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
2019-05-22
中央文学研究所即现在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的前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唯一一所培养作家的学校。李蔚超的论文以鲁迅文学院的院史档案为依据,通过对草创时期的中央文学研究所筹建过程中多方因素角力过程的呈示和分析,认为这既是社会主义文学教育的一次试验,也是一次试错。文章分析绵密周到,可谓用心之作。王泉根的论文从三个方面对“十七年”儿童文学演进过程进行了整体考察,作者深耕儿童文学多年,论述也有自己的特色。两篇论文通过对相关文学体制和制度创立的追溯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文学类型的发展,拓展了共和国文学七十年研究的视野。
研究作家身份和创作的转变历来是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话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老舍、赵树理、沈从文等一批作家都面临转型问题。宋伟杰、林培源、李斌的论文都与此问题有关。他们的研究史论结合,有理有据,值得关注。贾平凹和鲁敏则是在共和国历史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袁红涛和樊迎春或引入“地方社会空间”的角度,或着力于作家在人间烟火背后的寓言书写,角度新颖,分析恰切。
“鲁迅研究”一栏中,龙永干的文章注意到了《阿Q正传》报纸连载的特性,并从中发现了小说叙事框架和肌理富有意味的调整和变化,以及因此使得《阿Q正传》由“国民性批判”文本成为了民族生存的寓言。文章结合史料,条分缕析,有相当的说服力。陈红旗的论文则将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历史化,探讨其背后折射出来的政治“幽灵”现象,颇具理论意义。
张爱玲研究颇为热门,要想出新并非易事,袁少冲的论文通过文本细读,在张爱玲和《倾城之恋》的主人公之间隐微的联系中,分析张爱玲本人的自我追寻和自我困囿,并且也能在“张爱玲热”中保持一份清醒,实属难得。林幸谦则从档案学的视角解读张爱玲书信与《小团圆》的身体书写,相关分析也足资参考。
本期“书评”栏目中黄平对许子东《许子东现代文学课》的评价客观公允。“史料研究”栏目中,各位作者也都有新的发现,文章扎实可靠,对相关作家的研究也会有所助力和参考。限于篇幅不一一具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