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及应对
2019-05-21王徐雪
王徐雪
摘要: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给和谐校园的构建及社会稳定带来了考验。在限定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从预防、引导和反思这三方面探讨应对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要路径,为处理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 思想政治教育 生成 应对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6-0163-03
一、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及特点
目前,作为一个提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互联网已成为网民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2017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在年龄结构上,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3%,成为规模最大的网络活动参与体。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认为,蓬勃发展的公共领域是民主、平等、参与意识成长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在开放自由的网络环境里大学生易受群体化影响。
“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高校不仅具有事件发生具体地点的含义,还有背景、制度、参与者、影响范围等诸多方面的内涵,不能仅作简单定语修饰就用群体性事件和网络群体性事件替代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就是以互联网为工具,在高校范围内发生的,与大学生或某些校园事件有紧密联系的,参与者以大学生为主的,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对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乃至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有一定冲击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其特点呈现为:
突发性与从众性。一般性的群体性事件都有一个集聚的过程,而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则不同。高校作为一个强大的社交圈,它会在短时间内集聚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加之这一群体对网络的关注度高,对信息的浏览、转载、评论量大,当其对某一事件产生看法时,便会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发声、表述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往往呈现出几种状态:“一边倒”“各抒己见”或是“对立”,均代表不同群体的观点,时常引起几方之间的冲突。很多情况下,学生的主观意愿并不是参与到事件中,仅仅是为了随大流,再加上网络虚拟空间匿名性的遮盖,让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挑选“战队”。
虚拟性与现实性。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虚拟性表现在发生平台是虚拟的网络世界,当学生在网络上发现热议话题时,会在这个隐匿的世界里发表见解、表达情感,展现出虚拟世界中的“自我”,达到“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样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会折射到相应的现实生活事件中,现实世界中的事件也会映射到网络中。
连锁性与潜伏性。大学生多为异地求学,生活在半社会化的校园之中,互联网的发展加强了大学生这一网络受众之间的相互交流,加速了信息的传播,这些因素都为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储存能量。当发生与个体、群体有关的事件时,在互联网这个信息交互平台中便极易产生连锁反应,波及面很大。通常情况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在发生后都会有“残留”地潜伏下来,当没有类似事件发生时,“残留”会被真空般放置,但是当其他类似事件爆发时,这些被真空放置的“残留”会像接触到空气的“细菌”,急速传播、发酵,未彻底得到合理解释的高校群体性事件会被再次拉回至大众视野。
非理性与短暂性。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年龄阶段的群体,在不同场合扮演不同角色,因此他们需面对来自多方面的舆论压力。面对压力,部分学生理性面对,部分则消极应对,甚至逃避,把压抑的不满情绪,通过网络得以宣泄,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不理性的一面。通常情况下,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并没有干涉参与者的利益,而是事件本身引起了共鸣。一般来讲,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结局往往在“无名怒火”得到宣泄后,理性逐步占据上风时被解决,持续期较短。
二、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成因分析
第一,社会环境日趋复杂。一方面,国内外反华势力依然存在,他们通过网络、文化宣传等方式,极力宣扬资本主义思想,刻意歪曲社会主义价值观,把对象主体放在三观塑造期的青年学生身上,借助虚拟的网络世界,利用青年的爱国热情,制造混乱,影响我国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腐蚀青年的思想意识。另一方面,受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在各个方面还在不断发展中,给大学生的学习、就业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压力。其中,部分意志立场不坚定、自我承受能力不强的学生,易产生偏激消极的想法,并反映到虚拟世界中。他们借助网络的虚拟性、身份的匿名性表达不满,这些想法一旦在网络上寻到知音,群体集聚到一定程度,且网络营地无法满足群体欲望时,很有可能爆发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
