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2019-05-21朱镇镇
陈 伟, 马 强, 朱镇镇
(1. 陕西省延安市中医医院 呼吸内科, 陕西 延安, 716000;2. 陕西省延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呼吸与结核科, 陕西 延安, 716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以气流阻塞不完全可逆为特征,其发病主要与吸烟及其他有害颗粒或气体吸入对肺造成刺激有关,近年来发病率较高[1-2]。支气管扩张在呼吸内科也较为常见,其病程长,管腔的扩张和变形不可逆转。相关研究[3-4]显示,中重度COPD患者存在着较高的支气管扩张患病率,随着病情的发展,气道炎症会更加严重,肺功能损害也会加重。医生在对患者进行临床处理时需同时考虑COPD症状与支气管扩张症状,并及时予以预防与治疗。本研究探讨了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旨在为早期诊疗提供一定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33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胸部高分辨 CT结果将其分为A组(单纯COPD患者)和B组(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纳入标准: ① 所有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5]中的诊断标准; ② B组参照中华医学会《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6]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排除标准: ① 合并支气管哮喘、肺间质损害等其他肺部疾病者; ② 伴有心血管疾病者; ③ 病历资料不完整者。所有患者自愿参与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① 一般资料: 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痰色、症状持续时间等资料。② 实验室检查: 收集患者入院时红细胞沉降率(ESR)、白蛋白、血红蛋白(Hb)、痰液标本培养结果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等。③ 肺功能检查: 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预计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④ 预后情况: 对所有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存活及死亡情况,根据不同预后结果将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通过回归分析筛查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
330例COPD患者中, A组纳入185例, B组纳入145例,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指数、糖尿病病史、每日排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在体质量指数、肺结核病史、症状持续时间、痰色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与B组比较, *P<0.05。
2.2 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A组患者的FVC%预计值、FEV1%预计值、FEV1/FVC预计值显著高于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
与B组比较, *P<0.05。
2.3 2组患者实验室资料对比
A组的p(CO2)、Hb、ESR水平显著低于B组,p(O2)和白蛋白水平则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2组在痰培养阳性检出率及铜绿假单胞菌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对比
与B组比较, *P<0.05。
2.4 影响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B组145例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有33例死亡,病死率为22.7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存活组,症状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存活组,p(CO2)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影响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与存活组比较,*P<0.05。
2.5 影响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生存状况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筛选出的年龄、症状持续时间、p(CO2)、白蛋白作为自变量,以患者生存状况作为因变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白蛋白、症状持续时间是影响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生存状况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见表5。
表5 影响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生存状况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COPD的病死率很高,不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社会负担[7-8]。随着病程的发展, COPD患者会出现各种呼吸道并发症。相关学者[9]逐渐发现, COPD可合并支气管扩张,提出支气管扩张可能是COPD的独特表型。唐云兰等[10]表示,单纯COPD与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两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生理特点存在很多共同点,应借助高分辨率CT辅助诊断。一般认为,慢性炎症和肺组织损害主要是因为宿主免疫功能的缺陷,细菌感染使得下呼吸道细菌定植,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破坏了上皮细胞的完整性,造成黏膜纤毛运动障碍,黏液增多,这又会进一步造成气道结构破坏,反复循环使得气道炎症加重,肺功能恶化。
本研究发现, B组患者症状持续时间显著较A组长,而且大多有肺结核病史,提示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与呼吸道感染有密切关系,因为肺结核患者管腔和肺实质遭到破坏,会进一步引起气流受限[11]。A组患者痰色主要是白黏痰, B组则主要是黄脓痰,这主要与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存在关联。肺功能检查发现A组患者FVC%预计值、FEV1%预计值、FEV1/FVC预计值均显著高于B组(P<0.05), 提示B组通气功能受限较A组更严重。因此,对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更应该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临床上也可结合其肺功能变化调整治疗方案[12-16]。本研究发现, A组的p(CO2)、Hb、ESR水平显著低于B组,p(O2)和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 说明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多存在严重的气道炎症、低氧血症以及低白蛋白血症。
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重,而支气管扩张症的存在反过来也会对COPD的预后产生影响[17-20]。本研究结果显示,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低白蛋白水平、症状持续时间长是影响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这可能是由于患者病情发展过程中,机体营养状态变差,肺功能逐渐受损,出现低氧血症和低白蛋白血症,进一步对肺的防御与免疫功能造成了损害,与相关学者[21-23]认为的p(CO2)和白蛋白可作为影响COPD预后因素的观点一致。因此, 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发生低氧血症和低白蛋白血症时,临床应及时予以对症处理。
综上所述, 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大多既往有肺结核病史,症状持续时间长,肺功能下降明显,咳黄脓痰,而年龄、白蛋白、症状持续时间是影响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