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体系五力模型原理及方法

2019-05-22王茤祥

中国软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战略机制体系

王茤祥,韩 周

(1.北京大学创新研究院,北京 100871;2.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北京 100094;3.南方科技大学,广东 深圳 518055)

一、研究背景

自1912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的概念[1],到索洛在《技术进步与总量增长函数》[2]一文中提出技术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之后,学者们开始积极探寻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制,在与影响经济发展的“国家专有因素”相结合中,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应运而生,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最早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认为国家创新系统由政府机制及其政策、企业机制及其作用构成[3]。随后学者们分别从主体、机制、客体等视角进行了探索,对学术进步及创新实践发挥了积极作用。

主体视角以美国学者纳尔逊[4]为代表,他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组机构,创新是政府、大学、企业等有关机构的复合体制,而制度设计的功能则是在技术的公有和私有两者之间建立出一种平衡状态。与纳尔逊的观点相呼应,英国学者帕特尔和帕维特[5]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由创新主体和其各成分之间的交互作用组成的一个体系,而这个体系中的主体包括四个部分:(1)企业;(2)大学和科研机构;(3)提供技术进步的政府和金融等部门;(4)一般教育和其他职业培训的公共和私有成分。

机制视角以丹麦学者伦德瓦尔[6]为代表,他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由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知识在创造、应用和扩散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各种构成要素所组成的创新体系,而且这种创新体系植根于一国边界之内的各类机构间的相互影响及其相互关系上。”在随后的研究中,伦德瓦尔认为“生产的结构”和“建立制度”是界定创新体系的两个重要维度。爱迪奎思特[7-8]扩展了伦德瓦尔的机制定义,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影响创新的发展、扩散和使用的全部重要的经济、社会、政治、组织、制度和其他因素的总和”。

客体视角以OECD组织[9-13]的国家创新系统研究项目为代表,该研究关注知识这个关键要素,并进一步提出国家创新系统是一国境内不同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机构等(简称“创新主体”)之间围绕着知识的创造、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商业应用所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

我国学者也在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研究中做了大量的研究,对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要素进行了丰富,如战略、资源等,同时对政府、大学、企业等各组成要素的作用、与创新生态系统的关系、创新系统的国际化等方面,都有一些探讨[15-19]。同时,我国在创新体系建设实践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工作,逐渐形成了由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构成的国家创新体系基本框架,对我国创新实践发挥了一定作用。

当前,科技创新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科学技术一体化、学科交叉融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指数化等趋势越来越明显,导致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学科、技术、产业的边界,创新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科学,或者技术,或者产品,或者产业的竞争,而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的协同创新的竞争,本质上已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创新体系就像一条生产线,其工艺流程及装备水平决定了产出的最大数量与平均质量,“生产线”不升级,投入原料再多,提高的只是产量,而质量不会有本质变化,当投入过多超过其消化能力时,反而会降低质量。因此,新时代下创新体系理论体系需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要从单一模式转变为多模态整合,要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多视角,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发展等多维度,从大学、企业、金融等多主体,从国内、国际等多坐标,从民用、国防、军民融合等多出口,系统研究与重构。

二、创新体系“五力”模型的基本原理

体系是指有关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有特定新功能的有机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新系统。体系具有独立性、整体性、有序性和进化性等四个重要特征,独立性是指组成体系的事物属性各不相同,具有各自的逻辑和功能;整体性是指各事物间互相支撑、缺一不可;有序性是指各事物间有一定的逻辑秩序、不是简单随机组合;进化性是指一个体系应具有一条或多条回路,形成自我反馈与进化的机制。

基于以上原则,提出创新体系五力模型。

(一)创新体系五力模型总体框架

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产业等创新成果,是在创新战略的指引下和机制的推动下,组织、人力和资本等相互作用的结果。战略指明创新的方向、目标及战略任务,决定了需要什么样的组织来承担任务,组织需要配置怎样的人力来具体实施,人力开展工作需要哪些资本来支撑,需要建立何种机制来推动组织、人力及资本三者相互作用,组织、人力、资本的直接作用和战略、机制的间接作用方向与强度,决定了成果产出。成果产出的效果促使机制、资本、人才、组织不断改进、优化,甚至做出战略调整,进而导致其他四个要素重构和成果产出明显改变,等等,如此不断循环、演进。