第二,网络监管尚未完善。近几年的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中,网络扮演着广播员的角色,它使信息高速传播并发酵,但目前我国网络平台鉴别真假信息的效度有限,致使真假难辨的信息在网络世界中泛滥。加之当前从事网络监管运营的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关于社会发展理论、时事政治等方面的教育有限,对待此类问题的敏感度不够,在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欠缺,以至于当一些虚假的、不良消息在网络上出现的时候,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过滤、删除。当大学生浏览到这些信息时,在强烈的刺激和干扰下,不去理性探究事实真相而在网络上盲目“伸张正义”,成为所谓的“吃瓜群众”。
第三,诉求机制尚未健全。一方面,在当代大学生群体当中很大一部分属于独生子女,住宿舍、吃食堂的群体性生活模式是常态,这种群体性生活使得独生子女以个人为中心的意识被打破,在与相异的个体进行群体生活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摩擦。此类问题往往会在网络上呈现,但是却排解困难,很难引起重视。另一方面,在当前国内高校的管理模式中,學生仍处于受监管的角色,在自我诉求、学校管理、规则制定等方面都缺乏发声权。当学生表述的意见受到压制时,极易形成不良情绪和逆反心理,四处寻求“发泄”场所,此时的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概率便会增大。
第四,思想心理尚不成熟。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充满朝气、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对世界形势关注度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但是在看待某些问题时由于缺乏社会阅历,言行难免简单化、片面化,容易冲动、随大流、不能理性思考。加之网络在客观上会放大学生内心世界不曾表现的隐性自我,因此行为表现容易极端化。其次,叛逆作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表现较为突出。当网络热点事件发生后,大学生看到的如果只是有关部门的消极应对(屏蔽舆论、删除话题、刻意回避等),而不是积极的回应和解答。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由此滋生的对抗性心理,讨论欲望高涨。
三、应对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要路径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
首先,完善学生利益诉求平台。高校要高度重视校园的日常秩序,完善相应的网络信息平台,解决学生反映较為强烈的问题,最大限度上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减少矛盾的产生。一般情况下合理的利益诉求是学生向学校反映自身需要、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途径,如果学校没有建立起与之相符合的利益诉求机制,学生则诉求无门。当问题被合理解决时,事件便会淡出学生视线。与此相反,只是采用强硬手段删除、屏蔽或避免正面谈论,关注度反而升高。由此,需建立校级、院级微信公众号专栏等,第一时间查看学生提供的意见及建议,营造互信、互动的学习生活环境;还应有专门的校长接待日、师生座谈会等来切实解决学生的利益诉求,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用理性方法看问题、在体制框架内解决问题的习惯。
其次,制定行之有效的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预警制度。建立“学工部+保卫处+后勤处+辅导员+学生干部”组成的五位一体的管理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范围,充分发挥各组成部门的优势实力,形成相互协作、内外联动的工作运行模式;在管理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群策群力,建立健全一套科学、规范的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预案体系,需包括:总体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上,明确事件处理的方法和措施,真正做到领导到位、制度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
再次,要注重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处理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要熟知基本政策,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还要熟练掌握科学运用网络的方法。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方式,以快捷有效的行动和敏锐的思维去把握问题的核心;熟练掌握网络的基本特性和网上舆论发布的特点,在网络空间中争当主流文化的引领人,借助平等对话、研讨、交流等形式,用事实和真理制造“舆论”,引导教育对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自身成为网络中的德育“播种机”,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作用。
(二)注重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过程中的引导
首先,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正确的舆论引导是处理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关键一步。为此,要及时、准确地把握网络信息传播动态,并采取措施对网络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用事实击退负面影响。具体来说,对于无事生非、恶意歪曲、混淆视听的言语,及时删除,或者组织网民用理性的声音矫正不良言语,截断不良信息传播扩散的渠道;针对那些从善意角度出发,但又包含偏激情绪、过于片面的言辞,应理性客观地分析言论中的合理性因素。在进行舆论引导的过程中,要坚持适度、及时和针对性的原则,对相关内容进行合理刊登,引导网民关注事件背后解决问题所付出的努力,有效化解矛盾;对于那些没有看到长远利益、不具有合理性的舆论,要从全局出发,柔和引导。
其次,发挥“意见领袖”的示范作用。大众传播学的研究显示,意见领袖在舆论和信息传播过程中担当重要角色,起着媒介的作用,使舆论信息经历“大众传播→意见领袖→般受众”的过程。在网络虚拟空间里,“权威法则”对于缺乏信息选择处理能力的网民来讲仍然适用,意见领袖在一定程度上为身处舆论洪流中的网民指明站队。网络意见领袖具有信息加工处理的微观功能、影响网民认知的、态度的中观功能,还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走向的宏观功能。因此,鼓励并培养一批有可靠的政治视角、丰富的知识储备、掌握网络语言的特点和规律、能够对他人的思想施加一定影响的网上评论员来充当网络世界的“意见领袖”是非常重要的。“意见领袖”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是网民们自愿追随的对象。
