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
2019-05-22奉有才陈家蓉李新宁石群峰罗树友邱汝彪
奉有才 陈家蓉 李新宁 石群峰 罗树友 邱汝彪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南宁市 530003,电子邮箱: 654291973@qq.com)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多因胚胎期睾丸下降过程中腹膜鞘状突未能闭塞所致,主要的治疗方法为疝囊高位结扎术,其术式分为传统术式和腹腔镜术式,传统术式因创伤大、恢复慢、切口明显而逐渐被腹腔镜术式所取代。腹腔镜术式包括三孔法、双孔法、单孔法等,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如何使患者创伤更小、切口更美观,仍需进一步探索。我科采用改良经脐双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2~10月我科收治的12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年龄1~6岁,其中男99例,女21例。所有患儿术前均确诊为腹股沟斜疝[1]:(1)发现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2)透光实验阴性;(3)B超示腹股沟区异常回声提示疝。其中腹股沟斜疝位于左侧40例,右侧70例,双侧10例。排除合并心、肺、脑、肝、肾功能不全和凝血功能障碍、嵌顿疝、脐部畸形及其他无法配合治疗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
1.2 手术方法 患儿均采用改良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气管插管全麻后取头低足高仰卧位,采用奥林巴斯腔镜系统进行手术。常规消毒,铺巾后取脐部切口(见图1),于右侧脐缘皱褶处做0.5 cm弧形切口,建立气腹,压力维持在8~10 mmHg(1 mmHg=0.133 kPa),待气腹满意后置入5 mm Trocar(此为观察孔),助手由此孔置入腹腔镜。然后于左侧脐缘皱褶处沿脐缘做0.5 cm弧形切口,使用5 mm Trocar芯做一通道进入腹腔,自此通道置入涂抹石蜡油的持针器(此为操作孔,见图2),此孔不置入Trocar,以避免脐部左右各置入5 mm Trocar后器械相互碰撞,影响操作。置入腹腔镜后先探查腹腔内情况,查看肠管有无损伤,膈肌是否完整,仔细探查患侧疝囊及健侧内环口区,避免漏诊隐匿性疝。于内环口体表投影外上方2~4 cm处刺入4-0带针丝线,腔镜直视下持针器接针,线尾留置于腹壁外。于精索血管偏外侧进针荷包缝合内环口,进针不宜过深或过浅,以潜行于腹膜外间隙为标准,经过精索血管及输精管时以针尖的挑拨和捻转分离两者间隙,必要时辅以注水分离腹膜[2],以免损伤精索血管及输精管。荷包缝合内环口一圈(图3),关闭内环口前嘱助手排尽疝囊内积气,内外联合打结,三点一线,完成内环口高位结扎(图4)。剪线后选择腹壁无血管区出针。腹腔镜再次探查明确无副损伤及出血后撤除人工气腹,拔出脐缘左侧Trocar及右侧持针器,5-0可吸收线缝合术口(图5)。术中发现对侧隐匿性未闭鞘状突时一并行内环口高位缝扎。
图1 脐缘左右切口图2 脐右缘置入Trocar,脐左缘置入操作钳图3 荷包缝扎内环口图4 高位结扎内环口图5 脐部术后切口几乎不可见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儿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6个月,记录患儿复发情况。
2 结 果
120例患儿均在腹腔镜下完成疝囊高位结扎术,未出现中转开腹和严重副损伤。共发现对侧隐性未闭鞘状突46例(38.33%),其中位于左侧腹股沟斜疝18例,右侧腹股沟斜疝28例。左侧手术时间(30.82±2.68)min,右侧(25.53±2.56)min,双侧(40.21±2.72)min。术后均顺利恢复,均无明显疼痛、切口感染、精索血管、输精管损伤、阴囊血肿、阴囊积气等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均无斜疝复发、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及脐疝发生。
3 讨 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系发育过程中腹膜鞘状突未闭或关闭不全所致,若未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会影响患儿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当疝气嵌顿时,会有肠坏死、睾丸坏死、卵巢坏死等风险。一般认为,年龄达6个月患儿的疝气自愈可能性不大,均有手术治疗指征。目前治疗小儿疝气的手术方法分为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开放手术需解剖腹股沟区,打开腹股沟管,切口较大,可能会损伤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精索血管及输精管等组织,导致术后阴囊血肿、睾丸萎缩等并发症,特别是复发疝手术时,腹股沟区粘连明显,解剖不清,发生此类并发症的风险大大提高。而腹腔镜微创技术可解决上述难题,成为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主要手段。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不需要打开腹股沟管,在腹腔镜放大系统的帮助下,可在腹腔内清晰暴露内环口、精索血管及输精管,减少腹股沟区重要组织损伤的风险,从而降低了术后复发及损伤患儿生育功能的概率[3-7]。同时,腹腔镜手术切口小,瘢痕隐蔽,符合现代外科发展及人们对美观的要求,因此越来越受到医师及患儿家属的青睐[8]。更重要的是,腹腔镜可以同时探查对侧内环口,发现有无隐匿性疝。李宇洲等[9]发现,单侧疝合并对侧隐匿性疝者高达50%。而高达10%的隐匿性疝会发展为真性疝[10]。本研究中共发现对侧隐性未闭鞘状突46例(38.33%)。有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能及早发现并处理隐匿性疝,从而避免患儿二次手术的可能[11]。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主要包括三孔法、双孔法和单孔法3种术式。常规三孔法及双孔法需放置3个或两个Trocar作为观察孔及操作孔,瘢痕不美观且切口疝的风险增加。而单孔法则是借助各种自制疝气针在腹腔镜辅助下腹膜外结扎,皮下打结完成疝囊结扎[12],此法易发生皮下线结反应和异物感,引起术后腹部不适,线结反应强烈者甚至需拆除结扎线而导致术后复发。近年来,有学者使用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疝气,取得较好疗效。牛志尚等[13]将脐部纵向切开后,于脐上下缘各置入一个Trocar,并置入腔镜及操作钳完成疝囊高位结扎,取得满意效果,但此法破坏了脐环结构,术后有发生脐疝的风险。张士松等[14]于脐下缘行弧形切口,再于切口左右极各置入一个Trocar完成疝囊结扎,也取得满意疗效,但此法术中不容易保持满意气腹,且操作空间受限,操作难度大。陈帅等[15]于脐左右缘皮肤皱褶处各置入一个Trocar完成疝囊高位结扎,疗效满意,但此法将两个Trocar置于脐部,距离过近,导致Trocar间相互影响而增加操作难度。本研究对经脐双孔法进行改良,术者先于右侧脐缘皱褶处沿脐缘做0.5 cm弧形切口,气腹针建立气腹后置入腹腔镜,再于左侧脐缘皱褶处沿脐缘做0.5 cm弧形切口,腔镜直视下使用5 mm Trocar芯做一通道进入腹腔,自此通道置入涂抹石蜡油的持针器作为操作孔,且此孔无须置入Trocar,避免了脐部左右各置入5 mm Trocar后器械相互碰撞,从而使操作更加便捷。此改良法不破坏脐环结构,切口隐蔽,术后瘢痕几乎不可见,操作更加便捷。但此方法腹腔镜与操作钳呈平行关系,增加了操作难度,故对于初学者而言,建议先使用常规二孔法,待操作熟练后再行改良经脐双孔法。本研究中,12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阴囊血肿及水肿、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疗效满意。
综上所述,改良经脐双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疗效确切、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瘢痕隐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