创新成果是目标,而战略、组织、人力、资本和机制等是手段(见图1),是创新供给侧的五种力量,创新体系的构建就是政府、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及金融等多方协作,建立、优化这五种力量,从而不断提高创新产出的数量和质量。

因此,创新体系就是由战略系统、组织系统、人力系统、资本系统及机制系统等5个子系统构成,战略是牵引力、组织是协同力、人力是生产力、资本是支撑力、机制是保障力,五力相互作用、融合为创新力。

一个国家、区域、单位可采取一种或多种创新战略,每种战略都将形成对应的组织、人才、资本及机制,多种战略共同驱动构成有自己特色的多元性创新体系。

图1 创新体系五力模型示意图

(二)战略

创新战略确定方向、目标及战略任务,是创新体系的纲领,决定了体系的格局。

1.战略类型

创新主要战略包括前沿探索、原始创新、一体化战略和跟随战略。

(1)前沿探索。是探索未知领域,形成首创性科学发现或成果,具有开创性影响。其是基础研究的高级形式,重在提出科学问题,保证远期有潜力。

(2)原始创新。是科学问题或现象基本明确,但规律尚不清楚,或者理论假设未得到验证,通过深入研究获得突破性发现,或对现象进行了科学的解释,或对假设进行了验证,具有爆发性影响。其是基础研究的重要形式,重在解决科学问题,保证中期有活力。

(3)一体化。包括以下3种具体形式。

前向一体化。是从重点学科、重大成果出发,定位其最有价值的应用市场,正向规划和实施一批下游先进应用技术,通过此外辐射模式,将优质“科学原料、技术原料”转化为多种高质的“技术成品”,把基础研究优势转化为原始创新优势。

后向一体化。是根据市场、产业的重大需求,以产品,或系统,甚至体系为单位,预测、定义其未来的水平与标准,逆向分析、规划、实施支撑实现目标的系列技术或者知识,通过此内辐射模式带动多学科协同攻关,将多学科优势转化为综合优势。

横向一体化。是从一些共性知识和技术出发,将其转移到其他领域,带动其他领域学科、产业发展,把已有优势转化为多元优势。

一体化战略可推动形成点、线、面、体有机结合的科学技术产业体系,重在推动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保证近期有动力。

(4)跟随战略。复制已有成果,或者消化、吸收、再创新,保证即期有冲力。

前沿探索、原始创新等战略体现学科发展特色,一体化战略体现行业发展特色,跟随战略则体现产品或产业发展特色。四类战略形成远期、中期及近期布局,通过传导、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格局,最终成为一个超大的创新体系。

跟随战略能培养出“游击队”,前沿探索形成“尖刀班”,原始创新培养的是“特种兵”,而一体化则可打造“专业军”,多种战略并用形成 “集团军”。

2.战略选择

一个国家或机构往往会根据自身发展目标,结合外部的机会与威胁以及内部的优势与劣势,选择不同的创新战略。不同的战略需要不同的支撑条件。前沿探索、原始创新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优秀基础研究人才;一体化需要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完善学科及产业体系;跟随战略则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较强的工程技术能力和产业发展能力。

制定创新战略实际上就是确定创新主要方向、目标和战略任务,即战略规划,是其他4个系统构建与运行的基础、出发点。不同战略下任务生成机制有所不同,前沿探索、原始创新应实行专业主导,一体化应实行专业与产业共同主导,跟随战略则产业与市场共同主导。

特别强调的是,科技创新具有规律性,也有偶然性,在创新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还有突发性。因此,在制定创新目标及任务时,既要设立课题式项目,公开遴选团队承担,更要重视设立平台式、团队式项目,即遴选出高水平创新单位、团队给予长期稳定支持,由其在确定的范围内相对自主选题,充分发挥一线单位、人才的创造性,并以高质量结果论英雄进行周期性调整。前者主要解决目标或任务相对明确的创新问题,后者可解决一些系统性、模糊性、独特性的创新任务,并较好应对偶然性和突发性,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和市场变化莫测的今天,后者越来越重要。

(三)组织

现代社会先进于传统社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组织代替个体,通过自协同与自约束,显著提高了生产力。现代创新日益复杂,创新活动基本上是以组织形式进行的,组织是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要着力解决微观层面和系统层面的组织问题。

