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国画情结

2019-05-22蒋跃中国美术学院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中国美术学院水彩画花鸟画

◆蒋跃(中国美术学院)

在美术界很少有人知道我研习国画,其实我自小游走在宣纸上,笔意墨趣带来的快乐一直伴随我的整个绘画生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叶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服从领导安排,从事水彩画的教学,之后担任研究创作处和《美术报》的主要领导。画画时间虽然很少,我戏称自己是星期天画家,但国画一直为我所钟爱。一则可以忙里偷闲,快速出击;二则锻炼构图笔墨,陶冶情操;三则助力水彩技法,相得益彰;四则慰藉心灵天地,寄托理想。虽说纯粹“玩玩”而已,但多年来有不少积累和体会,我发表了数篇中国画方面的学术论文,也有五本国画类的著作和画册问世,而且还十分畅销,深受读者欢迎。

我的国画最早主攻写意人物画。因为身在浙江,深受李震坚、方增先、周昌谷等名家的影响,十四岁开始临摹,十五岁开始国画人物创作和写生,十七岁有作品参加省美展,美院毕业后也有国画人物作品参加全国美展。不同的是,这些年我将兴趣转到了花鸟画上。因为时间更灵活,造型自由,天马行空,我行我素。

历代花鸟家中我非常喜欢八大山人、虚谷、任伯年、吴昌硕和潘天寿等诸大家,他们的作品酣畅淋漓、造型别致、气势冲天。尤其是寿者,刚正恢弘,一味霸悍,更是我崇拜的楷模。他们的作品集我必每天翻看,成为我无声的良师。在绘画艺术中,构图是我的热衷点,除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水彩画外,我还开设《构图学》课程,花鸟画布局如同下棋一般,倒是别有情趣;色彩也是我的擅长,因为水彩画的色彩远比国画复杂;造型更难不倒我,因为学过素描,鸟兽比起人物来容易得多,石头大一点小一点都没有影响;而笔墨,对我而言却有一定的难度,线是国画的生命线,笔的力量直接在线条上显示出来,来不得半点马虎。当我将数十刀宣纸消耗殆尽,线的问题也终于攻克。每年,我都要画秃几支毛笔、数瓶墨汁,不是我用功,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尽情玩耍——笔墨游戏而已。

绘画,重要的是形式语言的表达,画什么并不重要,但怎么画却很重要。要弄清楚中国画花鸟中源流、不变和可变的问题。比如,笔墨是传统,无法改变也不应改变,必须继承;但构图、色彩等元素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更要与时俱进。这些年,中国画坛追求工笔制作,越画越细,写意精神缺失,我想应该予以警觉。

这里发表的是我去年和今年的部分花鸟画作品,试图有一点新意,恳请方家指正。

红梅 国画 蒋跃

霁光浮叶碧参差 国画 蒋跃

共惜春末夏来 国画 蒋跃

涧涧渔鸟觅鱼来 国画 蒋跃

万壑风声成夜响 国画 蒋跃

露压烟啼千万枝 国画 蒋跃

坐看梅花一枝发 国画 蒋跃

猜你喜欢

中国美术学院水彩画花鸟画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中国美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中国画作品
吴国良花鸟画选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我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文化部的动漫奖公布《大鱼海棠》、中国美术学院等获奖
漂亮的水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