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正式制度、中心化国家构建与现代中亚政治的形成*

2019-05-22

俄罗斯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部族乌兹别克斯坦中亚

孙 超

非正式制度、中心化国家构建与现代中亚政治的形成*

孙 超**

独立伊始,中亚就面临着构建现代国家的重要任务。西方主流学界创造了中亚研究的核心概念体系与命题,强调中亚政治分析的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二分法,夸大非正式制度的重要性,甚至将新庇护主义模式作为解释中亚政治演进的核心内容,忽视中亚国家在国家建设中制度建设与制度互融的成就。制度构建不仅是中亚政治的核心内容,也是中亚政治现代化的关键。通过不断发明和建立新制度,同时将非正式制度权力网络融入正式制度,这些是中亚现代国家建设的核心内容。一些中亚国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心化国家(centralized states)发展模式:减少地方主义、族群矛盾以及部族政治给现代国家建设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吸纳地方政治精英以增强国家能力,发展象征符号来凝聚共识,构建国家意识形态以重建合法性。中亚政治突破了制度正式/非正式二元逻辑,正在形成现代中亚政治。

中亚政治 中亚非正式制度 中亚中心化国家 中亚权力网络

一、导言

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中亚五国政治转型历时近30年,其政治发展备受瞩目。在逐渐抛弃苏联时代治理体系的同时,中亚各国需直面第三波民主化的世界政治浪潮。对中亚体制变化甚为关注的西方政治学家,急切希望看到一度“消极”的民众组织起来,为争取自由民主积极努力。他们认为,中亚各国只有通过社会与政治动员才能加速摆脱苏联政治遗产,朝民主制跃进。尽管国际主流学术界对中亚政治转型甚为关心,但鲜有对中亚政治转型进行正面评价。中亚各国独立初期,就有学者指出,中亚“轻松”获得独立,导致各国不会彻底推翻旧制度,也缺乏进行民主化和经济改革的动力。[1]各国发展一时难以摆脱苏联政治遗产带来的思维和行为惯性。[2]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警告美国战略界对中亚政治发展不能有乐观的期待,原因在于,迅速增长的穆斯林人口和极端宗教思想的传播,导致中亚在全球政治觉醒的时代,面临更大的暴力冲突和政治动荡。[3]凯罗塞斯(Thomas Carothers)认为,中亚进入了“灰色地带”,既非完全权威,也非货真价实的民主。[4]这些维度代表了长期观察中亚的西方政治学者情感倾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过,可能会令这些观察家们诧异的是,尽管中亚各国面临诸般社会和经济问题,但多数中亚国家依然建立起强总统制政体,政治强人们牢牢控制着权力。自2000年以来,与其他后苏联空间的次地区相比,中亚政治呈现出令人惊叹的稳定性。[5]

中亚国家的政治转型,演绎了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政治去中心化到如今政治集权的有趣故事。[6]独立初期的国家治理困境并没有削弱统治阶层的权力控制,也没有带来大规模的社会抗争和政治分裂。由此中亚政治转型研究产生了新的方向,对中亚民主转型的研究逐渐转向对中亚政治变迁动力和政治前景的探讨。学界普遍批评中亚的政治转型,认为中亚内部的非制度因素——传统的部族政治、地方主义和权力网络等会给中亚政治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7]与此同时,受国际环境、阿富汗局势和大国博弈的影响,威胁中亚政权的内外因素容易相互缠绕、相互影响,威胁体制安全。[8]“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哈里发战士”、“圣战派萨拉菲”等恐怖组织以及“伊斯兰国”战斗人员回流,严重威胁中亚安全局势,甚或影响中亚体制生存。[9]

面对威胁体制生存的急速发展的三股势力,中亚政治研究转向体制安全范畴实属必然。然而,学界对中亚政治安全的关注,相对弱化了对中亚政治转型内在逻辑的梳理,致使中亚政治研究呈现出安全研究占主导的局面。一方面,大国对中亚的关注提升,增加了其对中亚战略和局势的聚焦性关注,并采用不严谨的“概念”来推敲中亚政治变迁的逻辑,这方面以美国学界最为典型。“9·11”事件之后,美国介入中亚事务,致力于将中亚整合进西方的价值体系,塑造中亚的发展方向。[10]正因如此,美国中亚研究界需要塑造“危险话语”——通过片面或扭曲中亚国家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中的风险,建构出一种中亚地区危险重重、随时可能爆发各种危机的形象。[11]另一方面,中亚政治转型的不确定性,导致中亚政治的不稳定性增强。对中亚政治演进潜在风险的深度关注,成为中亚政治研究的核心。有学者发现,中亚政治安全是通过大量的表意政治(the politics of signification)技术——全民公投、去政治化战略以及政治空间的去族群化技术——实现的。[12]这种政治技术维持了中亚各国政治力量的动态平衡,但是表意政治技术中多维复杂的政治符号,也带来了新的政治风险,增加了现代国家建设的难度,对国家能力提升是巨大挑战。一些学者回避单纯的政治制度分析,使用“国家-社会”二分法,通过对公民社会的研究,意图展现国家政权强力维系“没有活力的中亚公民社会(Zombies)”如何引起社会对国家抗争,走向颜色革命。[13]在他们看来,之所以很多社会抗争没有胜利,主要是由于俄罗斯对中亚的权威护持。俄方通过各种手段,防止任何可能威胁中亚国家政权稳定的草根抗争。[14]

美国比较政治学界研究中亚政治的最高峰,是对中亚非正式制度体系的综合研究——即新庇护主义(neopatrimonialism)概念系统在中亚政治的创造性应用。新庇护主义是世袭主义在“后传统社会”的特定类型,即当代“世袭制”。[15]20世纪70年代埃森斯塔特(Shmuel Noah Eisenstadt)首次将该概念运用到对拉丁美洲、南亚和中东的政治分析中,并提出了新庇护主义的概念系统。[16]新庇护主义指的是一种非正式的庇护关系,庇护人使用国家资源换取受庇护者的政治忠诚。这种结构在国家结构和乡村治理中普遍存在,构成了一种政体类型。胡安·林茨(Juan Linz)和斯泰潘(Alfred Stepan)为研究后共产主义国家的民主转型,引入了庇护主义的极端类型——苏丹制,用于描述对民主进程进行抵制的极端政体类型。[17]在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中,新庇护主义通常被视为腐败、恩庇主义(clientelism)、任人唯亲、裙带关系、强人政治、军阀主义(warlordism)、攫取型制度和盗贼政治(kleptocracy)等概念的同义词。[18]但很快,新庇护主义被运用到对中亚政体类型的分析中,并成为深度分析中亚政治的“默认”标准模型。[19]中亚国家精英由过去代表中央/宗主国的精英构成,制度规范被限制在国家行政范畴,而权力的实践仍依照政治传统进行。换句话说,尽管中亚从制度层面完成了政治现代化,发展出了符合现代规范的国家结构,但中亚各政权内在的权力流动与分配,还是倚靠新庇护主义提供的权力网络。这种非正式制度的权力网络在中亚无所不在,他们通过出口原料来维持经济稳定,通过部族之间的协议实现国家稳定,甚至可以拿来同非洲新庇护主义进行直接比较。[20]从中亚半总统制的强化、能源出口为主的经济体系,再到中亚部族政治、国家治理能力弱化、腐败的盛行以及中亚地方主义等,都可以被整合进中亚新庇护主义的概念体系的分析中。新庇护主义被认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亚和后苏联空间各国的国家建设进程,是对中亚国家政治转型的“深描”。[21]

综上,美国版的“傲慢与偏见”在中亚研究领域展现得淋漓尽致。大量“危险话语”的创造,旨在为美国更多地介入中亚政治进程开路。作为单极世界领袖的美国,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能够避免让中亚沦为“仇外、极端主义和反西方”的前沿阵地,是中亚各国成为“负责任”国际行为体的必担之责。[22]这种心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他国家学者对中亚政局的判断。当前,国内学术界对中亚安全形势往往也持悲观态度,这并不符合该地区维持较长时间稳定的现实。[23]当前,政治科学界的“制度主义”研究范式重新回归,制度对威权政体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确证。[24]本文认为,研究中亚政治不能回避制度分析,不能用“新庇护主义”替代正式制度理解中亚的政治演进。

“新庇护主义”概念体系助推了西方学术界研究中亚政治研究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二元逻辑的形成。但事实上,制度构建不仅是中亚政治的核心内容,也是中亚政治现代化的关键。“制度渗透”(建立新的正式制度以减少非正式制度权力运作的空间)和“制度互融”(将非正式制度融入正式制度之中)扩张了国家在社会和地方层面的权力,是中亚国家建设的核心内容,并推动着中亚中心化国家(centralized states)的形成。

当前,中亚政治突破了正式/非正式制度的二元逻辑,正在形成现代中亚政治。因此,对中亚政治发展的理解不仅要突破对权威政治的静态认知,更需要破除西方学术界的悲观共识(dismal consensus),即所谓“稳固僵化的权威政治带来衰朽的政治风险”,重新建立起对中亚政治现代化的研究议程,创造新的问题领域和研究范式。[25]下文分四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对现代国家建设初期强弱发展的正反比较,讨论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非正式制度权力网络的演进,确立中亚现代政治研究的新范式,从制度互融的角度构建理解中亚政治演进的新框架;其次,分析乌兹别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的案例,从现代国家建设视角讨论中亚各国如何将“非正式制度”纳入到国家权力的范畴,进而推动中亚中心化国家的形成;然后,将吉尔吉斯斯坦作为负面案例,论证缺乏非正式权力网络的持续支持、仅通过制度变革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弱势政权,为什么难以维系中亚政治稳定;最后一部分是总体上的反思和讨论。