1.微观层面

就是从事微观创新活动的具体单位要建立与创新要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现代社会组织可以分为政府组织、企业和非企业组织等三大类,创新是一种创造性工作,是半公共品,具有公共性和排他性双重属性,有规律性和偶然性特点,若由政府主导则因宏观性、非排他性等导致“政府失效”;若由企业主导则因逐利性、短期性等出现“市场失效”,对渐变式、工艺式创新高效,对颠覆性、原始性创新则常常低效;非企业组织虽然较好地适应了创新公共性、自主性等属性,但也会因非营利性、自由性导致“效率失效”或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因此,单一的、理想的创新组织结构几乎不存在,高效创新组织应准确定位自身的核心使命,在满足创新基本属性要求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法人治理体制,并设立配套机制解决效率问题,在内部性与外部性共同作用下,达到相对理想效果,而不是简单模仿其他组织的体制机制。

基础研究是问题导向、好奇心驱动、个体行为,应采取智力资本为主体的治理体制。

应用研究是需求导向、利益驱动、集体行为,应采取智力资本与产业资本耦合的治理体制。

产业发展是兼顾当前及未来发展的市场行为,应采取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耦合的治理体制。

应用示范是典型的市场行为,应采取金融资本为主体的治理体制。

2.系统层面

即是要适应创新的极大不确定性和传导性、边界模糊性,建立互为支撑的组织系统,在系统内实现高效的能量交换与转化。不确定性无法通过大数原理来解决,较好的办法是彼此互融,上游准确了解下游需求而获得方向,下游及时掌握上游突破而获得支撑,左边了解右边的关切而寻求机会,右边了解左边的实力而得到支持,力求通过“全息照相”和“快速验证”而减少创新盲点,随时动态优化各自工作,从而减少不确定性。科学与技术、学科与学科、产业与产业等边界越来越模糊是当代创新的重要特征,要求创新组织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但创新的复杂程度越来越大、演化速度越来越快,实际上却导致组织分工越来越细,否则难以形成核心能力,因此不同组织广泛协同形成合力成为必然。因此,一个高效的创新组织系统应按照“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的思路来柔性构建,一般是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发展、应用示范等4个层次的“顶尖腰强底实”的、科学技术产业一体化的“正金字塔”结构(图2),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新链的完整性是高质量创新的基础。金字塔顶端是前沿研究机构,中间是工程技术能力突出、多学科融合的应用开发机构,下层是技术消化能力突出的企业及用户网络。金字塔上层积累的是“科技势能”,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瞻技术往往集中于上层,下层则将“科技势能”转化为“经济动能”,并回馈、支撑势能的不断提升,同时也是上层发展的市场机制引导者,其的及时参与,从源头上提高了能量转化的效率。没有势能的组织没有后劲,没有动能的组织则失去能力,国内外成功的经验证明创新链缺失,持续高水平的创新就得不到保证。

金字塔结构解决了创新依靠谁,并进一步强化了创新面向谁的问题,从组织结构上实现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和知识、技术、产品与产业的协同创新。

(2)创新链的综合性是保持创新活力的根本。一个有活力的创新链是上层参与者规模较小,下层参与者规模逐级增大,呈“顶尖腰强底实”金字塔形状。一个上层单位可以支持多个下层单位,一个下层单位发展往往需要多个上层单位为支撑,同一层间的学科、产业也互为支持,所以综合性对持续性、高水平和充满活力的创新具有积极意义。当然,这种综合性也需要有边界,过于复杂便也难以运行。

当然在如国防创新的一些特殊领域,金字塔结构可能是“顶尖腰强底小”的结构。

(3)创新链的粘性是创新有效性的保障。创新链是一个多单位横纵联合形成的复杂系统,目的是建立应对科技创新边界模糊挑战的综合能力,必须通过某种机制,将多层次紧密整合在一起,才能达到既分工又协作的责任利益一体化的组织系统,即形成有粘性的组织联盟,否则,会出现一盘散沙、盟而不联的现象。在科技创新能力突出、资源丰富的情况下,创新链粘性会自然增强,在创新能力不突出或参差不齐、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往往需要有意识地设计提高。

