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2019-05-22邓如倩
摘要:信息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金融企业的发展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加强对绿色金融的认识,使用绿色集资方式管理金融信息。基于此,本文以绿色金融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别从绿色金融管理体系、信息回收、管理办法与重视程度等方面详细阐述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有效措施。
关键词:绿色金融 发展机遇 解决对策
企业应用绿色金融可以实现长远发展,但是绿色金融无论是体系还是制定都存在弊端,绿色金融在我国推广的时间比较短,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我国绿色金融管理体系知识储备不足,金融从业人员对绿色金融的认识不深刻,守旧观念依然存在,面对绿色金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想要实现新经济时代金融的飞跃,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和解决。
一、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一)面临的机遇
分析我国绿色金融面临的机遇,具体如下:(1)金融市场给绿色金融带来的机遇,经济发展使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主流发展趋势,国外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中国金融市场面临着发展机遇;(2)贸易结构发生改变,国内产品销往国外,受到其他国家的一致好评,产品扩展到各个地域,这样发展下去我国跨国企业将会进行更加频繁的商业贸易活动,绿色金融的出现使企业做出战略调整,根据自身特点将金融管理与财政管理措施进行完善。国内外进行贸易的时候会涉及到货币汇率转换问题,绿色金融银行货币流通更加便利,有利于推动跨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3)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国外企业对我国受保护部门与资本造成影响,特别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深受这方面的影響,金融企业与贸易产业链获得收益,影响着国内商业资本流动规模,如果企业缺乏绿色金融管理体系,企业将会受到负面影响,因此,企业为了得到更多竞争优势,不断进行内部改造,发展绿色金融机制,提高竞争实力[1]。
(二)当下的挑战
金融体系的完整性面临挑战,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有的企业没有完整且独立的投资决策,导致金融管理人员在工作时有意或者无意的泄露投资决策信息,部分企业决策者在进行战略决策的时候只从眼前利益出发,关注企业管理与社会影响因素,忽视了绿色金融给自身带来的影响,导致体系无法深入到企业管理中。金融管理人员方面,很多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养不够高,对绿色金融的了解不够深刻,知识水平受到限制,他们了解绿色金融理论知识,却不知道如何将其应用于实践,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没有对金融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人才水平差距较大,限制了绿色金融的发展,影响企业发展。
绿色金融发展跟不上市场节奏变化,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金融企业依旧关注大规模生产活动,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没有关注绿色金融与产业运行细节,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对绿色金融管理人员的需求在提升,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绿色证券信息,还要了解当前信贷情况,时刻关注金融市场动态。如果企业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决策,绿色金融发展机制也会被限制,长时间无法得到变化,与绿色金融相关联的企业缺乏技术与经验,观念传统,不利于绿色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绿色金融从事者面临挑战,从业人员素质问题,对于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得心应手,绿色金融项目不再依靠传统的计算方法,电子设备等高科技技术可以为绿色金融提供帮助,但是从业人员不了解计算机技术,无法将其与绿色金融结合在一起,导致信息出现泄漏和遗失的问题。绿色金融管理者遇到高水平绿色金融管理项目的时候没有明确的思路,使用绿色金融网络时不知如何下手,虽然很多企业对相关人员展开培训,但是人们依旧是只了解绿色金融表面内容,无法将其深入到实际项目中[2]。
二、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面对机遇与挑战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绿色金融管理体系