二、制度互融:中亚现代政治研究新范式的涌现

中亚政治研究建立在转型研究和制度主义范式基础之上,并孕育出中亚现代国家构建研究这一新领域。中亚政治分析,从这些国家独立之初就被带上“后殖民主义”的话语。苏联解体之后,新出现的国家突然转变为与苏联完全不同的“异质共同体”,这些国家是否能被称为“民族国家”在当时仍待检验。中亚各国不仅要在国际社会“为(被)承认而斗争”[26],更需要在国内建立韦伯式的现代国家,提供公共服务,巩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马克斯·韦伯(Marx Web)强调,现代国家是一种区域性强制组织,对它管辖权所及的区域内发生的一切行动行使具有约束力的权威。[27]如迈克尔·曼(Michael Mann)所言,现代国家有确定的边界,在其领土之内是集权式的政治统治。[28]一个现代国家相对团结,其主要原因是国家精英保持了融入性,能融入各种市民社会的权力网络。[29]换句话说,现代国家要求政权必须确立中心化国家(centralized state)的权力结构,对境内各类权力网络拥有垄断性的统摄力。与传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强调权力集中于中央不同,现代中心化国家强调国家实现意志的能力以及政治对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等领域权力结构的绝对控制力,强调社会和市场向国家让渡权力,以换取现代国家给予保护和一定的自治权利。哈尔登(Peter Halden)继承了韦伯的国家观,认为国家获得自身安全及保障功能正常运转,是现代国家成功构建的基础。[30]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中心化国家构建极其重要,它指的是中央政府在境内持续享有最高管辖权,并可以采取行动顺利贯彻国家意志,任何力量都不能以任何形式或理由挑战国家权威。

现代国家是其领土内具有凝聚性和控制力的组织,这是中心化国家构建的目标。中心化国家是一切现代国家获得安全、实现国家各项功能顺利运转的重要保障。但在实践中,国家只是众多社会组织的一套组织,内在并不具备必然的凝聚力,甚至组织内部的上下级之间也缺乏紧密的衔接和控制力,还要经常应对外部组织与社会权力网络的挑战。[31]中亚各国政权在独立之初就面临着三大难题:如何消除地方势力(民族共同体)的割据力量,构建现代民族国家;如何增强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建立健全的现代政治治理结构;如何克服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不利地位,发展民族经济。[32]在新国家构建之初,中亚各国政权一开始就面临着传统社会势力和非制度权力网络的巨大挑战。[33]可以说,中亚各国独立之初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构建中心化国家。

在中亚,国家精英大都来自于苏联时代的精英集团,没有形成行政、司法和立法之间的制衡体制,总统个人依据宪法获得了广泛的权力。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NursultanNazarbaev)、乌兹别克斯坦的卡里莫夫(Islam Karimov)和土库曼斯坦的尼亚佐夫(SaparmuratNiyazov),分别是原加盟共和国共产党的第一书记。尽管五国都尝试建立现代中心化国家,但都遭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哈萨克斯坦自独立之初就面临着大、中、小玉兹之间争夺中央权力的矛盾;乌兹别克斯坦与塔吉克斯坦的地区部族势力也异常强大;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主义发展迅速,其境内乌兹别克人与吉尔吉斯人之间的族群矛盾突出;土库曼斯坦面临着因部落之间权力极其不对称而可能带来隐患。此外,还有民族矛盾、伊斯兰极端势力以及各种外部因素,同时社会发展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这些都不利于中亚政治的巩固。

另外,国家认同仍需时日。民众对现代国家认识的模糊,导致爱国热情和民族认同一时难以形成。而中亚精英们紧抓权威政治,抵制政治发展的其他方向。[34]这些情势也催生了西方对中亚现代国家的误解,即,将中亚各国视为“不正常”的民族国家。当前,中亚国家在政治发展方面,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国家形象:一种是以哈萨克斯坦为代表的强国家形象,建立起强总统政治,通过各种现代政治技术,将社会塑造成适应国家发展之需的政治共同体;另一种则是以独立后迅速陷入内战的塔吉克斯坦为代表的弱国家形象,国家在令人眩晕的社会变化漩涡中几乎无能为力,面临多种力量挑战,自主性难以形成。[35]共同之处在于,强国家和弱国家都推动了中亚国家精英向社会寻求更多的权力,并以此构建“庇护关系”,依靠族群、部落、地区和其他传统政治,形成以中央政府为中心的权力网络。中亚国家的精英基本上是按照“家族-同族-同乡-其他”这样的差序格局自内向外辐射,缺乏维护国家稳定的意识形态基础和政治合法性。[36]这些非正式的“庇护网络”虽然推动了中亚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进程,但却极大地制约着领袖在政治舞台的中心地位。反过来,政治领袖也同样能够通过现代国家管理技术影响“庇护网络”的发展。借助现代官僚政治和民事机构扩张的进程,一些中亚国家的领袖通过差序格局的权力网络,迅速建立起忠诚于个人的权力结构,将非正式权力网络融入正式的制度建设,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当前,非正式制度已成为中亚政治的重要维度,深切影响到中亚现代国家构建。因此,对中亚非正式制度源起及发展脉络的分析显得十分必要。现代国家构建需要持久的政治动员,需要争夺忠诚度以及树立新的政治权威,并向公众传递这样一个信息:遵从国家的例行程序、标志象征及行为方式,对他们今后的福利是必需的。但这需要面对自苏联时代以来形成的地方势力的挑战。自苏联时代以来的地方主义,因抵制苏维埃权力渗透而逐渐形成强力地方社会网络。这种非正式制度权力网络的形成,与苏联在中亚的民族治理密切相关。20世纪20年代,苏联在中亚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民族识别和划界工作,多数人在进行户籍调查时难以分清自己的身份类别,将自己所在的部族(clan)、部落(tribe)与民族(nation)混淆起来。1924年中亚地区加盟共和国的边界开始确定。尽管统计学家、民族学家和调查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所收集到的统计数据并不足以帮助政府官员了解该地区的经济状况和民族构成,导致对突厥斯坦的民族识别和划分工作,基本上是在“空白页”上进行的。尽管收到来自各州和次地区民族的大量请愿,苏联政府还是坚持“分而治之”原则,改组了原有行政单元突厥斯坦。[37]苏联政府任命当地的教育精英(而非宗教精英)为地方领袖,将“民族”(nations)(而非传统的部族)视为重新组建中亚政治单位的原则,着力构建世俗化的、拥有新型民族特征的中亚加盟共和国。[38]1936年中亚地区民族识别和划界工作最终完成,形成了5个以主体民族为核心的中亚加盟共和国。但即便如此,部族的烙印却没有消除,反而随着农业集体化和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形成了新的部族关系和庇护网络。[39]苏联尝试在中亚建立新的族群-国家认同,但这种现代认同在长达四分之一世纪勃列日涅夫时代遭到削弱,中亚干部职位的长期稳定及高级干部的俄罗斯化,反而推动非正式制度的庇护网络复活并逐渐发展壮大,成为苏联中晚期中亚现代政治发展的阻力,延缓了中亚早应完成的政治现代化。

苏共中央努力实现中亚现代化,但部族的政治传统已经渗透到中亚地方社会,成为政治动员的工具。在哈萨克、吉尔吉斯和土库曼,部族政治兴盛不衰;在乌兹别克和塔吉克,民众对本部族所在的地区认同强烈。[40]部族政治成为中亚政治的独特类型,它不仅意味着对血亲家庭及其所在的氏族和部落的忠诚,还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地域集团,构成了中亚权力结构的社会文化基础。在哈萨克,部族政治表现为大、中、小玉兹之间的权力斗争与平衡。吉尔吉斯部族政治表现为,吉北部和西部的平原地区的部族联盟以及吉南部山区和支持南部地区的地域集团。[41]塔吉克与乌兹别克由于长期的定居生活,逐渐发展出以一定的自然区域为核心、相对自给自足的绿洲文化群体,权力的地域分布不均衡。[42]塔吉克内部存在国家权力地域分布不均衡,形成了强烈的地方主义。这表现为以苦盏(列宁纳巴德)为中心的北部地区和库利亚布为中心的南部地区的权力分野。而在乌兹别克斯坦,则以伊斯兰历史古城(如,塔什干、撒马尔罕)为中心,形成了大小范围不同的伊斯兰城市自治组织马哈拉(Mahalla),发挥政治影响力。土库曼部族政治也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形成了西部部落、东部部落和北部部落三个部分;各部落人口不均,最大的两个部落特克和约穆德人口占到全国一半以上,分布占到全国总面积的60%。[43]

在中亚,一旦部族成员在地方党组织和经济行政系统中获得职位,就意味着其亲戚和部族很有可能获得庇护。这种传统的部族结构与正式的制度结构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抵制着苏联国家建设工程,塑造出独特的中亚政治文化。为解决部族政治带来的政府贪污腐化、任人唯亲及民族歧视问题,安德罗波夫(Yuri Andropov)对中亚加盟共和国发动了政治清洗。这场清洗持续到1988年才结束,成千上万人被剥夺了政治和经济权力,俄罗斯族人开始在中亚加盟共和国的高层中占据优势,没有部族联系的俄罗斯人在此执行莫斯科中央的清洗政策。[44]但中亚政体内部的民族意识,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其他地区民族分离运动的涌现而逐步觉醒。同一时期,苏联的政策也给中亚各部族集团的生存造成直接威胁,影响其认同和经济利益。各部族联合起来强烈反抗苏共中央的各项政策。同时,中亚各加盟共和国各部族内部达成政治妥协,维持权力的大体平衡。而塔吉克斯坦的列宁纳巴德地区部族精英因经济发达而能在莫斯科接受高等教育,故能长期保持着对加盟共和国权力的绝对控制。

