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泥路面“白+黑”罩面防反射裂缝施工技术研究

2019-05-21游元德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年6期
关键词:罩面施工技术

游元德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使重载交通量不断增多,导致水泥路面出现不同程度裂缝,最终影响到道路服务的质量,甚至还会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该文主要以某水泥路段改造重铺工程作为案例,研究“白+黑”罩面防反射裂缝施工技术,进而为近似的工程项目提供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水泥路面;“白+黑”罩面;防反射裂缝;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志码:A

0 前言

道路不仅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骨架,还是加快城市化进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道路建设的规模、速度也越来越快,但就目前修建的水泥道路路面来看,仍有一定程度的不足,最终导致路面的破损,从而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速度。水泥路面“白+黑”罩面防反射裂缝施工技术作为改建、升级道路的新兴技术方案,其在提升道路服务质量、保障人们出行的安全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1 以整体处理为主实施防反射裂缝处理

基于整体处理层面的防反射裂缝处理技术即是在罩面加铺前,先铺设应力吸收层,即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这是由于橡胶沥青的扩散和吸收应力较强,能够进一步延缓或预防反射裂缝的产生。而经过“白+黑”罩面整体防反射裂缝处理以后,能够在原旧路面裂缝可能产生的区域,形成一层弹性较好且厚度约为1 cm的防裂网,进而阻止裂缝向水泥路面的面層中央扩散。

1.1 全面、详细检查施工的作业面

水泥路面“白+黑”罩面防反射裂缝施工前,相关人员应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全面、详细检查施工的作业面,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对原水泥路面病害进行现场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弯沉检测;2)在对旧水泥路面进行橡胶沥青洒布前,应先对路面原有构造缝、后期裂缝进行灌缝修复;3)确保施工环境的温度在15 ℃以上;4)保持下承层的干净、干燥、无杂物等,进而保证原水泥砼面与橡胶沥青的黏结性。

1.2 橡胶沥青的洒布

该工程项目所使用的胶粉为30目的废旧轮胎橡胶粉,其掺量在20 %~30 %。将90号A级的普通道路石油沥青加热至108 ℃~190 ℃。在生产橡胶沥青时,必须经过至少一次均化磨、胶体磨或剪切等工艺,且发育的温度应控制在190 ℃~200 ℃,并保证1 h的发育时间;橡胶沥青发育完全以后,应立即进行洒布,洒布橡胶沥青的工具主要选用徐工XLS1203智能型橡胶沥青洒布车,具体参数见表1。

洒布时,应确保:1)起点与终点位置均铺有工程纸,且与横向准确衔接;待撒布车经过以后应及时将其取走;2)纵向衔接至少与洒布的部分有10 cm的重叠;3)所选用的洒布车须具备升温、搅拌等功能。

1.3 撒铺碎石施工

碎石的撒铺工作应和橡胶沥青的洒布同时进行,且碎石(9.5 mm~13.2 mm)的撒铺量应在12 kg/m2~14 kg/m2。碎石撒铺时,应保证撒铺的均匀性;对于部分撒铺量欠缺处,可通过人工方式将其补足。

1.4 碾压处理

洒布作业结束以后,应立即运用25T级以上的轮胎压路机对路面进行碾压,共碾压3遍;碾压的速度应尽可能控制在2.2 km/h~2.5 km/h;碾压结束以后,应进行人工清除松散的碎石,利用清扫车进行清扫和除尘,以免降低上层沥青混合料黏结的效果,影响到橡胶沥青的盈利吸引层。

2 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分析

基于整体处理层面的防反射裂缝施工中,施工人员还应注意:1)碎石清理程度直接关系着橡胶沥青盈利吸收层黏结的效果;因此,在撒铺碎石施工前,应首先水洗碎石,再用吹风机将其风干,进而保证碎石与橡胶沥青之间的黏结性。2)施工结束以后,应禁止车辆、行人进入,以免带起应力吸收层。3)可适当增加橡胶沥青铺设的厚度,以提升沥青加铺层的整体抗压、抗弯拉性能;据国外相关研究发现,厚度为5 cm的加铺层,其4年后裂缝反射的发生率为100 %;而厚度为10 cm的加铺层,其4年后的反射下降至95 %;厚度为15 cm时,4年后的反射发生率仅为24 %。但增加厚度应适宜,以免影响旧水泥路面温度的变化而减少拉应力。