图2 创新链金字塔组织系统示意图

(4)创新链具有流动性交叉性。一个创新单位在一个创新链中的位置会随着实力的此消彼长及外部条件的变化,在链中移动,或者占据多个位置,或者离开本创新链。创新链之间彼此也不是孤立的,常常交叉融合,即一个竞争能力突出的创新单位可能同时处于几个创新链不同位置中,在学科交叉融合和产业发展集群化的趋势下,这种现象将越来越普遍。

(5)不同战略决定了创新链结构。

前沿探索战略创新活动类似在无人区探险,往往是比较单一、规模较小的基础研究团队,一般尚未形成成型的金字塔,或只是点状金字塔(见图3)。

原始创新战略任务方向明确,组织、团队根据任务情况可大可小,以基础研究为主的金字塔顶轮廓初步形成,塔腰尚未形成或有零星结构(见图4)。

一体化战略任务内容基本明确,基础研究塔顶初步形成,或尚有部分空洞结构,应用研究、产业发展、应用示范等轮廓初现(见图5),组织层次较为复杂,团队大。

跟随战略任务内容清晰,基础研究基本完成,应用研究也有较好基础,致力于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或发展技术,并推动产业发展及应用,是一些没有塔顶的、梯形式的变形金字塔(见图6)。

硅谷等世界高科技重镇,其创新链多为这种金字塔结构,而且在强大的创新文化影响下和强大的创新能力支撑下,这种结构自然发育、形成,并不断强化与优化。在“塔”内的大学、企业等单位的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也显著高于游离在塔外的单位,他们向全世界输送了大量的技术、产业和人才,但自身却长盛不衰,在同一块土地上实现了持续增长,支撑其在世界创新竞争中保持难以挑战的持续领先地位的基础,正是无数个世界级金字塔组成的庞大金字塔群落,形成了强大的能量转化与提升模式。

图3 前沿探索型组织示意图

图4 原始创新型组织示意图

图5 一体化型组织示意图

图6 跟随型组织示意图(阴影表示已经完成或正在布局,空白表示尚未涉及)

因此,一个单位不但要根据自身在金字塔创新链中的位置,建立符合创新属性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体制机制,还要结合创新战略规划,根据学科及产业关联性,建立覆盖全创新链、相对稳定的“朋友圈”,把彼此的目标任务互融,形成“有核无边”的多维度协同效应。

(四)人力

组织需要人才有生命,而人也需要组织才有依托平台,人才是创新体系的动力要素。要按照“围绕创新链组织人才链”的思路来构建多层次的人才体系,具体包括:

(1)建立科学的选人机制。各创新组织要根据自身所处创新链位置及创新活动要求,确定所需要人员特征、能力,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遴选、考评机制;根据创新链组织结构,系统进行队伍建设,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结构,建成个体有专长、总体有实力的人才体系。

(2)建立高效的用人机制。顺应科学技术一体化、交叉融合、日新月异等创新要求,以创新链为依托,以重大具体任务为牵引,形成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技术及产业技术等在内的科学技术产业一体化的、具有弹性的任务型攻关团队,以保证知识、技术、产品及产业之间的衔接与传递,快速解决重大科学技术产业问题,形成“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合力效应,推动科技势能转化为经济动能。

(3)建立有效的育人机制。人才培养也应围绕创新战略规划不断进行优化调整,致力于形成学术人才、创新人才、职业人才等多层次相对完整的人才梯队,形成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有机融合。

(五)资本

组织、人才需要资本才能实施创新活动,资本也需要通过组织才能转换、提升价值,资本是创新体系的支撑要素。但在创新链的不同层面资金需求规模、投资回报及来源等皆不同:越往下层,需求越大、投资回报越快、资金越容易获得,因此应按照“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的思路组建多元化资本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形成多元化的资本体系。创新的半公共品特性,决定其需要建立国家投资、社会投资等共同支撑的投入机制,上层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从上到下社会投资比重越来越高,要根据创新战略规划建立多元化的资本体系。

(2)形成上下融通的投入机制。简单的分段投资会因目标错位导致结构性失衡,或者因利益博弈而难以形成高效转移。因此要引导上下游资金交叉投资,特别要引导风险小的下游资金向风险大的上游渗透,形成不同资金交织组合的“编绳效应”,通过资本协同,促进上下游活动的协同和知识技术在上下游平滑流动。产学研用协同的关键是责任的协同,是利益的协同,本质上是资本协同。