苏联解体之后,中亚各国独立,部族政治依然影响着中亚各国的政治进程。苏联成功改变了俄帝国时代中亚地区传统的社会结构,使用“苏联人”(即,讲俄语、忠于莫斯科)的人民身份代替了之前的部落和亲族身份等,对中亚进行较为彻底的“苏联化”。[45]同时,中亚当地传统的社会结构演变为一系列非正式制度权力网络,在宗族势力基础之上与地方势力相融,发展成权力共同体。[46]在苏联对中亚各国进行强力的国家/民族构建时,对抗的共同体也潜流涌动,形成了对抗中央权威、世俗政府甚至是主体部族的政治势力。这些政治势力由部族、族群、地方大家族甚至是地方自治单元构成,这是一个权力网络,在苏联解体之后变得更为强大,承担着部分国家职能。[47]如何整合这些非正式制度,构建高效国家,是中亚政权生存的关键。强国家哈萨克斯坦巧妙利用制度建设和制度融合,推动了现代国家建设。纳扎尔巴耶夫在其执政之初就对哈萨克斯坦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将现代国家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并利用非正式制度的权力网络巩固自身权力。除了巧妙利用正式制度让自己推荐的代表进入议会和宪法法院以获得最大支持之外,纳扎尔巴耶夫还发动全民公投修改宪法以延长总统任期,在建国初期就稳定了强总统制的权力结构。[48]纳扎尔巴耶夫通过人事政策,创造了新的庇护/被庇护的关系,同时利用个人权力巩固自身权力网络金字塔。

在独立之初,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为有效平衡部族利益,标榜专家治国并吸纳大、中、小玉兹的干部,但同时也逐渐将自己的亲属和朋友吸纳进体制中占据高位,在制度内部培育了强大的个人势力。[49]另外,纳扎尔巴耶夫通过将中央巡视工作制度化、任命州长、空降地方长官、支持哈萨克族担任地方领导等做法,将庇护关系与地区管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利益广泛的国家庇护权力网络,推动了哈萨克斯坦中心化国家的形成。哈萨克族对权力的绝对控制以及纳扎尔巴耶夫在政治上对大玉兹和中玉兹的庇护,在行政改革中打击“以部族为基础”的地方主义,有效地遏制了小玉兹地区(哈西部地区)势力和分离主义的发展。在纳扎尔巴耶夫执政时期,哈萨克斯坦小玉兹和斯拉夫人在长达20多年的转型政治中没有获得相应政治权力,对此多有抱怨,一些地方还爆发了骚乱事件。[50]随着油气资源的开发和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逐步开展,哈萨克斯坦政治稳定,经济转型也较为成功,成为中亚地区凝聚力较高的国家,部族政治对当前政治秩序的影响相对较小。[51]

与哈萨克斯坦较为成功的强国家形象相比,塔吉克斯坦的内战可以算是代表了非正式制度给国家建设带来负面效应的极端例子。非正式制度网络之所以能够在塔吉克斯坦部分承担国家职能,并且成为国家权力斗争的动力源,其根本原因在于,塔吉克斯坦因地理分割和信息闭塞,造成民众并没有意识到扰乱国家制度和规则所带来的危害,也没有足够渠道支持国家精英。这就导致塔吉克斯坦在建国初期,因国家精英得不到民众的支持而不得不求助于更弱小、但与其政权利益相一致的部族势力。在苏联时代,北方人就(列宁纳巴德地区部族)难以团结塔吉克地域内各部族来发挥领导作用。分处塔吉克各地的部族——塔吉克东南部库利亚布州的库利亚布人、西南部地区的哈特隆州塔吉克人以及东部地区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的塔吉克人——由于地理原因相对隔绝,相互之间联系有限,经济活动也有所不同。正是由于这些差异,苏共中央和塔吉克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对各地区的支持力度也不同。北方地区靠近经济较为繁荣的费尔干纳谷地,经济较为发达,享有更多的财政支持;南方经济落后,犯罪率居高不下;东部地区相对隔绝。经济较为发达的北方地区的塔吉克人,容易获得在莫斯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库利亚布人通常能在塔吉克警察系统中获得职位,帕米尔塔吉克人盛产穆斯林知识分子。[52]由于塔吉克斯坦靠近阿富汗,苏共中央为了防止塔吉克政权过于伊斯兰化,一直笼络列宁纳巴德的部族联盟,因此塔吉克精英在苏联时代并未经历过红色清洗。而列宁纳巴德集团中的苦盏部落在莫斯科的庇护下,获得了对塔吉克斯坦的绝对控制力。[53]从1946年到1991年,塔吉克政权一直都是由列宁纳巴德地区的部族主导,而库利亚布地区部族仅占该国精英的一小部分,其他地区的部族精英难以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1991年夏,苏联爆发八一九事件,各种集团势力参与政治的欲望得以伸张,以南方集团为核心的反对派开始崛起,对抗北方集团。[54]逐渐分化成型另外的四大地域集团——卡特拉津人、吉萨尔人、库利亚布人和帕米尔人——走上历史舞台,与北方人(苦盏地域集团)争夺权力。随着20世纪80年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塔吉克斯坦伊斯兰势力迅速崛起,加入到权力争夺中。1991年由于反对派对总统选举不满,北方人和库利亚布集团同东部地区爆发部族集团冲突,冲突迅速升级为内战。尽管塔吉克斯坦内战随着1997年《关于在塔吉克斯坦建立和平与民族和睦总协定》(简称《总协定》)的签署而结束,但塔吉克斯坦却面临更为艰巨的整合部族、文化、地域及政治派别等国家民族构建的任务,塔吉克斯坦仍然没有完成整合非正式制度的国家构建目标。[55]

通过对中亚典型的强国家——哈萨克斯坦和弱国家——塔吉克斯坦的政治转型分析,可以看到,非正式制度在塑造中亚国家性上的重要地位。这一现象也促使一些学者将中亚各国政治转型,视为传统部族势力或争夺或巩固中央权力的政治过程,用新庇护主义概念体系重新认识中亚政治,将其视为前现代政治在后冷战时期的具体展现。总统、部族首领、宗教长老在中亚政治中比正式制度更有力量塑造政治秩序,国家制度却无力影响精英竞争和政治手腕。[56]除了迅速推进政治民主化的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其他国家似乎都在有意维持“苏联政治体制”,而不是更新或革命。既然如此,是否意味着中亚政治逐渐回归到前现代的政治治理结构呢?[57]

西方主流学界对民主制度的偏爱以及对转型理论的支持,导致对中亚制度构建的认识出现误区。将权威政治强调为非民主化的制度实践,显然忽视了权威政治对政治稳定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努力与举措。民主尚未获得普遍的实践,却成为普世皆准的价值观。[58]这种认知将中亚的政治发展定位为“违逆”民主价值的前现代政治,导致对非正式制度的刻意强调,将新庇护主义而不是正式的制度构建,视为中亚政治稳定的主要根源并强调其落后的特质。[59]从上文案例可以看出,中亚的政治起点,是对强力政权的需求,这要远远高于对政治民主化的诉求。甚至可以说,政权存在的合法性并不是源于民主的权力结构和意识形态,而是来自领袖个人魅力和高效的权力庇护网络。纳扎尔巴耶夫的政治实践并不是“前现代的”,而是通过动态的制度调整,推动现代中心化国家的形成。这种动态的制度调整,造成非正式制度与制度之间形成复杂交融的关系,再难以完全按照之前的“非正式/正式制度”二元法来进行分类。这种制度互融,也是脆弱国家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所迫切需要的。[60]其表现为权威政治领袖有意将非正式网络建构为正式的制度化结构,从而推动权力结构的稳定性和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下文将进一步对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进行案例研究,讨论两国领袖如何使用“制度创设”(建立新的正式制度)和“制度替代”(将非正式制度融入正式制度之中),推动新庇护主义走向台前,通过构建一整套现代国家机器,推动中心化国家的形成,从而完成了中亚政权的正式制度构建。

三、现代中心化国家的形成:制度推进与合法性重建

巩固中亚强总统制的非制度权力网络,既不是对政治现代性的背反,也不是停留在庇护主义(patrimonialism)层次而一成不变。[61]部族政治、领袖的权力网络和庇护主义不是民主制的垫脚石,其自身发展有内在的逻辑。与透明的、以法理为根基的制度相比,这些因素难以直接转变为推动中亚政治现代化的动力源。但这并不是说,这些权力网络与中亚政治现代化相冲突,甚至成为中亚政治现代化的障碍。理解中亚政治的现代性,需看清两种趋势的竞争,即,现代中心化国家构建的制度化倾向与盘根错节的部族势力扩展既有优势的政治博弈。除了现代国家建设颇具特色,在构建新制度和吸纳非正式制度上,中亚政权也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

作为非制度庇护网络较为活跃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从一开始就饱受西方诟病。在2019年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发布的数据中,乌兹别克斯坦在50个最不自由的国家中排名第9,可以说是政治自由“极其糟糕”国家。[62]2019年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的腐败指数排名,乌兹别克斯坦自1999年到2018年平均排名第140位。2018年,在175个国家中,乌兹别克斯坦排在第158位。[63]但乌兹别克斯坦依然是当前世界上最稳定和安全的国家之一。[64]除了人均GDP仅次于哈萨克斯坦外,乌兹别克斯坦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工资收入和家庭收入也逐步提升,甚至形成了中亚经济发展的“乌兹别克模式”。[65]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乌兹别克斯坦率先实施反危机措施,减少经济发展的波动性,避免了经济危机带来的震荡。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渐进地推动政治改革和培育公民社会,国家力量也得以不断巩固。2016年米尔济约耶夫(ShavkatMirziyoyev)顺利继任总统,签署了《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进一步发展战略》和《2017-2021年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五大优先方向行动战略》,在国家治理体系、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进行渐进性的社会变革。自上而下推动的改革,巩固了乌兹别克斯坦持续性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乌兹别克斯坦的威权政治,使比较政治学界对该国评价两极分化。但不容否认,乌兹别克斯坦的威权政治不仅持续存在,而且能顺应环境变化,在经济建设上也颇有成就。除了2005年爆发的安集延事件之外,乌兹别克斯坦没有出现较大的抗争事件。依靠现代国家民族构建的强力逻辑,乌兹别克斯坦在借鉴西方国家和苏联行政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官僚体制:通过制度创设和互融,对非正式制度进行规训,形成了中亚典型的发展模式,即现代中心化国家(centralized state)。

