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能生巧,助你变身“学习达人”
2019-05-21杜殿台
杜殿台
“熟能生巧”这一成语出自北宋欧阳修《归田录》中的《卖油翁》一文:卖油翁在盛油的葫芦口放上一枚带孔的铜钱,用勺子将油笔直地从钱孔倒入葫芦里,油一点儿也没沾到铜钱。老人谦虚地说:“唯手熟尔”,意思即“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可与卖油翁相媲美的还有庄子《庖丁解牛》中的丁厨师,他的宰牛刀用了十九年,宰了几千头牛,但刀刃的锋利就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这是因为他在长期的宰牛实践中掌握了牛的生理结构,所以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乃至用刀宰牛的声音竟然能够合乎音律。那么在学习中,该如何“熟能生巧”呢?
通过熟能生巧提升技能
人的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卖油翁往葫芦里倒油、庖丁解牛等属于“动作技能”,而阅读、写作等与学习文化知识相关的技能则属于“心智技能”。不仅往葫芦里倒油、宰牛等动作技能可以熟能生巧,与学习相关的心智技能也同样可以,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就是心智技能的熟能生巧。
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不断巩固强化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积累。人的大脑不仅有记忆的功能,同时也有遗忘的特点,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及时、不断地复习,加以巩固,从而减少和避免遗忘。有道是“重复是记忆之母”,再陌生、再复杂、再难理解和记忆的学习内容,只要肯下功夫、用心用脑、不厌其烦地多重复学习几次、十几次、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最后达到滚瓜烂熟的程度,自然就能牢记在心、难以忘记,甚至在用到的时候不假思索就可以脱口而出。如果记得不深、不牢,关键就是因为重复的次数不够、投入的精力不足。
对于“熟能生巧”,人们司空见惯,却不一定清楚其中的科学道理。一项关于“熟能生巧”的神经机制的研究表明:当事物每次出现都激活相同的神经模式时,该事物更能被记住,因此一次次反复刺激大脑中相同的神经模式,能够使所接触的内容铭刻于记忆之中。
勤奋刻苦是必经之路
既然“熟能生巧”有其神经机制,是经由科学实验验证的事实,那怎么来实现“熟能生巧”呢?
要想熟能生巧,关键是勤奋刻苦。熟练都是建立在一次又一次重复训练的基础之上的,必须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不可能不劳而获。“人非生而知之者”,再伟大的天才也不可能生下来就有知识,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任何人要想拥有知识和才能,都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区别只在于“如果你富于天资,勤奋可以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如果你智力平庸,勤奋可以弥补它的不足”。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但聪明无法弥补懒惰的缺陷,懒惰的人除非变得勤奋起来,否则永远不可能与“熟能生巧”结缘。人们常说“天道酬勤”“勤能补拙”“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强调的就是勤奋。爱因斯坦说:“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达尔文说:“如果说我有什么功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勤奋有毅力的结果。”显而易见,世间任何成绩的取得都是勤奋努力的结果。天上不会掉馅饼,在无所依托的空中也不可能建成楼阁,没有勤奋做基础,谁都不可能无中生有、不劳而获。
孔老夫子把学习分为“学”和“习”:“学”是模仿、效法,即接受信息的过程;“习”是反复演练、实践,即消化、运用和检验信息的过程。“学”和“习”比较起来,“习”具有核心地位和作用,不断地琢磨与演练,不仅可以熟能生巧,而且还可以渐入佳境、更上一层楼,产生灵感的火花,在“习”的过程中实现创新,正如孔子所谓的“温故而知新”。
以“熟能生巧”推动学习
写作是令不少人头疼的事情,作家们总结出了“熟能生巧”的经验之谈。老舍先生说:“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像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学创作的底。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里面扔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叶圣陶说:“什么事情都一样,要求熟练,惟有常常去做,规规矩矩去做,要把写作的手腕训练到熟练,必须常常去写,规规矩矩去写。”契诃夫说:“请你尽量多地写,请你写、写、写——写到手指头断了为止。”可见,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只有勤写多练,方可熟能生巧。
关于英语的学习,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俞敏洪谈到:“如何在有限的范围内,一心一意做完一件事情,并且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就变得极其重要。语言是一种熟练功夫,语言的感受永远只有一个,就是熟能生巧。”他本人用一年的时间背诵了一本英文词典,“熟能生巧”地成为中国单词专家。另外,俞敏洪所强调的“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这种感觉一旦形成,学习者对英语、语文这些语言类科目的学习就拥有了手到擒来、驾轻就熟的驾驭能力。
不仅语言类科目的学习特别讲究“语感”,其实所有科目的学习,尤其是考试,都讲究“题感”。通俗地讲,“题感”就是“刷”题“刷”出来的感觉,做了足够多的习题后,再见到题目,便会凭直觉迅速知道这题的考点是什么、出题人设下的“陷阱”、应该用什么方法解题。“语感”也好、“题感”也罢,强调的都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反复实践、千锤百炼、熟能生巧的结果。
2016年,广东梅县东山中学的邓佳琪以142分的成绩拿下了梅州市文科数学第一。高一一次考试,邓佳琪的数学成绩不及格,他下定決心要学好数学,每天至少用2个小时做数学题。他说:“学好数学,除了要有足够的耐心,还要有一定的做题量,足够的做题量会在保证‘题感的同时,让你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以最高的效率和准确率去答题。”
正如邓佳琪所言,任何科目的学习考试都需要通过足够的做题量来熟能生巧,培养“题感”,只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胸有成竹,“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以最高的效率和准确率去答题”。当然,我们所说的重复训练、多做题目,决不是机械地重复、盲目地一味追求数量,而是要同时注重摸索、总结规律,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总结出具有指导性的心得和“秘笈”,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邓佳琪就特别注意总结和反思。他说:“有难题不会做的时候,大家都会去翻看答案,但是看完答案之后,不能感觉自己懂了就去做其他的题,这时候应该好好地把答案反复看,去理解它的解题过程和思路,与自己之前的思路做一个对比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