对于企业来说,想要提高自身竞争实力,是离不开金融管理体系的,绿色金融的发展让企业意识到绿色金融管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企业在进行绿色金融体系完善的同时,还要懂得创新体系,根据企业自身经营与发展的特点探究体系创新之路。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绿色金融管理知识都是借鉴国外企业,人们将国外经验知识直接搬运而来,照搬照抄,没有结合自身金融管理体系事情,缺乏创新思维,导致效果不理想,管理人员使用技术却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最终也只是面临失败。我国缺乏绿色金融管理人才,中西文化交流时存在偏差,知识理论引入的时候做不到全面,导致金融管理人员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时候受到阻碍,企业引入了最新的绿色金融信息,但是财务管理人员依旧采用原有的工作方式,没有做到实践应用,影响了绿色金融体系健全。
为了完善绿色金融管理体系,建议建立统一的监管机制,可以由发改委同意建立行业分类标准体系,突出绿色产业的存在,明确绿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区别,由人民银行统一建立绿色金融产品分类标准体系和绿色金融第三方认证机构准入标准与认证标准体系,银保监会建立统一的绿色金融统计标准体系,中国证监会建立统一的基于ESG的信息披露标准体系。此外,建议制定绿色产业与项目目录,在现有文件要求的基础上,制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产业目录,对债券、股票、信贷和保险适用性指引,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在绿色产业与项目目录中提出绿色金融项目范围以及支持重点。建议进一步完善第三方评估认证标准,编制公开且透明的绿色评估认证大纲,明确绿色评估认证机构的评估认证方法与正确程序[3]。
(二)绿色金融信息回收
要求金融管理人员在进行绿色金融信息回收的时候,对已经废弃的信息也进行回收,防止企业内部受到信息泄露的侵害,也让绿色金融管理人员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与教训,寻找自身工作的缺漏,积极改正错误,提高工作效率。绿色金融机制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信息回收的重视度,避免信息回收时出现问题。中再融作为互联网金融平台,其独特之处在于资产项目特色化,锁定再生资源细分行业,有效将协会、龙头企业以及细分品类上下游企业等资源整合,结合行业价格走势、企业数据,产业链进行企业授信,同时对接社会闲散资金,实现循环经济。中再融启动金融扶持计划,在再生资源行业每个细分领域打造样板案例,长期跟踪服务样板企业,系统性解决企业融资难题,联合中民国信、招商证券、国开证券共同发起成立绿色金融服务中心,通过与政府、国企、专业团队及金融同业开展战略合作,实现社会资源高效配置,打造再生资源行业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解决行业融资难题。
(三)提高重视程度
企业在生产与经营中,内部信息共享需要依赖绿色金融体系,管理者重视绿色金融管理体系的作用,但是实际应用时缺乏操作经验,对绿色金融项目了解不深,部门工作人员只能从表面进行运作。中型企业缺乏绿色金融管理人才,招聘的工作人员不够专业,绿色金融管理人员可以对日常业务进行信息处理,但是无法将绿色金融信息应用于企业决策,降低了绿色金融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影响企业经济利益。因此,企业领导者必须重视绿色金融的实践,为绿色金融管理体系制定相应评价标准,健全绿色金融机制,让企业在市场中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在波兰卡托维兹2018联合国气候變化大会(Cop24)期间发布了《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进展报告2018》,表示绿色金融是推动中国生态文明改革的重要抓手,对金融体系的影响正在不断深化,并朝着主流化趋势发展,2018年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在影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的进程,绿色金融被写入十九大报告,“顶层设计”覆盖了多部门,地方试点展开绿色金融服务创新,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及相关配套制度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产生,国内国际之间的合作有秩序开展。商业银行参与绿色信贷工作积极性提高,监管评价方法更加健全,各金融机构展开绿色信贷业务的激励政策在不断完善,截止2018年7月底,我国绿色信贷余额超过了九万亿元人民币。国内绿色债券一级市场在扩容,债券走出去和引进来推动了绿色金融的双向发展,债券种类越来越丰富,提高市场创新能力。数据显示,2018年绿色基金设立178只,各地绿色基金创新产品不断涌现,配套政策和制度法规逐步完善,与此同时,绿色金融对推动PPP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稳步加大。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想要推动绿色金融产业发展,企业就要完善与创新绿色金融体系,实践新的管理理念,对于金融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及时解决,并通过经验积累参与项目操作,创造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绿色金融体系,金融管理部门与工作人员正确认识绿色金融的发展理念,正确对待各个项目,提高自身发展价值。
参考文献:
[1]任康钰,张晨希.培育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国际领导力的机制探讨[J].西部论坛,2019,(01).
[2]宋来柱.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02):108-109.
[3]杨帆,邵超峰,鞠美庭.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分析[J].生态经济,2015,(11):85-87+113.
(作者简介:邓如倩,东莞市第一中学高一四班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