(六)机制

组织、人才、资本不会自动结合,需要建立机制来推动,机制对组织、人力和资金起支配、协作和监督作用,是创新体系运行过程的灵魂,是体系的控制要素。创新链的不同层面特征差别很大:越往上层,外部越简单,内部越松散,人员自由度越大。因此,一方面要如前文所述根据创新链各层特点,形成组织、人力、资本等要素内部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组织、资本、人才等要素间的耦合机制及全体系的运行、反馈机制。

(1)创新链与人才链的耦合机制。组织与人才在岗位上结合只是形式,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结构上、“灵魂”上紧密结合?创新活动以内激励为主,因此在提供有竞争能力的外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创新人才兴趣与长远追求相适应的机制,把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融合,是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并建立长期共同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

基础研究组织只有采取良好的组织声誉、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有竞争能力的薪酬、长期或终身制的岗位、管理权分享等措施,才能吸引优秀人才;应用研究组织在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有竞争能力的薪酬的基础上,实施知识产权共有或权益分享、参与管理等最能激励人才;产业发展及应用示范组织除提供良好工作条件、较好薪酬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股权激励或员工分红制度是促使员工与组织长期共同奋斗的重要机制。

(2)创新链、人才链与资本链的耦合机制。即如何遴选出合格的创新组织、团队来承担创新任务?组织根据使命寻求相应的任务及资本,资本根据目标寻求合适的组织来承担任务,二者只有有效配位、高效配置,实现组织目标、人才目标(通过组织)与资本目标三者的融合,才能从甲方乙方的买卖关系升级为责任共担、权益共享的共同体。

资源配置方式根据任务要求有所不同,基础研究应实行专业主导,应用研究应实行专业与产业共同主导,产业发展应实行产业与市场共同主导,应用示范则实行市场主导。

资本方与组织、人才根据创新任务不同阶段共同投入的约束机制和收益分享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形成三位一体的耦合效果。

(3)建立规范有序的监督评估机制。创新的周期长,必须及时监管、适时调整,但其不确定性大、可观察度低,与人力自身能力、素质及自我约束机制高度相关。因此,创新活动的监管宜采取分层实施、抓大放小、结果导向、诚信准入等原则,即资本方抓关键节点监督、承担单位抓日常监督;关注结果,抓主要问题,淡化枝叶末节;对违规者设立退出或禁入机制,增强自我约束。

(4)建立产权保护制度及低障碍成果流动机制。建立鼓励创新与有利于知识技术流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启动门槛低、风险可控、效益分享等成果转移机制,促进成果流动与双向增值;建立高效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等等。

(5)建立创新文化形成机制。创新文化的构成是什么?如何培育?担当精神、科学精神、冒险精神、合作精神、诚信精神等如何有机结合?

(6)建立体系反馈机制。根据创新成果产出数量及质量,不断优化机制,或者资本,或者人才,或者组织,甚至做出战略大调整,重构组织、人才、资本及机制,不断提升成果绩效,等等,体系进而不断调整、进化。

三、“五力”创新体系构建方法

从不同的视角或维度,创新体系可形成多种类型,其构建的基本方法都是如何在组织发展目标下建立五力融合机制。

(一)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是促进科技长入经济的制度安排,是根植于一个国家之中支撑国家创新事业的网络系统,这个网络系统中包括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是一个巨大的复合体。

一个国家往往会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人才状况、资源禀赋、国际环境等因素,同时采取多种创新战略,每种战略下形成不同的组织、人力、资本及机制组合,最终形成若干个创新子体系。

(1)前沿探索战略时任务没有定式,类似自主命题作文,可在专业主导下,以课题式项目为辅、平台式或团队式项目为主的方式遴选团队,根据任务或规划定制支持方式,资本主要由国家提供或公益投资。前沿探索战略往往形成星星点点式的金字塔群落。

(2)原始创新战略时任务方向或范围明确,可在专业主导下,以课题式项目及团队式项目并重的方式遴选团队,根据任务或问题特点由国家给予支持或公益投资。原始创新战略形成有主要学科布局的小或中型金字塔群落。