与塔吉克斯坦一样,乌兹别克斯坦也深受地方主义(regionalism)的困扰。[66]直到今天,乌兹别克斯坦人会依据不同的方言、习惯和传统塑造认同以区别他者。祖父的出生地往往是乌兹别克斯坦人地区认同的源头,“你来自哪个地区”是再正常不过的问题。[67]受历史和传统的影响,乌兹别克斯坦内部大体分为三大部分:原属浩罕汗国的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地区(塔什干、纳曼干、安集延与费尔干纳);原属布哈拉汗国的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南部地区(布哈拉、撒马尔罕、卡什卡达利亚州、苏尔汉河州、吉扎克州以及纳沃伊州的一部分)以及原属希瓦汗国的乌兹别克斯坦西部和西北部地区(花剌子模州和卡拉克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国)。[68]地方情感渗透到社会行为中,影响着乌兹别克斯坦的群体政治。这其中又以塔什干、撒马尔罕-布哈拉地区以及费尔干纳州最具代表性。在卡里莫夫当政初期,乌兹别克斯坦由于缺乏整体性的法治建设方案,导致精英通过非正式地区权力网络掠夺国家财富,形成强有力的庇护集团。[69]卡里莫夫小心谨慎,为求政权稳定而与各方势力合作达成政治平衡。为避免各派势力发生政治冲突,卡里莫夫拒绝采取任何经济和政治自由化的改革措施,也避免引入竞争性选举,同时打击反对派,极力维护政治稳定。这使得乌兹别克斯坦逐渐成为中亚唯一不靠“民主选举”赢得合法性和国际支持的国家。[70]除此之外,乌兹别克斯坦还发展出一套依托社会组织吸纳精英、推动制度建设的新模式。这些组织不仅能够严格履行国家职能——对社会进行严格的安全控制,阻碍社会抗争的出现;而在另一方面,这些组织还承担着社会再分配的职能。[71]

乌兹别克斯坦极力将非正式权力网络吸纳为国家力量,保持地方政府长期的高雇佣率,维持高额的健康与教育开支,加强社会安全网建设。乌兹别克斯坦政府逐渐给予地方组织,特别是给予“马哈拉”更多的行政权力。[72]“马哈拉”出自古阿拉伯语,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基层自治组织。1995年宪法第105条规定马哈拉为地方自治机关,地方主席(会长)及其副手由选举产生,通过制度吸纳,将马哈拉正式纳入到国家政治机构中。随后,1999年颁布《市民自治组织法》,明确了马哈拉等自治组织的社会地位、组织结构和主要职能,明确马哈拉等组织对政府的监督职能。[73]马哈拉有权决定辖区内贫困家庭和儿童的福利再分配,并在政府支持下调解民事纠纷,预防社会冲突,任命“安全员”充当社会安全阀;同时帮助政府当局执行法律,推动民族和谐。[74]这些马哈拉巩固了政府在基层的力量。将社会自治组织纳入国家管理范畴之中,是卡里莫夫进行制度构建的重要内容,有助于现代政治动员,推动国家仪式、象征和符号的建构。大量马哈拉组织的存在,维系了乌兹别克斯坦国家政治的稳定,联系着最高层与基层之间的有机关系,减少了社会抗争与“民主”动荡的可能性。

此外,卡里莫夫还很好地整合了苏联时代发展起来的群团组织——青年组织卡莫罗特(Kamolot)和妇女委员会。这些非政府组织替代政府成为在社会中塑造强力国家的组织机器。其中,卡莫罗特是乌兹别克斯坦最大的组织,拥有1300万青年,其组织目标是培养新一代的青年干部,预防地区和亲族等离心型认同的形成。[75]作为志愿者组织,该组织广泛渗入学校、企业和政府部门,通过其全国性的影响,执行国家价值观,监督和处理对国家稳定构成威胁的势力。另外,卡莫罗特和妇女委员会两大组织常被授权参与各项由政府发起的现代政治运动:充当与国际社会联系的纽带,广泛宣传乌国家价值观,并倡导在健康、环保以及卫生公益领域的政治实践。

除了将传统政治组织纳入到国家正式制度以外,庇护主义体系的制度替代,是乌兹别克斯坦渐进性制度变革的重要内容。卡里莫夫利用传统的庇护主义体系构建了以其为核心的领袖集团。这些接受过良好教育与训练、通过竞争性考试进入体制的技术官僚,更感激卡里莫夫政府提供的机会和晋升机制。这些精英看重对国家忠诚所带来的资源和机遇,更容易将原有对地区和部族的认同转变为对总统的效忠。在强调乌兹别克斯坦国家优先性的意识形态指引下,卡里莫夫政府的合法性得以牢固确立,地域集团的权力正当性逐渐失去了生存的观念土壤。卡里莫夫在谈到“地方主义和家族关系”如何构成对乌兹别克斯坦稳定的威胁时表示,“一个人首先应感到自己是乌兹别克斯坦公民,而后他才是花剌子模人、撒马尔罕人或费尔干纳谷地的人……过于膨胀的地方性爱国主义、它的野心勃勃的进攻性,阻碍民族的团结,不可避免地导致内部的分立主义和文化的孤立,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安全造成一系列威胁”。[76]卡里莫夫将地方主义视为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对立面,视为苏联时代的负面政治遗产,严重阻碍现代国家的发展。

通过对地方主义观念的批判,卡里莫夫提升了政权统治的合法性。值得指出的是,对地方主义的打击并不影响乌兹别克斯坦政治庇护主义的发展,而这种庇护关系从地方特色的中层政治,拓展到领袖政治和官僚政治。当国家与基层建立起制度化的直接沟通管道,处于中层的地方精英集团就自觉受到上下两个方向的监督。这导致乌兹别克斯坦的地方离心化力量大为下降,难以有效地凝聚整合起来。最后,卡里莫夫通过加强国家安全局和内务部等强力部门进行纵向监督,并且推动机构改革和强化监察机关,削弱了地方主义力量,进而成为地方力量的强力仲裁者,从而减少地方主义对现代国家发展的阻力。

卡里莫夫纯熟地使用国家机器,将现代政治的诸多要素,如官僚政治、社会组织以及意识形态霸权,用来构建现代中心化国家。通过创设新的制度和制度替代及互融,逐渐实现现代国家机器的强效运转。卡里莫夫对现代国家治理技术的运用,证明了现代政治技术对中亚政治转型的吸引力。领袖对权力政治的掌控和政治现代化建设,推动了中亚的政治演进,而传统的权力网络也被自然地拉入到现代政治体系之中。

中亚的现代政治转型并不都是在苏联解体之后实现的。土库曼斯坦的政治现代化就是很好的证明。土库曼斯坦的主体族群土库曼人遍布全国,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3%。[77]而第二大和第三大族群——乌兹别克族人和俄罗斯族人,仅占土库曼斯坦人口的很小部分,且分布较为集中。作为游牧民族,土库曼斯坦传统社会一直有家庭和部族(大家庭)意识。土库曼各部落的地域分布较为集中,部落之间人口相差较大,其中最大的两个部落是特克部和约穆德部,两个部落都有很多分支。土库曼斯坦精英的产生,也基于这些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部落。

土库曼斯坦在苏联时代就加速了政治现代化。在苏联时期的民族识别和地区共和国初步创立以后,中央在土库曼实施“部落政策”(tribal policy),即将游牧民族政治传统纳入到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来。联共(布)中央中亚局很早就意识到土库曼游牧民族存在“部落争斗”的风险,更担忧这种风险会扩散到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因此,在官员选拔上,正如联共(布)中央中亚局副局长卡尔克林(Отто Карклин)所说,要使用不偏不倚的政策,即,如果要任用这个部落的官员,那么另外一个部族的成员也要有一人担任同样的职务。[78]这样的部落政策尽管充满理想主义,却缓解了长久困扰土库曼部落之间的部落矛盾,将“血统和亲缘”关系逐步转化为更为现代的阶级关系和民族国家。

土库曼部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伴随着土库曼的经济和制度现代化迅速开展。1926年,土库曼加盟共和国农业集体化开始,棉花种植被引入并大规模推广。到1940年,土库曼加盟共和国90%的地区建成集体农庄,土库曼加盟共和国成为苏联最大的棉花种植基地。集体农庄的建成密切了游牧各部之间的联系,加速了游牧族群向现代民族转化的进程。[79]在苏联时期,土库曼游牧民族首次获得了确定的领地、标准的语言、集中且制度化层次较高的官僚机构以及国家强力机关,这也刺激了土库曼部族民族意识的发展。正是在苏联时代,土库曼部落从游牧民族迅速向现代国家民族跨越。在20世纪20-30年代,以土库曼族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话语和制度构建初步完成,各部落开始逐步塑造“统一的祖先”和辉煌的共同历史,认同土库曼族人的联合是理所当然的结果。[80]现代土库曼部族精英也随着苏联的现代国家建设成长起来,成为土库曼新一代政治精英。

