把雨课堂引入“EDA技术应用”课程教学中,可以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实现以“做”为主线的教学实施。课前利用雨课堂推送教学PPT和理论知识的教学视频,让学生知道课上要做什么,以及提前学习并掌握项目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从而为课上的做学争取更多的实践时间。课上利用在线点名、实时测试、发红包等手段有效刺激和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疏解学生依赖手机的心里渴求[6]。课后学生完成雨课堂的在线作业,撰写项目总结报告,梳理整个项目的设计方法,强化项目全盘化设计概念,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过初步实践,从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学生认可度两个方面与传统教学进行对比显示,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EDA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晓英,王晓兰,曾贤强.雨课堂对《模拟电子技术》混合式教学的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2):82-84.

[2]曾晓晶,樊斌.“雨课堂”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7(1):14-17.

[3]肖琳.“雨课堂”模式下《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实践[J].高教学刊,2018(21):118-121.

[4]王爱玲.试论有效课堂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52-55.

[5]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5):26-32.

[6]秦桂英,马海峰.基于MOOC的高职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2016(3):54-57.

猜你喜欢

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智能手机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