(3)一体化战略时任务基本明确,可在专业与产业共同主导下,在以课题式项目公开遴选团队的同时,在重要领域或变化较快的领域,加大团队式项目力度,即按照行业挑选出一批有创新精神及能力突出的骨干科研单位及企业组成若干创新共同体,将该行业创新任务交由共同体来规划并及时根据外部条件变化进行调整,提高任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由共同体采取公开竞争方式遴选承担单位团队,为保证责任利益一体化,共同体出资设立资本平台(如创新基金),对实施任务进行配套投资。一体化战略下资源投入方式根据任务性质分类管理:基础研究可采取国家投入为主、共同体或承担单位配套;应用研究采取共同体或承担单位、国家共同投入;产业发展及应用示范采取共同体、承担单位投入为主、国家支持等。一体化战略形成有重点行业布局的、创新链基本完整的大或高金字塔群落。

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主要就是指这种一体化的行业特色创新体系。

(4)跟随战略时任务内容清晰,可在产业与市场主导、专业参与下,多措并举选团队,既可通过课题式项目公开遴选团队,也可由团队根据技术发展及市场需求自主命题,择优选择,还可以团队式项目形式授权创新共同体自主开展消化、吸收、再创新。采取共同体或承担单位投入为主、国家扶持(如后补助等)的形式配置资源。跟随战略形成梯形式的变形金字塔群落。

国家创新体系就是由不同战略驱动下形成的或高或低、或大或下、或多或少的金字塔群落构成(见图7)。

图7 国家创新体系示意图

(二)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既有和国家创新体系相衔接的部分,也有自己独立发展的部分(见图8)。

(1)衔接国家创新体系。根据区域发展战略、人才、资源禀赋等条件,出台措施支持区域内相关单位及团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抢占若干位置、承担国家任务。

(2)区域独特创新体系。即在国家创新体系之外进行布局。一是结合区域自身资源、产业等情况,采取一体化战略建立区域特色行业创新体系;二是采取跟随战略壮大现有产业或发展新兴产业;三是有实力的区域还可以实施原始创新战略或前沿探索战略,培育未来竞争能力。五力建设相关策略与国家创新体系类似。

(三)个体创新体系

类似区域创新体系,个体创新体系既有和上层创新体系衔接的部分,也有自身独有的部分(见图9)。

(1)衔接区域创新体系。即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抢占自己的位置、承担任务。

(2)衔接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虽然是结合区域总体条件衔接国家创新体系,但也存在区域没有衔接,但某些个体有实力的情况,因此,个体也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抢占非区域创新体系所关注的其他位置。

(3)个体独特创新体系。可主动布局,采取一体化战略拓展自己的创新深度或广度,形成以自己为核心的金字塔集群。或者采取跟随战略丰富自身产品线,有实力的单位还可以实施原始创新战略或前沿探索战略。

(四)国际合作创新体系

国际合作创新体系本质上是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个体创新体系等在空间上的延伸,包括输入性国际合作和输出性国际合作,前者是瞄准实力较强的区域,在更大范围内选择承担任务单位、团队,后者是将创新资源或成果输出到产业基础良好或市场需求大的国际环境,服务当地发展。国际合作需要结合各国的法律法规、资源状况等建立规范高效模式。

图8 区域创新体系示意图(圈内部分表示区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所占据位置)

图9 个体创新体系示意图(星点部分表示个体在国家、区域创新体系中所占据位置)

(五)军民融合创新体系

军、民创新的区分,抽象地看就是创新活动最终服务目的、对象的不同,因此,在基础研究阶段基本可互融、共享(部分特殊情况可能需要独立部署),主要区别在于需要采取不同的一体化战略或跟随战略,发展军用或者民用技术、产品或产业,创新单位及团队既有特殊的,也有共同的(见图10),且随着民用创新体系的不断强大、活跃,军民两用团队及技术将越来越多。

由于国防体系的特殊性,需要建立不同的资源体系、供需对接机制和运营管理模式。

图10 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示意图

四、结论

创新体系是在战略指引和机制推动下,创新链组织发挥平台作用,集聚人才、整合资本,“五力”相互作用、迭代、进化,产生创新成果的网络系统与制度安排。创新体系构建过程,就是做出战略选择、建立组织系统、配置人力资源、设计资金结构、建立机制,促进组织、人才、资本有效融合的过程。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个人创新体系既相互联系,又独立发展,从国家创新体系,到区域创新体系,再到个体创新体系,创新活动通过衔接得到有效部署,同时通过不断发展,逐级放大和丰富。

猜你喜欢

战略机制体系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