20世纪30年代推行的“部落政策”培养了土库曼部族精英的国家意识,在没有对传统社会结构进行彻底改造的前提下,通过“平等”的手段培养部落之间的友谊和情感,结果必然是“国家式的成功,社会式的失败”。[81]土库曼精英培植起对苏共中央的忠诚和服从,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莫斯科的庇护关系处理古老的部落矛盾,导致每一次共和国领导人的更换,整个行政机关几乎都要换掉,政权沦为部落之间竞争的战利品。[82]这种部族政治在苏联晚期发生变化。时任土共中央第一书记的尼亚佐夫,成功地利用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压制反对派,建立起了个人的领袖地位。[83]尼亚佐夫很早就强调,在“部落政治”尚未从国家赶走的前提下,推动任何急速的政治变革都是冒险,都会带来部落之间无穷的冲突、内战以及无政府状态。[84]尼亚佐夫在苏联尚未解体就已经建立起对其个人忠诚的政治结构,极力消解地方和各州政治精英之间的非权力网络,推动总统庇护制的“全国性”特质。[85]

在当前中亚诸国中,土库曼斯坦政治最接近戈尔巴乔夫改革之前的苏联时代:立国者尼亚佐夫是土库曼斯坦之父(Turkmenbashi);土民主党由土库曼斯坦共产党直接转变而来;土库曼斯坦依旧保留着苏联时代的福利制度,延续着苏联时代政府对石化工业的干预体制。[86]尼亚佐夫在任期间建立的威权政府,吸引外资开发本国丰富的油气资源,对外坚持中立原则,制定能源出口多元化政策。[87]2006年尼亚佐夫去世后,别尔德穆哈梅多夫(GurbangulyBerdimuhamedow)继任。两任总统都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特克部(特克人占据国家职务的3/4以上),并获得了特克部的极力支持。对于土库曼其他部落精英而言,这是特克部落的胜利。

和前任相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继续推动现代中心化国家的建设。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上台之后,宣布将各部委建设工程和公务员的人事管理,直接纳入总统办公厅的管辖范围,并组建了基于总统个人的超级内阁制度,以实施全国经济发展规划。[88]他多次推动修宪,取消总统年龄限制并延长总统任期至7年,同时取消人民委员会,将其权力划归总统和议会。这些强总统制的制度安排,不仅强化了基于总统个人的庇护政治,同时也不断冲击基于部落层级的恩庇关系。另外,他逐渐下放地方权力,推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给其他部落更多的成长空间。特克部的主导地位,随着经济开放和地方精英的自由选拔而遭到削弱。这导致稳定的“部落政治”权力网络,被强调能力的地方精英以及强调与总统恩庇关系的高层官僚所削弱。在总统权威的强力冲击下,“部落政治”的权力网络日益转变为支持现代中心化国家的构建。这种强力总统制下的政治技术,推动着现代国家的形成,更带来社会的稳定。土库曼斯坦总统在构建国家民族方面也不遗余力,与中亚四国一样,对民族历史进行重新书写,支持伊斯兰复兴运动,逐步推动“去俄罗斯化”进程。[89]随着土库曼石油资源的开发,土库曼权威体制合法性得到更大的保证,新庇护主义权力网络演变为制度中性的中心化国家,而没有演化为部落争端和直接对抗。

通过对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现代政治进程的分析可以发现,非制度化庇护主义网络在苏联解体后仍然存在,但被有效地转变为现代国家构建的重要内容。两国的总统顺利地将庇护主义政治,发展成为现代政治中的权力游戏。在强总统制度建成后,中亚的稳定秩序通过总统与基层的垂直联系有效运转。乌兹别克斯坦通过现代政治技术推动社会组织向政权靠拢,而土库曼斯坦则建设以现代民族国家为目标的政治工程。中亚政治的多元现代性,加速了前现代的庇护主义体系退出历史舞台。中亚政权逐渐与国家、民族交融一体,其政治合法性得以重塑,有力地推动了中亚现代中心化国家的形成。

四、民主化与中亚政治: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演进

中亚的前现代政治传统并未随着政治现代化逐渐消失,而是转变为新的形式继续影响国家政治。从哈萨克斯坦部族政治、乌兹别克斯坦地方主义再到土库曼斯坦部落政治,中亚国家在现代中心化国家构建上,并没有摆脱庇护政治的影响,反而主动通过新制度构建和制度替代,将其发展成为巩固现代民族国家政治的积极因素。

这种政治传统逐步适应了苏联时代的地方政治结构,在苏联解体之后又随着政治转型发挥出新的作用。但部族政治也存在缺陷。部族政治与现代国家治理结构——法治、负责任政府相矛盾,如果处理不善,则会延缓政治的现代化。强大的部族政治依靠制度资源攫取社会财富,导致中亚国家腐败盛行。在中央权力弱势的情况下,部族政治还会导致无政府状态和精英分裂,甚至酿成国家动荡。这种情况除了在塔吉克斯坦表现得相当典型之外,在实行激进政治改革的吉尔吉斯斯坦也十分显著。

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演进,代表了一种相当罕见的民主化类型,即“民主政权难以巩固,重新回到威权时代”,换句话说,就是“民主的崩溃”。研究民主崩溃的动力学可以发现,选民的政治分裂和民主国家能力的弱势,是民主崩溃的重要原因。[90]吉尔吉斯斯坦独立之初就以急速民主转型著称于世,被誉为中亚的“民主之岛”。[91]这种虚幻的假象很快破灭,民主政治并没有推动国家能力的提升,反而加速了吉尔吉斯斯坦首任总统阿卡耶夫(AskarAkayev)的执政危机。1993年,吉尔吉斯斯坦总统与议会之间因权力分配问题发生矛盾,双方在总统权力是否应该得到加强的问题上争执不下。很快,政府确定了新的制度框架:在1994年底初步形成“三权分立”的政治结构,确定了总统、议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1996年举行的全民公投增加了总统的权限,总统在征得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任命政府总理,改变了1994年确定的“三权分立框架”,阿卡耶夫执掌大权。阿卡耶夫将民主制度建设的激情,转变为寻求威权模式,以确保政权的生存。1998年,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大改组,深孚众望的朱马古洛夫(Apas Jumagulov)辞职,取而代之的是阿卡耶夫的得意门生朱马里耶夫(KubanychbekJumaliyev);其他忠于阿卡耶夫的亲信在政府中担任要职。阿卡耶夫的总统集权地位,更为巩固。

在1998年举行的全民公投中,阿卡耶夫倡导的修宪计划在96.4%投票率的全民公决中,获得95.4%的支持率。[92]不过,在获得巨大声望的同时,阿卡耶夫也面临着强大的民意压力。在民主化稳步推进的过程中,如果克里斯玛型领袖难以满足民众的期望,总统集权与民意膨胀的诉求之间会形成张力,危机事件会加剧这一矛盾。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及由此引发的俄罗斯经济危机,使原本脆弱的吉尔吉斯斯坦经济雪上加霜。脆弱国家在民主化过程中涌现出的经济问题,更容易酝酿民众的不满情绪。随着议会反对派的兴起,持续恶化的经济形势引发起民众骚动,不断挑战着阿卡耶夫政权。正如普沃斯基(Adam Przeworski)所言,在民主转型中,经济改革的启动并不总是带来经济发展,也可能造成经济衰退和萧条。一些群体宁愿采取“长痛不如短痛”的策略,来结束漫长而前途不明的经济转型。[93]经济情势的恶化,让这个原本贫穷的国家经济改革更为艰难。阿卡耶夫寄希望用集权和十年来累积起来的政治合法性来解决这一问题,这种努力也增强了其个人推动民主制向强总统制威权政治回归的动力。

与中亚其他四国不同,吉尔吉斯斯坦的地方主义政治带有强烈的民族特性。以费尔干纳大断裂为界,吉尔吉斯斯坦南部是农牧业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低。与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接近,使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地区深受乌兹别克斯坦的影响,伊斯兰文化影响较深。[94]而中北部则是主要的工业分布区,与南部的情况差异巨大。这种由地理区隔和经济生产方式不同形成的部族政治传统,在吉尔吉斯斯坦政治单元成型之后,发展成独特的地方主义政治。在苏联时代,部族政治被保留并顺利融入制度框架和人事任命中。苏联解体后,吉南部的乌兹别克人成为跨境民族,乌兹别克人担心吉尔吉斯斯坦的独立会影响其生存。1990年,在乌兹根(Uzgen)和奥什(Osh)爆发了族群骚乱,当地乌兹别克人希望实现区域自治,并将乌兹别克语确定为官方语言。南方部族联盟也希望进行权力变革,实行地方自治,以保住南方部族仅剩的权力网络体系。[95]甚至有南部精英提出要建立联邦制国家,实现南北地区在联邦制框架下自治。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地域集团的国家认同,随着南部乌兹别克人移民潮的到来而越来越薄弱。

在沙皇时代和苏联时代就一直存在的族群政治结构,成为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传统,并没有随着吉尔吉斯斯坦的独立而削弱。阿卡耶夫上台之后匆忙地推动民主化改革,实际上错过了央地关系重构的机会窗口。作为政治素人,阿卡耶夫崇尚自由主义,甚至一开始就做好了民主化的准备。这与当时中亚新独立初期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势力格格不入。[96]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政治支持,阿卡耶夫难以用行政纪律约束各地区的分立主义,甚至中央要面临着地区和地方权威的抵制。在第一任期结束时,阿卡耶夫并没有获得地方州长的普遍支持,吉尔吉斯斯坦民主化转型又进一步削弱了政权的执行力。为解决权力弱势问题,阿卡耶夫求助于全民公投。在其执政期间,阿卡耶夫一共发起了四次全民公投,极大地提升了个人影响力。[97]全民公投增强了阿卡耶夫的政治自信,他拒绝与反对派妥协和谈判,甚至将地区主义视为可通过制度设计消除的问题。但问题在于,吉尔吉斯斯坦的所有政党和政治组织所倚靠的,不是资本就是地方部族,他们难以进行有效的政治动员,更难以获得全社会支持。中央政权的刚性统治与地区力量的柔性对抗,是20世纪90年代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的主要特征。

