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控制分析

2019-05-21于健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年8期
关键词:管理控制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于健

摘 要:建筑工程是一项涉及多个施工环节且各环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大型复杂工程,其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决定了整个工程的修建效率和质量高低。对施工企业而言,做好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是基本要务,因此就需要拥有良好的建筑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水平。该文从实践出发,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志码:A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1.1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我国国土面积大,各地区的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等差异明显,因此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无法采用统一的模式。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为例,应先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等进行研究分析,再采用最适宜的处理方法,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地基不稳等安全隐患。

1.2 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电气接地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能够使建筑物遭受雷电冲击后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并延长其使用年限。施工人员首先要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实用性、安全性进行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尽可能地優化电气接地技术,尤其针对高层建筑务必要保证电气接地工程的安全有效。从建筑工程的结构来看,核心部位是钢筋,而保证电气接地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于各细节是否合理连接。施工人员在进行接地建设的过程中,应重点针对室内的电路和管道进行设计优化,使整座建筑物具有较好的防雷功能,从而避免雷雨天对建筑物和人们造成严重的伤害。

1.3 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作为建筑工程建设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防水设计是最基本的安全保护措施。建筑防水施工技术主要用于厨房、浴室以及室内拐角等位置,需要施工人员结合具体情况,针对不同位置进行合理地防水设计处理。建筑防水施工技术的核心在于防水材料的选用,应尽可能选用先进的防水材料,其防水性能较好。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这些防水材料进行全方位检查,再投入使用中,从而有效解决建筑物漏水问题,提高建筑物整体质量。

1.4 梁板柱施工技术

梁板柱施工的关键在于对建筑混凝土构件模板的应用,施工人员首先要仔细检查模板质量,杜绝将变形、破损的模板用于施工中,在此基础上检查模板构件的支架是否牢固、密封是否良好等。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先将模板进行彻底清理,再浇筑混凝土,最后针对梁板柱的定位轴线和标高等细节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拆模工作。这样做有助于提高混凝土成型构件的完整性,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性能。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

建筑行业应制定一套通行的施工技术管理规范,具体应涵盖建筑企业之间规模的差异、软硬件设备的差异以及整个行业常用的总分包体制等。只有解决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才能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从而切实保证施工质量。

2.2 缺乏完善的施工制度

当前建筑企业施工制度不完善,具体表现为:企业之间普遍存在规模差异;部分企业技术不达标,无法按照国家或地方标准完成施工任务;行业没有建立专门的监管部门与管理组织机构;企业人员安排不合理;个别企业直接无视施工规范要求,没有建立健全施工制度等。

3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控制分析

3.1 施工准备环节管理工作

第一步,审查图纸。施工图纸是整个施工系统的核心,在审查图纸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包括个人审查、会议审查等,而且应根据图纸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全方位对比鉴定。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图纸的审查要着眼于内容,一方面要检查图纸是否完整、内容是否全面,另一方面要保证图纸内容与说明书的一致性,不能存在信息偏差或曲解。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应做好施工的统筹规划工作,对整个施工进程进行科学、有步骤的安排,保证各个施工环节之间平稳过渡。最后仔细核查地基工程,确保地基施工方案符合当地的地质条件、确保地下管线分布满足地基需求。

第二步,制定施工预算。做好施工预算是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根本前提,通过制定施工预算,管理者以实现工程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对成本投入进行统一调配与控制。具体而言,施工预算的制定需要依据施工图纸进行,继而确定出最佳的施工方案。管理者以施工预算为指导签发施工任务,然后综合使用考核与限额领料的方法为各个环节的施工提供有关成本投入的数据参考。

第三步,准备原材料。原材料是决定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考虑到原材料市场的混乱,其成本往往难以统一,能否选择价廉物美的原材料将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成本投入和运营效益。为此,采购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变化,抓住恰当的时机进行原材料采购,才能有效节省成本并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需要注意的是,采购人员应对采购原材料的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同时要实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从而可以在施工状况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剩余原材料的采购计划。

3.2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控制的措施

首先,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管理组织规划进行优化。对施工企业而言,必须意识到管理组织规划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全方位的施工计划,包括对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等的安排,确保整个现场施工的高效运行。具体而言,施工企业可以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考察与科学分析,结合项目合同里的要求以及工程设计方案等资料,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组织规划进一步完善。象项目工期的预算、施工环节的具体安排等,通过灵活处理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能够有序、安全开展,同时也实现了对施工成本的控制。

其次,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与激励制度进行完善。施工企业应在客观分析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各项因素的基础上,优化并完善现有的管理与激励制度,采用最适宜的管理模式,贯彻层层落实的责任制度,具体到不同岗位的所有工作人员,严防权利、责任和利益的混淆,避免出现“一岗多人,一人多岗”等现象,保证施工现场的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要通过实践演练来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降低施工过程中因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

再者,指导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理地运用施工技术。在完成施工图纸的检查、施工预算的制定、原材料的准备等工作后,施工企业应根据相关规定,针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各项施工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具体而言,施工企业可以在技术平台的帮助下,根据施工现场具体要求,建设合格的基础设施,并对包括建筑排水系统、供电系统等在内的核心功能进行完善,从而促进施工速度的加快、工程质量的提高。

最后,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综合素养。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主要执行者,他们的综合素养也是影响施工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为此,施工企业应转变固有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象定期开展系统化的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科学的安全防护手段并树立安全施工的理念,同时尽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项目,以确保建筑工程的如期交付。

4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以及建筑物的质量,施工企业一方面应从技术上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施工制度,一方面应对施工现场管理过程进行强化,从而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使施工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

参考文献

[1]陶绪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探析[J].河南建材,2018(6):22-23.

[2]赵永生,田延正,刘金英.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探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23):81-82.

猜你喜欢

管理控制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探讨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管理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