再次,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部阻断机制。一般情况下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是遵循“偶发事件的刺激→情绪生成→群体反应→舆论再生→循环刺激”的发展模式产生、爆发、发酵的。因此,在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阻断机制起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发现“苗头”,及时处理,阻断信息传播发酵。还有就是要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视信息挖掘,把学校贴吧、论坛上学生发泄的不良情绪的零碎信息加以整合,找出共性,通过问题表面所传达的信息分析事件实质。很多事件都会在情绪中表现,难免会不理性地夸大事件本身,而学生往往对夸张的事件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所以原本的小事件极可能引起其他学生的连锁反应。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处理这些负面信息时要科学分析,理性给出见解,对于某些敏感话题或者已经引起广泛讨论的话题,要着重注意,及时解决,尽可能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最后,深化现实与虚拟的心理调适。关注网络虚拟社会中的大学生群体思想动态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关注特殊个体心理健康状况,阻断处于萌芽的消极心理;对已存在的消极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化解消极因素并将其转化为积极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应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调整对生活和社会的态度,提高环境适应力,增强挫折承受力,理性对待突发事件。其次,要重视社会总体调适。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因此,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重视大学生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调适思想情绪。
(三)深化对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反思
首先,重视人文关怀。重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倾听学生需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重视人文关怀,倾听学生的“声音”。高校大学生大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思想心理问题,辅导员与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定期谈话交流,创设良好的师生互动模式,帮助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由此可见,创设一个学生信任的心理问题交流渠道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让其在情绪波动较大时得到心理释放與调节,在困惑期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向。同时,学校在学期伊始与结束的两个特殊节点也应进行特定的心理健康普查,通过考量心理测试结果,让辅导员及学校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满足其合理的需求,增强学生获得感。再次,还可以采用“线上+线下”宣传法律法规、思想道德模范事迹、榜样在身边的方式,敦促大学生理性思考、坚定信仰、完善人格。
其次,加强网络心理指导。乐观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的基础。网络心理指导是教育者通过互联网对教育对象进行心理素质培养,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专业性手段和措施的统称。在此,网络被视为心理指导的一种工具或媒介。当然,网络心理指导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支持,其中不乏认知疗法。在网络中,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会自动变成数据,这样的数据适合记录、保存和传送,即使教师不在线,学生照样可以通过反复阅读这些数据,正确认识自己。其次,有讨论疗法。在校园网络专题论坛上,都是年龄相仿的大学生,基本相同的生活经历使他们可以通过思考讨论来解决彼此的问题。这种方式自由、宽松,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再次,有评估疗法。通过相关测试得出科学的分析与诊断,加之专业教师的指导,大学生可以更科学地了解自己各个方面的状况,这为其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和发展自我奠定基础。
再次,构建评价体系。建立完整的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事后评价体系,不仅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其信息反馈的基本方法之一。网络作为信息和知识的载体,不但可以代替传统的评价载体而存在,而且效率更高,作用更大。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言有中介功能、鉴定功能、导向功能和判断功能,要在了解其功能的前提和基础上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其次,在构建评价体系时要注意的就是遵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原则,一般而言有客观性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方向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最后,就是给出相对科学的评价指标,如对教育者工作的评价(教育工作评价、对实施过程的评价、对工作绩效的评价)、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的评价(对教育对象个体思想品德的评价、对教育对象群体思想品德的评价)等。科学的评估体系不仅是对事件的一种反思,更是完善体制机制的一种经验。
参考文献:
[1]殷向阳.网络环境下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防控策略分析[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3(1).
[2]余芮,林畅.我国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理论研究述评[J].中国电力教育,2013(29).
[3]田子国.论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127.
[4]宋香丽.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群体性事件中作用的审视[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15.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