强硬的阿卡耶夫总统无法在经济改革上打开局面,而南北族群对抗却日益公开化和激进化。2000年的议会选举,吉尔吉斯斯坦南部情势更加恶化,由选战引起的政治对立激化为族群对抗。在这样的局面下,就连反对派都认为阿卡耶夫的上台至少能代表吉尔吉斯人的利益,即,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家利益”。一些支持者甚至鼓励阿卡耶夫走向强人政治以更好地保存实力,同时反对其继续进行民主改革。[98]但这种立场并未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破败的经济情势与激化的南北矛盾,酝酿着巨大的社会不满情绪。民主化的政治又推动了这一情绪的释放。在2005年的议会选举中,一些观察家批评存在舞弊行为。3月24日,吉尔吉斯斯坦最高法院宣布选举无效。约7000名示威者走上比什凯克街头,冲击政府大楼,要求阿卡耶夫辞职。在数小时之内,形势急转直下,街头抗争催生新的临时政府。

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击垮了阿卡耶夫政府,但没有修复南北矛盾。阿卡耶夫时代所创制的不稳定政权带来巨大的破坏力。其建立的民主体制并不能实质上促成吉尔吉斯斯坦政治的现代化,反而因为中央权力弱势,加剧了南北分裂。以民主化转型开始,却被颜色革命所结束,阿卡耶夫执政的15年是中亚政治现代化的负面案例。这股民主化力量试图从外部建立起符合现代政治的制度框架,并按照这一框架逐步削弱吉尔吉斯斯坦长久以来形成的地方主义和族群矛盾。但问题在于,这些地区力量和部族传统并没有被及时规训,反而紧随民主化酝酿危机。一些地区的民众仍无视正式规则与制度,宁愿使用传统方式解决利益纠纷。[99]在缺乏强大中央力量和选民高度分裂的背景下,依靠克里斯马型权威迅速推动的民主化,成为吉尔吉斯斯坦政治现代化的“毒药”。

在颜色革命之后,南方出身的巴基耶夫担任代总统,企图恢复苏联时期的部族权力平衡。然而,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却再度发生政变,推翻了总统制,吉尔吉斯斯坦改换成了议会制政体。同时,南部奥什地区骚乱导致近8万乌兹别克族人返回乌兹别克斯坦,加剧了南部地区的族群矛盾。南部地区吉乌两族的族群仇恨,不仅促进了极端伊斯兰势力在吉南部的传播,更加剧了吉社会对乌兹别克族的仇视及乌兹别克族的疏离感。伴随着南部奥什州、贾拉拉巴德州以及巴特肯州居高不下的贫困率和失业率,宗教极端主义和族群矛盾更为突出。

随着2010年的政体改革,吉尔吉斯斯坦以全民公决方式,通过了实行议会制的宪法。议会制的出现否定了强力总统制的可能性,试图将政治矛盾和冲突纳入到体制内进行解决。议会制对多党制的支持以及“非零和博弈”的强调,使得政权的合法性逐渐归于一元,从而避免因族群或地方部族力量相互争夺最高权力而带来的合法性困境。[100]2011年阿坦巴耶夫担任总统后,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秩序也渐趋稳定。2017年吉尔吉斯斯坦首次完成权力和平交接,社会民主党主席热恩别科夫(SooronbayJeenbekov)继任总统。但吉尔吉斯斯坦早期民主化带来的社会与地区的撕裂,已经渗透到吉政治发展之中。议会制下的吉尔吉斯斯坦,如果不能吸收阿卡耶夫执政的教训,恐怕难免再度陷入弱势政府的困境。弱势政府难以构建现代中心化国家,这是吉尔吉斯斯坦政治现代化面临的一大障碍;日益严重的南北分裂问题,更难以解决。随着2020年的临近,在议会制道路上磕磕碰碰的吉尔吉斯斯坦是否会就中央权力分散的问题修宪,还是会像其他中亚邻居一样,推行强力总统制以构建中心化现代国家,人们将拭目以待。[101]

五、结语

中亚的政治转型是一个巨大的研究场域:复杂的权力网络、多元的政治现代性以及民主实践的多样性,成为中亚政治演变令人着迷的地方。但也可以看出,中亚政治分析的理论文献,往往陷入地区和国别研究的细节讨论之中,而难以提炼出中观乃至宏观的理论模型。西方文献对中亚研究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傲慢,这种偏见将中亚政治区分为制度/非制度两个维度,通过其对立来研究中亚政治的转型。这种通过两分法来研究整体的还原主义视角,不仅难以客观理解中亚政治,甚至还制造了新的理论难题,即如何看待制度与非制度之间的界限与张力、两者如何互动。

与现代西方政治制度不同,中亚国家独立后政治演进近30年,难以像西方一样磨砺出精巧细密的政治理性。在中亚社会,可以看到庇护主义和部族政治、部落传统广泛存在,甚至渗透于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的多个层面。而现代国家本身才是晚近的产物,对于中亚社会和政治精英而言都是相对陌生的政治技术。因此,作为西方理解中亚政治的新庇护主义概念系统,应该有更为明确的界定,而不应直接用于解释中亚政治的复杂性。本文通过对中亚五国政治发展中的庇护主义权力网络以及部族政治等非正式制度要素的分析,可以看出非制度庇护网络是中性存在的政治现实,不是“前现代政治”的标签。中亚政治的现代化,不是单一线性的民主变革,而是基于多元现代性的现代中心化国家构建与治理。一些中亚国家已经在现代国家构建的道路上稳健前行,同时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稳定繁荣。

中亚政治的现代性特征即是将制度构建与传统政治紧密联系,通过现代政治技术吸纳政治精英,发展国家象征符号,构建现代国家意识形态,重塑合法性。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构建中心化国家的道路上稳步迈进,通过制度构建和制度替代,将非制度化权力网络更好地用于现代国家的政治进程中,进一步推动了国家的稳定和繁荣。而土库曼斯坦在政治现代化的道路上面临较多的庇护政治的困扰,但却也在强力总统制度的安排下逐渐消解其存在的权力根基,现代国家建设进一步推进。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仍需克服非正式制度对现代中心化国家构建的阻力,推动制度互融,提升国家能力。

也需看到,权力网络和庇护政治的存在,对中亚政治现代化的负面影响肯定是存在的。在庇护政治与现代国家构建完全结合时,腐败和权力寻租则无处不在。波齐(GianfrancoPoggi)分析了其中一个侧面,认为“国家活动范围的高度扩张”,使得社会成为一个单一的组织,没有任何独立的社会力量。[102]中亚政治现代性所需要避免的,就是国家权力向社会全面扩张,这种全能国家将政治推向社会的各个角落,从而抹杀了国家与社会的界限和区别。[103]随着现代中心化国家构建的逐步完成,中亚传统权力网络走向政治前台,成为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毛细血管。在这样的毛细血管的影响下,其更容易出现权力网络中利益斗争政治化的倾向,而政治冲突也会随着现代国家政治构建的完成而不断涌现,甚至酝酿政治危机。从反事实的角度推理,在没有政治强人领导的情况下,中亚政治现代化及以此构建的现代中心化国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会更多。另外,我们仍需正视中亚政治现代化的不确定性。宗教极端势力、恐怖主义及族群冲突,可能会对一些脆弱的中亚政权产生极大的负面冲击,甚至可能会引起示范效应和连锁反应,影响中亚政治的整体稳定。当然,这种超越时空的政治想象将成为中亚政治研究的新议程。将庇护政治和权力网络等非制度政治“去污名化”,是当前研究中亚政治转型的关键课题,也是理解中亚政治现代进程的题中应有之意。

Since its independence, Central Asia has faced an important task of building a modern country. Western mainstream scholars have created the core conceptual system and propositions of Central Asian studies, emphasizing the dichotomy of formal and informal institutions of political analysis in Central Asia, exaggerating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l institutions, and even taking the new asylum model as the core content in explaining the political evolution in Central Asia, ignoring achievements of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and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in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of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Through constantly inventing and establishing new institutions, and integrating the power network of informal institutions into formal institutions, it has become the core content of modern state construction in Central Asia. Som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have formed a unique centralized national development model, reducing negative effects of localism, ethnic contradictions and tribal politic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ountries. Meanwhile, local political elites are absorbed to enhance national capabilities, symbolic symbols are developed to build consensus, and the national ideology is built to reconstruct the legitimacy. At present, Central Asian politics has broken through the dual logic of formal and informal institutions, shaping modern Central Asian politics.

Central Asian Politics, Central Asian Informal Institutions, Central Asian Centralized Countries, Power Network in Central Asia

【Аннотация】С обретением независимости перед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ей встала важная задача построения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а. Основные западные академические круги создали концептуальные системы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Подчеркивая дихотомию между формальными и неформальными институтами в политическом анализе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они преувеличивают важность неформальных институтов, и даже используют модель нео-клиентелизма в качестве объяснения политической эволюции в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однако это упускает основное содержание достижений стран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в системном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е и институциональн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 в национальном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е. Институциональное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 является не только основным содержанием политики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но и ключом к её политической модернизации. Постоянное изобретение и создание новых институтов, интеграция неформальной институциональной сети власти в формальную систему стало основным содержанием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в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Некоторые страны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сформировали уникальную централизованную модель националь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уменьшили негативные последствия локальности, этнических конфликтов и племенной политики для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современных стран, и в то же время они привлекли местные политические элиты для укрепления национального потенциала и развития символического консенсуса, а также создания 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идеологии для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легитимности. В настоящее время политика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преодолела формальную/неформальную бинарную логику политической системы и формирует современную политику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Ключевые слова】политика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неформальные институты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централизованные государства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сеть власти в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1] Jonathan Grant, “Decolonization by default: Independence in soviet central Asia”,,1994, Vol.13, No.1, pp.54-57.

[2] Jindřich Fibich, “The Post-Communist Mentality”,, 1995, No.5, p.64.

[3] Zbigniew Brzezinski,,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2, pp.128-130.