3 以局部处理为主防反射裂缝处理

3.1 灌缝处理

以局部处理为主防反射裂缝的灌缝处理多被应用到宽度为1.0 mm~5.0 mm的结构缝或者裂缝中,可选用的填缝材料较多,象环氧树脂、聚氨酯类材料、改性沥青等。在进行灌缝处理之前,施工分院应先利用清风设备将裂缝中的杂物清除,并保持缝内的干燥,再使用灌缝设备灌缝。

3.2 玻纤格栅处理

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简称为玻纤格栅,其经纬双向均具有较强的抗拉力以及低延伸率。此外,玻纤格栅还具备耐高温和腐蚀、抗老化、韧性较好等优点。

基于局部处理层面的防反射裂缝处理中应用玻纤格栅能够提升黏结的功效,并提升加铺层寿命,进而提升水泥路面改造建设的整体质量。具体玻纤格栅处理步骤如下:1)按照灌缝技术处理玻纤格栅接缝处的缝隙;2)使用改性乳化沥青来涂刷玻璃纤维铺设的位置,具体的用量约0.4 kg/m2~0.6 kg/m2;在涂刷黏结料期间,施工人员应确保黏层油喷洒的横向范围宽出玻纤格栅的10 cm~20 cm;3)在玻纤格栅铺设过程中,应使用钢钉将其一端固定在水泥板上,而另外一端则通过人力或机械设备拉紧;张拉的伸长率控制在1.0 %~1.5 %;最后再用小型的压路机将其碾平并固定。4)相邻的2个格栅横向的搭接宽为10 cm~200 cm,同时根据摊铺的方向,将后一个端压在前端下;搭接处则使用铅丝将其绑扎、固定;固定的间距控制在1.5 m内。在进行纵向的摊铺时,应确保接头处的宽20 cm~30 cm;使用钢钉固定搭接处。5)铺设玻纤格栅时,应避免卷曲、松弛、鼓胀,施工车辆、洒油车等不得直接在格栅的表面掉头。

3.3 聚酯玻纤布处理

聚酯玻纤布属于新兴的一种玻纤复合防裂材料,其与橡胶沥青的相容性较佳。与沥青混合料有良好的相容性。对聚酯玻纤布的处理多由人工完成,且须一次性完工,不得中途停止,以免影响到工程的效果。

(1)接缝处分缝隙应采用按灌缝技术预先处理,再清洁要铺聚酯玻纤布的路面。

(2)为保证黏结效果,在铺设聚酯玻纤布时,应先使用热沥青充当黏层油,热沥青的洒布量为1.0 kg/m2~1.3 kg/m2;此外,应尽量不用或少用乳化沥青,并确保聚酯玻纤布铺设范围比黏层油的横向铺设范围窄10 cm~20 cm。

(3)撒布黏层油后应在沥青未失去流动性前,尽早开展聚酯玻纤布进行铺设作业。

(4)在铺设玻纤布时,应控制横向、纵向接缝搭接宽度在10 cm~20 cm,摊铺沥青混凝土方向即玻纤布横向接缝搭接方向,前一端压下后一端。

(5)热沥青黏层油铺洒时,应避开雨天,路面干燥后方可喷洒施工;铺设聚酯玻纤布之后,如果热沥青未冷却,应禁止车辆急转弯、急刹车,以防带起或破坏聚酯玻纤布。

4 结语

水泥道路的交通量逐渐增加,并且汽车的轴载向着重型化趋势发展,早期水泥道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象行车的舒适度较差、结构承载的能力下降、车速无法提升等。橡胶沥青具有高黏、高弹且经济环保等性能,而应用了橡胶沥青的水泥路面“白+黑”罩面防反射裂缝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提升施工的经济、社会效益,而且还能够为未来路面的改造提供参考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陈秋.路面“白改黑”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3):69-70.

[2]于峰.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直接加铺薄层沥青罩面方案选择分析[J].民营科技,2017(8):212.

[3]李二新,蔡乾东,徐玮,等.G247线文九路白改黑加铺罩面反射裂缝防治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12(12):9-11.

猜你喜欢

罩面施工技术
基于可靠度的沥青罩面结构设计研究
温拌沥青混凝土薄层罩面技术在路面修复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收费站彩色树脂薄层罩面技术
同步薄层罩面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水泥路面加铺罩面适应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