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教育有效策略的探索
2019-05-22张杰
摘要:德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高中德育教育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是个体思想道德修养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德育养成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因而愈加明显。通过有效载体,利用有效资源,采取有效方法,制定有效策略时候高中德育教育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学校教育、学科教育、教师教育”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和探究,寻求有效的方法和内容,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良性发展和稳步提高。
关键词:高中德育 教育策略 教学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在讲话中,习总书记强调我国教育事业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且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要求 ——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高中作为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衔接阶段,其所发挥的教育作用和价值毋庸赘言,德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首要条件,其在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性自然也非常明确,如何有效的进行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和相关方面进行积极的探讨和尝试。从培养主体的角度分析,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循序渐进,逐步深入,重重递进的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一、构建特色的校本德育课程
从某种角度分析,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缓慢、扎实的工作,这项工作“急不得、错不得、少不得”。基于这样的逻辑起点,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载体,需要有意识的进行特色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通过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条主线逐步完成德育教育活动。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需要学校相关人员坚持不懈,积极探索,主动尝试,积累经验。
(一)选择具有实效性的教学资源
对于教学资源和教育方法的论述中,有“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这样的理念,事实上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德育教育资源和方法确实各不相同。不同地域的德育教育资源千差万别,但是都有可以发掘提炼的主题。比如,在陕北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就完全可以发掘“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相关主题的特色教育活动;西南地区的学校则可以将“出师表”作为责任感教育主题的良好载体,拓展相关资源和活动;东北地区的学校则可以将“杨靖宇”“赵尚志”“佟麟阁”“赵一曼”等抗战英烈所代表的“爱国主义,奉献精神”转化为德育教育的亮点和特色等等。这些教学资源对于当地的学生而言,具有“直观性、真实性、便捷性、渗透性”的特点,能够较好的“加强学生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自豪感”成为学生主动了解和直接学习的内容。
对于部分学校而言,名人效应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德育价值,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比如,国内的许多地区都有诸如“逸夫楼”“田家炳楼”以及其他名人名家冠名的教学设备设施,这些教学“硬件”之中都蕴含着德育教育的精髓内涵。高中德育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不是一成不變的条框,也不是必须完全按部就班的步骤,它允许学校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进行相应的变革和调整。每一个高中都有自己可以发掘利用的德育教育资源,关键在于相关人员是否能够切实选择适宜的主题和有效的方法。
(二)营造具有感染力的德育环境
如果说选择适宜的德育教育主题是构建特色校本德育课程的前提和基础,那么营造具有感染力的德育环境则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上层建筑”。从某种角度分析,每一所高中的德育教育活动都需要全体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它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活动,而是一种生活和学习状态。积极营造有感染力的德育环境,通过环境来影响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方法和策略。以往,部分高中喜欢用张贴“名人图像”树立“名家塑像”等方式来进行德育环境的营造活动,这种方式不能说没有用途,但是却容易出现“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相反结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则需要学校进行转变和调整。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随机更换榜样人物的方式来进行德育宣传活动。负责德育工作的人员,在学校的显著位置不定期的进行名人名家的形象更换活动,而更换的原因和理由则需要详细说明。这种“以动制静”的方式,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新颖刺激,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和发现,了解新更换的德育内容,引发思考和行为改变。利用好奇心,激发兴趣,主动发现学习是这种方法的核心要素。
其次,学校可以将优秀学生作为营造德育环境的有效载体。每一个学生的身上都蕴含一定的教育价值和榜样示范作用。学校应当从不同角度将学生身上蕴含的教育价值展示给更多的同伴。这种教育价值并不局限于“学业成绩”,还应当包括各种其他优秀的素养。比如“吃苦耐劳的榜样”“乐于助人的代表”“体育特长的突出人员”“倡导集体主义的干部”“社会公益的志愿者”“爱国爱校的先进分子”“孝顺父母的杰出学生”等等,这些都可以是德育教育的良好宣传对象,也是营造学校德育环境的绝佳资源。所谓“德育之道,变化万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特色校本德育课程并不难构建,关键在于学校相关人员是否寻找到适宜的突破口和良好的资源与载体。
二、组织灵活的学科教学活动
高中德育教育需要明确而系统的载体,从学科的角度分析,思想政治课是高中德育的主渠道。相对于校本课程而言,学会计教学活动具有“系统性、概括性、完整性、持续性”等多元特点。利用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利用不同类型的学科活动组织德育教育工作,是学科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概况而言,教师可以从两种类型的学科活动,来完成德育教育工作。
(一)学科基础理论课程
狭义的讲,学科基础理论课程实际上就是通常的课堂讲授活动,主要形式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通过双边互动的形式,完成教学相长的学习活动过程。这种课程作为长期实行的传统课程,从形式上讲,并没有什么新意,利用这种课程形式完成德育教育的创新之处在于引入“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核心概念、知识、目标的渗透与讲解。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并不喜欢每天被教师“耳提面命”的进行“说服教育”,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往往会出现“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被动情况。相信学生,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是进行德育教育活动的重要保证。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只需将作为核心的内容和理念传授给学生,然后由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和学习,彼此间开展交流讨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再由教师出面引导解答,则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答则思”的目标。利用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从本质上讲,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实践应用,而不是理论说教。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则应当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每一个学生都是未来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需要走出“象牙塔”,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去,只有这样的锻炼和实践活动才能够培养真正的合格人才。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进行行为活动的培训和锻炼,是一条必由之路。每个学期,教师可以组织一定学时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诸如“公益活动”“道德宣传”“社会实践”“读书心得”“主题辩论”更各种形式的活动,实现“学以致用,用以致学”的目的。真正实现学生的“理论学习”和“行为规范”相匹配,均衡发展。
三、培养优秀的班主任教师队伍
班主任老师在高中生的思想和行为方面的引导作用全面、持久而深入,培养优秀的班主任教师队伍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基本保障。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标准都提出了这样的根本要求,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人员之一,非常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举止特征,而且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可以对学生产生非常直接而深刻的影响,这种榜样示范作用正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班主任的作用如此明显,选择和培养班主任的工作则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基础和前提。首先,挑选德才兼备的人员担任班主任,学校应当制定详细而具有操作性的班主任考核标准,并给予一定的照顾政策,管理优秀人才向班主任岗位流动。其次,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正人先正己,教学先自学。每位班主任都应当定期接受相应的主题培训教育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水平,真正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四、结语
从某种角度分析,高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实际上依赖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三个方面,而教育者又是实现三者教育合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德育工作的根本前提。
参考文献:
[1]杨海祥.浅析高中班主任德育策略[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7,(03).
[2]傅琳凯.关于德育实效内涵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3]袁彬.影响学校德育实效性因素初探[J].科技信息,2008,(33).
[4]朱祥勇.以课程建设为载体 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A].中国名校卷(四川卷)[C],2013.
(作者简介:张杰,学历:大学本科,职务:德育主任,作者单位:深圳市美中学校,研究方向: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