[4] Thomas Carothers, “The End of the Transition Paradigm”,, 2002, Vol.13, No.1, pp.11-13.

[5] 关于这方面的讨论,详细参见孙超:“国家构建、民主化回应与中亚政治稳定的形成”,《国际关系研究》,2019年第3期,第22-56页。另见杨恕:“中亚国家的权力交接形式及其评估”,载王缉思编,《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17》,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7年,第259-268页;Mariya Y. Omelicheva,, Lex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15; Fatima Kukeyeva, Oxana Shkapyak, “Central Asia’s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2013, Vol.81, pp.79-83; Donnacha Ó Beacháina, Rob Kevlihan, “Imagined Democracy? Nation-Building and Elections in Central ASIA”,, 2015, Vol.43, No.3, pp.1-18. 2015年出版一期特刊,专门讨论中亚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成就和思路,强调学者要重视研究“想象共同体”与“现实共同体”之间的灰色地带(grey zones),以此推动中亚政治研究。参见特刊内容介绍Rico Isaacsa, Abel Poleseb, “Between ‘Imagined’and ‘real’nation-building: identities and nationhood in post-Soviet Central Asia”,, 2015, Vol.43, No.3, pp.371- 382. 具体内容见2015年第3期刊载的文章。

[6] Alisher Ilkhamov, “Neopatrimonialis, interest groups and patronage networks: the impasses of the governance system in Uzbekistan”,, 2007, Vol.26, No.1, p.65.

[7] Shirin Akiner, “Melting pot, salad bowl cauldron? Manipulation and mobilization of ethnic and religious identities in Central Asia”,, 1997, Vol.20, No.2, pp. 362-398; Kathleen Collins, “The Logic of Clan Politics: Evidence from the Central Asian Trajectories”,, 2004, Vol.56, No.2, pp.238-239;对部族政治的研究还可参见Kathleen Colli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赵龙庚:“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骚乱事件中的宗教因素及其影响”,《世界民族》,2006年第5期,第3-29页。

[8] 苏畅:“论中亚安全威胁因素的集聚效应”,《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8年第1期,第116-135页。

[9] 中国学界对中亚三股势力有大量的研究,甚至形成了中国中亚研究的传统。比较代表性的有陈联璧:“三个‘极端主义’与中亚安全”,《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第5期,第56-62页;杨恕、林永锋:“中亚伊斯兰极端主义”,《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年第5期,第62-70页;古丽阿扎提·吐尔逊:《中亚恐怖主义犯罪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苏畅:“中亚国家政治风险量化分析”,2013年第1期,《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第31-41页;李琪:“中亚地区安全化矩阵中的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问题”,《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第49-59页;杨恕、蒋海蛟:“‘圣战派萨拉菲’在中亚的活动及其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14年第5期,第39-53页;苏畅:“试析中亚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历史文化根源”,《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年第3期,第71-78页;苏畅:“中亚伊斯兰极端主义的由来及应对”,《现代国际关系》,2016年第1期,第56-62页;宛程、杨恕:“‘伊斯兰国’对中亚地区的安全威胁:迷思还是现实?”,《国际安全研究》,2017年第1期,第118-148页。

[10] 曾向红:“美国对中亚事务的介入及中亚国家的应对”,《国际政治研究》,2015年第3期,第34-61页。

[11] 具体参见曾向红、杨恕:“美国中亚研究中的‘危险话语’及其政治效应”,《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1期,第93-113页。

[12] 具体详见Sally N. Cummings, “Inscapes, Landscapes and Greyscapes: The Politics of Signification in Central Asia”,, 2009, Vol.61, No.7, pp.1083-1093.

[13] Alexander Cooley; “Countering Democratic Norms”,, 2015, Vol.26, No.3, pp.53-56.

[14] Charles E. Ziegler, “Great Powers, Civil Society and Authoritarian diffusion in Central Asia”,, 2016, Vol.35, No.4, p.5; Charles E. Ziegler, edited,, Lex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15.

[15] 世袭制(patrimonialism)概念灵感来源于马克斯·韦伯(Marx Web)对家长制以及苏丹制(家长制的极端形式)的论述。世袭制是韦伯政治学中一种统治类型,其权威来自于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对传统的虔敬,另一个是对主宰者的虔敬,后者会约束前者;政治规范来源于传统,相信自古已存在的传统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二卷上)》,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145-1214页。

[16] 具体参见Shmuel Noah Eisenstadt,,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73, p.15; Daniel C. Bach, “Patrimonialism and neopatrimonialism: comparative trajectories and readings”,, July 2011, Vol.49, No.3, p.276.

[17] [美]胡安·林茨、[美]阿尔弗雷德·斯泰潘:《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南欧、南美与后共产主义的欧洲》,孙龙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4-58页。

[18] Peter Evans, “The State as Problem and Solution: Predation, Embedded Autonomy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Stephan Haggard, Robert. R. Kaufman, ed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139-181.

[19] Rico Isaacs, “Neopatrimonialism and beyond: reassessing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in the study of Central Asian politics”,, 2014, Vol.20, No.2, pp.229-230.

[20] Marlene Laruelle, “Discussing Neopatrimonialism and Patronal Presidentialism in the Central Asian Context”,,2012, Vol.20, No.4, p.308.

[21] Alisher Ilkhamov, “Neopatrimonialism, interest groups and patronage networks: the impasses of the governance system in Uzbekistan”,, 2007, Vol.26, No.1, pp.65-84.

[22] Jim Nichol, “Central Asia: Regional Developme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US interest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Report, March 2014, RL33458, Summary.

[23] 曾向红:“‘一带一路’倡议的智力支持——中亚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国际展望》,2016年第5期,第12页。

[24] Thomas Pepinsky, “The Institutional turn in comparative Authoritarianism”,, 2013, Vol.44, No.3, pp.1-23.

[25] Vladimir Gel’man, “Bring Actors Back in: Political Choices and Sources of Post-Soviet Regime Dynamics”,, 2018, Vol.34, No.5, pp.282-296.

[26] 具体参见曾向红:“国际关系中的蔑视与反抗——国家身份类型与承认斗争策略”,《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125-155页。

[27]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中译本)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50页。

[28] Mann Michael, “The Au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 Its Origins, Mechanisms and Results”,, 1984, Vol.25, No.2, p.63.

[29] [美]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阶级与民族国家的兴起(1760-1914)下》,陈湘宏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523页。

[30] Peter Halden, “Against endogeneity: the systemic preconditions of state formation”, edited in,, London and NY: Routledge, 2013, p.33.

[31] [美]乔尔·米格代尔著:《社会中的国家:国家与社会如何相互改变与相互构成》,李洋、郭一聪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6页。

[32] Georg Sørensen,, New York: Palgrave, 2001, p.104.

[33] [美]乔尔·米格代尔等主编:《国家权力与社会势力:第三世界的统治与变革》,郭为桂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34页。

[34] David Lewis, “Sovereignty after Empire: The Colonial Roots of Central Asian Authoritarianism”, edited by Sally Cummings and Raymond Hinnebusch,,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1, p.184.

[35] 对这两种典型的国家形象分析,参见[美]乔尔·米格代尔:《社会中的国家:国家与社会如何相互改变与相互构成》,李杨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60-65页。

[36] 赵会荣:“论中亚国家整体发展进程”,《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第62页。

[37] 1924年,苏联政府组建乌兹别克和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9年隶属于俄罗斯联邦的塔吉克斯坦升格为加盟共和国,1936年,哈萨克和吉尔吉斯自治共和国都升格为加盟共和国。具体参见徐天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25页。也有学者注意到了中亚加盟共和国在划界过程中(不同时段)的主动性,以及央地之间、地方势力之间的博弈和妥协,可参见施越:“‘分而治之’还是‘自下而上’——再议苏联初期的中亚民族划界”,《俄罗斯研究》,2019年第3期,第120页。

[38] Francine Hirsch,,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160-165.

[39] Kathleen Collins, “The Logic of Clan Politics: Evidence from the Central Asian Trajectories”,, 2004, Vol.56, No.2, pp.238-239.

[40] Rafis Abazov, “Central Asia’s Conflicting Legacy and ethnic policies revisiting a crisis zone of the Former USSR”,, 1999, Vol.5, No.2, p.67.

[41] 吉尔吉斯斯坦部族分为三大地域集团:由萨雷巴嘎什、库什丘、索尔托、特纳伊、萨雅克、布库、萨鲁七大部族组成的吉北部集团,吉南部山区的埃迪基内集团以及伊奇基利克集团。参见焦一强:“影响吉尔吉斯政治转型的部族主义因素分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第3期,第18页。

[42] 包毅:“简析中亚国家政治转型中的部族政治文化因素”,《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9年第5期,第8-9页。

[43] 吴宏伟、肖飞:“土库曼人传统社会结构探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第40-41页。

[44] Kathleen Collins, “The Logic of Clan Politics: Evidence from the Central Asian Trajectories”, p.240.

[45] 石婧:“中亚历史进程中的伊斯兰化、突厥化和俄罗斯化及影响”,《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86页。

[46] Allworth Edward, edited,, 3rd ed.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593.

[47] [美]乔尔·米格代尔:《社会中的国家:国家与社会如何相互改变与相互构成》,李杨等译,第73页。

[48] Cummings Sally edite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pp.63-65.

[49] Ibid, p.67.

[50] 吴宏伟、张昊:“部落传统与哈萨克斯坦当代社会”,《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4年第6期,第8-9页。

[51] Kathleen Colli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47.

[52] Paul Goble, “Today’s Ethno-Regional Clans in Tajikistan Are products of Soviet Nationality Policy”,, 2015, Vol.12, Issue.136, https://jamestown.org/ program/todays-ethno-regional-clans-in-tajikistan-are-products-of-soviet-nationality-policy/

[53] Kathleen Collins, “The Logic of Clan Politics: Evidence from the Central Asian Trajectories”, pp.242-243.

[54] 孙超:“我们是谁——塔吉克斯坦的认同政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4年第1期,第26页。

[55] 塔内战还促成了中亚唯一宗教性政党——塔吉克斯坦伊斯兰复兴党的合法地位。具体参见曾向红、杨恕:“中亚各国国家民族的构建:以塔吉克斯坦为例”,《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2期,第155页。

[56] Paul Kubicek, “Authoritarianism in Central Asia: Curse or Cure?”,, 1998, Vol.19, No.1, pp.30-31.

[57] Kathleen Collins,, p.246.

[58] Amartya Sen, “Democracy as a universal value”,, 1999, Vol.10, No.3, pp.3-17.

[59] Alisher Ilkhamov, “Neopatrimonialism, interest groups and patronage networks: the impasses of the governance system in Uzbekistan”,, 2007, Vol.26, No.1, pp.65-66.

[60] 关于威权政治个人推动权力网络制度化的理论讨论可以参见Thomas Pepinsky, “The Institutional turn in comparative Authoritarianism”, pp.14-18.

[61] Rico Isaacs, “Neopatrimonialism and beyond: reassessing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in the study of Central Asian politics”, p.230.

[62] “Democracy in Retreat”,, p.10, https://freedomhouse.org/sites/ default/files/Feb2019_FH_FITW_2019_Report_ForWeb-compressed.pdf

[63] “Uzbekistan Corruption Rank”, 2019, https://tradingeconomics.com/uzbekistan/corruption -rank

[64] 根据2018年美国调查机构盖洛普咨询公司对来自142家国家的14.8万名15岁以上的居民问卷调查,2018年全球最安全国家排名,乌兹比克斯坦排名第5名,得分91分。具体参见“乌兹别克斯坦入选2018年全球最安全的五个国家之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18年7月27日,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e/201807/2018070276 2418.shtml

[65] 自2003年以来,乌兹别克斯坦历年GDP增长率维持在4%以上,2008-2013年维持在8%以上。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发展和稳定的社会秩序被视为中亚的“乌兹别克模式”。参见Andrew Buchman, “The ‘Uzbek Model’ of Development: Slow, Stable and Showing Success”,, 28 January 2004, https://www.cacian alyst.org/publications/analytical-articles/item/8704-analytical-articles-cacianalyst-2004-1-28-art-8704.html; G.N.Khaki, Riyaz Ahmad Sheikh, “Uzbekistan: Karimov’s Model of Economy: Dynamic or Paradox A Critical Study”,, 2016, Vol.3, No.1, pp. 58-59.

[66] 根据卡拉维茨(İdil Tunçer-Kılavuz)的田野调查,部族(clan)在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被视为消极轻蔑的指称,也难以完全指称乌兹别克斯坦的社会单元马哈拉(乡邻)、村庄(qishlok)以及多斯提(教友)。这里用地方主义(regionalism)表示来自同一地域和行政单元(州)所形成的共同体建设。这并不是说地区就是一个单一行为体或是稳定内在一致的分类。来自同样地区的政治精英或许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来自不同地区的精英却可能结盟。但是这种强调地域差异的社区认同(mahallachilik)是普遍存在的。参见İdil Tunçer-Kılavuz, “Political and social networks in Tajikistan and Uzbekistan: ‘clan’, region and beyond”,, 2009, Vol.28, No.3, p.324.因为该英文单词在中文翻译上出现两难境地:地区主义在我国国际关系学术领域泛指地理上相邻或相近的一组国家,为了特定的共同目标而推动相互间整合的理论和实践;而地方主义有单独的英文词汇(localism)直接指称,泛指本地方的利益放在首位,不顾甚至破坏全局利益的思想和行为。这与中亚的地方主义也有所差别。为保持理解的准确性,除非文中特别说明,一律使用地方主义来特指中亚各国以地方单元为主体的亲缘、族群或文化共同体建设,旨在向中央争取更多的权力与利益。

[67] Ibid, p.325.

[68] Yury Fedorov, “Uzbekistan: Clans, Succession and Stability”,, 2012, Vol.18, No.2, pp.43-44.

[69] Lawrence P. Markowitz, “Local Elites, prokurators and extraction in Rural Uzbekistan”,, 2008, Vol.27, No.1, pp.2-3.

[70] Jennifer Murtazashvili, “Coloured by revoluti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utocratic stability in Uzbekistan”,, 2012, Vol.19, No.1, p.79.

[71] Ibid,, p.88.

[72] Deniz Kandiyoti, “Post-Soviet Institutional Design and the Paradoxes of the ‘Uzbek Path’”,, 2007, Vol.26, No.1, pp.31-48.

[73] 马哈拉有效实施社会安全职能,可监督可疑的穆斯林分子。王明昌:“乌兹别克民族传统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22页。

[74] Deniz Kandiyoti, “Post-Soviet Institutional Design and the Paradoxes of the ‘Uzbek Path’”, p.36.

[75] D. Ziyaeva, “Changing Identities among Uzbek Youth: Transition from Regional to Socio- economic Identit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NBR) Conference, Seattle, June 2006.转引自Mohd Aslam Bhat, “(Re)experiencing the Now-Gone: Youth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Soviet and Post-Soviet Central Asia”,, 2014, Vol. 45, No.3, p.474.

[76] [乌兹别克斯坦]伊斯拉姆·卡里莫夫著:《临近21世纪的乌兹别克斯坦:安全的威胁、进步的条件和保障》,王英杰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第79-80页。

[77] 吴宏伟、肖飞:“土库曼人传统社会结构探析”,第37页。

[78] Adrienne L. Edgar, “Genealogy, Class and ‘Tribal Policy’ in Soviet Turkmenistan, 1924- 1934”,, 2001, Vol.60, No.2, p.266.

[79] INS Resource Information Centre, “Turkmenistan: Political Conditions in the Post-Soviet Era”, February 1993, pp.5-7, http://hrlibrary.umn.edu/ins/turkme94.pdf

[80] Adrienne Lynn Edga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9-11.

[81] Drienne L. Edgar, “Genealogy, Class and ‘Tribal Policy’ in Soviet Turkmenistan, 1924- 1934”, pp.267-268.

[82] 吴宏伟、肖飞:“土库曼人传统社会结构探析”,第42页。

[83] 具体参见Karen Dawisha, Bruce Parrott edit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317-319.

[84] Saparmurat Turkmenbashi,, Ashgabat: Alhoda Publications, 1994, pp. 34-36, 39.

[85] Sabonis-Helf, “The rise of the post-Soviet petro-states: energy exports and domestic governance in Turkmenistan and Kazakhstan”, in Daniel L. Burghart, Theresa Sabonis-Helf edited.,,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2004, p.162.

[86] Sabonis-Helf, “The rise of the post-Soviet petro-states: energy exports and domestic governance in Turkmenistan and Kazakhstan”, p.165.

[87] 王四海、秦屹:“中亚国家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重要作用——以土库曼斯坦为例”,《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6年第5期,第108-118页;赵龙庚:“土库曼斯坦:改革开放走新路”,《和平与发展》,2008年第2期,第60-61页。

[88] Nicholas Kunysz, “From sultanism to neopatrimonialism? Regionalism within Turkmenistan”,, 2012, Vol.31, No.1, p.12.

[89] 杨成:“去俄罗斯化、在地化与国际化:后苏联时期中亚新独立国家个体与集体身份的生成和巩固路径解析”,《俄罗斯研究》,2012年第5期,第113,122-123,133-134页。

[90] 包刚升:“民主崩溃的政治学——选民分裂、政治制度与民主崩溃”,《公共行政评论》,2013年第5期,第170-171页。

[91] Cummings Sally edite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pp.80-81.

[9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1998_Kyrgyz_constitutional_referendum(最后访问时间:2019年8月20日)。

[93] Adam Przeworski,,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167- 171.

[94] 雷琳、郎正文:“吉尔吉斯斯坦南部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第75页;雷琳、王林兵:“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动态移民潮分析”,《新疆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第89-90页。

[95] Eugene Huskey, “Kyrgyzstan: The Politics of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Frustration”, in Ian Bremmer and Ray Taras (eds),, 199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664-667.

[96] Mariya Omelicheva,, p.79.

[9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tegory:Referendums_in_Kyrgyzstan(最后访问时间:2019年8月20日)

[98] Cummings Sally edited,, pp.87-88.

[99] Shairbek Juraev, “Kyrgyz democracy? The Tulip Revolution and Beyond”,, 2008, Vol.28, No.3-4, p.260.

[100] 包毅:“中亚国家政治发展进程中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危机”,第94-95页。

[101] 2011年,吉尔吉斯斯坦过渡时期总统奥通巴耶娃(Roza Otunbayeva)发表电视讲话表示,为了防止频繁修改宪法造成政治动荡,2020年9月1日之前不得对宪法进行修改。

[102] Gianfranco Poggi,,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p.186.

[103] Renato Cristi,, Wales: 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 1996, pp.184-186.

D736

A

1009-721X(2019)05-0108(33)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冷战后欧洲民族分离运动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19CGJ014)的阶段性成果。非常感谢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张昕副教授、崔珩博士,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杨成教授和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研究所肖斌副研究员提出的宝贵建议,文章一切错漏由作者承担。

**孙超,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讲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青年兼职研究员。

(责任编辑 崔 珩)

猜你喜欢

部族乌兹别克斯坦中亚
柏灌和鱼凫
习近平主席在中亚
一、卫拉特蒙古与天山北麓各部族
民族寓言与部族叙事——阿来创作简论
中亚速览
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双边贸易流量与潜力分析
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之间贸易和经济合作前景
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之间贸易和经济合作前景
民营油企的中亚并购潮
乌兹别克斯坦客户二度牵手楚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